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惊鸿照影复相逢 > 第17章 沧州上

惊鸿照影复相逢 第17章 沧州上

作者:HXY雨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7 06:14:44 来源:文学城

这封信总共不过三页纸,却写尽了王清宛的一生。

王清宛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爱过,恨过,也曾有一个体贴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女儿,也曾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话及往事,还需回溯至王清宛五岁那年上元佳节——彼时,沧州城内张灯结彩,王清宛随着熙攘人潮穿梭,行至朱雀桥畔的巷陌转角,灯笼光晕里,一个落魄身影撞入她眼帘。

“今天是元宵节,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呀?”她歪着脑袋,清脆如银铃的嗓音裹着甜糯笑意。

角落里的小男孩衣裳褴褛、蓬头垢面,闻言低声答道:“父母双亡,我已经俩天没吃饱过饭了。”声音里满是悲戚与无助。

王清宛秀眉微蹙,稍作思忖,毅然说道:“那你跟我回家吧。”

少年抬眸,望着眼前宛如春日暖阳般的少女,一时怔愣,失了神。

“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带你回家吃饭好不好呀?”王清宛笑意盈盈,将花灯递予少年,以示友善。

小男孩慌忙后退半步,又攥紧打满补丁的衣角,嗫嚅道:“崔……崔志鸿。”浑浊瞳仁里,晃动着少女鬓边摇曳的海棠与跃动的灯影。

此时此刻,小小的王清宛绝对没有想到,自己长大后会对这个小男孩说——我情愿你饿死街头。

于是,玉兔灯在前晃出暖光,王清宛攥着崔志鸿布满冻疮的手往府里走,檐角灯笼连成星河,将两道小小身影映在青石板上。

此后岁岁年年,她教他读书识字,他护她爬树摘杏,府中回廊里常飘着银铃般的笑闹,一直到她十五岁那年,一切都变了……

崔志鸿捏着衣角,喉结微动:“小姐,听闻夫人正为你议亲?”

王清宛耳尖泛红,玉指轻拽他广袖:“这般羞人的话,也亏你问得出口!”说着将人拉至绣墩旁,红木桌上的茶盏随动作轻晃,漾开圈圈涟漪。

崔志鸿任由她牵着,腕间残留的温度比炭盆更灼人。他偷觑少女低垂的眉眼,见她双颊晕霞,知她并未抵触婚事,心下霎时凉透:“我只是……只是想问你的意愿……”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自己决定婚事的。”王清宛绞着帕子,声若蚊蚋,“邬少爷是县主嫡子,城中早有‘芝兰玉树’的美誉,而且他还说他此生只会有一个妻子,绝不会有妾氏,天下男子哪有这般说的?想必也是个极好的人。”

“可你从未见过他!”崔志鸿骤然抬头,撞进她清亮的目光。

王清宛轻嗔:“未出阁的姑娘,哪能随意见外男?”

“那我呢?”崔志鸿指着自己,喉间泛起苦涩,“我也是外男,为什么我可以随意进出你的房间?”

“你自然不同。”王清宛笑着揉乱他发顶,“我早把你当亲弟弟看待。”指尖划过他发烫的耳际,“倒是你,该让阿娘给你说门亲事了。”

崔志鸿猛地攥住她手腕,声音发闷:“我暂时不想成亲,只想守着小姐……”

“好好好,我们小志最会哄人。”王清宛抽出帕子替他擦汗,未察觉少年眼底翻涌的暗潮,只当童言无忌,窗外海棠簌簌,落了满阶残红。

日子便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间发生俩大要紧事!

王清宛正低头看街边的绢花摊,忽觉腰间一轻,转身只见个灰衣汉子攥着她的绣花香囊狂奔而去——绣着并蒂莲的荷包在风中翻飞,像只受伤的蝶。

上官婉蓉本倚在茶棚下歇脚,瞥见这一幕,足下轻点,两条长街追至巷口,她扬手甩出软鞭缠住小偷脚踝,那人扑通栽倒在地,香囊骨碌碌滚到她绣鞋边。

“权贵小姐欺负平民百姓啦!”小偷突然扯着嗓子嚎哭,捂着膝盖在地上打滚,“小的不过是讨口饭吃,何苦下这般狠手!”

