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景若疏 > 第8章 为我折一枝莲花吧

景若疏 第8章 为我折一枝莲花吧

作者:荔枝酥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1 05:12:26 来源:文学城

“小姐已冷落我数日,今日,我是来找小姐重归于好的。”他真挚地看着柳疏桐,她有些不辨真假。

于是,她“嗯”了一声。

她这反应倒让萧景澜有些措手不及,按照他对她的了解,此时不应该再暗暗嘲讽两句么?

“真的?”

“你若觉得假,那便是假的。”

萧景澜笑了笑,还是那个柳疏桐。

“诗已经很久未学了,可还想再看?”

“嗯。”

见她点头,萧景澜便走出了院子:“一盏茶之内到不了便不学了。”

柳疏桐此时已然麻木,只是嘴角抽了抽,提起裙摆便追了上去。

柳疏桐坐在他的案边读诗,萧景澜在一旁提笔不知画着什么。

五诗已毕,而他却还未终。

柳疏桐凑近看了看,是一幅山水图,青山苍劲,流水汤汤,好不壮观。

她不禁赞道:“你竟有如此造诣?高妙。”

“能得柳小姐称赞,看来我这确实不错。”他得意地笑了笑,“你觉得可还缺了什么?”

柳疏桐拿过他的画,细细端详,不多时便道:“在河中画一叶舟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好再添一个人。”

“好。”他拿回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叶舟来,然而那人却迟迟未落笔。

“怎的不画?”

“我在想,这人该是何等身份,如此闲情逸趣,在急流中也能怡然游山。”

“定然是风流潇洒、心怀天下之人。”

萧景澜一笑:“那还请柳小姐将想法创作之上。”

柳疏桐接过笔,亦是两三笔便画出一人儿,那人在舟首背手而立,看着远方群山翠,眼前春水晃。

萧景澜赞赏地点点头:“柳小姐果然才情出众。”

二人又叽叽喳喳地讨论加了些东西,一幅画作便完成了。

而在末了,他落下日期后,便准备合上画卷。

柳疏桐拦住了他,问道:“署名呢?”

萧景澜摆了摆手:“我还未成年,无表字,一般不写署名。”

她摇了摇头:“你不写,若被有心之人拿去当做自己的如何是好?”

“随他们去吧。”他似是丝毫不在意,慢慢合上了画卷。

柳疏桐想了一会,问道:“你的书画,是何人教授于你的?”

“我娘。”

“那便写夫人的名字。”

萧景澜吃惊的“啊?”了一声。

柳疏桐坚定地与他对视:“夫人授你技艺,你写她的名字又有何妨?”

他拗不过她,只能笑着打开画卷:“也好。”

随后,提笔在日期后补上了“当归”二字。

“夫人唤作当归?”

“提我娘姓名本就算不孝之事,我如今写出来已是不孝至极,你竟还要问?”他叹了口气,有些为难地看着她。

“……嗯,是我唐突了。”

“算了,告诉你也无妨。”他收好画卷,放在了书架上,拍了拍手,坐回了她的身边,“我娘唤作周雁归,闺名叫当归,她在上有兄姐,兄唤周雁临,如今是怀国公;姐唤周雁至,如今是皇后。”

“雁归、雁临、雁至,都是好名字。”

“我也还有表兄姐,皇后姨母的儿子,大皇子燕将行,与怀国公之女周解玉,我们三人自小一起玩乐,最为亲昵。”

柳疏桐点点头:“我在上也有一兄长,他唤作柳慕宁,应是……”她抬眼看了看萧景澜,复开口道:“应是比你大四岁的。”

两个孩子互相聊了许多自己家中之事,从午间聊到夜晚,对彼此的了解更是加深了几分,情谊也愈加深厚。

几日后,柳疏桐又来萧景澜处学诗。

今日她照常读诗,萧景澜却拿出一个小本,思忖着在上面写着东西。

“萧景澜,你在写什么?”

她一问,萧景澜便合上了本子,正色道:“日记。”

柳疏桐觉得颇有意思,便凑过去想看看,他面色一变,将那小本藏在身后。

她歪歪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轻咳一声:“毕竟是个人**……不若你也写一写?我娘说,都记下来,待以后回想不起来之时可翻看。”

她见他这般,便也作罢,点了点头。

萧景澜一笑,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崭新的小本递给她:“喏。”

她接过小本,翻到第一页,便提笔开始写。

“昭顺七年六月初五。”

随后便是长久的静默。

萧景澜随意地看了一眼,挑眉:“今日已六月初五了。”

“是。”

“六月初六,是我的生辰。”

“明日?”

他点头,托腮故作沉思:“不知道今年我的生辰该如何去过?”

“往年如何,今岁便照旧吧。”

而他抬眼细细端详了一会柳疏桐,摇摇头:“不成。”

“为何?”

“往年在京中庆生,与那些个公子哥儿都玩的是射箭、投壶、骑马、对诗,而如今在金陵。更何况,还有个你这样的小姑娘呢。”他倏尔一笑,微微凑近她,“你都会么?”

