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经略红楼 > 第13章 宁府宴席

经略红楼 第13章 宁府宴席

作者:圣手镇九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3 22:44:48 来源:文学城

洪淏中举,登门说亲的络绎不绝,连贾赦都有心思,嘱咐邢夫人教迎春与黛玉时时亲近。

贾琏说与凤姐,凤姐嗤笑道:“我父亲说,明年太子登基,咱们几家从前跟废太子瓜葛过多,如今还指望洪家的哥儿卖乖呢,多少王公贵戚打着他的主意,何况二姑娘是庶出!”

贾琏便觉诧异:“我的奶奶,难得见你这般轻看自己。”

凤姐笑骂道:“我便眼高过顶,难道连皇太孙也瞧不上么?”

贾琏脸色一正:“便是不外娶,林姑父可能舍得这样的东床快婿?”

“琏二爷,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凤姐面露讥讽,“你当老爷是打着正头娘子的主意么?”

贾琏翻身跃起:“咱们家的姑娘怎么能做妾室?”

“怎么不能?”凤姐睁大双眼,“早年圣人宠爱甄贵妃与废太子,咱们老爷还没怎么掺和谋逆的事儿呢,现如今也不过封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一等将军,等到太子继位,谁知道会不会倒算后账?”

贾琏就不言语:“再说罢!我看洪淏是有主意的,姑父能不能做得了主尚且另论,何况是咱们家呢?”

夫妻正在闲话,通房丫鬟平儿入内说道:“方东府珍大奶奶遣人来回,明日请洪大爷与林大爷过府吃酒,珍大奶奶治席,请老太太并太太奶奶赏看梅花.老太太已经允了,教奶奶做些准备。”

凤姐笑道:“珍大爷请了十几回,到了今日才算得偿所愿。”

到了次日,尤氏果然带着贾蓉之妻秦氏前来面请.贾母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顽,前头贾珍做主,除了几房同宗子弟,贾琏、薛蟠俱是陪客,内院不过是宁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

“大爷,姑娘知道您喜凉不喜热,方才特意打发金雀姐姐送了斗篷来,大爷好歹体谅奴婢。”洪淏以往出门,不过带小厮二人随身伺候,贾府不比旁处,若同黛玉递话,指派小厮不得便宜,便是香菱贴身伺候。

薛蟠盯住香菱看了一眼,半晌才道:“为这丫鬟,兄弟不该敬我一杯?”

贾珍笑骂:“你这呆子,竟又歪缠,晋嘉的丫鬟,与你有什么相干?”

洪淏淡笑不语。

薛蟠犹自解说:“早年在金陵,不为这丫鬟,我倒没有与兄弟结交的缘分,本是我看中的,因兄弟喜欢,也只得罢了,后头又买了一个,远不及这个顺眼。”

贾琏笑道:“我竟不知,你果然这般吃亏?”

薛蟠面露得色:“兄弟在这儿,还有一个与我争买的闲人,一顿拳头打了半死,只为兄弟出面,我才卖了他的面子。”

贾珍十分纳罕:“你竟这般识人?”

“我这双眼,也不是喘气用的。”薛蟠因问道,“我后头买的丫鬟叫秋葵,兄弟给她起了个什么名字?”

洪淏看向贾珍:“方才喝的急,身上不大自在,容我失礼换身衣服再来。”

贾珍忙道:“蓉儿,还不服侍你叔叔!”

贾蓉起身引路,贾琏望着洪淏背影,不免嗔怪薛蟠:“你也忒莽撞了,那丫头,不用细看就知道尚未收用,你把名字也问上,仔细他恼了,后头有你的亏吃。”

薛蟠不以为意:“多大的事儿,值当计较。”

贾蓉引着洪淏内院更衣,不妨听见里头一阵动静,脸上便带出尴尬来:“不知哪个小厮这样不懂规矩?”

屋内窸窸窣窣,木床吱吱作响,又夹杂着一些主子是非□□的话,气得贾蓉把门一踢:“谁在里面?”

洪淏久闻宁府名声,心中已有觉悟:捏着额头询问香菱:“姑娘在老太君跟前么?”

香菱小声回道:“是!”

里头的人早被惊动:“小蓉大爷,小的是宝二爷跟前的人。”

“姑娘呢?”洪淏脸都青了,“叫着她,回家!”

贾蓉无地自容,追出两步方记起身后的事来,因向小厮骂道:“还不把门锁了,等着老爷回来发落里头的杀才!”

洪淏到前头唤了林墨,贾珍瞧着脸色起身问道:“这是怎么了?”

林墨亦是不解:“哥哥?”

洪淏斥道:“回去好生读书,没我的话,你敢闲逛,我打折你的腿!”