市井喧嚷如沸,围观者皆纷纷指责,或叹世风日下,或斥权贵恃强。正当上官婉蓉被众人诘问,玉容微愠之际,忽有青衫男子排众而入。

那人布衣虽缀补丁,然身姿挺拔如松,腰间竹笛随步轻晃。他朗声道:“在下相信这位姑娘!方才小贼夺人荷包,逃经朱雀巷口,是这位姑娘飞鞭追贼,在下也紧随其后,只是腿脚不及她跑得快。”

他身上就好像有什么魔力,明明衣服上还打着补丁,明明互相不认识,可偏偏他说的话又那么容易让人信服。

上官婉蓉黛眉轻扬,袖中玉手随意一挥:“聒噪至此,且押去府衙分说。”

话音未落,两名劲装侍女已如乳燕般掠至,左右钳制住小偷。围观百姓见事有定夺,遂作鸟兽散,只留青石道上零星碎步声渐远。

待尘埃落定,她款步上前,罗裙扫过残阳余晖:“敢问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易知之,是科考的学子。”易知之拱手时,腕间竹刻纹路随动作隐现,恍若水墨游走。

“方才多谢易先生仗义执言了。”上官婉蓉颔首致谢,鬓边步摇轻颤。

“能为上官二小姐解围,实乃知之毕生幸事。”易知之答得自然,眸光坦荡如朗月映潭。

此言一出,上官婉蓉心头微动,杏眼微睁:“易先生何以识得我?”

“上官氏嫡次女,美若天仙,才比谢道韫,负有盛名。”易知之唇角含笑,目光掠过她耳畔珍珠坠子,“数月前偶然得见姑娘画像,今日方知丹青妙笔,终不及真人风姿万一。”

这番话若从旁人口中说出,难免显得轻薄放浪,偏他说得诚恳,声线清润如松间泉响,倒教这直白夸赞也成了清风拂面般的诚挚。

上官婉蓉垂眸浅笑,梨涡轻现:“易先生谬赞了。”

正说话间,王清宛气喘吁吁追至,鬓边绢花微乱。

她福身行礼,眸中满是感激:“承蒙姑娘仗义相助,夺回荷包,不知如何称呼?”

“无妨,我名唤上官婉蓉。”上官婉蓉将绣囊递还,指尖点了点并蒂莲纹样,“姑娘且清点钱财,可曾短少?”

“里面的银钱少了不打紧,重要的是荷包。”王清宛双手捧过荷包,指尖轻轻摩挲绣线,“这是我家阿弟给我绣的荷包,若是丢了,他会难过的。”

上官婉蓉颔首赞叹:“令弟还真是心灵手巧,你们感情一定很好。”说罢,她侧身示意一旁的易知之,“这位易先生,方才也追了好长一段路,助我擒住那贼。”

“原来也是恩人!”王清宛忙又行礼,“多谢易先生援手!”

“见义不为,无勇也。”易知之谦辞着回礼,腰间竹笛轻晃:“二位姑娘言重了。”

三人于诗画雅集、曲水流觞间,愈发觉着彼此志趣相投、心意相通。无论是评点前朝书画,还是谈论市井奇闻,皆能一拍即合。

久而久之,竟成了形影不离的至交好友。

偶尔崔志鸿也会结伴而行,只是他与易知之似天生犯冲。一个言辞犀利、锋芒毕露,一个温润谦和、暗藏机锋,往往才论得几句诗文,或辩上些许时事,便因见解相悖,不欢而散。

这第二件事便是——崔志鸿和邬曲成打架了!

自崔志鸿被王府捡回那日起,沧州城内便暗潮涌动。他跨进学堂的脚步每响一声,同窗们交头接耳的窃语便重一分——有人掩袖嗤笑他是不知生父的杂种,有人阴阳怪气唤他王府豢养的走狗。

这些污言秽语似春日柳絮,沾衣不去却又难抓踪迹,偏生要往人的心窝里钻。

可少年生就一副钢筋铁骨,但凡有人敢当面造次,必以拳脚相见!他的拳头比谁都硬,身板比谁都挺,打得那些官家子弟鼻青脸肿后,反倒落得个“疯犬”的诨名。

于是,再无人敢明着招惹,只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崔志鸿始终形单影只,唯有王清宛会在他挨罚时偷偷塞个炊饼,会在他被孤立时挺身而出,像暗夜里唯一不灭的烛火。

崔志鸿听从王清宛的话,已多年不再打架生事。偏偏那日,他听见几个学子聚在廊下闲言碎语,说王清宛配不上邬曲成,更将他与王清宛的情谊歪曲成童养夫的腌臜话。

邬曲成坐在一旁,闻言微微皱眉,沉声道:“诸位慎言,我与王小姐尚未定亲,这般议论恐损姑娘清誉。”

他本意是护着王清宛名声,还未定亲,唯恐来日生变,平白污了姑娘清誉。

然而这话落入崔志鸿耳中却不是那么回事,他只觉在王清宛遭人诋毁时,邬曲成非但不帮着说话,反倒急于撇清干系。

怒从心头起,他暴喝一声:“你丫大爷的!”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一拳狠狠砸向邬曲成面门。

