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金骨传奇 > 第29章 儿女之私

金骨传奇 第29章 儿女之私

作者:木杉55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1 13:15:14 来源:文学城

虎缶听是要紧的事情,忙道:“此番征兵募卒之事颇为艰难,贤弟所闻何事,还请相告。”

兴汶略有诧异,道:“兄所言与冢宰昨夜之言一般无二,冢宰昨夜亦对大王言,此次征兵募卒之事艰难,恐兄此去空手而归。大王却道,赴奄、亳二都征兵虽难,然而却非无计可施,就看主事之人如何行事。大王接着便问冢宰,‘若劳烦卿赴奄、亳征募士卒,卿当如何为之?’”

虎缶大感兴趣,问道:“冢宰大人如何应答?”

兴汶狡黠一笑,反问道:“弟权且卖个关子,请问贤兄此番赴奄、亳二都征募士卒,当从何处着手?”

虎缶心中暗骂兴汶说话啰嗦纠缠,但还要着落在他这里打听商王和冢宰昨夜的对话内容,便耐着性子如实道来:“为兄此番东去,意欲先南后北,直赴亳都,请都中大姓望族先为表率,而后都中子族当有所动。”

兴汶追问:“若外姓大族有所表率之后,亳都子族不为所动,兄当如何为之?”

虎缶道:“吾当激之。”

兴汶击节赞道:“着也!兄之所言正合大王与冢宰之意,看来贤兄身具谋国大才,从今往后,若遇军国政事,弟当请教少菟兄,请兄不吝赐教。”

虎缶不理对方的恭维,问道:“昨夜冢宰大人如何应答大王之问,大王又是如何言说?请贤弟细细说与我听。”

兴汶手舞足蹈,将杯中梅汤一饮而尽,学着冢宰抚须弄髯的姿态,鹦鹉学舌道:“昨夜冢宰大人对答,‘若是王命老臣赴二都征兵,当先往亳都,请先后母家光氏助力,外姓大族必为君上分忧,奄、亳二都子族乃王上近支血亲,定当仁不让。’大王又问,‘若子尚、子林等子不为所动,卿当如何?’冢宰大人道,‘老臣有百般计策激得动彼等。’大王便赞冢宰大人老成谋国、智计百出。”

虎缶听罢,面有得色,正欲自夸几句,忽然想起昨日太傅教导,须得时刻喜怒不形于色,忙收束表情仪态,正襟危坐、一本正经。

兴汶接着道:“冢宰道,‘只怕虎缶小儿年少,恐难成此大事’,还询问大王为何派遣少菟兄赴二都征兵,弟听得满腹怒气。大王道,‘欲查看虎缶可堪大用否,若其不能成事,再请冢宰举荐一人去成此事,总不能真真烦劳冢宰亲往。’莫看冢宰平日年长沉稳,此时倒急匆匆举荐其侄出任征兵募卒之事,好在大王言说后继之人暂且不急。”

虎缶点头道:“原来如此,不想这繁难差事倒有人抢着做。”

兴汶说道:“为王师征募兵卒,虽是难差。然手持符节,其权柄不小,不仅可征调都邑仓朿中的粮贝布帛,尚能与各都中的望族大姓结交往来。总而言之,此事乃是难中有利,算得上一桩难做的肥差。大王还言,二都大族之中女子当家者颇多,或由家主之母,或由其妻,不仅先后母家光氏如此,姞姓五族、妘(yún)姓三族中一半由女子当家,所谓牝(pìn)鸡司晨,乃东夷遗风,奄、亳二都大姓多有东夷血脉,自不能免俗。若是菟兄能携女眷去往二都,由女眷与大族中当家女子相交,赠之以女子之礼,则事半功倍矣。”

虎缶面有难色道:“贤弟知为兄尚未成婚,亦未纳得妾室,母亲姐妹俱在千里之外的虎邑,一时半刻哪里来的女眷随我去往二都,与当地大族女眷来往结交?再说女子之礼又是何物,可否由为兄亲自赠予大族女眷?”

