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第12章 入学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2章 入学

作者:非鱼2019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18 来源:文学城

解决了住宿的问题,接下来要办的就是把徐荷叶的入学手续。

第二天一早,董桃花便带上了各种证件,带着徐荷叶去第八钢铁厂附近的中学办理转学手续。

学校距离钢厂家属院有一定距离,走路过去要一个多小时,坐公交只要二十分钟,还算便捷。出巷子口,往东走上几百米就是公交站。

站台边已经站了一些人,母女俩连忙赶了过去。

站台旁边还有一对中年夫妻摆着小摊子,在卖油墩子。风一吹,油炸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站台。徐荷叶舔了舔嘴唇,有点馋。

别看徐家条件还可以,但是油炸的东西依然很少吃。

原因无他,太费油了。

董桃花失笑,走了过去:“老板,这油墩子怎么卖?”

手脚麻利炸着油墩子的中年男人笑着回道:“我这里有三种馅儿的,素馅儿、甜馅儿还有一个猪肉荤馅儿的。

素馅是萝卜丝儿做的,放了虾皮调味,一毛钱一个。

甜的是豆沙馅,馅儿是我自己炒的,用的都是去年年底新收的好红豆,里头还添了油糖,香甜得很,就要贵上五分钱,一毛五一个。

至于荤馅儿,两毛钱一个。你可别嫌贵,我这是纯猪肉打的馅儿泥,你看看,一点菜都不加的。馅足料厚,吃一个一上午都不带饿呢。

我常年在这儿卖,做的都是熟客生意,附近的居民常来买。”

董桃花点了点头,道:“三种馅儿都给我来一个。”

又道:“我看你这油墩子挺大个的,能都给我切开,分开装不?我和我闺女分着吃。”

老板点头:“好嘞,没问题。”说着,麻溜地裹了个萝卜馅儿的油墩子放到了油锅里,接着又做了一个豆沙和肉馅儿的。

面糊在油锅里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油炸的香气越发迷人。

不过两分钟,董桃花要的油墩子就炸好了。老板用抓篱把东西捞起来,先放在框子里沥了沥油,然后放到砧板上,一刀切两半,又拿了两个大油纸分装好。

董桃花付了钱,接过油墩子,把其中一半给了女儿。徐荷叶接过母亲手里的油墩子,先咬了一口肉馅儿的。外皮酥脆,里头的馅儿香而不腻,一口下去汁水四溢。

香,真的太香了!

就是太烫了,舌头都要被烫化了。但即便如此,徐荷叶也舍不得把嘴里的油墩子吐出来。只能张着嘴哈气,像只可怜兮兮的小哈巴狗。

董桃花失笑,也忍不住拿出一个萝卜丝馅儿的咬了一口。萝卜丝还带着清脆感,小虾皮则增加了一份鲜甜。

和她幼年时,母亲做的油墩子一样好吃。

董桃花想着,眼里笼罩了一层雾气,随即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母女俩都吃得香,其他候车的人忍不住诱惑,想着公交过来还要一点时间,也都跑到了旁边的摊子买油墩子。

母女俩吃完,公交车正好开了过来。

车票零售成人两毛钱,不足一米二的儿童半价,徐荷叶个子高,足有一米六二,买不了儿童票。董桃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零散的钱票,数出四毛,递给了售票员。

拿了售票员找回的两张小票,母女俩走到后头找了个双人位置坐了下来。车子晃晃荡荡,停停走走,半个小时后总算到了徐荷叶即将就读的中学。

母女俩到达学校时,正好是早读时间,只听阵阵读书声,萦绕在校园里。

董桃花听着熟悉的扈城话,眼里却闪过一丝忧虑。

她突然想了起来,扈城师生教学说的都是本地话,荷叶在赣省长大,听的是赣省的方言和普通话。虽然她和老徐在家里也会说扈城话,但毕竟不是在这个语言环境里长大的,荷叶未必能跟得上。

不过目前他们还顾不到这个问题。

母女俩顺着保安的指引,找到教务处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门是半开着的,董桃花刚准备敲门,就听到里头传来一个年轻女人抱怨的声音。

“舅舅,我们学校真的不能拒绝接收那些外地来的学生吗?……那你能不能不要把他们放我班上?不是阿拉扈城本地学生,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学习跟不上。说话,说话听不懂,性格也不好,或孤僻或暴躁……这样的学生,放我班上就是拖我后腿,下次教师评比,我要拿不到优秀了。”

教务处主任也觉得为难:“我知道阿侬烦,我何尝不烦呢?教务局下达的命令,校长都不能违背,是我一个小小教务处主任能做什么啦?别的班级都有四五个外地学生,多的七八个也有,你班上就一个,我对你还不好?”

