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陵无鬼事 > 第47章 戏台断头1

金陵无鬼事 第47章 戏台断头1

作者:一簇卷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1 21:30:36 来源:文学城

八月二十晚,为了给江不系贺寿,秦淮炊烟特意休市一天。

江不系压根没想起来自己的生辰已到,被蓝田诓到秦淮炊烟时,还以为崔拂雪出了什么事。

急急忙忙一脚刚踏进,忽地屋檐坠下琉璃风铃,月光下,二十五颗琉璃珠,每一颗上都刻着八月二十。

一瞬间,江不系所有的话停滞在喉间。

再看前方桌上放着他十岁时打坏的西洋怀表、十五岁炸膛的火铳管、十七岁时与人争斗磕断的铜尺……

这些东西他早就不记得扔在何处了……

门帘作响,崔拂雪拎着个食盒从里面走出:“小侯爷,可认得这些东西?”

“你……”

崔拂雪轻点桌子:“卫泉一样不落地都替你收着,特意飞鸽传书回京师让人送了来,”她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把乌木银丝扇,“这是我的贺礼,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小侯爷莫要嫌弃,看看可衬心意。”

江不系接过扇子,木质细腻、黝黑油润,表面无棕眼,触感光滑,哪里不贵重,分明精心挑选。

他喉结滚了滚,指尖拂过怀表——火铳管——这些都是小时候大哥送给他的。

“崔拂雪,你……”江不系还是第一回连名带姓地叫她。

崔拂雪打开食盒:“长寿面,该凉了,赶紧吃。”

江不系吸了吸鼻子,端起碗,一口气吃了个精光。

摩挲着手里的乌木扇,他低笑出声:“礼尚往来,拂雪想做什么,本公子奉陪到底。”

“当真?”崔拂雪抬手撩了撩鬓发,“三山门有个戏班叫华林班,最近正在演《救风尘》。”

江不系展了折扇,轻扇了几下:“择日不如撞日,今儿咱们便去听这出《救风尘》。”

南京城里叫得上名号的的戏班有数十个,其中以华林班和兴化班最为有名。

两家名气不分上下,引了好事者下注比拼哪家更胜一筹,一家于东肆,一家于西肆,同唱《鸣凤记》,南京城里的文人墨客共同对两家戏班的演技进行品评。

戏毕,哪家台下坐的观众多,哪家获胜,是为南京第一戏班。

唱到宰相商量收复河套事的时候,观众纷纷去了西肆,甚至有人看到激动人心处,大呼拿酒来。

最终,这场比试以西肆的华林班取胜而告终。

兴化班的班主心中不服,解散了戏班,不知去向。

崔拂雪将《鸣凤记》的渊源讲与江不系听。

“有意思。”

崔拂雪想了想:“当时兴化班解散后,不少人都投奔了华林班,台柱子单伶被好多戏班抢,可惜最后倒不知去了哪家,至今再没出来唱过了。”

江不系在北京倒是听过《救风尘》,但是昆曲到底还是要在江南听才正宗,虽去了不苏州府,好歹离得不算远。

待卫泉和蓝田想出来给江不系贺寿,两人已不知去向。

蓝田急得直跺脚,卫泉却是心平气和中还有些小雀跃。

蓝天白他一眼:“你主子都不见了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卫泉一脸不解:“有何可急的,你该高兴才是,你想想,我主子和你家小姐可曾有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俩独处时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没有风月,如何增进感情?何时才能修成正果?”

蓝田懵着:“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这么说吧,我主子倾心你家小姐,麻烦你给他一点表明心意的机会……”卫泉说着偷看了蓝田一眼,“那个,其实我吧,也有……”

蓝田已经听不见卫泉后面还在说什么,讷讷地转身,嘴里念叨着:“小侯爷倾心小姐,不是上回自己乱猜的,原来小侯爷真的倾心小姐……”

她突然爆发一阵大笑,丢下卫泉一个人跑回家了。

卫泉:“……”

我还有话没说完,其实,我也有些钟意你……

……

手里握着新扇子,江不系满心欢喜。

一路走一路看,又买了些点心小吃。

路过一间首饰铺,崔拂雪的目光在展示的发簪上多停留了一会,随即被飘来的香气吸引。

寻着味道找过去,是个只有一个煤炉上支着一口锅的小摊。

小摊周围摆着几张小凳子,地上全是蛋壳。

江不系往锅里看了眼,有些好奇:“这摊子卖的是煮鸡蛋?这有何好卖的。”

崔拂雪突然起了促狭之心:“这可不是自己家里煮的普通鸡蛋,小侯爷要不要尝尝?”

江不系最爱些新鲜玩意,一听不是普通鸡蛋,来了兴趣,不等卖蛋的招呼,自己端了凳子便坐下。

老板笑呵呵问:“公子,姑娘,要全鸡,全蛋还是半鸡半蛋?”

江不系用眼神询问崔拂雪:什么意思?

