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景明春 > 第12章 第12章

景明春 第12章 第12章

作者:舟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1 19:08:49 来源:文学城

转眼,宁贵妃与七皇子元瑆的祀典已至。

云静与元珩跪在贵妃牌位之下,静听僧侣经文祝祷,瞻仰正中央贵妃的巨幅画像。

画中人一身藕荷色繁花锦袍,端庄侧坐于白梅园中,双手合放膝头,面露慈笑。

她这才发现元珩眉眼像母妃,轮廓像父皇,粹得了父母之精华。但还是偏似母妃多一些,尤其是气韵,有种不落俗尘的清风傲骨。

“陛下到——”

魏帝踏着内侍官的呼喊,在宗亲的簇拥下步入殿内,再后跟着嫔妃公主。

元珩与云静退至僧侣前方,待众人吊唁后,依次回敬。

木鱼有节奏的响动在诵经声中穿透,窗外细雨如帘,将安乐殿置于一片别样的静谧之中。

突然,眼前一簇火光炸开,一旁的慧贵妃发出一声尖叫,火焰窜上她的裙裳后摆,婢女内侍霎时乱作一团。

那簇火光向穹顶蔓延,两边的经幡已被点燃。

“安乐殿走水啦——”

数不清的内侍官和宫女拎着水桶涌入殿内。

慧贵妃在地上来回翻滚,口中不驻地惊恐叫喊。

一桶救命清水立刻洒向她的后背,将火扑灭。她钗环尽落,水珠顺着散乱的发髻流下,狼狈地被人扶起,颤抖伸手指着宁贵妃的牌位大喊:“阴魂不散……阴魂不散……本宫没害你,你休要来吓唬本宫!”

她如失魂一般,扑倒在魏帝脚下,揪着他的衣摆哭喊:“陛下!那天是臣妾非要抢占崇宁寺,才把宁姐姐赶去了景明寺……臣妾与她争风吃醋是臣妾的错,但是臣妾也没料到景明寺会塌……臣妾没害她,您是知道的啊……陛下!”

魏帝眉头紧皱,看着眼前失心疯般的女人,极反感地命道:“来人,将贵妃带下去休息!”

几个内侍将慧贵妃抬走,她还不忘撕心裂肺地喊起宁贵妃的闺名:“崔文奚不是我害的……我没害她……我没害她……”

殿内的火虽已灭,但经幡后的纱帘和木案都被烧坏,焦味浓郁,魏帝和众嫔妃准备离开。

这时,十二皇子元琮突然气喘吁吁跑入殿内,指着前方某处大叫:“我看见七皇兄的玉佩了!七皇兄回来了!”生母纯妃王氏紧跟其后想要拦下,情急中在殿内摔了个踉跄,又爬起来一把将儿子抱走。

趴在母亲背上的元琮直愣愣盯着前方,手指殿内,不停喊着“七皇兄”。

众妃们更加惊厥地尖叫起来,吓得浑身发抖。

云静顺着小殿下手指的方向望去,就在方才被燃起的经幡之下,真的有一团赤色的影。

元珩也看见了。

他犹疑地乜着那枚从天而降的“赤玉骨”,缓缓走过去。

到了近前,他低头看了眼,转身安抚众人:“只是一块赤色的卵石,也不知是谁无意带入殿中。”