柳疏桐未动,似乎真是认真想了一会儿,道:“只会对一两句诗。”

“嗯,所以,今时不同往日,就不能按照以往的规矩了。”

她歪歪头:“那你便自己安排吧,说起来,自上次一见,便从未去寻过盼兮姑娘。如今无事,你可否同我齐去?”

他颔首,替她收好了本子。

半柱香后,一匹骏马上载着两个孩子,摇摇晃晃地走进了金陵的城区。

“你可知道盼兮姑娘平日在何处?”

“哈,看来你要寻她,却不知她身处何方?”萧景澜不禁偷笑,“我自是知道,不过我只是来陪小姐寻人的小厮,哪敢做主。”

她微微垂头:“她上次大抵是说过的,可我忘了。”

“那我便带你去。”他语罢,唇角带起一抹坏笑,“不过,有偿。”

“那先欠着吧。”

“我还未说是何偿呢。”

她轻轻笑了一声:“那等你何时想好再说如何?”

他也笑了一声:“小姐又怎么知道我没想好?”

“你瞧瞧,自己暴露了。”

萧景澜微微一怔,笑了起来:“你如今可是愈发伶牙俐齿了。”

“许是与萧小侯爷待的久了,也略学了些皮毛罢了。”

二人在闲聊中便走到了明月轩门前,此时门前冷冷清清,但却听得轩内阵阵丝竹之声。

“竟如此安静。”柳疏桐拽着萧景澜的手跳下马,有些疑惑地端详着这乐楼。

萧景澜悄悄凑近她耳边道:“各个地方的这地方都差不多的,明面上是吃茶饮酒赏舞听曲的乐楼,在夜间才算得上热闹。”

柳疏桐一听,惊奇地转头看着他:“如此说来,你夜间来过?”

萧景澜眉头一皱,但又牵扯出一个笑容,仿佛是她问出了什么极其可笑的问题:“我就是有这心也无这力,我一幼子如何入内?更何况我从未想过。”

她似乎也被自己逗笑,转回头憋笑着“哦”了一声。但随即想到什么,便询问他:“那这该如何进去呢。”

他一笑,轻轻勾了勾她的手:“看我的。”

语罢,他大摇大摆地走去,朝着门口的小厮清了清嗓子:“引路,我与家妹前来听曲。”

那小厮狐疑地看了这约莫十岁左右的孩童与那一旁更显年幼的女童,又看了看二人皆著华服锦裳,气度不凡,不由得自己为难起来。

萧景澜见小厮默不作声,嗤笑了一声:“从未见过你这般不长眼的家伙,竟敢不放我进去。”说着,便自己走了进去。

柳疏桐有些怔愣,但看着萧景澜悄悄给自己使的眼色,这才硬着头皮跟在他身后跑了进去。

那小厮一时懵了圈,这才反应过来,急急跑到他身边:“哎呀,这位小爷,真不是小的不许您进来,而是您实在是年纪太小了呀!尤其是这位小姐……”

“这位小姐怎么样?”他抬眼冷冷地瞅着小厮,年纪虽小气势却足,直直把那小厮盯出了一身冷汗,“年纪小又怎么样?”

他问完这两句话,像待在自己家里似的大喇喇地坐在木椅上,翘着二郎腿,看着令人极为不爽,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淡淡地看着那小厮:“你是新来的吧?你们老鸨呢?把她给我叫出来。”

那小厮冷汗冒得更厉害了:“什、什么老鸨?我们我们这只是乐楼,哪有什么老鸨啊……”

他冷笑一声:“那你心虚什么?我要能问出来,我还能不知道你们这夜间都干的什么营生?”

柳疏桐险些笑了出来,难道他的计策就是在这儿撒野,做出个纨绔子弟模样?

“是、是……二位请坐……想、想听曲还是……”他为难又带着震惊地看着他,“找乐娘?”

柳疏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这地方的勾当就是这些!

萧景澜颇为自然地从木椅上跳了起来,故作沉吟:“别的我不喜,那就寻那与我一般大的盼兮姑娘吧。”

小厮的脸色登时变得煞白,他哭丧着脸跑到萧景澜面前:“这位小爷,你想选谁都自然可以啊,只是唯独这盼兮姑娘万万不可啊!”

“为何?”

“只因这盼兮姑娘是我们老鸨从京中……”小厮忽然住了嘴,好像想到了什么,瞳孔一震,“老鸨从未外传过盼兮姑娘!你、你是……”

他又双目含笑着看向小厮:“现在可否引我二人前去?”

小厮低下头,连连道“是”。

萧景澜朝柳疏桐抛去一个得逞的眼神,柳疏桐只是浅浅笑了笑,不作言语。

小厮带着二人走到乐楼后院,又弯弯绕绕了好几个院子,才走到一鸟语花香的院子。这院子一看便与旁的不一样,房内更传来阵阵悠扬乐声。小厮走至房门前,轻轻叩了叩门:“盼兮姑娘,有客来见。”

房内乐声霎时停止,但却许久也未有人来开门。

萧景澜走上前,轻轻叩了叩门:“萧景澜。”

听得房中人的轻笑,随即便是一句“请进。”

那小厮大惊失色,更是震惊地连连看了萧景澜与柳疏桐好几眼。

想不到,这纨绔的公子哥儿竟是萧小侯爷!

