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枝银枝 > 第3章 往事如烟

金枝银枝 第3章 往事如烟

作者:苏文i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9:04:32 来源:文学城

父亲的咳疾愈发严重了,我常瞧见那白色方帕上殷红的血迹。丧子之痛将正值壮年的爹爹折磨的不成样子,他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爹爹,这药苦吗?”

“不苦。”

爹面无表情地将一碗褐色的苦药喝了下去。

“爹,你骗人,小枝知道这药苦,小枝给您剥颗糖。”

我将方糖上的纸剥去,喂到父亲的嘴里。

方糖的甜蜜滋味,令他的嘴角挂起了短暂的笑意,疲惫的双眼久久地闭去。

暮春的风将开得正盛的桃花一阵阵吹落,沙沙作响,像桃红的飞雪落在了绵软的土地上。像是静谧乡镇里的一支缓歌,可惜这缓歌,父亲是再也听不见了。

彼岸的汪洋带走了我的兄长,暮春的残风送走了我的父亲,半旧的白绫勒死了我的母亲。

我如这人世间的一片落叶,无根无系,孤苦伶仃。

生意被族长接管了,宅子有专人照看,我被过继给了同支的姑姑和姑父,坐船离开了余江,自此再也没回来过。

姑母是个年近半百的妇人,一辈子吃斋念佛,操持家务,却未能为丈夫添得个一儿半女。姑父是传统的封建大家长,终日里板着张脸,不苟言笑。

偌大的宅子长久的寂静着,无人说话,也断无欢笑之声。我不被允许出门,甚至也踏不出那在我看来,巴掌般大小的院子。每日里唯一算得上是活动的就是在姑母家的佛堂里陪她诵念佛经,誊抄佛经。

我在这终日的默默里日渐消瘦了,以至于病倒了,细细算来我搬至姑母家不过三月有余。

我看得出来她很是担心,看病的郎中请了一波又一波,却还总不见好。我不忍见她落泪,便将出生时那道人七岁后听天由命的传闻告知于她。

她眼里的光暗淡了下来却也未多做言语,只是诵经颂的更勤了些。

姑母家的家生仆并不多,许是她喜欢清静吧,可一到忙时家里人手便总也不够,难免的雇了几个外佣帮衬着。

屋外那个说闲话的便是其中之一,叫鲁妈,她是亲戚介绍来的,据说她亲戚还是余江的。

“你们都不知道吧,这屋里躺着的小姐是我们余江的,原就是个病秧子。她爹也就是咱们夫人的哥哥饶家大老爷,为她看病花的钱,那是数也数不清。这妮子的病总是这样拖着不见好。后来来了个道爷说这妮子不详,是短命的鬼。饶老爷好说歹说,求那道爷为她小女儿续命。这不,她命倒是续了几年,可怜她一大家子人,都被他活生生给克死了。

那妇人咽了口唾沫又继续说道。

“老爷夫人也真是顶顶的大善人,将这小克星接回了家。”

“鲁家嫂子,谁说不是呢,不过啊我听说,老夫人正准备要把她送到尼姑庵去呢。”

“你们两个在这不干活,瞎嚼什么舌根呢,工钱不想要了是吧?”

那是管家的张婆婆,是姑母的陪嫁丫鬟,她来了,姑母也就来了。

我忙擦干了泪,闭上眼装作熟睡的样子。

不一会姑母就进来了,她见我睡着了,便坐在我床边摸了摸我的额头,看我烧退了没。

不一会她压低着声音柔声低语:“你去把小姐的药煎起来,银枝的烧退得差不多了,再喝一贴。”

“是。”

“哦,对了。把老爷前些天让人给小姐做得裘子收拾起来,过两天去庵里用的上,山上高,晚上冷的厉害,给小姐备着别在让她冻着了。”

庵?尼姑庵?姑母真要把我送到尼姑庵里,她真信了别人的话,也觉得我是个克死爹娘的灾星吗?

不,我绝不去尼姑庵。

夜色正浓,我趁着仆人睡熟,钻狗洞逃出了姑母家。

我走的决绝,不知道后来姑母为我流干了眼泪,姑父也派人四处寻找我的踪迹

我一人游荡在这陌生的乡道,夜深了也静了我辨别不清方向,只好迎着月亮走,走到那盈盈的明月也消逝在天边,天亮了。

我记得从余江来时是坐了船的,我要回余江必定也要坐船,可我身无分文没钱买船票。我便趁着人多跟在一位穿着黑色皮大衣的大人身后混上了船,没有船票自然也没有房间,我只好站在那空荡的甲板上,吹着风,等船靠岸。

