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京辇之下 > 第13章 卫朔回京

京辇之下 第13章 卫朔回京

作者:逦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3 00:54:39 来源:文学城

傅清姿的出现提醒了李令溪,虽然她如今有了新的身份,也已经尽量收敛了性情,身上还是有着太多往日的痕迹。

任何她自己觉得寻常的地方,落到从前的旧识眼里,都可能会成为她身份的佐证。

这次遇上的是傅清姿没什么事,可谁知道以后遇见的会是谁?

她做不到变得和从前一点都不一样,那么能掩饰的地方,还是掩饰一下为宜。

比如诗文,比如字迹。

诗文毕竟不需要常作,字却是随时都可能要写的。

从东宫一回来,她便开始琢磨应该怎么掩饰字迹。

改是肯定改不了的,练字不是朝夕之事,她自幼习书,即便是除去那七年,至今也已有十余年的光阴,笔下形魂已成,想在短时间内伐毛换髓不太可能。

何况她的父亲晋王一向喜欢书法,于行书一道造诣尤深,她受父王的影响在习字上花过不少心思,后来更是师从当代行书大家颜羡门,虽然学到最后也没法同父王和颜大家相比,却也算得上小有所成,这一手好字,真要改她也有些舍不得。

思量再三,她决定将行书放一放,从黄金院的库房中翻出了蔺夕刚习字之时临过的柳帖,试试以后尽量写成楷书。

世人常有称行楷一家,但二者内里实有不小的差别,颜大家当年用楷书所写的《竹山帖》与其以往的行书之作便风格迥异,甫问世之时,即便盖着他的私人印鉴,也有许多人不相信那是他的作品,最后还是潜心习书多年之人看出了其中的联系。

她的书法基础很好,加之行楷确有相通之处,几日一练,她便觉得可以糊弄糊弄人了,于是用楷书和行书各写了一张字,拿到春安堂找了一下徐夫人。

徐夫人有些时日没问她的功课了,这两天正打算去找她,见她主动找上门来,正好检查一下她最近念了哪些书读了什么文。

李令溪能答上来,徐夫人的冷淡立时便消了不少。

将那两张字拿过来,徐夫人端详着问她:“两张都是你写的?”

李令溪故作惊讶:“姨母觉得很像一个人写的吗?”

徐夫人又看了看,很快道:“确实不像,这张行书遒劲郁勃、沉着大气,颇有颜大家之风,楷书就差得远了,一看便是柳体没临到火候。”

李令溪:“……”

差得远没关系,不像一个人写的就行。

可一想到父王,她又觉得差得远也不行。

父王对他们三兄妹一向没有过多的要求,总是说他们顽劣些没关系,书可以念不好,文章也可以写不出来,但是字不能写不好,不然就是给他丢人。

还记得幼时他们三人一起在沈府念书,有一回父王来探望,沈老先生给他们一人告了一状,说长兄的字写得像狗爬,次兄的书背得磕磕绊绊,她策论写了一整天就写出来三句话还每一句都诘屈聱牙,最后只有长兄一个人挨了一顿好打。

一回到黄金院,她便让碧露和青荷将书案搬到了内室,以备日后每晚睡前临一临柳帖。

徐夫人听说之后颇为欣慰,特地让人送来一套新的文房四宝,又给黄金院添了不少习字的用度。

碧露见自家姑娘这么上进也很高兴,每日做事都更勤快了。

李令溪看得到自己练字的进展,也算悠然自得,然而很快,她便悠然不起来了。

腊月廿七晚,公府接到了世子卫朔入住都亭驿的传讯。

都亭驿是自北境回京路上的最后一座馆驿,离京城不足二十里,到达了那里,意味着明日便能抵京。

边将奉旨回京,依例必须先进宫面圣,而后才能返家,故家眷一般都是在府中相候,然而太夫人已经许久没见孙子,执意要去城外迎上一迎。

徐夫人当然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去,立马吩咐了下去明日一早全家一起出城。

李令溪其实是不想去的。

从旁人口中听说他要回来之时,她只是觉得他当年为晋王府求情的举动过于出乎意料,如今他当真回来了,她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可此事是太夫人牵的头,徐夫人也发了话,连卫静婉都没有说什么,住在后山道观里的承恩公卫崇禹闻讯也回来了,她找不到任何不去的理由。

罢了,躲这一次也没什么用,以后同处一府,她总不能天天躲着他走,这一面早晚要见,那还不如干脆早点见了,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次日一大早,她随卫家众人一起到了城外。

冬日的清晨,城外的风浸满了寒意,幸而已有暖阳熹微,让等待的时间不那么难熬。

事实上他们也并没有等多久,辰时刚过,远处便传来了沉重密集的马蹄声。

李令溪循声抬眼,视野中很快出现了一队人马,为首那匹黑色骏马上的年轻将军穿着一身银白战甲,正是曾经那个少年。

卫朔很快也看见了在城门口等候他的一行人。

勒马长嘶。

太夫人远远地唤道:“朔儿!”

