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迷雾渐浓,携手探秘
苏璃月在别院心急如焚地等待着萧逸尘,手中紧紧握着那块刻有“陈”字的玉佩,仿佛握着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终于,在第二天午后,萧逸尘匆匆赶来。
一见到萧逸尘,苏璃月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将诗会发生的事情以及捡到玉佩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萧逸尘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神色愈发凝重。“这玉佩的材质与雕工皆属上乘,绝非普通人家所有。这‘陈’字,极有可能指向陈正雄。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坐不住了。”萧逸尘沉思片刻后说道。
苏璃月心中涌起一阵担忧:“殿下,他们既然有所动作,会不会察觉到我们在调查他们,进而有所防备,甚至对我们不利?”
萧逸尘轻轻拍了拍苏璃月的肩膀,安慰道:“苏姑娘无需太过担忧。他们有所动作,恰恰说明我们的调查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小心行事,他们暂时还奈何不了我们。只是,这块玉佩虽可能是重要线索,但仅凭此还难以定陈正雄的罪。我们还需深入探寻。”
苏璃月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殿下,您有何打算?民女愿全力配合。”
萧逸尘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听闻陈正雄在郊外有一处别庄,平日里鲜有人至,却常有一些神秘人出入。我怀疑那里或许藏有重要机密。只是别庄防守森严,贸然闯入绝非易事。”
苏璃月低头沉思,突然眼前一亮:“殿下,不如我们设法混入其中?我曾学过易容之术,可乔装打扮成普通丫鬟,找机会进入别庄内部探查。”
萧逸尘眉头微皱,面露担忧之色:“此计虽妙,但太过危险。陈正雄老奸巨猾,别庄内必定暗藏玄机。万一你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苏璃月轻轻摇头,说道:“殿下,为了家父的清白,为了查明真相,民女甘愿冒险。而且,有殿下在暗中接应,民女相信定能化险为夷。”
萧逸尘看着苏璃月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暗叹息,深知无法劝阻她,只能说道:“既然如此,我们需从长计议。我先派人去打探别庄的详细情况,包括人员进出规律、防卫布局等。同时,我们要准备好联络信号,一旦你遇到危险,立刻发出信号,我会即刻带人营救。”
接下来的几日,萧逸尘的手下四处打探消息,逐渐摸清了别庄的一些情况。别庄每日清晨会有一辆马车前往城中采购物资,傍晚返回。马车由两名家丁押送,采购的物品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和食材。
萧逸尘与苏璃月商议后,决定让苏璃月乔装成采购队伍中的一名丫鬟,随马车进入别庄。行动前一晚,苏璃月在房中精心易容,将自己扮成了一个面容普通、朴实无华的丫鬟模样。萧逸尘则在一旁仔细检查苏璃月携带的联络信号,反复叮嘱她注意安全。
“苏姑娘,进入别庄后,千万不可莽撞行事。若遇到危险,一定要第一时间发出信号。无论是否找到线索,日落之前必须设法离开。”萧逸尘一脸严肃地说道。
苏璃月点头应道:“殿下放心,民女省得。此次行动,民女定会万分小心。”
第二日清晨,苏璃月混在采购队伍中,顺利登上了前往别庄的马车。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在晌午时分抵达别庄。苏璃月低着头,随着众人进入别庄。别庄内,四处都有侍卫巡逻,气氛格外森严。
苏璃月被分配到厨房帮忙,她趁着干活的间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她发现,别庄的西侧有一座独立的小院,院门紧闭,门口有两名侍卫把守,显得格外神秘。苏璃月心中猜测,那里或许就是藏有秘密的地方。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众人都去吃饭休息,苏璃月瞅准时机,悄悄向西侧小院靠近。当她快要接近小院时,一名侍卫突然大声喝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处鬼鬼祟祟?”
