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京都药香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夜泷花

京都药香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夜泷花

作者:丁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23:50:36 来源:文学城

十六年前,大梁取代大晟,建立新朝。但在那之前,大晟本就是南北共治之局。北方由晋王掌权,占据北境重镇,素以军功著称;南方则由皇室亲领,驻守京城,统管朝政。这般南北分治,本是大晟祖制,维持了数代。表面上一直维持着政通人和。

那年宫变突起,晋王得信后曾派兵南下勤王,却终究晚了一步。南方政权被攻破后,晋王率领旧部退守北境,重新建立根基。十六年来,大梁虽已坐稳江山,但北境始终是块心腹大患。暗地里,不知有多少旧部力量蛰伏京城,等待时机。

如今京中突然出现北境的毒方,无疑是要在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上,投下一颗震荡朝野的石子。

深夜的药室里,沈绫静坐灯下,手中握着几张从李飞身上搜出的毒方。窗外雨声淅沥,衬得屋内愈发沉寂。烛火不时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蜡油滴落在铜盘上,腾起一缕青烟。沈绫盯着手中的毒方,眉头越皱越紧。这毒方虽是北境手笔,却处处透着古怪。

"阿绫,还没睡?"沈明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爹爹。"沈绫抬头,见父亲站在门口,面色凝重。"您也睡不着?"

沈明德走进来,目光落在女儿手中的毒方上:"今日的事,我已经听说了。"他在桌边坐下,叹道,"这些毒方出现在京城,朝堂上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大梁和北境剑拔弩张,怕是要起风波了。"

沈绫将毒方递给父亲:"这些方子用药的法子确实带着胡人的痕迹,像是北境手笔。可是......"她停顿片刻,"我总觉得处处不对。"

沈明德接过毒方,在烛光下细细查看。行医二十余载,各类药方药材早已看遍千万。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纸面,忽然一怔:"这是金陵密纸。"

他将纸张举到烛火前:"寻常大夫用的不过是麻纸,讲究些的也不过是竹纸。就连北境常用的马皮纸,也远比不上这金陵密纸名贵。这等纹理细密的密纸,只有朝中贵胄才用得起,怎会出现在一个贩药之人手上?"

沈绫正要说话,忽见父亲返回书房,不多时拿回来一个巴掌大的木匣:"你来看这个。"

木匣古朴,上面雕着繁复的云纹。沈明德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叠陈旧的抓药单。

"这是......"

沈明德取出一张展开,"你看这个用药的格式。"

沈绫仔细端详,只见那药方布局严谨,每味药材后面都标注着产地。最特别的是,方子右上角画着一个小小的梅花图案。

"这才是真正的北境药方。"沈明德说,"北境大夫最重药材产地,认为同样的药材,不同的生长环境会有不同的药性。所以每张方子都会详细记载药材来处。"

沈绫对比着李飞的毒方:"这些毒方上却只写了药名......"

"而且你看这里。"沈明德指着那朵梅花,"这是北境御医署的标记。正经的北境药方,都会有这个记号。可李飞的毒方上, 连这最基本的都没有。"

“爹爹,我明日想去趟南阳药肆。”

萧景珩正在书房翻看卷宗,听闻脚步声,抬头见是临江:“查到些什么了?”

“回殿下,那李飞曾在一个月前频繁出入南阳药肆的煞引药铺。"

次日清晨,沈绫换了身素青色衣裳,背着药篓出了门。天际才泛起鱼肚白,南阳药肆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是京城最大的药材市集,各地商贩云集,就连北境的药商也常来此处交易。

晨露未干,石板路上已经铺满了各色摊位。成色上好的野山参整整齐齐摆在红绸上,老参农蹲在一旁,手里握着沾了水的鹅毛,时不时给参须洒上几滴。再往前,是个卖山里采来的鲜货的年轻猎户,腰间还别着把柴刀,竹篓里装着新鲜的灵芝和木耳。

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店家的小厮打着哈欠,将各家招牌幌子一一挂出:瑞仁堂的牌匾上褪了色的金漆仍在晨光中闪着微光,青草斋门前的药罐飘出淡淡的草药清香,白芷轩的伙计正在清点新到的药材。从平民常用的止咳化痰之药,到价值连城的百年人参,应有尽有。

随着天色渐亮,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沈绫一夜未眠,清晨时分就听见杜太医来访,说皇上要召见太医院众人问话。父亲匆匆进宫去了,她便来药市查访。她默念着那张毒方上的药材:息川散——乌金藤三钱,烟青果五钱,雪翎草一钱半,赤火姜两钱,紫茗皮五钱,夜泷花两朵。

正想着,肚子突然发出抗议。转角处飘来阵阵香气,一家小面摊冒着热气。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正在灶前忙活。铜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馄饨浮浮沉沉,散发着诱人的芝麻油香。

"老板,来碗大馄饨,多放点葱花和香油。"沈绫在长凳上坐下。隔壁摊位的豆浆摊主递过来一个稻草编的蒲团,沈绫道了声谢。

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来,个头饱满,皮薄如纸。咬上一口,肉馅丝毫不觉油腻,反倒有一丝特别的辛香。这香味不同寻常,辛辣中带着暖意,整个胃都温热起来。沈绫细细品味,这姜末和肉馅融合得恰到好处,却不是寻常黄姜的味道。

"老板这姜可是有讲究?"沈绫放下汤匙问道。

老板正在揉面,闻言抬起头来,露出一丝得意:"姑娘好眼力。这是滇南的赤火姜,我们那边的老方子了。这姜性烈,用得稍微重了会盖住肉馅的香,轻了又起不到暖胃的效果。得在清早把姜末和肉馅拌在一起,让它们慢慢融合,这火候最是讲究。"

"滇南?"沈绫一怔,"这赤火姜可不好找吧?"