兴汶击节笑道:“女子之礼便是女儿家喜爱的金玉饰物、丝绸布帛、胭脂粉饼之类的物事,大多比我等男子喜爱的华车骏马、兵戈良弓、美万姬奴便宜许多,殷都市中便可置办。不过,贤兄亲往大族女眷室中赠送女儿之礼,此事颇为不妥。兄且思之,若是忽有一年轻男子由千里之外至此,与兄非亲非故,捧着女儿礼物,要赠与贤兄的姊妹妻子。还非要登堂入室、直入闺房、屏退从人,说要与兄的姊妹妻子悄悄言说几句体己话儿。贤兄能容得否?反正弟是万万容他不得。容弟胡言乱语,兄若亲自去赠那女儿之礼,怕是要步大商先祖王亥的后尘啊。”

兴汶所说的王亥,乃大商立国之前的第七代国主,兴商畜牧贸易之业,有功于大商。王亥赶着牛马去往有易氏易货,有易氏宗长设宴款待,宴上王亥舞一曲干舞,有易氏宗长之妻为王亥舞姿气度倾倒,宴后二人结下奸情,最终被有易氏宗长捉奸在床,王亥因而被杀身亡。

虎缶熟知大商典故,自然知道王亥之事,忙道:“为兄又不是去勾搭人家妻女,只是赠礼结交,再说愚兄的舞蹈之艺岂能与先公王亥相提并论。不过,贤弟所言极是,结交女眷之事,由男子去做,确实大为不妥。”

兴汶望着堂后,问道:“方才一直奉食添汤的女子是何人?”

虎缶答道:“此女是虎方重臣曾氏之女,名唤曾淇。一直在府中照料起居饮食,说来想去,为今之法只得带她去了。”

兴汶继续问道:“曾淇,好名,不知是哪个淇字?”

虎缶答道:“水边其实的淇,因其出生之时,其父正在淇水畔奉王事,故得此名。”

兴汶赧然笑道:“与弟一般,俱是得名于河水。此女可有婚约,是否许配人家?”

虎缶道:“贤弟言及此事,又教为兄想起这件着急事,曾淇已过下聘之年,只是这二年都中事务繁忙,兄未曾返回虎方。待此番王事全成,须得送其返回虎方,由家父母做主,务必为其择选一大姓望族之子、门当户对之家,以为婚配。”

兴汶漫不经心地说道:“未必定要返回虎方,在都中寻一贵胄之家以为婚配,既使其门第高贵,又能为虎方外结姻亲,岂不更妙?”

虎缶说道:“贤弟有所不知,因曾淇之父忠勇为国,战殁于沙场,其母又早逝。曾淇自幼养在我家府中,父侯母亲视其如己出一般,为兄亦视其为亲妹,皆愿使其婚配于虎方国中门当户对之家。父侯与为兄将来也好就近照应,不至使其忍受远嫁之苦。为今急迫之下,只得携曾淇前去奄、亳二都了,只是其全无名分,若说此乃舍妹,则兄妹不同姓,倒是教人为难。”

见虎缶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兴汶也无良策,只得感叹道:“人人皆有难心之事,大王贵为天下一人,却少有贴心能言之人。昨日剩下半夜时光,一直是大王与冢宰言说光氏之事。听大王言中深意,甚是思念先王后,对太子亦是殷殷切切,关怀备至。冢宰倒不接话,仅是安坐倾听,偶尔唯唯诺诺,想是一双老腿也坐得酸麻无觉了。”

兴汶感慨罢了,心知此番帮了虎缶大忙,得意洋洋端起瓷杯正欲再饮梅汤,却发觉杯中已空。虎缶见状忙唤曾淇,唤了几声方见曾淇从后堂走来,为二人添加梅汤,只是面上桃花早已不见,倒是多了两份寒霜。

虎缶顾不上察觉曾淇面色有何不同,吩咐道:“汝先去虎负处支取十朋贝,而后带上虎爪、虎牙,我这就叫邓斛备车,再叫牛奴将府中两头驮牛都牵去,这就赴殷都市中采办女儿之礼。汝知女儿之礼罢?”

曾淇不说话,只是点点头,正欲转身离去。兴汶插话道:“少菟,亳、奄二都各姓大族不下三十,就算只结交十家大族,十朋贝怕是远远不够,少说也要六十朋贝,还需再备些绢丝布帛。”

虎缶连声言说亏得贤弟提醒,不然误了大事,忙唤虎负前来,询问府中还存有多少贝币。曾淇却在一旁冷冷对兴汶说道:“虎府向来以贤德理事,不需用金玉贝帛结交他人,再说虎府也不如大人府上那般金贝成仓,还望大人勿要传授此道与我家少主人。”

