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精英男傍上长公主 > 第66章 第 66 章

精英男傍上长公主 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执笔画青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0 04:24:47 来源:转码展示1

沈世伦的担心过早了, 乾兴帝对麻将并没有多少兴趣,再加上有沈世伦帮着长公主,几圈下来, 长公主成了最大的赢家,这让一直是全场最佳的太后十分不满, 她的不满全发作在乾兴帝身上, 不知道给母后喂牌的儿子不要也罢。jiuzuowen

于是在用完晚膳后, 太后直接将乾兴帝赶下牌桌, 换沈世伦上场, 乾兴帝则坐在皇后身边,帮帮这个总是一直输, 还特别喜欢玩的可怜孩子。

沈世伦刚坐下, 就收到两道目光——长公主警告的眼神和太后期待的眼神。

对此,沈世伦都不带一丝犹豫,直接无视长公主的目光,冲着太后微微颔首。

媳妇儿生气了, 回家怎么哄都行, 要是惹丈母娘生气, 呵呵, 直接等死就行了。

所以, 在太后面前, 长公主都要往后靠,沈世伦和往常一样,拼命给太后喂牌, 哪怕能赢,也不胡牌。

半个时辰后,沈世伦成功成为输得最惨的那个,本来垫底的皇后因为有乾兴帝的指导,赢得次数和长公主相当。

当然,最大的赢家没有丝毫意外,依旧是太后。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让嬷嬷将赢来的银子放起来,这可都是她的战利品,然后拉着沈世伦说话,聊得无非是一些护肤的事情,皇后也参与其中。

太后看得最顺眼的人,除了沈世伦,便是皇后了,若说沈世伦接梗接得特别好,那皇后就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捧哏,特别给太后面子,满足她的虚荣心。

至于长公主姐弟,太后表示呵呵,谁还记得他们。

而乾兴帝和长公主坐在一旁,眼神复杂地看向沈世伦,脸色有些怪异,“阿姐,沈世伦一直都是如此?”

这是乾兴帝第一次看沈世伦陪太后打麻将,那全程放水的行为让他不忍直视,都不知该如何形容,偏偏他母后就喜欢这样。

长公主脸色也不好看,这个混蛋为了讨好母后,连她都不顾了,真是好样的,今晚他不用上床了。

这时,殿内响起太后的笑声,她的眼神看着沈世伦,显然沈世伦又说了什么逗趣的话,长公主的目光一沉,脸色更加不好看了,这家伙谈吐幽默,他想讨好一个人,办法简直不要太多。

除了长公主之外,太后是沈世伦最费心思的人,长公主明知沈世伦是因为什么,心里还是忍不住冒酸水。

乾兴帝本想和长公主说说朝政,可看长公主的脸色,心里有些发怵,默默地将话咽回去,他阿姐向来不懂什么叫伤及无辜,他可不想上赶着往枪口上撞。

不过,看看自家一脸崇拜,听得津津有味的小皇后,乾兴帝多少有些理解长公主的感受,这个小没良心的,一来母后宫里,就总是忘了他的存在,也不知道那晚是谁害怕打雷,拉着他不让他走,害得他第二日被母后狠批了一顿。

在皇宫及笄前,太后不允许乾兴帝留宿皇后宫中。

沈世伦虽说一直逗太后开心,可还是分出一丝心神注意长公主,见她起身离开,怔了下,才猜测她可能是茶水喝多了,去如厕了。

但过了许久,长公主还不曾回来,沈世伦就有些坐不住了,虽然明白皇宫守卫森严,长公主不会出事,可知道是一回事,心里还是忍不住担心。

太后察觉到沈世伦的心不在焉,见他的眼神总是瞥向门口,便知怎么回事,嘴角微微上扬,面上却是自然道:“宜昌怎么还不回来?世伦,你去寻寻她。”

“是,太后,”沈世伦飞快地应声,那反应之快,让乾兴帝和皇后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沈世伦却是不曾关注,抬脚走出静安宫,小顺子正守在门外,“小顺子,殿下去了哪个方向?”

皇宫的建筑在沈世伦眼里都是一个样,没人带路,他基本就跟瞎子差不多。

由小顺子带路,沈世伦走了一会儿,便看到长公主正坐在不远处的小亭子中。

“更深露重,殿下要注意身体才是,”长公主正看向远方,听到耳边的声音,眼底闪了闪,却是不看他一眼。

沈世伦坐在长公主身边,从一侧抱住她,下巴轻抵着她的肩膀,柔声道:“殿下不高兴?”