那一刻,崔志鸿自己也分不清,这一拳究竟是为自己泄愤,还是为了替王清宛不值。

事发后,王夫人勃然大怒,当即命家丁将崔志鸿缚于院中老槐树上!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三日三夜未曾停歇,鞭痕交错间,血水浸透了少年的衣襟。

与此同时,王清宛被幽闭于房间之内,任她哭喊叩门、跪地求饶,母亲却铁了心充耳不闻,只教丫鬟严守门户,不许透出半分怜悯。

王夫人攥着牛皮鞭,绕着他踱步,鞭梢扫过青砖发出“簌簌”声响:“你对清宛动了心思。”

崔志鸿脖颈青筋暴起,被勒得通红的手腕在粗粝麻绳间挣扎:“主母,邬曲成不是好人,是他们议论小姐……咳咳……”喉间泛起铁锈味,声音破碎得不成字句。

“自打你进府,我便不喜你。你看她的眼神过于直白,也只有我那个傻女儿看不出来,把你当亲弟弟一般疼爱。”王夫人猛地扬鞭抽在树干上,惊起满树麻雀,她凑近时,凤钗上的明珠几乎要戳到少年眼底,“旁人说得倒也不假——我王家豢养的一条犬,竟然还敢对主家小姐痴心妄想,你说可笑不可笑?”

“我发誓定能……能、能谋个前程……”崔志鸿突然发力晃动身躯,麻绳吱呀作响,“不比他差……咳咳……”

“闭嘴!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和县主独子比?”王夫人怒不可遏,鞭梢狠狠甩在他肩头,“我早与邬氏商定,即刻送你去庄子养病,等清宛过门——”她冷笑一声,将鞭子甩在地上,“你这杂种,便烂在荒郊野外最好!”

这俩件事过后,当夜便有粗使婆子持着灯笼,将气息奄奄的崔志鸿从槐树上解下,他被随意塞进一辆破旧马车,四肢仍缠着带血的麻绳,伤口未敷半分金疮药,待到乡下庄子,只盼着他能自生自灭。

这期间也不知道是得了哪位贵人相助,在王清宛大婚时,他乔装打扮混入了宾客之中。

崔志鸿只是默默看了一眼王清宛穿婚服的样子,也没见她,什么也没有干,便走了。

后来三国相争于沧州,崔志鸿与楚国的一位贵人达成协议,和上官明泉里应外合,不仅拿下了沧州,还击退了另外俩国的敌军。

而崔志鸿却趁乱杀害了邬氏一族,因着碍于远在京城的贵人,上官明泉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的事,叶卿末便也大致猜到了。

王清宛和邬曲成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邬明月。

崔志鸿将剑悬在邬明月的颈脖上,逼着王清宛嫁给他,又在新婚之夜强迫她同房。

王清宛执帕的手不住发颤,珠泪簌簌滚落:“当年阿娘说你倾心于我,我还不信……”话音未落已泣不成声,“她说送你去乡下庄子调养,我原想着待风波平了便接你回来,你、你怎可做出这等事?”

崔志鸿重重跪在青砖地上,蟒纹衣袍拖曳在地:“如今我已是沧州县主,往后府中只有你一位夫人,绝无妾室进门。”他仰头望着王清宛,眼中满是恳切,“你还像从前一样摸摸我的头,唤我小志,我们回到过去,不好吗?”

“我只当你是我弟弟!”王清宛望着他,眼神不可置信。

“可我不想只当你弟弟,我要你眼里只有我!”崔志鸿眼神疯狂而痴迷,双手死死攥住她的裙裾,“这么多年,你就没有一刻喜欢过我?”

王清宛面色骤冷,扬手便是一记耳光,力道之大让腕间玉镯撞出脆响:“你让我觉得恶心!我警告你,若是敢动明月,我就是死,也要拖着你共赴黄泉!”

脸颊上火辣辣的疼,崔志鸿却在心底泛起快意。这熟悉的怒意,这尖锐的话语,竟比洞房花烛夜的温柔更让他觉得真实。

崔志鸿撑着青砖缓缓起身,玄色衣摆扫过满地月光:“既是你的孩子,我自然不会动她。”他顿了顿,望着榻上蜷缩的人影,“你病了,以后便在府中安心休养,缺什么少什么,吩咐一声便是。”

“滚。”王清宛缓缓闭上双眼,死死捂住双耳,不想看见他,也不想听见他声音。

廊下传来脚步声渐远,她才缓缓阖目,泪痕在胭脂上晕开,洇成一片惨淡的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