虎缶还未见过曾淇如此当面顶撞客人,忙摆手示意曾淇不可无礼。好在虎负恰好来到,免却了一番尴尬。虎负言说府中只余贝二十二朋,布帛三匹,还有些小件玉玩、骨器可做赠礼。

兴汶被曾淇抢白,方才缓过神来,讪讪道:“弟府中还有四十朋贝,兄若不弃,请即刻遣人随弟的从人去府中取用。”言罢,侧目偷望曾淇一眼,生怕再被她抢白教训一番。好在曾淇不再言说,只是低头抿着嘴若有所思。

虎缶忙拱手谢道:“贤弟此举助兄一大力矣,若是此事功成,为兄必禀明大王,也记贤弟一大功。四十朋贝为数亦不少,待为兄返回虎邑取得钱贝后,必归还贤弟。”

于是,虎缶命邓斛驾车载着曾淇,带着虎爪、虎牙并四名奴仆,牵着驮牛,先随兴汶的从人去兴府取贝,再往殷都市中采办礼品去了。

待曾淇一行人离去之后,兴汶问道:“曾淇似是对弟颇有怨气,不知方才弟可有失言之处?”

虎缶道:“曾淇长于侯门,也知侯伯大族之间赠礼结交乃是常事。平日亦端庄乖巧,即便客人失礼也从未见其出言不逊。今日不知其何故如此,怕是女儿年长,婚事尚无所托,心中焦急所致罢。”

兴汶释怀,笑着说道:“少菟视其为妹,长兄如父,须得多多操心令妹的婚姻之事,切不可随意寻一大族子弟,轻易许配。”

虎缶方才发觉兴汶如此关心曾淇的婚事,正要取笑,兴汶又岔开话题:“兄的两个近侍名唤虎爪、虎牙,倒是有趣得紧。”

虎缶略有忸怩,答道:“此二人乃亲兄弟,出自我虎氏小宗族亲,叙辈小我一辈,自幼便与我一同长在府中,为我近侍。本来其二人名字不唤作虎爪、虎牙,为兄那时少不更事,非要叫其更名为虎牙、虎爪。其家非是奴仆,自不必随吾意更名。然其父母为讨好于我,强令其更名。如此唤了十年多,府中上下俱叫得顺口,现今再想改回去又是一桩麻烦事,便一直叫了下来。”

兴汶笑道:“兄为猛虎,二人为爪牙,这名改得正好。”

二人又谈些殷都最近的市井传言,说到妇婵可能被立为王后,子昭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传言时,二人均为自己的好友担忧。虎缶决定明日出发先去河邑探望子昭,在河邑南渡大河之后再向东赴亳都。这样走虽然有些绕道,但一为探望好友,二是如能请子昭修书一片,则亳都光氏必定能助虎缶一臂之力。

二人一直谈到小食之时,兴汶方才告辞离去。因为曾淇采办礼品尚未回府,虎缶担心奴仆下人置办的饭食粗鄙,便也不留兴汶用小食。

第二日天还未明,正是黎明最黑暗之时,虎府阖府上下便忙碌了起来。曾淇一个半时辰之前便已起身,整理检查昨日在市上购置的预备赠送给亳、奄二都大族女眷的礼物,还有虎缶准备赠送给各族宗长的礼物,也交由曾淇装了两只大木箱。清点停当之后,曾淇再检查一遍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应物事。查看过礼物和行李,曾淇便指挥府中奴仆准备大食以及路上所带干粮。一切安顿妥帖之后,才去虎缶室中唤醒酣睡正浓的少主人,伺候洗漱更衣,然后奉上大食。众人用过大食之后,曾淇指挥府中丁壮奴仆将所有礼物和行李分别装车。此时,太阳尚未出地平线,天边只有金光一线,虎缶率领一行人挥别留守府中的虎牙,离府直奔殷都南门,向着大河边的河邑方向行去。

邓斛驾尹太保子显所赠的大号凉车走在最前,虎缶与曾淇分别坐于车右和车左。此车车舆宽大,除了三人之外,还有八只木椟塞在车舆的边角,尚有一只小木匣里放置着错金铜节,代表着商王赐予虎缶的权力,八只较大的木椟里放着最贵重的金玉首饰。虎缶的宝刀和名弓兕(sì,板角野牛)首以及三袋利矢,将凉车车舆内剩下的一点空间塞得满满当当。虎负驾攸侯所赠的乘车紧随其后,乘车的车舆上除虎负外别无他人,装满了大小木箱、藤箧(qiè)和成匹的丝绸布帛。其后还有虎爪驾着的一乘牛车,车上装满一行人的干粮、行李和随身物品,并一些殷都特产。带着的四名奴仆执杖背伞,随牛车走在最后。