长公主冷哼,“你只顾着讨好母后,哪里还有时间管本宫高不高兴。”

嘶,沈世伦忍不住牙疼,这话真酸。

这个没法回答,摆明了就是长公主心里明白,非要装着糊涂发脾气,沈世伦能怎么办,只能哄着。

抱紧长公主,沈世伦在她耳边吻了吻,呼吸打在她耳后的肌肤,语气无奈道:“合该把我的心挖出来时刻放在殿下身边,殿下便不会不高兴了。”

长公主听到他无奈的语气,闷声道:“本宫要你的心做什么,怪血腥的。”

她就是故意曲解他的话。

沈世伦只觉得使小性子的长公主可爱极了,转过她的身子,两人四目相对,沈世伦目光缱绻,道:“自是让殿下知道,我爱极了殿下,一刻也离不得殿下。”

长公主看着他,面上缓缓浮现一个笑容,抬手轻抚他的脸颊,凑过去亲亲他,“本宫今日不高兴,要罚你。”

“好,”沈世伦点头。

“罚你将刚才那句话每日说一遍,”长公主抿嘴,埋首在沈世伦胸膛,不想看到他得意的表情,可她真的很喜欢听那句话。

沈世伦怔了下,嘴角勾起一个弧度,重重地点头,“好,每日都说与殿下听,”手下抱着她的力度加大。

两人默默地抱在一起,没有说话,沈世伦也难得老实下来,没有动手动脚,静静地享受此刻的温情。

过了一刻钟,沈世伦才想起他是奉了太后的命来找长公主的,出来得时间也不短了,他们该回去了。

待两人回到静安宫,太后的目光只在两人身上停留一瞬便移开。

天色已晚,太后本想让长公主留宿宫中,但被长公主拒绝,皇宫到底是乾兴帝的后宫,即便这里并没有住着嫔妃,沈世伦也不适合留宿。

待回到公主府,已经将近子时,今日明明是长公主的生辰,他们却是陪着太后打了一夜的麻将,很明显玩得最尽兴的是太后。

回来的路上,长公主的困意便涌上来,还没到公主府,她便靠在沈世伦怀里睡着了,最后是沈世伦将她抱回长秋殿。

看着长公主安静的睡颜,沈世伦低头在她额头落下轻轻一吻,然后抱着她入睡。

左相府

三更天,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左相府的府门被敲响,门房打开门,只见门外一黑衣人急声道:“我有重要情报要向相爷禀报。”

门房不敢耽误,连忙去寻管家。

片刻后,书房

左相拿着手中的信件,面色沉重,缓声道:“江南半月前发生水患,这是正成发来的信函。”

左相口中的正成是江正成,时任从二品江南巡抚,他是左相的门生,这个巡抚的职位当初是左相废了一番心思,才从右相手中抢过来,江南是出了名的富饶之地,每年地方官员给左相的孝敬,便以江正成最多。

这次水患必将导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若是江南巡抚处理不好,激起民愤,他头顶上的乌纱帽就难保了。

赵管家自是明白水患的危害,道:“老爷不必担忧,江大人必定会组织官府开仓放粮,只要处理得当,必定不会有事。”

即便有些地方处理不当,只要问题不大,就不会牵连到江正成,他毕竟是从二品大员,岂会那么容易被治罪。

赵管家此言不假,近几年乾朝风调雨顺,官府每年的税收都放在粮仓中,经过几年的补充,想来能够暂时支撑起难民的消耗,到时候只要朝廷及时拨下赈灾粮款,这次水患便可平稳度过。

左相自是知道其中深浅,江正成在信中也提及,两月之内,江南必定不会出事,两个月,给朝廷的时间已经足够充裕了。

“老爷,朝廷何时会得到消息?”赵管家突然道。

“这封信是正成让人快马加鞭送来的,至于给朝廷的奏折,估计要晚上四五日。”

听到这话,管家激动道:“老爷,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大肆收购粮食,然后运到江南去卖,这样必定可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赵管家管理商行将近两个月,再加上之前被沈世伦摆了一道,看到什么,都会下意识想想能不能赚钱。

