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陵无鬼事 > 第40章 人面河灯8

金陵无鬼事 第40章 人面河灯8

作者:一簇卷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2 21:02:33 来源:文学城

江不系兴冲冲地提着盏自制的荷花灯出门,撞上了一起回来的蓝田天和卫泉。

他伸手探了探卫泉的额头:“卫泉,你感觉如何?”

卫泉还有些虚弱:“好多了,多亏蓝田姑娘照顾的好。”

蓝田没听见主仆俩说了些什么,一手捂着嘴,一手指着江不系手里捧着的水罐 ,水罐里飘着一盏荷花灯,惊恐地后退:“小,小侯爷……你……你……”

江不系这才想起自己出来想做什么:“你们回来的正好,蓝田,开门,我要给你家小姐揭开荷花灯的秘密。”

江不系拎着的荷花灯上浮着一张人脸,不是旁人,正是崔拂雪,所以蓝田才吓得话都说不全。

崔拂许盯着看了许久:“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多亏了那碗牛乳。”

说到牛乳,江不系又是脸一红,好在天黑,屋里只有烛火的映照,看不出来,否则他风流倜傥小侯爷的名声就要毁了。

江不系将自己从不小心打翻牛乳开始说了一遍,为了制成荷花灯,中途还特意去集市买了一堆贝壳回来。

崔拂雪:“可中元节时,那灯还伤了人……”

“那是凶手还在一些花瓣的夹层里掺了白磷与硝石。”

“白磷?”

“只要温度够,遇阳气白磷便会自己燃烧,南京虽说潮湿,但那日荷花灯本就点燃,花瓣周围温度足够高,那人撕开花瓣,白磷在高温中遇阳气开始燃烧,硝石遇火炸开这才受了伤。”

“怎么那么巧,炸出个人面形的伤?”

“我猜想大概四硝石爆燃时将锡纸炸在了那人脸上,锡纸被烧,在那人脸留下了伤。”

蓝田虽听得一知半解,却佩服地道了声:“小侯爷真厉害。”

“那是,”卫泉得意道,“也不看是谁的主子。”

被蓝田白了一眼。

卫泉毫不在意,乐滋滋地看着荷花灯上浮现出的崔拂雪的面容,心道,如此之像,主子果真用情至深。

蓝田虽不明白原理,好歹不再害怕。

崔拂雪缓缓道:“如此,倒是能将那些孩子的面容都还原了。”

全城搜捕了两日姚元英,一无所获。

王知权骂骂咧咧地进了府衙,本打算找江不系诉苦,哪知一进门看见一地的荷花灯,吓得他连退几步,险些被自己绊倒。

直到听江不系说了原委,才拍着心口:“小侯爷,你吓死本府了,我还以为又出事了。”

为了加快速度,江不系、卫泉加上贺文章,三人不眠不休也才将将恢复了一半。

江不系懊恼:“早知道不全拆开,换根灯芯就成了。”

王知权:“小侯爷,要不先把这些点了看看?”

江不系略一想:“关门关窗,暗的地方能看的清楚些。”

卫泉和贺文章都是头一回见,惊得合不拢嘴。

“这才一半,”王知权道,“那晚,又是中元节,在秦淮河上看到时可吓着本府了,真以为闹鬼了。”

贺文章看着看着蹙起眉。

江不系问他:“老贺,你看出什么了?”

“属下好像,见过其中一些孩子……”

王知权精神一震:“在何处见过?”

贺文章眉头越拧越紧:“一时想不起来,府台大人还没查到卷宗?”

自打王知权认定了姚元英是凶手,已然将查卷宗的事丢在了一旁,他理直气壮:“等着抓姚元英就成,还查那劳什子卷宗作甚。”

崔拂雪喃喃:“这么多孩子,没有报官的卷宗记录,贺大人却见过……多半不是养在父母身边,贺大人,南京城里有何地方会聚集如此多的孩子?”

“养济院!”

“养济院!”

王知权和贺文章同时喊出声。

“养济院是什么地方?”

王知权解释道:“太祖曾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又于洪元五年再下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不久后又将孤老院改名为养济院,并规定收养者为‘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

贺文章接道:“南京的养济院收养了大批天残婴。”

“天残婴?”

“是一些天生有残病的孩子。”

江不系点头:“京师也有,这本是好事。”

贺文章“嗯”了声:“确实是好事,实际上南京的养济院里不仅有天残婴,也有出生便被遗弃的孩子,这些孩子并无残疾,后来文帝下诏,‘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岁给米三石,令亲戚收养,笃废残疾者收养济院,例支衣粮’,按理说这些孩子该寻到亲戚收养,但实际大多孩子根本找不到亲戚,有的即便找到了,亲戚也不认。”

他又看向荷花灯上映出的面容:“现在想来,我兴许正是在养济院里见过这些孩子。”

江不系站起来:“养济院在何处?”