出殷都南行百余里便至河邑地界,若是急驱马车,一日内便能到达,但是虎缶一行车上载满物品,还带了三名丁壮奴仆和一名女奴,故而脚程较慢,第二日中午时分方才抵达河邑。

虎缶不知子昭被王命约束,勒令其入山求学之事,还只道子昭在河邑羁所中居住求学,因此率众人直抵河邑羁所,人不歇息、马不解缰,劈头便问羁正太子殿下的所在。

羁正一个多月前在羁所中招待过随左师左旅而来的虎缶,知道此人是殷都贵胄,故而不敢怠慢。但虎缶问了半天,羁正也不知太子殿下的所在,只道是自从送走左师左旅大军之后三日,听闻太子殿下在羁所中接了殷都内史宣的王命,之后太子殿下便赴山中专心求学去了,这一个多月再也未曾见过。

虎缶便唤河邑邑长妥亘来见,上次王命还令妥亘兼任小史(下级史官,负责传递信息,兼有巡查之责),监督子昭专心求学,不得随意出山。故而妥亘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便如实相告,太子殿下正在北砀山中刻苦求学,这一个多月都未出山,只有从人鬼殳、羊井和贤者之徒攸几一月来河邑两次,用山中所产竹笋、干蘑等山货易换邑中的粮粟盐布等必需之物。

虎缶好不容易得知子昭所在,连忙询问子昭在山中的确切住处。这可问到到妥亘的难处了,上次子昭入山寻访贤者甘盘,三日不归,殷都来的内史兴汶随后来寻子昭,逼着妥亘召集河邑丁壮八百人,加上西牧三十余人,一共八百余人在山中苦寻三日,也未找到甘盘的隐居之处。若不是子昭拜师完毕自己出山,苦寻一月都未必找得到子昭,故而妥亘等人一直未曾知道贤者居处所在。

这次殷都又来一位御史大人,妥亘眼见这位大人上蹿下跳地找寻太子殿下,比上一位内史大人更加着急忙慌,心中最担心的便是旧事重演。河邑邑行刚随西旅出征归来,在老戍苦战一场的邑卒们早已牢骚满腹,眼看已到秋收农忙之时,再征他们去山中寻人,怕是要激出民变来。

妥亘心中计议一阵,将心一横,便添油加醋地对虎缶说道:“这北砀山连绵数百里,贤者隐居之所远在深山在之中百里,道路不通、野兽横行、隐秘难寻。曾有殷都内史大人召集数千人众进山找寻月余,折损百人,也未曾寻得贤者居所。这贤者如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你越是寻他,他越不出山。你若不寻他,他反倒出山。如今太子殿下拜贤者为师,也似神龙一般,切不可急寻。在下听贤者之徒说,若寻得急了,贤者便带着太子殿下远走高飞、云游四海去也。”

虎缶直听得目瞪口呆,问道:“那便如何才能寻得到这贤者的居处啊?”

妥亘就等虎缶此问,忙道:“河邑往北三十里,北砀山脚下乃是大商西牧,西牧正守着北砀山出山之路。大人可去西牧静候,少则二、三日,多则七、八日,太子殿下的从人或贤者之徒便会出山,其人有时到西牧中易货,有时远行至河邑易货。那时大人便可从彼等口中得知太子殿下的所在了。”

虎缶听闻妥亘之言,也不耽误,便率着一众人折往北,直奔西牧而去,小食之时便已抵达西牧。

一番询问之下,得知西牧牧正已赴殷都公干,牧尹留守牧中。虎缶表明身份来意,便要在西牧中住下等待太子殿下的从人。牧尹见这与世无争的一介牧场,不到两月的时光,走马灯似的来了这许多贵人,也不知道该喜还是当忧,只得将牧中最大的三间房屋腾出供贵人一行人居住。虎缶自是住在牧正房中,曾淇与女奴住牧尹的房屋,虎负、邓斛和虎爪住一间房,三名男奴与牧中人众挤在其他房间。只是苦了牧尹,让出自己的住房,要去低矮破旧的棚穴中和奴仆们挤住一起。

安顿停当,用过小食之后,正是夕阳西下之时。虎缶来到屋外,欣赏起美妙的田园风光。草场之上,一条小河在夕阳映照之下,如金带般穿过,牛马羊群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河边草上,饮着河水,啃着青草。北边不远处便是连绵不绝的北砀山,远看山中林木郁郁葱葱、蓬蓬松松,蓬松饱满得仿佛绿色的云朵一般,其间不时有几只白色鸟鹳从林中飞起。曾淇的倩丽背影也立在不远处,成了这美景的一部分,虎缶不禁看得痴了。