苏璃月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连忙福身说道:“军爷,奴婢是厨房的丫鬟,刚刚在附近捡到了这块玉佩,想着或许是哪位主子遗失的,想交给管事的。看到此处有军爷把守,以为管事的在这里,所以贸然过来了,还望军爷恕罪。”说着,苏璃月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普通玉佩,递向侍卫。侍卫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接过玉佩端详了一番,见只是块寻常玉佩,便随手丢还给她,不耐烦地说道:“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赶紧滚!”
苏璃月忙不迭地应是,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匆匆离开。她知道,直接靠近那小院太过危险,得另想办法。
下午,苏璃月在厨房帮忙清洗蔬菜时,听到几个婆子在闲聊。其中一个婆子低声说道:“听说西边那小院里,经常有奇怪的声响传来,也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另一个婆子赶忙捂住她的嘴,紧张地说:“可别乱说,那小院是老爷严禁我们靠近的,小心招来祸事。”
苏璃月心中一动,看来那小院果然有古怪。她一边继续手上的活,一边竖着耳朵听,希望能再多获取一些信息。然而,那几个婆子似乎意识到话题敏感,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聊起了家常。
苏璃月决定等到晚上再行动。好不容易熬到夜幕降临,别庄里的人大多已休息,只有巡逻的侍卫还在四处走动。苏璃月小心翼翼地从窗户翻出房间,借助夜色的掩护,朝着西侧小院摸去。
这一次,她格外小心,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观察四周的动静。当她再次接近小院时,发现门口的侍卫换成了另外两人,正靠着墙打着瞌睡。苏璃月心中暗喜,轻手轻脚地绕到小院的墙边。她四处寻找可以攀爬的地方,终于在墙角发现了一棵歪脖子树,树枝延伸到了院墙上方。
苏璃月深吸一口气,手脚并用,顺着树干慢慢往上爬。就在她快要爬上院墙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咔嚓”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门口打瞌睡的侍卫瞬间惊醒,警惕地看向四周。苏璃月心中一紧,赶紧趴在树枝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名侍卫说道:“好像有什么动静,过去看看。”两人提着灯笼,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苏璃月趁着侍卫离开的间隙,迅速翻上院墙,跳进了小院。小院里一片寂静,正中央有一座紧闭门窗的屋子,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苏璃月猫着腰,悄悄靠近屋子。她凑到窗户边,透过窗户纸的缝隙向里窥探。
只见屋内摆满了各种书架,书架上堆满了文件和账本。屋子中间的桌子旁,坐着一个黑衣人,正对着烛光仔细翻阅着一本册子。苏璃月心中大喜,这里果然藏着重要东西。可她还没来得及看清那本册子上写的什么,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怒喝:“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此地!”
苏璃月心中暗叫不好,转身一看,竟是白天呵斥她的那名侍卫。原来,侍卫巡逻一圈后回来,发现了墙下的脚印,猜到有人翻墙进了小院。
苏璃月来不及多想,转身就跑。侍卫大喊一声:“来人啊!有刺客!” 顿时,整个别庄警报声大作,四处亮起了火把,无数侍卫朝着小院涌来。
苏璃月在小院里四处逃窜,却发现已被重重包围。就在她感到绝望之时,突然想起了萧逸尘给她的联络信号。她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枚烟花,用力扔向空中。烟花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不一会儿,只听别庄外喊杀声四起。萧逸尘带着一群身手矫健的手下杀了进来。原来,萧逸尘一直守在别庄附近,看到信号后,立刻带人发动攻击。
萧逸尘挥舞着长剑,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突破了侍卫的防线,来到了小院。他看到被围困的苏璃月,心急如焚,大声喊道:“苏姑娘,我来救你!”