王知权又将他按坐下:“今上登基后,各地养济院逐年减少,常常好几个州府的养济院合并为一间,眼下金陵已无养济院。”

江不系冷道:“养济院可以撤,但当年的账本名册总该还在吧。”

“嘶,”王知权突然想起什么,“该是在礼部,养济院是挂在礼部名下……”

礼部,又是礼部。

南京礼部原本人就不多,司正秀和黄志旭被害,姚元英下落不明,如今只剩下两名主事和两名司务。

连着出事,礼部的人实在不想见到江不系和王知权。

王知权品级虽高,却毫无架子,与几人见了礼说明来意。

几人再不情愿也要卖王知权一个面子。

卷宗房角落里的一个架子上放的都是养济院的名册和账簿。

崔拂雪指指落满灰的名册上清晰可见的手印,江不系一点头,有人来过。

随意翻开一本名册,每页记录的人名下还有出生年月、籍贯等一系列内容,还画有画像。

自打太祖皇帝建立黄册制度,每年逐渐完善,为防止有人冒名顶替,除却每个人姓甚名谁,出生年月、出生在何地,住所,家眷之外,甚至还加了画像。

名册上好些名字被划去。

“这是何意?”贺文章指着被划掉的名字问。

领几人过来的主事伸头看了一眼:“哦,人没了便会划去名字。”

“怎么没的?”

“这不好说,养济院里都是些老弱病残,隔几天就会走一个,有时候一天能走好几个,以老人孩子居多,再平常不过,至于具体的,那得问咱们司侍郎,十多年前他也是礼部主事,兼任养济院监察。”

大致数了数,司正秀监察养济院的三年间,死亡的孩子共计一百一十四名,算下来每年不到四十名孩子,与那位主事说的人数相较,确实不算多,至于这些孩子是天残婴还是正常孩子,已经不得而知。

而司正秀在官场的飞升,正是在离开养济院之后。

崔拂雪觉得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渐渐将事情串起来了。

南京的养济院被关停,剩余的人都被转到了扬州府。

将名册和账簿带回府衙,江不系决定连夜前往扬州府。

他刚说完,外面一人风尘仆仆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江不系轻轻“嗯”了声:“辛苦,你回去休息吧。”

见几双眼睛都看向自己,江不系面无表情道:“睿王爷身体康健,睿王府从未派人请过宁荀去苏州府。”

此言一出,王知权“啊?”地张大了嘴:“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府台大人,”江不系眉梢微沉,“撤了姚元英的海捕文书吧,凶手不是他。”

“那……那他如今在何处?”王知权六神无主。

江不系起身:“事不宜迟,府台大人,劳烦叫个人替我备马,我即刻出发。”

王知权脑子已经转不动,边应着“好”边往外走。

贺文章上前一步:“小侯爷,要不,还是我去?”

“不,这趟我亲自跑,南京的事交给你与拂雪,你们二人商量着办,最多两日我便回来。”

崔拂雪叫住江不系:“小侯爷,路上小心。”

江不系略显凝重的神色裂开,眼角笑意若隐若现:“还是拂雪关心我。”

外面传来王知权的声音,江不系迈步往外走:“我去去便回。”

崔拂雪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当江不系说宁荀根本不是被睿王府叫去苏州府时,她便觉得这事,没完。

宁荀与司正秀交好,两人的晋升之路同样飞快,要说这二人之间没有猫腻,她说什么也不信。

两人枯坐了一番,各自离开。

崔拂雪回到秦淮炊烟,阿芦正等着她。

见她一脸疲惫,阿芦有些心疼:“崔姐姐,要我说,你开着秦淮炊烟就挺好的,何必那样劳累?”

崔拂许愣了一下,她也没想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糊里糊涂地从被江不系拉着查案变成了现在主动帮他查案。

蓝田倒了水进内堂:“小姐那是除暴安良,阿芦,你都不知道当时在大报恩寺里小姐质问慧岸时,别提有多威风了,可惜我没亲眼见到,若不是我脑子不够用,我都想一起查,虽说那位小侯爷平时看着不靠谱吧,办起案子来还挺像模像样的。”

崔拂雪干笑两声。

阿芦“哼”了声:“我就知道,所以,我帮忙来了不是。”

崔拂雪惊讶地看向阿芦:“你知道什么?”

阿芦神秘道:“我可是秦淮河百晓生,养济院知道吧?司正秀当年监察养济院,后来咱们金陵的养济院搬去了扬州府,可其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跟过去了,有好些离开了,有一个就在秦淮河上做船夫,听说司正秀死了,拍手称快。”

“为何?”

阿芦一提嘴角:“司正秀这厮,可没少对养济院里的孩子们做坏事,好好的孩子,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第二日说没就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说,他能干什么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