女眷们都松了一口气,几个胆小的仍不停流泪发抖。

元珩弯腰,欲将那块石头捡起。

指尖触到卵石的一瞬,身边一位僧侣敲木鱼的手慕地停下。元珩敏锐觉出危意,刚要转身,余光中突然闪出一刃寒光,那僧人持着一把短刀向他胸口刺来。

元珩身手敏捷,上身飞快一仰,银色刀刃擦着他的鼻尖扑空。

云静机智拔下头顶的银华胜,用力拽散边缘南珠朝僧人脚下扔去。

僧人打滑难以站稳,元珩趁机回身抓他手臂,僧人却突然调转方向,举刀刺向魏帝。

元珩眸中一惊,冲上前去。

僧人离魏帝太近,玄龙内使的剑还未探过去,短刃就已伸至魏帝胸前。

刀尖马上就要触上龙袍,元珩忽然挡在前,推开魏帝,短刀直刺入他胸腔下方。

云静趴在地上,用簪针将僧人小腿扎成了筛子,他疼痛难忍松了手。玄龙内使一拥而上,重重给了他一脚。

“留活口!”云静大声提醒。

那僧人腮边滚咬了几下,忽然两眼一翻,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后咽了气。

魏帝已命人去宣太医令,此刻正扶着元珩双肩,看他拔出短刀。好在创口并不深,魏帝脸上的惊惧稍有缓色。

云静担心元珩伤势,已然忧急到忘记要站起来,推开面前的兵士,跪挪过去,本能地握住了他的手。

可他的掌心温度正在转凉,面色也开始变白,云静察觉出了不对。

元珩也很快发觉到体内的异样,刀扎入的部位越来越痛,还伴着阵阵麻痒,如同蚁虫啃咬,他用尽全力捂住伤口,豆大的汗珠从额间涌出。

刀上淬了毒。

云静干脆背靠楠柱,双臂环抱着元珩,不驻地搓他手掌心。

太医令刘仞来的及时,一手熟练号脉,另一手用力扯开元珩的层层衣物,敷药后用针灸控制住毒性发作。

魏帝命玄龙内使将元珩抬往天安殿偏殿。

刘太医不愧为御前圣手,动作娴熟敏捷。为减干扰,他遣走了闲杂人,只留下带来的几位医官,又向云静躬了个身,“接下来几日要辛苦王妃侍疾了。”

外人眼里只有她能毫无避讳侍奉元珩起居,却根本不知二人成婚以来各居一室,彼此生疏。云静心里紧张,但还是听从医令,留下来仔细照顾。

不全是身份的缘故。

方才那短刀逼向他时,她的心就像吊在悬崖上,和担心父兄上战场的那般惊颤一模一样。

“把殿下的上衣全脱掉,擦干净血渍。”刘仞忙着配药,头也没抬地支唤她。

云静连忙应了声“哦”,小心避开伤口周围银针,抓着散开的衣襟一点点剥去。元珩呼吸微弱,无法使力气配合,她只能托起他的腰背将衣物抽出。

她拿过帕子,沿着紧实的腹部线条抹掉大片血迹,又绕过窄瘦的腰身将四处流散的血拭干。健硕的前胸微微起伏,上面附了一层汗珠,她换了条新帕去擦,才触到他肤上的寒凉。

刘仞端来配好的药,轻扶起元珩喂下,“殿下中的毒名叫‘殊砂’,来自一种水蛇,不是罕见的毒。但刀上毒液的剂量颇大,至少要取几十条蛇的腺液,可使人凝血体寒。饮下解药后,殿下的知觉会短暂失去。”他扶元珩躺平,“当然也可能醒不过来。”

云静一听慌了,连问他:“醒不过来是什么意思?解药不就是用来解毒的么,怎还能再把人毒死呢?”

刘仞过来行针,轻轻一叹,但面上仍很平静,“个人体质不同,这样大剂量的解药以毒攻毒,风险极大,臣只能尽力而为。”