欣赏一刻之后,虎缶回过神来,走上前去对曾淇说:“此景甚美,远处那山倒是有些像虎邑边上的山。”

曾淇也不回头,仿佛还沉浸在美景之中,淡淡说道:“确是美景,自从到得殷都,便未再见过此等景致了。”

虎缶说道:“绿衣这三年操持府中,辛苦操劳,此次又要去亳、奄二都与大族女眷交通往来。待此番事毕,便教虎爪、邓斛驾着凉车送你返回虎方。”虎缶口中所唤“绿衣”,正是曾淇的乳名,只有亲人才能唤得。

曾淇道:“所为皆是奴家份内之事,少主毋需夸赞。”

两人又归沉寂,观一阵牧原风光后,虎缶又道:“这两日见你气色不佳,说话也比往日少了,是否出门在外水土不服?”

曾淇道:“奴家身子未有不适,多谢主人挂念。”

又沉默一阵,曾淇望着远处山林中飞舞的白色鹳鸟,说道:“真羡慕那大鸟,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闷了便飞翔于天际,乏了就栖息于山林。”

虎缶笑道:“这样说话才是绿衣。你又不是府中奴婢,闷了便叫邓斛驾车,去殷都内外游逛一番。待返回虎邑,教父侯为你挑选一如意郎君,就更不烦闷了。”

曾淇咬了咬嘴唇,说道:“绿衣虽不是奴婢,但也似车前的马儿一般,被随意赠予他人。”

虎缶颇为诧异,问道:“岂能言随意赠人,父侯母亲都欲尽心为你寻一门佳户良缘。难道……,难道你私定终身了?这几年见你足不出府,难不成是府中人?虎负老迈,邓斛家有悍妇,是虎爪,还是虎牙?”

曾淇满脸通红,犹如十月的霜叶,噎得说不出话来,双目含泪,转身快步回房去了。

虎缶心道,小女儿就是扭捏,定是被我说中心事,羞得说不出话来。自从前几日受教于太傅,被兴汶夸赞之后,虎缶越发觉得自己洞若观火、智计百出、思虑万全。转身之间计策已定,快步走去虎负与虎爪居住的房间,唤虎爪出来问话。

虎缶一番询问之下,虎爪莫名其妙、目瞪口呆,连声矢口否认自己与曾淇有私情,还说这女子整日督着自己兄弟二人和府中奴仆做活,吃穿物什也盯管得紧,一有不妥便要教训人,娶妻断不能娶曾淇此等女子。

商代之时,礼教尚未如后世般严苛无情,男女之间谈情说爱,乃至私定终身也非大逆不道,甚至常有人为之。若是虎爪真有私情,也无需拼命隐瞒,故而虎缶并不怀疑虎爪话中有假。

虎缶又问虎爪:“尔弟虎牙可与曾淇有私,汝知之否?”

虎爪道:“虎牙整日与我在一起,若是其有私情,作兄长的一定知之,却不见其与曾淇有私情往来。”

虎缶陷入沉思,心道:难不是趁我外出,伊人与府外佳公子有私情?

虎缶苦思殷都虎府周围的几户大族人家,各家未及娶妻纳妾的年轻子弟都有何人,哪家子弟平日轻薄孟浪。思来想去,若论悠游玩闹,附近几家的子弟皆及不上身在殷都,无人管束的自己。

正当虎缶苦思冥想之际,虎爪抓耳挠腮一番后,说道:“虎牙也非全无时光寻私情,这几月小食之后,晚间他便常不见人,不知做何事去了。还有前月,总管带我等修葺府中屋顶之后,曾淇便留一盘羊肉予虎爪。莫不是真如少主所说,他二人有私。不过也不对,曾淇为总管也留一盘肉,应是总管与虎爪做活到最后,天黑方才收工,二人未吃小食之故。”

虎缶与虎爪商量猜测将近三刻,也不得要领。此时天色已经全黑,虎缶心中暗自思量:如此苦苦思量也不是办法,待我慢慢询问。实在不成,诈她的话,涉世不深的一介小女子,一诈便知。

虎缶心中计议已定,便不再多想。两日奔波赶路,虎缶也疲乏了,于是翩然回屋就寝。虎缶方回到房中,与曾淇同住的女奴便端着热水,拿着洗漱之物前来,伺候虎缶洗漱更衣。只是这些事情平日都是曾淇操劳,这女奴行事颇不熟练,虎缶也觉别扭不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