“行了,你放心。阿侬班上就再加这一个,就两个做做样子啦。回头再有新学生来,我塞其他班上去。”

陈玉如闻言,这才露出一个笑容,“那阿如先谢谢舅舅。回头阿妈做了好吃的,舅舅要来家里吃饭啦。”

她也知道舅舅对她的好,她班上的外地生是最少的,不过她就是再和舅舅要个保障。只要不再往她班上塞人,一两个拖后腿的她还能接受。

“舅舅,待会儿还有课,我先走了。”陈玉如说着,就要离开。

高跟鞋哒哒地响了起来。

董桃花见状,忙扯着女儿退开几步。她很生气,又伤心,心底像烧了一团火,任谁听到自家当成掌上明珠的宝贝孩子被这样嫌弃,心里都不会舒服。

却又不能表现出来,怕女儿发觉。此时董桃花倒是庆幸女儿对扈城话不熟悉,不然听到学校老师这般嫌弃,心底该多难受啊。

董桃花不禁开始反思,她一意孤行希望女儿回到扈城的想法是不是错了?七八年知青回城的政策出来后,不只他们一家留在当地。

今年,□□颁布下乡知青可择一子女回城读书工作的消息颁布后,不少人和她一样迫不及待地送子女回城,但也有人选择把孩子留在当地读书。

毕竟他们在下乡地经营了十几二十年,多少也有点人脉,最重要的是孩子早就习惯了下乡地的生活、学习。

回到扈城,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孩子不一定能适应。

可现在后悔也晚了。

荷叶的户口已经迁到了钢铁厂,孩子学籍也迁到了这边学校。就算把孩子带回去,将来她也要回到扈城参加中考。若是没考上中专,以后还要参加高考。

董桃花不知道的是,徐荷叶早已不是之前那个徐荷叶了。

若有扈城话考级,她能拿个一甲。

所以办公室里两人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扈城老师们嫌弃他们这些外地来的学生,她早就知道。

前世的她还会为此神伤,但对于经历了一世的徐荷叶而言,这点看不起不过是毛毛雨,完全不值得她放在心上。

办公室里很快走出一位穿着摩登的女士。

摩登女士离开后,董桃花又等了一会儿,这才牵着女儿的手,走到办公室门前,敲门。

“进来。”里头的中年男人道。

董桃花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挤出笑脸道:“您就是冯主任吧?你好,我是来办入学手续的。”

冯仕清打量了一下母女俩,接过董桃花手里的户口和转学资料,拿出一张接收函就开始写,便写便道:“十四岁?原来读初二?那就去初一十班吧。”

董桃花刚想点头,突然意识到。

“冯主任,这不对吧。我闺女读初二了,怎么去初一十班呢?”

冯仕清停下笔,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道:“没错,因为外地学生和我们扈城学生用的课本、教材不一致,很多学生刚来完全跟不上扈城的教学。

所以学校综合考虑,决定让转学来的外地学生降级一年。原来读初三,现在就读初二。原来读初二,现在读初一。原来是初一的,继续读初一。”

“如果没问题我就继续写接收函了。”冯仕清说着,低下头准备继续补充接收函。

“老师,我还是希望能继续读初二。”徐荷叶不愿意退到初一。

她现在读初二,下半年就升初三,明年夏天就能参加中考。高中三年,考上大学后就能去宿舍住。

是的,徐荷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读高中,然后考大学。这个年头的中专生还很吃香,但等到大学扩招后,中专生的学历就不够用了。

初中一年半,高中三年,这样就只需在外头租房四年半。

如果退到初一,还要多加一年。

一年房租可不少。

况且她还希望能多攒钱,赶在扈城房价飙升前在扈城买一套房,到时候父母也能来住,或徐能实现母亲把户口再迁回扈城的愿望。

冯仕清手下一顿,看着徐荷叶的目光充满了不认可。

“小姑娘,还是不要好高骛远的好。学校让大家留级一年,这也是为了你们考虑,让你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适应,去学习,将来也好考个好点的中专学校,对不?”

是的,相比较读高中,考大学,这个时候的学生更流行读中专。中专有宿舍可供学生住宿,有补贴,将来一样分配工作。

徐荷叶摇头:“老师,您怎么就那么肯定我一定跟不上呢?学习是我的,前途也是我的,我如何会不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