"以前是不好找。"老板熟练地将面团擀成薄片,"近些年不一样了。大梁开了水路,商队往来频繁。每回北上的商队都会带些来,倒也不愁断货。"

沈绫若有所思。赤火姜,正是那张毒方上的一味药材。她细细回想其他药材:乌金藤虽产自蜀地,却也见于岭南;烟青果更是南北通贩之物。也就是说那只产自北境的夜泷花,说不定在京城也可寻到。大梁开通水路,鼓励商贾,各地物产南来北往。加上近年兴建冰室,就连那些难以保存的药材,也都能运到京城。一味药材产自何方,早已不能说明什么。

想到这里,沈绫心中豁然开朗。有人刻意用北境独有的夜泷花做掩饰, 可药材之道, 南北早已互通。就如这碗赤火姜馄饨,滇南的风味也能在京城重现。但医者用药之法, 却是祖传一脉, 断不能改。北境医者讲究药性相生, 主张以热治热, 以寒治寒。可这张方子里, 寒热并用, 甚至有意让药性相抵...这哪里像是北境大夫的手笔?

"有人刻意模仿北境方子,却在最根本的用药之道上露出了马脚。" 沈绫握紧了手中的方子,心中已有定论。

她起身付了银钱, 提着药篓谢过馄炖铺老板。南阳药肆里各家药铺鳞次栉比, 她得挨个打听夜泷花的下落。

"这味药太稀罕了,我们这儿没有。"瑞仁堂的掌柜摇头。

"夜泷花?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儿。"青草斋的伙计挠头。

走到第七家店时,沈绫有些泄气。抬头却见前面一家门面幽深的药铺,匾额上"煞引”两个遒劲大字。推门进去,铃声清脆。店内陈设考究,乌木药柜一直延伸到内室深处。

与此同时,萧景珩和临江也来到了南阳药肆最北端。穿过熙攘的集市,在浅草溪拱桥下寻到这家"聚贤堂"。这铺子虽在京城最大的药材市集里,位置却极其偏僻。不高的门面被拱桥完全遮住,若非专程寻访,断不会有人找到此处。

"殿下,是沈姑娘。"

萧景珩看去,果然是沈绫。他本不想她卷入这复杂的漩涡,可昨夜她协助缉拿李飞后,那李飞便在问话前被人暗中射杀。没想到她竟自己查到了这里。

今早早朝时,兵部尚书顾言之手持密报,声色俱厉:"京中接连发生数十起药剂中毒案,查出皆与北境假药有关。臣以为,此乃北境蓄意扰乱我大梁治安,臣等要求彻查京中所有北境之人!”

顾言之话音刚落,礼部张明德立刻附和:"北境近年不安分,如今竟敢暗中害我大梁百姓。若不发兵惩戒,如何震慑宵小!"

吏部陈明远也出列道:"陛下,臣掌吏部十年,近来发现京中北境细作日渐增多。此次假药事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三位重臣一番慷慨陈词,朝堂上主战之声顿起。萧景珩不得不上前一步:"此案关乎重大。太医院虽断定药方出自北境,但若真是北境所为,影响绝不止几条人命。一旦此事在民间发酵,必会引起恐慌。况且能在京城埋下如此大的药案,背后定有更大的势力。儿臣斗胆请命,愿彻查此案。"

皇帝看了他片刻:"就由你去查吧。"

太子正欲开口,皇帝已然宣布退朝。萧景珩暗自松了口气,他深知此事必须闹大,才能赢得一个彻查到底的机会。

沈绫一走进煞引铺子,就闻到了干燥草药特有的清苦气息。一个药铺伙计正跪在草榻上研磨药材,飘来一丝若有似无的花香。这香味很特别,不是京城常见的月季、玫瑰、百合的气味。

伙计见一个背药篓的姑娘进来,搁下器皿迎上前:"姑娘要找什么药材?"

"夜泷花,"沈绫直言道,"是北境的一味药......"

那小厮看了眼管事,还没等沈绫说完,就连连摆手:"不曾听过,您请去别处问问吧。"

"那你现在研磨的又是什么?"声音从门外传来。萧景珩负手而入,目光落在那研磨的药材上。沈绫正待开口,他却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便转向那管事。

管事见这位公子一身华服,绝非普通药商。忙换上一副笑脸迎上前去。

"我们是北城司的人。"临江不愿多费口舌,”京中近来查出多起假药案,死伤不少。今日是来查夜泷花一事,你若实话实说倒还好,若有半句虚言,人命官司可不是闹着玩的。"

管事和伙计闻言顿时两股战战,大气都不敢喘了:“大…大人明鉴,小的无有不说的。”

"很好。"萧景珩环顾四周,"那就说说,你这里可有夜泷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