林墨慌忙站了起来。

洪淏不顾挽留,领着林墨扬长而去。

这厢不欢而散,贾珍向贾蓉问罪:“好端端的,怎么就翻了脸?可是你说了什么失礼的话么?”

贾蓉低声回道:“是宝二叔跟前的茗烟,和咱们府里的卐儿不轨,说不凑巧,偏在留给洪家叔叔退步的屋子苟且——”

贾琏气急:“你们怎么行事?他是读书的人,平日最是清高,好好的吃一顿酒,消停一些何妨?偏又这样招他!”

贾珍脸上挂不住,向贾蓉发狠道:“给我拿了,立刻打死!”

洪淏留着余地,当时未曾惊动黛玉,回返林宅犹自生怒,因命香菱:“明儿个你去荣国府,告诉钱嬷嬷,不许黛玉往宁国府走动!”

香菱答应一声,因又问道:“大爷,姑娘若是问起,奴婢怎么回话呢?”

洪淏怒气未歇:“你直说,我还想多活两年!”

钱嬷嬷倒能端得住:“告诉大爷,我有分寸。”

黛玉果然不解:“东府与府里同气连枝,若要有心回避,恐怕有失礼数。”

“东府的名声,老太君未必不知道,你不愿意去,老太君自然只有维护遮掩的道理。”钱嬷嬷踌躇片刻,因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给姑娘提个醒儿,您要加倍留意才是。”

黛玉忙道:“嬷嬷请讲!”

钱嬷嬷斟酌言辞:“我近日与宝二爷房中的大丫鬟袭人照面,观她眉心已散——宝二爷既是成人,姑娘更该避些嫌疑,哪怕是老太太房中,也不可与往日一般说话交际。”

黛玉半知半解:“我知道了。”

说话间,丹鹤入内回道:“姑娘,奉恩伯府给咱们家递了帖子,请姑娘去认一认伯府下人,大爷明天早上过来接你。”

当今禅位在即,奉恩伯府是东宫岳家,自然忙上加忙。韩氏请示婆婆:“虽说认了亲,黛姐儿也不曾见见咱们家的亲戚,如今又忙,是不是先定一个好日子,等太子登基后风风光光补办一回呢?”

颜夫人摇了摇头:“使不得,这事儿虽是太孙牵头,咱们也不能端的太高,一日叫娘,终身是母,认亲戚的事儿不妨拖一拖,先教府里下人给黛姐儿磕个头也是诚心认亲的意思。”

韩氏欣然答应,因又说道:“我倒真心喜欢黛姐儿,既是如此,宜早不宜晚,明日就接黛姐儿过来吧。”

第二天早起,洪淏果然到荣府送接黛玉,街前瞧到一位老妇携一幼童与门子说话,扯住缰绳随口问道:“那是什么人?”

门子赶忙回话:“是找太太陪房周瑞的,正在这儿聒噪,小的立刻打发她们。”

“可怜见的,”洪淏解了大毛斗篷丢下去,“给孩子披上,拿两块银子给他们。”

林友答应一声,将随身的五六两碎银子拿给老妇:“这是我们大爷赏的。”

老妇磕头不止:“多谢大爷。”

原来这老妇姓刘,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只有一女,许嫁邻村王狗儿为妻,狗儿祖上做过小小一任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结识,因贪王府实力,连宗认做侄儿,那时只有凤姐之父王子腾与王夫人随父在京,知有这样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其祖业已亡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受废太子案牵连,致使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居住,王成新近病故,只余狗儿夫妇务农为业,狗儿生一子名板儿,又生一女唤青儿,因狗儿白日间作些生计,刘氏又躁井臼等事,青板姊妹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他子,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有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心中烦虑,未免在家闲寻气恼,刘姥姥看不过,便出主意,要来京中荣国府求靠王夫人,早年王成曾助王夫人陪房周瑞争买田地,刘姥姥带了外孙来寻周瑞门路,那公府门子都是富贵心、体面眼,哪里瞧得上她?可巧洪淏撞见,门子唯恐见怪,这才认真指了路径,教刘姥姥去寻周瑞。

黛玉见洪淏又是一身单衣,忍不住嗔怪道:“哥哥总是这样,说几回便是不听,京城不比扬州,受了风寒就是顽的?”

“今日倒是穿了大氅来的。”洪淏把缘故说了,因又叹息,“妹妹不知道,当年我们祖孙三人,也是这样南下扬州,我不怕凉,那是幼年冻的惯了,不是师娘照管、师父抬举,今日景况尚未可知,再看她们祖孙衣着单薄,哪里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黛玉就不多言:“哥哥怜弱惜贫,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才是。”

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王熙凤到底是不是王子腾的女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宁府宴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