一夜未合眼,疲困之意就像是这江上翻涌的水,非要将我吞噬了不可,可我不能闭眼,也绝对不能睡着,一股无名的力量将我拉扯着。

也不知这船究竟开了多久,只是靠岸时天边的云霞已是一片绯红,孤寂的寒鸦掠过,停靠在岸边的岩石上惬意的梳理着身上的羽毛。

这并不是余江,这比余江要繁华的多。

这儿没一个人认识我,也不知道在遥远的那头一个叫余江的小镇上有个饶姓的大户人家。

一路上我沿着江走,逐渐的那江变细了,脚下的路愈发泥泞。我蹲在河边想用手捧些水喝。可那水离岸边还有段距离,我不得不极力的弯着腰压低着身子,可岸边的淤泥毕竟不可靠滑溜的很,我脚底打滑整个人失去了重心往前甩去,脑袋一声闷响,温热的液体从我的额前淌下,整个人就像失去了意识般昏死了过去。

“小枝。”

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一转身,周围的景象熟悉了起来,回到了余江,在自家院子的那棵桃树下。娘亲,爹爹,哥哥,还有李利华他们都在。

我一时间愣住了,话梗塞在喉间,竟发不出声音。

“桃枝,你愣在那做什么,快过来,快过来呀。”

我想飞奔过去扑进他们的怀抱,可双腿就像是挂了铅般沉重不已怎么也动不了,我哭泣着疯狂捶打着麻木的双腿。

“银枝,我们走了,你自己好好的。”

他们转过身,消失在茫茫白雾中。

别走,你们别走!

我想去追,却也只是无力地跌坐在地上,我家的院子在那一刻开始分崩离析般倾塌了。不知哪来的凶水将我淹没,卷挟着离去了。那座宅子,宅子里的人都在我的脑海里抹去了,我八岁前的记忆离奇般丢失了。

再睁开眼,周围的一切早已发生了变化,我躺在一张麻编的铺上。

“刘根,这小姑娘醒了,你快来。”

周围的面孔都是陌生,说话那位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大妈,周围围着四个孩子,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不过七岁,各个面黄肌瘦怯生生地躲在她身后。

刘根戴着顶破旧的毡帽,进了茅屋。他看起来比那妇人至少大十岁脸上的沟壑嵌着黄土,手上的老茧带着旧伤。

“那丫头,你醒了?”

我愣愣的点着头,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阴暗闭塞的茅草屋,窗外的风不停的从破楼的墙壁往里钻,盖着被子也是冷的慌。

“丫头,那日我在河边捡些柴火给家里烧饭用,就看见你倒在河边,头上也磕破了,我便把你带回了家,让我婆娘给你换了身干净衣裳。你现在也醒了,家在哪,我给你送回去吧。“

家?我家在哪?我好像记不清了。

“大叔,我记不得了。”我如是回答。

“记不得了?那你还记得你叫什么名字吗?你家里人呢?”

“我叫银枝,饶银枝我记得我有个哥哥,还有我爹娘。”

那你爹娘,你哥哥呢?”

刘根叔将破毡帽取下,坐在破木凳上问我。

我顿了顿低下头低声回答:“他们都死了。”

刘根叔的婆娘为我擦去了面上的泪,又问道;“姑娘,你可还有什么旁的亲戚投靠?”

我姑母姑父要把我送到庵里去,我不愿意偷逃了出来。

“唉,孩他娘爹,这丫头真是个苦命的孩子。”

“丫头我们家穷,你要是愿意就留下,就当我和你姨添了个姑娘,以后叫我刘根叔,叫她李大娘,他们都是你的弟弟妹妹”

“嗯!”我点了点头。

不是存心骗他们,也并非刻意隐瞒身份,只是我对家中的记忆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在李大娘家安顿了下来,平日里帮着弟弟们放牛,空来和李大娘绣些手绢补贴家用,家里始终是穷,常穷的揭不开锅,可刘根叔他们对我很好,总是把仅有的粮食留给我。

一切都归于了平静,我似乎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也不再去纠结我从从前究竟是谁。

直到那天。

“刘根,你快过来,银枝浑身上下烧得滚烫。”

我发烧了,确切的说是我生病了,病不难治,吃了药就好了,可刘根叔买不起那药。

“刘根,我把能借的都借了个遍,可还是凑不起那医药钱。这孩子不能再留在这了,再留在这非叫她死了不可。”

我迷迷糊糊的却也听了个真切。

“李大娘,别赶我走,我没病,别赶我走。”

“这傻孩子。”

她粗粝的手轻抚我的额头。

“刘根,为她找个好人家,不要钱,只要帮她把病治好,也省的她继续跟我们受苦,老饿着肚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