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劫缘 > 第62章 窃玉深处(1)

劫缘 第62章 窃玉深处(1)

作者:四海行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30 10:19:42 来源:文学城

六月下旬的同一日,早上陈织梦刚把这几日济世堂的账本整齐。

她彻夜未眠一直忙到现在,此时窥见天光,并不觉得明媚,反而觉得有些刺眼,整个眼珠子都是酸胀酸胀的,胀地脑袋快腾不出地儿了。

沧凌城患有血疾的人越来越多,昨夜她和萧喜对此谈论了诸多,其中不仅有对紧张局势的踌躇不安,也有对当前调养患病百姓用药的改善计策。

她脑子昏昏涨涨的,又老是回忆起昨晚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那罩浓黑如墨的愁云,她的精神早已被双面夹击地松松垮垮。若是再这么下去,她再怎么坚固的精神壁垒也迟早有一举倾覆的一天。

陈织梦烦恶地推去了摆在案前的账本,离开这间屋子后就朝自己的居室走去,本想好好睡一觉,却不料又一棘手之事找上门来——

她发现自己屋子房门缝底下正塞着一张信笺,她回忆起来之前对此物的印象却无果,而她昨日又刚好彻夜不眠,所以这张信笺很有可能是昨夜有人趁机塞入的。

究竟是什么人能将事情做得这般神不知鬼不觉?除去直接入府的可能,那就极有可能是翻墙而入的......是极为可疑之人的行径。

陈织梦紧张得咽了咽口水,凉气深入喉哽,一泄而下。

因为她自知这些日子的沧凌城就似一棵将亡之树,地面以上的枝繁茂盛只不过是一时的,殊不知地底下的树根早已溃烂不堪、千疮百孔......她很难想象那些可怕的事物,一直以来精神上的惊悚持续不断地扣动着她的心门,而具象化的事物她从未遇见。

但是这次不同,她心里有种不详的预感,她深感这张信笺里正正好好塞着的就是之前她从未遇见的具象化事物......有东西估计盯上她了。

陈织梦闭了闭眼,逼自己扯开那些胡思乱想,更是逼自己直面这些在暗处咄咄逼人的未知之物。她必须克服恐惧和不安,如此才能尽可能地知道更多的线索,如此才能帮到萧喜和朗月,如此才能帮助沧凌城离开深渊的边缘。

她拾起信笺,惴惴不安地启开了封口,然而当她认真看完其间内容后,之前心中的恐惧登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与伦比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其中的内容记载的十分简洁,因为这是一封求救信。

内容涉及的主要人物不是别人,而是陈织梦的挚友——沧凌城郡守柳浚之女,姓柳,名芊芊。

里面讲述了她两次离家出走却未遂的惨痛经历,还有她将要面对的可怕事实——她爹柳浚为了权势金钱不惜做出卖女之事。

沧凌城首屈一指的苏家嫡出一子身患绝症,厄命缠身,苏家受高人指点,点明叫沧凌城官宦嫡系女子嫁给此子用以冲喜,意图转移厄命,保住苏式子嗣之命。

别的官宦人家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不愿做出荒唐之事,而柳浚却反他人道而行之,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亲生闺女捧了出去,让女儿成为他招揽权势财富的聚宝盆。

可是柳芊芊不愿,一不愿是为她之嫁自己心悦之人。

二不愿是不想一生都成为他那贪婪爹的招财傀儡。

三不愿......很难知晓苏家所请高人是否是虚张声势,倘若亲事定下,而刚好那苏家子弟过了身去,那这场婚事就是**裸的......裹挟着血腥与脏恶人性的糟粕,这是“冥婚”,自古以来都是夫死妇随,柳芊芊不想将自己的命运无端地交予他人手上,更不愿自己在如花般的年纪就随随便便了却而去。

如此柳芊芊才会这般不顾一切地逃出柳浚的魔爪,但不幸的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信中所提之事并不至于此。

信中还记叙了柳芊芊当下极其迫切之事——她想要找到一位故人,想求得一位高人的帮助,并借此机会让她得到再次逃离出府的机会。

信中末了还给陈织梦报了平安,并解释苏家娶妻冲喜之事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希望对方帮忙的同时也不要对外开放这些消息,以免惊动了苏家的势力。

读完此信后,陈织梦原本疲乏的睡意荡然无存,她的指尖攥着信笺紧紧不放,直到指节处被捏地发白才因吃痛回过神来。

陈织梦刚回沧凌城还不到一个月,根本还没来得及同故友叙旧就被接踵而至的烦扰事宜折磨得精力不够,哪里想到才短短这些日子沧凌城就生了如此大变,连她的挚友都不肯放过。

陈织梦面色愈渐发白,因为她还知道一个写信之人不得之的一个骇人秘密——信中所述的“三不愿”其实就是事实,如今血疾肆虐的沧凌城内什么样的人会在这个时段身患绝症、奄奄一息?

她又刚好联想到昨夜萧喜与她的交谈内容,其中一条就是根据如今血疾规模和症状轻重来改变用药缓解的策略......刚好萧喜提过,已经有很大规模的血疾让沧凌城最初感染病症的这部分百姓病情严重恶化,表现诸多为张老先生早期的模样。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结果——那位高人口中所谓的身患绝症实则患的是血疾之症!依据张老先生过身的经验可见,这一批早期的患病者既然已经和张老先生步入同一阶段,那么生还的概率几近为零......