江南水患一事,江正成能支撑两个月,那就代表朝廷的时间很宽裕,在不影响江正成仕途的情况下,他们未免不可能从中牟利。

水患的事情传来后,粮食的价格肯定暴涨,他们必定能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

左相颔首,“此计可行,由你去负责此事,另外将府里的所有暗卫派出去,围杀所有意图进入建平的行踪诡异之人,”说是行踪诡异之人,其实指的就是影卫。

江正成能派人送来信函,那长公主的影卫必定也能得到消息,他们想要安心赚钱,就必须要遮住长公主的眼睛。

赵管家拱手道:“老爷英明,”若非左相思虑周全,恐怕他们还没开始收购粮食,朝廷便已经得到消息了。

因为赵氏商行的生意不好,名下的米铺中还有很多存货,不过这些远远不够,赵管家一边低价卖出之前压在手中的货物,一边派人乔装打扮去建平周边县城买粮食。

赵管家虽急于赚钱,却还没有冲昏头脑,江南水患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建平,他们此时若是光明正大地收购粮食,待百姓知道消息,定会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对赵氏商行的名誉有损。

长秋殿

长公主的生辰过后,天气便开始热起来,寝殿内已经放置冰盆,用来降温解热。

沈世伦皱眉看向小顺子,道:“赵氏商行将之前压在手里的货物全部降价出售了?”

小顺子点头,“回公子的话,正是。”

这就有点奇怪了,他们之前确实降价卖了一部分货物,可那都是为了保证左相府和赵氏商行的正常运转,之后便不曾再降价。

现如今,赵氏商行再次降价,还想将手中的货物全部出售,这也太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小顺子,将你的人全部派出去,去打听赵氏商行到底想做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难保赵氏商行不会东山再起,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殿下,影卫那边可有消息?”沈世伦突然想起长公主的影卫时刻监视着左相府。

长公主道:“影卫刚刚来报,昨晚三更时分,左相府曾来一信使,但信中所说何事,影卫不曾查到。”

左相府的书房是重地,周围有重重的暗卫守着,影卫根本无法靠近,再加上左相一直对影卫心生警惕,更加不可能被他们探查到半分。

信使?

沈世伦蹙眉,看来左相府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促使赵氏商行快速脱手积压的货物。

是何消息,沈世伦猜不出来,想来应该和贸易所一般,得到了一个大情报,赵氏商行之前在沈世伦手里吃尽了苦头,现如今想回本并不意外。

这次赵氏商行行事十分谨慎,除了最开始小顺子查到对方在脱手货物外,之后几日什么都没查到,对方的产业皆一切如常,那些商户也没有一丝异样。

沈世伦见小顺子实在查不到什么,便只得放弃,谁都有自己的机遇,赵氏商行显然得到了一个大情报,便是从中获得大量利润,在建平,依旧是沈氏商行的天下。

不过一时的得失,沈世伦自是看得开的,直到长公主从宫里回来,面色凝重道:“江南发生水患,江南巡抚的折子今日到了建平,请求朝廷尽快拨款赈灾。”

长公主脸色很不好,乾朝这几年从不曾发生重大灾害,不曾想会突然发生水患,按江南巡抚在折子中所言,这次水患并不小,已经淹了十几个县城和不计其数的周边村落,几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聚在各府城内外,等着朝廷的救助。

乾兴帝知道刻不容缓,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任命了钦差大臣,拨下赈灾粮款,让其火速赶往江南赈灾,同时治理水患。

沈世伦闻言却是一愣,眼光一闪,随后马上问道:“左相在江南可有心腹?”

“江南巡抚江正成便是左相的门生。”

沈世伦马上恍然大悟,道:“殿下,左相恐怕早就得到了江南水患的消息,赵氏商行最近几日怕是一直在囤积粮食和其他物资,”所以才会不惜降价将手中的货物出售。

他们这是想发国难财!

长公主面色铁青,“左相身为朝廷重臣,当朝宰相,竟为了一己私利,隐瞒消息,当真是可恨。”

左相隐瞒了消息,朝廷的救助就会晚到几日,不知道有多少难民被饿死,或者因等不及朝廷的搜救而死亡。

那些人都是乾朝的子民,长公主如何不愤怒。

沈世伦坐在她身边,安抚道:“殿下莫要担忧,那江正成即是左相的门生,那他必然不会拿他学生的前途开玩笑,现如今江南的局面定是可以控制住。”

江南是重地,左相可以安插一个江南巡抚,却不一定能安插第二个,他绝对不会容许江正成出事。

话虽是这样说,长公主还是气得脸色微红,“左相心中已完全没有朝廷的存在,他一心为自己谋算。”

