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经略红楼 > 第1章 林海门生

经略红楼 第1章 林海门生

作者:圣手镇九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3 22:44:48 来源:文学城

“大人,请节哀罢!”扬州巡盐御史府内院,鬓发灰白的老者摇首叹息,“夫人天年已尽,老朽无力回天,请大人体谅海涵!”

迎候在侧的中年男子身子一晃。榻前的稚子幼女放声大哭:“母亲!”

病榻妇人已然油尽灯枯:“老爷、老先生——”

男子忙拭泪水:“夫人!”

“我已经不成了,哥儿和黛玉托付给洪老先生——”妇人气喘吁吁,“老爷——”

“夫人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咱们的孩子。”男子看向老者,“老先生!”

“夫人,老朽必要穷尽所能,护卫少爷、小姐安康。”老者欣然应承,以慰患者之心。

贵妇含笑点头,挣力看了儿女一眼,眸光渐渐散去,竟是阖目去了。

府中哀声乍起,老者嗟叹不已。

晚间回返下处,正在习字的少年起身问安:“老祖怎么才回来。”

老者长叹一声:“林夫人不幸仙逝,我给公子小姐开了两服定惊汤,你明日不必用功,换了素服,随你祖父去道恼吧。”

少年点头答应:“是。”

列位看官,那老者姓洪名均,本是京郊大户,上有老父在堂,下有儿孙尽孝,俨然有五代同堂之期望。十年前锦衣上门,洪家满门罹难,独洪均一枝访医求道、野居关外,权且躲过一劫。

洪均有一子名钦,钦生一子名术,都从洪均研习医术,术妻生下独子洪淏未及满月,地方觅迹围捕,均妻纵火自绝,连儿媳并洪术夫妇一齐罹难,地方未曾细察,只作族灭结案,洪均父子带幼孙藏匿井中,侥幸逃出生天,后假作沿边流民,碾转飘零至江南境界。

适逢江淮盐课林海因独子几夭、折节求医,其妻携幼子稚女佛寺许愿,幼子忽然病急,依仗寄居彼处的洪均妙手延药,这才躲过生死大劫。

过不一日,林邸便有重礼来谢,林海具了名帖,请洪均入府位宾,洪均知晓林家四代列侯、根基深厚,便欲图他荫蔽,护佑子孙,因此应诺首肯、问诊列方。

幼患症状渐已和缓,林海夫妇感恩不尽,以客礼厚待洪氏。

林海是前科探花,奉圣谕提调江淮盐务,官拜兰台寺大夫之职,发妻贾敏亦非无名,乃是开国八公嫡孙女、先荣国公贾代善嫡女,她今仙逝,地方官府、士绅商贾自是吊唁不绝。

洪钦慰问丧主后说道:“家父不能治愈夫人,心中好生惭愧,今日不愿出门,特遣学生过府见礼。”

“有劳先生。”林海欠身答礼,“生死有命,拙荆自产后便有下世之兆,全仗贤父子妙手回春,勉强及于今日,海夫妇感怀在心,岂有怨望之念?”

洪钦又道:“公子小姐守礼居丧,学生情愿留此关照,以免大人后宅之忧。”

林海感激不尽,又嘱管家:“先生与我如同一体,你等需尽心服侍才好。”

管家唯唯:“是!”

洪淏主动说道:“晚辈不才,囊受夫人关照,至今未得答报,愿为身后之事略尽绵薄之力。”

洪淏虽然年幼,不但家学渊源,算术经史都有涉猎,林海正忧内宅无主、账目不清,听得这话欣然应允:“那就有劳贤侄了。”

比及大丧完结,林海见子女无恙、账目清楚,心中愈发感念,谢礼之外又亲与洪均说项,欲使洪淏长住林邸,与独子林墨为伴。

洪均权衡利害,心中便有计较,因向林海说道:“既承大人厚爱,老朽自无不允之理,且请大人稍待一时,明日便打发劣孙过府差遣。”

林海称了“谢”字,仍回本邸不在话下。

即至次日,林海正要上衙,不妨洪淏垢面蓬头、哭拜入内:“大人,曾祖父殁了!”

林海大吃一惊:“怎么回事?”

洪家所居乃是林邸之畔的一所小小宅院,林海须臾赶至,坐守亡灵的洪钦含泪解释:“家父留书,只道夫人不治,医者之过,左右瞑顾,本已辜负大人折节倚重,又有夫人临危托付,百思之下,难得灵方,不能拔除公子胎疾后患,由是惭愧,自以士为知己者死,自戕以外无可谢罪,这才令学生做了不孝之人。”

林海顿足悲叹:“先生如此,我父子之过何以能赎!”