解药已经在发挥功效,针尖扎在元珩身上时,他已无反应了。

云静跪在榻边,才觉出什么叫空虚与无助。她从来不懂什么是逆来顺受,遇着难处自己必要拼一把才肯认命,而此时的等待却令人束手无策。

躺在面前的这个人既不是骨肉血亲,也不是如故知己,仅凭一纸婚书,一绺发丝就硬生生将二人绑在一起,尚无理由为他惊惧、为他担忧。

可她就是害怕了。

想起险些落水时被他救,想起有人言语冲撞时他为她出头,这些事也不曾有陌生人为她做过。

她也会动容。

眼中忽然扑来一种酸涩感,眼底跟着湿润起来,淌出一道温热水意,越过下颌边缘,最终滴在元珩的手背上。

云静用丝帕沾了沾泪。

抬手时,她没注意到,榻上弯起的冷白指骨动了下……

元珩像是睡了很沉很长的一觉。

梦里,他回到了三年前。

那时,为母妃的三年守孝期未过,他还住在徐州别苑,邻边云华寺古朴的钟声一敲,翻涌的心顿时万籁俱寂,让他不由得穿过竹林,迈上佛寺的石阶。

大殿中很安静,只能听见善男信女的脚步声。

元珩凝望着伟岸的佛像,可眼中却充满迷茫。佛能度化世间众生,却并不知能否度化自己。

侧前方盘坐了一位老僧,安慈沧桑的面容令人心静。

他坐在老僧对面,启唇问:“大师可会解梦?”

那老僧睁开双眼,见是一位清俊的年轻公子,微笑答:“举凡天下一切梦境,不外是忆念、意想所成,无想则无因,无因则无梦。”○1

是,他想念已逝却不能复生的亲人,所以夜里才会梦见。

老僧递给他一叠莲纹信笺,“施主要问签,还是要祈福,都可写下。”

元珩提笔。

他不问签,也不祈福,只想解心中所困。但不知从何写起,只写了个“心”字,像是要请老僧将它拆解。落款是他游历隐居时化用的名字“伍莫尘”。

那老僧竟笑起来,“世人都说越王殿下出身帝王家,却能随心所欲归隐,不入世俗,没想到殿下也有解不开的心结啊。”

元珩一怔,“大师怎知我身份?”

老僧道:“殿下的别苑与本寺只一片竹林之隔,老衲岂会不知啊。”

他的指尖又落在那个“心”字上,“殿下的字‘规中见逸,惊鸿风骨,克而不拘,豪而不纵’,尤其是这‘心’之卧钩,宛若长空之新月,蓄墨弹锋,实在精妙。”他言语温和,“记得和景十九年浴佛节,宁贵妃娘娘让殿下抄了份《心经》,当时老衲奉旨入宫为娘娘讲经,才有幸得览墨宝。”

元珩开阔的眉宇间凝上一丝警觉:“大师如何称呼?”

“老衲法号虚真,是这云华寺新任的住持。”

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法号,不曾在记忆里出现过。

“母亲贵为皇妃,虽曾遍请名师,但均出自昭玄寺,你若只是个偏小寺院的住持,又如何入得了皇城?”元珩星目闪烁,“天下佛寺你都可以去,为何偏偏来了此处?”

虚真无言,良久才抬眸正视他,从衣襟中掏出一块昭玄寺令牌放于前,“老衲就是前任昭玄寺沙门统,慧缘。”

“为景明寺一案而来。”

那场大火又燃动在元珩眸心。

一束暮色红霓打在褪色的令牌上,边缘已被毁的不成样子,只有中间的“慧缘”二字清晰可见。

元珩仔细打量他的脸,额前几道皱纹布在一片不太平整的肤上,左侧脸颊凸起一块块不甚自然的褶皱,像烧伤。而这些痕迹显然是整疗过后所遗留,不贴近细观,很难发现。慧缘法师是母妃宫中的常客,只因元珩不怎么喜佛事,虽然见过,也都是匆匆照面,但那双净然坚韧的眉眼却令他难以忘怀。

出事那日,就是慧缘法师带着几名僧人赶去救火,后来不及出塔,反葬身火海。而今日,原本“已故”的慧缘法师却又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眼前。

这位幸存者就像暗雾中突然射入的一束光。

殿外暮色已沉,礼佛之人均已离去,空荡荡的大殿只余他二人。

虚真叹了口气:“景明寺坍塌后,我与几位弟子被拉去乱葬岗。”话至此,他悲切地望着元珩,“吾等遁入空门,救众生于苦海,没曾想效力于皇家,死后却落了个身埋乱葬岗的下场!”

“次日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尚存一口气,便躲入山洞疗伤。待身子恢复差不多,便决心行走西域,永不返魏。行至高坪镇时,白马寺一方丈见我,称可为我修容,我便留在那里修行,直到发现这位方丈竟是江湖中人……”他问元珩,“不知殿下是否听说过天倾门?”