二人推开门,迈步走进房中,盼兮正懒懒地歪在美人榻上,怀中抱着琵琶,浅笑盈盈地看着他们。

“未曾想到是你们,我还以为又是妈妈找的官府贵客。”她放下琵琶,从榻上坐起来,对着二人行了礼,“萧小侯爷,柳小姐。”

见过礼后,她便兴冲冲跑过来拉住柳疏桐的手,颇有些嗔怪之意:“说让你多来找我玩,你怎么隔了如此久才来?”

柳疏桐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她哪敢说自己险些忘了呢。

萧景澜已经自顾自地坐下为自己斟了杯茶。盼兮拿起手绢点了点他:“景妹妹,你怎的如此愈发没礼数了?”

萧景澜险些把刚喝进去的茶喷出来,柳疏桐亦是惊奇。

“不是说碍于礼数,不叫了吗?”他用桌上的帕巾擦了擦嘴,看起来倒还算镇静。

“礼数?现如今只有我们三人,论什么礼数?”她笑着走过去,在他面前甩了甩绢子,扭过头看了看柳疏桐,“小柳儿也想知道你的昵称呢。”

萧景澜别过脸去不说话,柳疏桐好奇地询问盼兮:“为何叫……‘景妹妹’?”

她坐到椅子上,为柳疏桐也斟了一杯茶:“当年初见时,我们年纪都很小,小侯爷长得十分俊秀可爱,我第一眼倒将他认成了小姑娘,且他还比我小三个月,我就追着他一直‘妹妹’‘妹妹’地叫着,他定是喜欢着呢,从不介意我如此。后来才知他的身份,便也不好意思说了。”

柳疏桐捂嘴轻笑,萧景澜默默地品着手中的茶,不过那小杯里究竟有没有茶倒也未可知。

“对了,你们如何进来的?我怎听得外面吵嚷,且那小厮的眼中又俱是惊恐之意。”盼兮美目流转,故作思索地凝着萧景澜,“小侯爷是不是恐吓人家了?”

他不语。

柳疏桐轻轻瞥了一眼他的腰间,笑着开口:“他今日未带玉佩。”

“也是难为小侯爷了。”

“那倒并不,我瞧他怡然得很。”柳疏桐轻轻碰了碰萧景澜的胳膊,“别啃杯壁了,茶喝尽了便倒些吧。”

他这才将始终端着茶盏的手放下,有些无措地看着她笑了笑。

盼兮一会儿看看萧景澜,一会儿又瞧瞧柳疏桐,意味不明地咬着手帕子笑。忽又想起什么,开口道:“明日初六,可是小侯爷的生辰?”

萧景澜有些惊讶:“你怎会记得?”

盼兮生气地将手帕子撂到桌上,气呼呼地坐到了自己的榻上:“怎的就不允许我记得了!当年初见,我可是记得小侯爷与我同岁,且比我小整整三个月的!”

“原是如此。那我三月初六送到楼里给盼兮姑娘的生辰礼,不知收到没有?”也不知他是在挽回颜面还是在陈述事实,反正他只是笑眯眯的。

“不知晓,我的生辰给我送礼的人岂会在少数。”

他挑眉,正如他所料似的一笑:“如此这般,扯平了。”

盼兮先是愣了半秒,随即便笑了出来:“巧言令色!”笑够了,她回头望着窗外,想了半晌,开口道:“杭州的莲花大抵是盛放了。”

“盼兮姑娘原也不是京中人?”柳疏桐有些疑惑地问道。

“我原不过是杭州寺庙收留的孤儿罢了,碰巧被妈妈选中,才能到京城和金陵过上这养尊处优的生活。”她回眸,抱起琵琶,轻勾唇角,“我的琵琶其实是跟着寺庙里的一位尼姑学的,听听原曲?”

柳疏桐欣喜地点了点头。

盼兮的纤纤素手微微拨了拨琴弦,动听的乐曲如流水般倾泻而出,仿佛依稀可见淅淅沥沥的小雨轻轻笼罩着的江南水乡。

一曲罢了,柳疏桐已然听痴了。待她缓过来,萧景澜和盼兮已不知看着她笑了多久。

她微微红了脸,将头垂下。

“这么喜欢嘛,那你以后日日来,我教你。”

柳疏桐轻轻点了点头。

屋里一时陷入宁静。

萧景澜率先打破沉默:“怎的不说话了?”

“……你生辰如果去杭州的话,为我折一枝莲花吧。”

他微微蹙眉,见了盼兮的哀戚神情,最终道了一句“好”。

又和盼兮玩了一阵子,她才依依不舍地放二人离去。

“那你明日生辰打算如何?”柳疏桐扯了扯萧景澜的袖子,好奇地问道。

“那你想要如何呢?毕竟现在是得有柳小姐陪着我,可不能只依着我的心思。”

“嗯……”她回头,看着那明月轩,“如若可以,那便去杭州吧,我们为盼兮,折那枝莲花。”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