“大人不必如此。”洪钦说道,“洪家原有祖传之方,可缓公子疾症,唯碍祖宗家法,不许用于外人,所以甚觉为难、进退失据,欲要处方,恐违先人遗训,倘不用时,有负贤俪重托,先父欲坏家法,以救公子之疾,权衡之下,唯有此举方可谢罪祖宗,大人勿负先父苦心可矣。“

林海是道德君子,听得此言悲喜交加、愧盼叠生:所悲者,洪均因己而死;所喜者,独子疗疾有望;所愧者,洪均品格高古、忠义两全;所盼者,洪钦青出于蓝、妙手回春。

既有林海之助,洪均后事颇为妥当,又过几日,洪钦遵从父命,与洪淏搬入林府,专为林墨调养不在话下。

林海年过不惑,膝下只有一双病弱儿女,又绝续弦之念,府中庶务,任凭管事料理,又喜洪淏龙凤之姿、天赋聪颖,便生爱才之心,过不数月,便与洪钦参商,有认养螟蛉之念,也是为林墨平添助力的意思。

洪钦称谢婉拒,因向林海说道:”大人不知洪家底细,所以生就爱才之心,人以至诚待我,我岂虚意馈人,学生今日便将洪氏底细交托大人,生死去留,皆由大人发落则可。”

林海一楞,屏退左右后让请洪钦:“先生直言无妨。”

洪钦缓缓叙说:“我洪家祖上,本为前明内廷供奉,世代服侍大明天子,后李闯谋逆、女真入关、taizu开国,先祖不愿失节,因携家眷,野居民间,后似旧交揭发,言说洪家怀缅前朝、居心叵测,自此屡加盘问、再无宁日,先父奉慈命弃家避难,流落关外,而后阖族灭门、覆巢难安,独学生父子祖孙逃出性命,投庇大人。”

林海恍然大悟,因又问道:“先生既蒙冤屈,海虽不才,于圣人驾前薄有体面,又有姻亲在京任职,可为先生具折上京,或可澄清罪责亦未可知。”

洪钦摇头苦笑:“洪家不过悬壶门第,何以引得灭族大祸?不过是手中传承救人秘方,引来同行小人妒忌,应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圣训而已。大人为洪家伸张,反易引火上身、触犯窝藏律条。”

林海沉吟半晌方道:“虽是如此,终究令海心意难平。”

洪钦解释:“不瞒大人,洪家的案子,当年甚是糊涂,听侥幸逃出祖宅的家人说,差官虽言大逆之罪,既无三司公示、又无官衙碟文,学生至今不解,是否为先祖旧日政敌,勾结地方刑司,不欲明白案情,故意构陷洪家于死地。”

“岂有此理!”林海勃然动怒,“敢莫王法不存?竟能如此草菅人命。”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先父自戕,非独愧对大人,未尝不是心如死灰的缘故。”洪钦说道,“今日吐露肺腑,还请大人略动耳目,或能知悉洪家获罪根源,纵然祖孙自首,亦可明白其事,不教大人枉受牵连;若是别有隐情,我祖孙隐姓埋名,依旧受庇大人,但得全始善终即为上苍垂护之德。”

林海虽是感叹,心中自有计较,私下修了书信,托请在京同僚查察旧年案情,月后得了回书,只道并无洪家卷宗,地方只以火灾报案,必为内卫料理无疑。

大青承明之运,自立业以来,北有女真金国,蒙古鞑靼,南有顺、西余孽、前明旧将,端的是危如累卵、国运如丝,taizu皇帝因袭明制,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地方,锦衣卫权柄极重,虽助taizu太宗安靖天下,亦不知酿成多少冤假错案,当今继位,渐收锦衣卫权柄,八年前有两名山西官眷不堪勒索、撞昏伸冤,矛头直指锦衣卫所,天子过问,将所有指挥、同知、佥事坐罪,至六年前又发谋害东宫案,锦衣卫牵涉其中,清算后有许多冤狱推翻,引得圣人十分震怒,为此革去锦衣卫刑狱办案之权,锦衣卫一落千丈,素日奉差,有如侍卫,只管御驾出行仪仗并扈卫事宜,职司虽在,威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林海料定洪家必在冤屈之列,唯因无人申诉,所以案沉死水,不得结果,便与洪钦商议,要助他伸张上告、以雪家仇。

洪钦婉言回绝:“洪家虽然冤屈,于天子而言,不过芥豆之微,事已至此,先人既无罪名背负,岂可辱及圣人英明?又有故仇之后仍居内廷供职,洪家先祖侍奉前明天子不为虚构,学生但求一安,不愿因此多生事端。”

林海便不强求,又通门路,为洪氏祖孙重作良籍,只道洪家本为林家世交远亲,因家业萧条,所以来扬定居。

及至年尾,林海邀同僚清客为证,将洪淏收录门下,命林墨姐弟以兄呼之,洪钦苦辞不果,只得应允美意暂按不表。

因为经验不足,草率开了《孝贞皇后》,本来想写成大女主强国文,结果没有意识到那篇文的题材触碰了红线,很多东西都不准写,导致创作过程十分煎熬别扭,所以,后期只能对那篇文的结局进行技术处理,在此先向大家致歉!现在这篇文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开的,先放一章上来做宣传用,后面开始存稿,预计元旦后正式更新。《经略红楼》会是2022年的主要创作作品,剧情肯定比《荣府长房》精彩,别的不敢多做保证,请大家继续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林海门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