左相会如此并不意外,他若是不想日后被乾兴帝清算,便必须为自己着想,他其实可以离开建平,日后隐姓埋名,乾兴帝必定不会找他麻烦,只是很明显左相不会选择这条路。

那他只能和乾兴帝对抗到底,他手中那支私兵的作用可就大了,隐瞒水患的消息,为自己谋私利,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沈世伦勾唇冷笑,他们想舒舒服服地赚银子,未免太想当然了,他若是不知道也罢,既然知道了他自然不会让对方太过舒服。

这时翠沫突然说道:“殿下,江南发生水患,影卫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奴婢并没有收到来自江南的情报。”

长公主一怔,她之前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听到翠沫的话才意识到,她把影卫给忘了。

按理说乾朝哪个地方发生祸患,影卫的消息会比朝廷早,这一次却例外了。

影卫不可能会失察,公主府没看到情报,只会有一种可能。

他们来了,但是没能把情报送进公主府。

长公主目光冰冷,此事是何人所为,不必多想便能猜到。

沈世伦察觉到长公主的怒火,抱着她柔声道:“殿下放心,我不会让左相得逞的。”

聚德楼二楼

此时江南水患的消息已经传开,商贾自然不会伟大到替朝廷分忧,他们看到的是其中的商机,不论是粮食,还是今后的灾后重建,这里面都有很大的利润可图。

沈世伦今日召集沈氏商行的重要商户来此便是为得此事。

待几人寒暄几句,沈世伦笑道:“相信江南水患的消息大家已经知道,诸位恐怕已经装载好货物打算前往江南,将其换成白花花的银子吧?”

众人闻言,皆笑了,他们本就是商人,所做的事情皆是为了赚钱。

“只是,有一点还请众位谨记,只要是我沈氏商行的商户,在江南出售的货物,提价不得高于一倍。”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一倍,若在平时,这已经很高了,讹人都没有这么讹的,可江南现在是灾区,什么东西去了那里都和金子差不多。

莫说提价一倍,便是四倍五倍都有人买。

若非这几个月众人因为贸易所赚了不少银子,他们早已出声反对,但他们看向沈世伦的眼神却是带着询问,希望沈世伦给他们一个解释。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的道理,在下自是知晓,只是江南水患不可同其他事相提并论,此乃国难,便是皇上都要为此忧心得彻夜难眠,任何想从中谋取暴利的商贾都不利于朝廷赈灾,这和公然与朝廷为敌有何不同?”

沈世伦说得严重,可在座的众人却是不曾被吓到,质疑道:“大掌柜,古往今来,哪次祸患没有商贾在其中牟利,为何我们就不可以?”

“这次不一样,”沈世伦意味深长道:“这是当今登基后的第一次灾祸,谁知他会不会一样无视借国难谋暴利的商贾呢?”

听到这话,众人迟疑了,他们猛然记起,面前之人除了是沈氏商行的大掌柜,还是公主府最得宠的面首,他的话不可不信,只是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银子赚不到,那感觉太痛心了。

沈世伦继续道:“众人皆是经历过风吹雨打的人,应该明白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久的利益。”

“何况,众位手中的货物能有多少,不过是少赚些钱,想来损失不大。”

他们未曾事先得到消息,没有故意囤货,手里的货物确实不多,虽然心痛,却并不是不能做到。

沈世伦知道说得差不多了,最后的选择还需要他们决定,他只是最后说了句,“无论如何选择,皆是诸位的自由,但,我沈氏商行的商户,必须遵守我定下的规矩。”

沈世伦面色平静地扫视众人,随后起身离开。

他的意思很清楚,怎么选择是他们的自由,但如果不遵守沈世伦的规矩,就不能再继续待在沈氏商行。

沈世伦这一手萝卜加大棒玩得很溜,沈氏商行的商户也看得分明,但他们还是选择遵守沈世伦的规矩,因为两位执行掌柜已经同意了,有人带头,剩下的本来摇摆不定的人自然也同意。

当然也有不愿意的,他们觉得在沈氏商行待几年,也不如这次赚得多,商人重利,他们自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江南水患快速传遍了乾朝各地,大大小小的商贾皆兴奋起来,想要借着这次机会大发横财,赚个满盆钵。

赵氏商行的商队在消息传来的第一天,便带着准备多日的货物出发,怕货物出事,赵管家特意派了几十个护卫护送,还将他的两个助手全派出去,对这次交易的重视到达了极点。

但与此同时,江南却开始流传一个消息。

幸存的难民大多都是侥幸从那场水患中获生,身无分文,衣衫褴褛,残破不堪,仅仅可以蔽体。

现如今他们无家可归,不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加上每日有官府施粥,不会饿着肚子,他们闲着无事,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