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零年代之我在新疆开桃园 > 第10章 新疆婚礼(一)

几日后的上午,于晓月准备带着陈木棉去参加巴吐尔的婚礼,临走前看向她有些朴素的日常装扮,特意带她去重新打扮了一番。

“新疆的婚礼和内地不太一样,来参加的宾客打扮得越漂亮,主人们越高兴……”于晓月解释道。

陈木棉懵懵懂懂地被带去从头到脚换了一身装备,浅蓝色的连衣裙配上小皮鞋,连头发也被打理过。

要不是时间快来不及了,于晓月还想再给她化个妆呢。

去的路上陈木棉才知道,原来新疆的婚礼要分两天办,第一天在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第二天才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

他们作为男方家的宾客,需要先到阿依丽家,然后再跟着男方的接亲团队一起去女方家接亲。

此时的阿依丽家,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急急忙忙地进进出出,准备接亲仪式需要的东西。

大门到新房的路上铺满了毛毡,院内布置了很多野花,就连布满葡萄藤的长廊也被专门修饰打理过。

看得出新郎一家在竭尽所能地给新娘准备一个完美的新婚仪式,宾客们也打扮得或美丽或帅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祝福。

新房内,身穿白衬衫和黑西装的巴吐尔正焦急地在房间内打转,“阿娜(注1),我的朵帕怎么找不到了!”

马上就要出发了,他的花帽竟然不见了,那可是他为了结婚专门找人定做的。

本来正在打理裙子的阿依丽此时也顾不上自己了,闻言赶紧一起帮儿子找了起来。

刚从门口进入屋内的陈木棉,手里正好拿着一顶朵帕,问道,“这是你的花帽吗?刚刚外面有人托我转交给新郎。”

“对,是我的,我就是新郎。”巴吐尔激动地点点头,可算是找到了。

一旁于晓月也在和阿依丽寒暄道喜,阿依丽最近忙得不得了,普通人家娶一个媳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们家在定亲之后,就已经早早将备好的彩礼送到了女方家中,除了一些常见的首饰和衣物,还包括一台缝纫机和一辆自行车。

之后又一直忙着准备婚宴所需的各种器具和菜品,新疆的婚礼一般需要办两天,第一天在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第二天再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

“啊!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阿依丽突然站了起来,抓住于晓月的手,期待地看向她。

“塔吉古丽昨天说她生病了,婚宴不能来帮忙了,我还缺一个帮厨……”

阿依丽面色有些为难,她也知道临时求人帮忙有些强人所难,但仓促之下又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正忐忑着,却见于晓月已经点头答应了,笑盈盈地说,“当然可以啊,这有什么的,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还怕我会不答应吗?”

“只不过我做饭的手艺一般,只能帮你打打下手……”

一旁的陈木棉主动凑过来,表示自己也可以来帮忙,她还是第一次参加少数民族的婚礼呢。

不一会儿,接亲团队终于准备好了,其中一个伴郎牵来了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巴吐尔翻身上去,被同样帅气年轻的伴郎们簇拥着,一路吹吹打打地向女方家走去。

陈木棉她们则跟在接亲队伍的最后,慢慢走着。

新娘家其实离新郎家走路就十几分钟的距离,两个人从小就一起长大,当时两家人还开玩笑说要定娃娃亲。

只不过随着长大,两个人却开始避嫌,互相之间来往都变少了,父母们也都以为做不成亲家了。

却没想在某次舞会之后,巴吐尔终于回来和母亲坦白,说自己有了心爱的姑娘,就是今天的接亲对象。

“他们小年轻还不好意思,想瞒着我们,我们早就知道啦……”阿依丽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远处新娘家附近的草地上,也已经早早地搭好了巨大的白色帐篷,帐篷的四周悬挂着各种精美的装饰品和挂件,里面则摆满了色彩鲜艳的地毯和坐垫。

两位伴娘正在一左一右的同时帮新娘子编辫子。新娘的服饰也带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洁白的婚纱上点缀着一个手工刺绣的坎肩。

端坐在梳妆镜前的新娘眨了眨浓密卷翘的长睫毛,明艳大方的脸上露出一个略带俏皮的笑容,终于让她等到结婚这天了。

她可是已经提前想了好几个折腾接亲团的小游戏呢。

窗外传来阵阵喜气洋洋的迎亲曲,“快,新郎要来了!姐妹们!”