崔拂雪强忍着笑:“老板,两个全鸡,两半鸡半蛋。”

“好嘞。”

老板拿出个勺子熟练地舀出来放在盘子里:“姑娘来,这两个是全鸡,这两个是半鸡半蛋,盐在这里,自己拿。”

江不系听不懂,愈发糊涂。

崔拂雪塞了颗半鸡半蛋进他手里:“小侯爷,敲大头,千万别一下全剥开,敲个洞,先喝里面的汤汁,仔细烫着,然后再剥开了蘸盐吃。”

江不系还是头一回听说鸡蛋里有汤汁,学着崔拂雪的样子轻敲了一下,剥出个小洞,果然,里面有一汪汤汁,不过蛋的样子看起来和平日里吃的有些不一样。

江不系总觉得崔拂雪笑得不太对劲,浅尝了一口,确实很鲜美,这才打消顾虑,将汤汁吸尽。

崔拂雪慢吞吞地喝下汤汁,一点点剥蛋壳,余光瞄见江不系剥蛋的动作倏地僵在半空,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戏谑道:“小侯爷没吃过?这可是金陵人特别钟爱的美食——旺鸡蛋。”

江不系只听认说过,但从未见过,只见鸡蛋壳里上半段还勉强能称得上蛋的模样,下半段却是只毛茸茸,尚未孵化完全的小鸡。

他干笑了两声:“拂雪真是会开玩笑。”

“小侯爷不尝尝?真的很好吃,”崔拂雪丢了蛋壳,手里的半鸡半蛋蘸上椒盐,一口吃下,“要不要再试试全鸡?”

江不系这下明白摊主之前问的“全鸡,全蛋和半鸡半蛋”是何意思了。

“这等美食,在下恐是无福享受。”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鸡蛋,擦净手皱着眉闻了闻,一股子腥味中又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香味。

他惊恐地看着崔拂雪将剩下的两个“全鸡”剥开,露出里面真的就是已经长齐了毛的小鸡。

崔拂雪随意地拔了毛,蘸了盐吃下,末了还叹了声“鲜”。

崔拂雪歪着头:“小侯爷真不尝尝?”

江不系指着她:“你方才,毛没拔干净……”

崔拂雪:“无碍,好些人都不拔毛,吃的时候再吐了,没出壳的,不脏。”

江不系“呵呵”两声,僵硬地问:“老板,多少钱?”

老板看的“咯咯”笑:“公子不是金陵人士?也难怪,外乡人都吃不了这个,五文钱一个,一共二十文。”

江不系放下铜板,拽着崔拂雪头也不回地离开小摊。

一想到方才喝了那汤汁,他心里还是止不住地一阵阵犯恶心。

崔拂雪被他拽着手走了一段才慢下速度,突然听他认真地说:“下回,先给我吃全蛋,让我慢慢适应。”

说完,江不系才意识到自己还牵着崔拂雪的手。

他松了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我……”

崔拂雪笑了笑,问:“还去看戏吗?”

江不系抬眼看天,地上的灯火将夜空照应成了青紫色,不远处已经能听到锣鼓声:“应该还能赶上下一场,走。”

紧赶慢赶,赶到时最后一场正要开场,不愧是南京第一戏班,台下座无虚席,只二楼的雅间还有剩。

江不系要了间雅间,又点了几样小吃果子,和崔拂雪上楼。

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江不系本来看戏就少,不大听得懂唱了些什么,就是看个热闹。

崔拂雪倒是看的认真,时不时跟着喊一声“好”。

江不系没见过她这副兴致勃勃的模样,脸上的笑容不是对着食客时娇媚的样子,也不是对着自己与王知权逢迎的样子,是最自然的,发自内心的高兴。

手中细腻的触感犹在,就这么看着,江不系发现自己有些挪不开眼,心里的感觉做不得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越来越近的关系,江不系承认自己心动了。

忽地,他觉得余光里,戏台上有什么闪过。

从崔拂雪的脸上移开目光看过去,离得有些远,一时看不出戏台上有何不妥。

戏台两边是吹拉弹唱的乐师,中央只有一位花旦扮相的伶人正“咿咿呀呀”地唱着。

江不系没看出异常,正要移开目光,电光火石之间戏台上伶人的唱声突然戛然而止,脖颈处出现一道极细的血线。

江不系正想着趴在栏杆上,好凑近些看清楚,却见那血线连接的头颅与脖颈慢慢分开,红得刺眼的鲜血越流越多,随即,头颅掉在地上,鲜血喷涌而出。

全场寂静一片。

“啊——”

“啊——”

“啊——”

一道道惊叫声刺破耳膜,楼下受了惊吓的客人中有人回过神来,不管不顾地往外冲,被尖叫声惊醒的人们也跟着往外冲。

别说客人,就连已经办了几起案子的崔拂雪都被眼前一幕惊得动弹不得。

江不系喊了声“我去看看”,下了二楼,逆着往外冲的人群挤向戏台。

江不系艰难地往里挪动,远远看见戏台上的尸身已经倒下,头颅滚落了好远,血水流满了整个戏台,正沿着边缘“滴滴答答”地往下落。

旺鸡蛋,又称“囮退蛋”。这种蛋是指那些临近出壳却未能破壳的小鸡蛋,因其特殊的孵化情况而得名。

旺鸡蛋的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有的称其为“喜蛋”,是因未成功孵化而被赋予了吉利的名字。

从清代光绪年间的记录中,旺鸡蛋的制作方法早已成为一种风俗。民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每当春季孵蛋的时候,街上的小摊就会出现卖旺鸡蛋的摊主。

摊主用蜂窝煤炉,锅中长时间煮着已熟的鸡蛋,顾客拣选、品尝,都是极其热闹的场景。

文中关于华林班与兴化班的《鸣凤记》对台戏情节,参考了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马伶传》的历史典故。

《马伶传》记载了南京戏班以技艺较量的真实事件。

至于之后的故事,纯属杜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戏台断头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