苏璃月看到萧逸尘,心中涌起一股希望。两人会合后,背靠背与侍卫们展开殊死搏斗。萧逸尘的手下各个武艺高强,在他们的配合下,逐渐击退了侍卫。
趁着混乱,萧逸尘拉着苏璃月冲进了那间屋子。黑衣人见状,想要阻拦,却被萧逸尘一剑逼退。苏璃月趁机冲向桌子,拿起那本册子,塞到怀里。
随后,两人在萧逸尘手下的掩护下,杀出一条血路,逃离了别庄。
回到安全地带后,苏璃月和萧逸尘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册子。只见册子上详细记录了陈正雄与一些官员勾结,收受贿赂,买卖只见册子上详细记录了陈正雄与一些官员勾结,收受贿赂,买卖官职的种种罪行,每一笔交易都写得清清楚楚,涉及的官员从地方小吏到朝中大臣,应有尽有。其中不乏一些在朝堂上道貌岸然,却在背地里与陈正雄狼狈为奸的人。
萧逸尘看着这些记录,脸色愈发阴沉:“没想到陈正雄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这些证据若是呈到父皇面前,定能让他和那些同党受到应有的惩处。”
苏璃月心中既激动又感慨,这一路的艰辛探寻终于有了成果,父亲的冤屈或许很快就能昭雪:“殿下,这些证据确凿,足以证明家父的清白,也能将陈正雄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只是,这些官员在朝中盘根错节,我们贸然行事,会不会打草惊蛇?”
萧逸尘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苏姑娘所言极是。此事的确需谨慎处理。陈正雄背后势力庞大,若不能一击即中,让他们有了防备,再想扳倒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两人商议许久,决定先将这些证据妥善保管,同时萧逸尘安排可靠之人继续收集其他相关证据,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而苏璃月则暂时回到别院,对外宣称因偶感风寒,不便外出,以免引起陈正雄等人的怀疑。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尘的人四处奔波,收集到了更多陈正雄及其党羽违法乱纪的证据,包括他们私吞救灾粮款、强占民田等恶行。这些证据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陈正雄等人的要害。
然而,陈正雄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开始在城中四处打探消息,加强对自己别庄和府邸的防卫,还与那些同谋频繁联络,商议对策。
一天,萧逸尘神色凝重地来到别院,告诉苏璃月:“陈正雄有所警觉,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我已安排妥当,明日早朝便将这些证据呈给父皇,请求父皇彻查。只是,这朝堂之上,不知有多少人是他们的同党,到时必定会有一番激烈的争斗。”
苏璃月心中担忧,但还是坚定地说道:“殿下,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民女都相信您。只要能还家父清白,能让这些奸佞受到惩处,就算有再多困难,民女也会与殿下并肩前行。”
第二日清晨,萧逸尘身着朝服,带着装满证据的匣子,昂首阔步走进皇宫。早朝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
萧逸尘出列,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大声说道:“父皇,儿臣近日查获了一些重要证据,关乎朝廷官员贪污**、违法乱纪之事,恳请父皇彻查。”
皇帝听闻,脸色微变,示意萧逸尘呈上奏章和证据。待看完那些详实的记录后,皇帝龙颜大怒,重重地将奏章拍在龙案上:“这些逆臣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败坏朝纲!来人,即刻将奏章中涉及之人全部缉拿归案,不得有误!”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那些被牵连的官员脸色煞白,纷纷出列跪地求饶,或是狡辩喊冤。其中一位与陈正雄勾结甚深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说道:“陛下,此事或许有误会,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还望陛下明察啊。”
萧逸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证据确凿,岂容狡辩!这些时日,陈正雄等人的恶行已经引起民怨沸腾,若不加以严惩,如何服众?如何治理天下?”
其他一些正直的大臣也纷纷附和,要求皇帝严惩这些贪官污吏。皇帝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审理,务必查明真相,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随后,陈正雄及其党羽被迅速缉拿归案。经过一番详细审讯,他们的罪行被一一坐实。陈正雄深知大势已去,在狱中绝望地认罪伏法。
苏璃月的父亲也终于沉冤得雪,官复原职。苏父感激涕零,带着苏璃月进宫面圣谢恩。皇帝对苏璃月和萧逸尘的机智勇敢大为赞赏,不仅嘉奖了苏璃月,还暗示萧逸尘,他心系天下,行事果决,日后必有大用。
经此一役,朝堂风气为之一新,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收敛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