卫朔跳下马,缰绳一扔直接朝太夫人奔了过来:“祖母!”

到了近前,他刚要跪下,太夫人赶紧将他扶住:“怎么瘦成这样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年逾六旬的老人家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打量着打量着,便忍不住热泪盈眶。

卫朔也哽咽道:“祖母,孙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别说这样的话,你能回来祖母就什么都不担心了!”太夫人道,“好孩子,快去拜见你的爹娘吧!”

卫朔点了点头,走到卫崇禹和徐夫人面前一拜:“阿爹,阿娘。”

卫崇禹单手把他扶起来,也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他一遍,而后问他:“回京之前,军中一应事务可曾安排妥当?”

卫朔应声:“郑将军那个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不安排好哪能放我走?”

卫崇禹看他一眼,又问:“路上顺利吗?”

“还行,刚启程的时候不长眼想越货的不少,出了檀州就太平多了。”

卫崇禹微微颔首。

“越货?”一旁的徐夫人闻言上前,“你没伤着吧?”

“没有。都是些宵小毛贼,我应付得来,阿娘不必担心。”

徐夫人这才舒了一口气,见他这般风尘仆仆,掏出帕子替他擦去脸上的灰尘:“既然定好了要回来,左右也不差这几日,何必赶得这般急?”

原本卫朔定的是除夕当日抵京,徐夫人还盼着他能早两日,担心路上万一遇上什么事耽误了行程再错过一个可以团圆的新年,如今卫朔当真提前回来了,她难免又有些心疼儿子路途劳顿。

卫朔也看出了这些:“儿子想阿娘了,自然要快点回来,不累的。”

徐夫人难得地翘起了嘴角:“嘴贫。”

卫朔笑了笑。

见完了长辈,卫朔走到后面同姐妹们见礼,先是为长的卫静姝:“大姐姐。”

卫静姝颔首,将身边的小姑娘牵到卫朔跟前,笑道:“来,芝芝,见过三舅舅。”

卫芝乖乖福了个身,仰起头甜甜道:“给三舅舅请安。”

卫朔蹲到小姑娘的面前,平视于她,笑道:“你不是应该还是个小不点吗?怎么忽然长这么大了?”

卫芝点头道:“是呀!我已经不是小不点啦!”

卫朔挑眉:“那你是什么?大不点?”

卫芝看了看卫朔,又打量了一下自己,眨着眼睛道:“是长大的小不点!”

卫朔哈哈大笑,朝她张开手臂:“来,长大的小不点,舅舅抱抱!”

卫芝便扑进了他的怀中。

卫朔抱着她站起身,看向一旁的卫静婉和卫静妍:“五妹妹、六妹妹。”

卫静妍欢天喜地地叫了一声“三哥”,卫静婉则没什么表情也没搭理,卫朔也没太在意,问候完便和怀里的卫芝聊起了天,卫芝有问有答,逗得卫朔笑语连连。

站在远处的李令溪想,这大概是公府多年以来人聚得最齐的一次。

只是依旧算不上很齐,宝安公主的前任驸马、公府的那位四公子卫昭还是缺席了。

卫朔也很快注意到少了个人,四下看了看:“四弟没来?”

太夫人笑了笑:“昭儿在家读书呢。”

任谁也听得出这是一句托辞。

当初正是卫朔的一意孤行,导致皇帝迁怒整个卫家,将卫昭和宝安公主的姻缘生生斩断。

后来国丧期满,皇帝又逼迫公主再嫁,卫昭却至今没有另娶,日日在府中闭门不出。

这位卫家四公子一向温和儒雅,此事之后更是变得沉默寡言,心中有怨未必会像卫静婉那般直接表现出来,但若说对卫朔毫无芥蒂似也不太可能。

卫朔心里也猜到了几分,没再多问。

将怀里的卫芝放下来,他正准备走,余光忽然扫见停在远处那辆马车旁还有一道身影。

他这才想起来家里多了一位表妹。

李令溪觉得,人大概都是有些奇怪的。

方才在来的路上她明明还有些紧张,可是如今眼见着卫朔朝自己走来,心里竟然出奇地平静。

被北境的风沙磨砺了七年,他的身形高大了不少,五官轮廓更加分明,言谈举止也褪去了曾经的疏阔不羁,不再像从前那个游手好闲只会跟她对着干的纨绔世子,眉宇间甚至带上了久经沙场之将独有的英气和果决。

只是在走到能够看清她面容的地方之时,那果决到底还是消失了。

李令溪看见卫朔明显怔了一下,脚步停顿的那几瞬之间,他的眼中闪过千万种情绪,光芒由盛到灭,紧接着却又控制不住地再度燃起,最后带着犹疑走到了她的面前。

“你是……”

李令溪颔首:“是。”

卫朔愣了愣:“是什么?”

目光相触,李令溪不无坦然道:“是你想的那个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卫朔回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