元珩复而想起,他隐居游历这几年,也曾听隐士提起过,仅知道此江湖组织经营了多家医馆和布庄,素日里行侠仗义,在江湖中口碑甚好。

虚真道:“那位方丈是天倾门的弟子,老衲与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告诉我,天倾门会就在青州,掌门人姓向,还编创了一套精卓的剑法名叫‘无向之剑’……关于这位向掌门的来历,门会里也有传言,恐怕梁王‘勾结江湖势力’的罪名并不为虚。”

梁王乃先帝第四子,在几位皇叔中,才能算是庸常。他虽心无大志,但为人却很和善,对元珩尤其喜爱。因而元珩根本不相信皇叔会害死自己的母妃胞弟,甚至有心谋反,才会带着酒菜去狱中看他。没想到皇叔饮了一樽酒后,便倒地而亡。

他记得皇叔临死前吊着一口气,吟了首诗:“曜日离晌雨绸缪,黑云遮眼无所终。枉顾东南与西北,回首明光立当头。”

思及此,元珩猛地抬头问虚真:“您方才说那掌门人姓什么?”

“姓向。”

此时再细思,‘曜日离晌’不就是个向字嘛,‘枉顾东南与西北’不就是‘无向’嘛。黑云遮眼是谓暗夜,虽看上去漫漫无尽,但终有太阳东升之时。

——终将无夜。

梁王拼着最后一息都要将这个人名透露给他,还如此隐晦,怎能不令人起疑,他只有试着找到这位向掌门,再探其究竟……

耳边的说话声似乎变了。

“殿下的体温回暖啦……”女子甜柔的嗓音里全是悦然。

他慢慢睁开眼,最先看见的是王妃唇畔灵动的小梨涡。

云静见他醒了,肿成桃子的双眼笑成了月牙。

刘太医诊脉后,欣慰说殿下身体底子强,再有一日就可进水进食,但要小心天气太热容易致伤口感染,需及时换药。

元珩试着弯了下四肢,验知自己行动无恙。

抬臂时,云静看见他手背上那道长长的泪痕,便立刻捡起帕子,佯装要帮他擦洗身子,趁机把泪痕清掉,“这几日殿下不能沐浴,擦一擦身上清爽。”

擦完手,她又将帕子伸向他胸前,不走心似地来回画花儿,但躲不开的起伏沟壑将她颊边晕出一片酡色。

“哭了?”元珩望着她的桃子眼哑声问,“怕我死么?”

云静仍想藏匿,点了下头,声如蚊呐:“二嫁之身恐不好议亲……”

这句现俗之言倒很有说服力。

元珩短促笑了声,被她生疏的动作弄得奇痒无比,无奈制止道“别擦了”,又说:“把上身垫高,我想坐起来。”

云静搬来一床被子,又在他颈后摞了两个绵枕,垮过他上身整理时,胸口几乎与他相贴。自己那处有些高,峰顶传来的触感让人羞赧,两三下弄好后便很快抽身回来。

元珩闻到她秀发中有木兰花香飘出,虽是极淡,但在满屋浓郁的草药味中,愈发沁人心脾。

七月流火,本就令人口干舌燥,一直无法进水实在难熬,他忍不住问:“有水吗?一点点就可以。”

云静瞧了眼他干白的嘴唇,就用小汤匙舀水让他抿了抿。因刚才无意间的触碰,她坐的离他远了些,递匙时总有水滴洒落,最严重的一次差点滴在伤口的纱布上。

“近一些。”元珩不耐烦道。

云静收紧臀往前挪了几寸。

她又要喂,忽然被他拉住腕子,一把带到他胸前,重新贴上。

云静不敢扭头,因为太近,一动就会碰到他的脸。胸前正在“砰砰”地急速跳动,但她分不清到底是谁的,只听见他低哑的声音似在她耳边温柔呢喃:“别离我太远。”

虚真大师关于梦的那段话,找不到出处,是引用,不是我的原创。而且,下面的章节我不打算在正文里标记了,很影响观感,如果有引用,会直接在作话说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2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