狄丽达尔闻言赶忙戴上花帽和头纱,拎起裙摆跑了出去。

身后跟着一长串追来拦住她的姑娘们。哪有新娘子自己跑出去挡亲的。

不过看着女孩脸上明朗的笑容,最终还是随她去了。

狄丽达尔此时已经伸开双臂拦在了新郎面前,说出了自己的难题。

要求新郎和伴郎们现场做一百个俯卧撑,而且新郎每做一个就要说出一个她的优点。

狄丽达尔:得意.jpg

巴吐尔先是被一身洁白婚纱的准妻子惊艳到说不出话来,片刻后才在她的瞪视下,俯下高大的身躯。

老老实实完成小妻子布置的任务,男人说得口干舌燥,接近词穷了也凑不够一百个。

人群中的陈木棉也满脸笑意地看着略显狼狈的新郎。

却突然见他一个猛地起身上前,一把将新娘拦腰抱起,身旁的伴郎们也各挡住一个伴娘,让他直接抱着新娘跑了。

这次换宾客们傻眼了,哭笑不得地将两人一起追了回来。

仪式上,男宾和女宾们分开两边落座,由一位年迈的阿訇hōng(注2)居中主持婚礼。只见他身着传统服饰,面容慈祥,嘴里念念有词。

一旁的于晓月小声向陈木棉解释,阿訇这是在诵读古兰经,为两位新人祈福。

待诵读完毕,老人又分别询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婚,两位新人都略带羞涩地点点头表示愿意。

见状他从身后的盘子里拿出一块馕掰成两半,又蘸了一下碗中的盐水,分别递给新郎新娘。

二人对视一眼,微笑着共同吃下这块代表着同甘共苦和白头偕老的馕。

此时出嫁仪式已经完成了最神圣的部分,悠扬的琴声和歌声开始重新响起,两边观礼的宾客们也纷纷依照习俗,向新人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在场的年轻人们开始载歌载舞,喜气洋洋,陈木棉看向这热闹的场景还在迟疑,于晓月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她起身。

“来啊,一起跳舞吧!”于晓月对她喊道。

“我不会跳舞啊……”陈木棉同样大声回复。

“没事儿,扭一扭你就会了!哈哈哈哈哈!”

新娘已经换了一身轻便的裙子也来跳舞了。等舞会结束,众人在女方长辈的引导下纷纷入席就餐。

地毯上不仅摆放了葡萄等多种水果,还有各式各样的新疆美食。烤包子、馕饼、手抓饭……

开席后,陈木棉望着眼前的手抓饭有点无措,她还是第一次吃真正意义上的手抓饭。

上次于晓月照顾她是汉族,特地准备了勺子,这次却什么餐具都没有。

于晓月见状递给她一片绿色的菜叶子,笑着示意她用这个包着吃。

和于晓月做的汉族改良版不同,新娘家准备的手抓饭更具民族风味,一股很浓郁的孜然味扑面而来。

一口下去,羊肉鲜而不膻,带着天然的青草香,米饭颗颗分明,松散又有嚼劲。里面还加了胡萝卜和葡萄干,为整个食材增添了一股别样的清甜。

尤其是她还在手抓饭外面包裹了菜叶,更是让整个口感和层次更为丰富。

陈木棉一连吃了几口,才端起手边精致的杯子一饮而尽。随着口中的半透明液体滑入咽喉,她的眼睛也跟着变亮了。

杯中的东西口感像是奶,但又带着一丝酒香,竟是出奇的好喝。

一旁的于晓月向她解释道,“这是当地有名的马奶酒,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

“口味清甜圆润,也没有什么度数,你放心地喝吧。”

陈木棉闻言当即主动拿起不远处的酒壶,给自己再来了一杯。

下午,新娘子又换上了一套哈萨克族传统婚服,红色的嫁衣上绣满了带着特殊寓意的纹样,头顶的帽子上装饰着动物羽毛,还连着红色的细纱。

新郎也换上了对应的民族服饰,将新娘子一把抱起放到马背上,他在下面牵着马。

一行人又是吹吹打打地回了男方家中,只不过这次除了接回了新娘子,还一起带上了新娘的诸多陪嫁。

新娘家中经营着一个很大的牧场,也是当地有名的富户。

阿依丽已经早早地在家门口点燃了一团火,传说中这是能驱魔除邪的神火,等新娘到了之后需要由一位客人拿起火钳,夹起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

随后新娘也绕火堆走一圈才能进入男方家中。

人群中的陈木棉万万没想到这个差事竟然能落到她头上,连连拒绝,表示自己做不了。

但是架不住周围宾客们的起哄和鼓励,只得略带僵硬地上前照做。她害怕自己不熟练烧到了新娘子。

却见狄丽达尔也给她投来了一个鼓励的眼神,随着这项仪式的结束,新娘子终于可以进入婚房休息了。

第一天的婚礼也暂时落下帷幕,不过,这天晚上两位新人可还是不能见面哦,得等第二天的揭盖头仪式之后才可以同房。

注:1、阿娜,是维吾尔族对母亲的称呼,父亲则称作大大;

2、阿訇(hōng),是中国□□教教职称谓,类似于牧师或大和尚,负责主持婚礼仪式。

碎碎念:今天这章的婚礼是作者查了一些资料之后自由发挥的,切勿考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新疆婚礼(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