所以信中所述的千不甘万不愿到最终还是会成为冰冷的现实。

想及此处,陈织梦下意识地吞咽了咽口水,却发现自己喉哽处早已干凛凛的,她陷入无比沉重的后怕中。

这信中所述还不知是虚是实,她还需自行冷静下来。

于是,陈织梦很快做出了决定,依信中所言,她已然物色出了合适的人选,也就是她身边的这位“高人”——萧喜。

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察觉出了萧喜的与众不同,她猜得不错的话,萧喜的年纪明明不大,甚至比自己还要小一些,但做事却莫名叫人打心底的信服,这种魅力像是与身俱来一般,骨子里带着的傲气让她浑身散发着蓬勃正气,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心中荒凉的旷野。

最初血疾被发现时,萧喜大胆提出血疾非寻常药物所能治之症,并主张用自己的符咒来抗衡怪病的威力。

且不说后来符咒确实起了不小作用,但在此之前这种言论放在寻常小丫头片子的嘴里,不谈惊世骇俗,也是无人肯信的。但萧喜偏偏叫人挑不出问题来,人人都愿信她,助她。

在刚回沧凌城不久的那一夜,她听闻外界诡异动静想出来一探究竟,刚出门又恰巧看到了萧喜,此时祖父也刚晚归。

她当时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被祖父打发走了,她很清楚祖父口中的账簿之事不过是隐瞒她的借口,祖父和萧喜显然像是在避着她,期间到底是有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不愿告予她。她不是傻子,这种被故意隔绝在外的感觉并不好受,也让她对萧喜之奇更加深信不疑。

再后来,甚至是直到昨夜萧喜与她谈论血疾之策时她也能隐隐约约察觉到萧喜说话方式的巧妙闪躲,很明显是在把过滤掉某些秘密后的话语告诉给她的表现,这才显得听起来与萧喜平时讲话的习惯不大一致。

感觉自己一直都被蒙在鼓里,陈织梦这么觉着。同时她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世上神神鬼鬼之事莫非真的存在着?只是他们不肯告诉别人罢了。

其实相较于萧喜,那位丰神俊逸的少年郎给她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也因此,他对她来说具有着一种很奇妙的吸引力......

陈织梦不想打草惊蛇,所以并没有以直接的方式去验证信中所述是否是事实,但又找不到其他途径去求证,所以还是另想了个出路——先不去柳府,而是去找足够信赖的萧喜,让她出出计策。

此时另一头萧喜和朗月已经把昨夜发生之事好好地理了个遍,如今所有矛盾的矛头都指向了这个名为“卿卿”的药童。

朗月也问过卿卿的来头,究竟是怎么参与到其中的。但萧喜也只知道卿卿是当初陈织梦担心她人手不够,陈织梦自己也很难从济世堂抽身,所以才特地雇了个不闻世事的孩子给她打打下手。

萧喜对卿卿的了解也仅限于此,朗月醒过来之前,她也因卿卿无故消失的事情而感到莫名其妙,现在朗月醒了说出来昨夜发生的种种离奇之事,自己更是被吓得不轻,毕竟听朗月话里说的意思,那“卿卿”是个货真价实的鬼怪。

到现在,萧喜都还没缓过神来:“你说你是不是昨晚太虚,所以感知到的事物,多少都带些感情上的偏颇,才......才会如此觉着?”

“你的意思是我出现了幻觉?”朗月把萧喜逡巡迂回在话里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述了出来。

“我没这个意思。”萧喜心虚地挠了挠头。

“我也没有和你开玩笑。”朗月凛声附道。

“我只是忽然觉着詹老爷给你的那几根针确实有用,你什么时候虚的话还可以拿针扎扎。”萧喜又道。

“我没有!”朗月提了提声,但毕竟是刚从昏迷中醒来,声音还是没有多大,隐火在腹中翻滚不止,额上的青筋也微微暴起。

“好好好,你不虚。”萧喜选择了投降。

这时候,熬了老半天药汤的芍七才从隔间进来,满脸疲惫,像是被折磨了许久,让人不禁觉得这熬药看来也是门学问。

汤药被朗月一饮而尽后,三人都加入了关于鬼怪“卿卿”的讨论。

萧喜也终于正经了起来:“说到底,我还是觉得事情太过蹊跷,我和你说过,那个孩子在我身边呆了月末一个月,但他的表现与寻常孩子并无诧异......顶多是冷漠了些,我也从未察觉到他有你口中的没有影子、鬼气森然的现象。

既然他来历怪异,一定就有他的目的,他为什么要潜伏在我身边?原因我想他应当与血疾有不少关联,要么是他和我们一样想要知道些什么,要么就是他本就知道不少东西。

如果他想要做什么,为什么偏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还偏偏选在你单独一人的时候暴露自己,依我看,他明显就是故意的。是什么让他忽然改变了策略,还偏偏要在你面前故弄玄虚?

我想,朗月你才是他转变策略的关键之处。

他想要的东西源于你。”

“他的确拿走了我那块昭玉,但他也只是拿走了这块玉。以他的本事,若目的仅限于此,初次见面时他就不可能放过我,为何要拖到现在?”朗月答道,他敛起眼眸,像是在沉思。

“说到那个药童,我还有个发现。”芍七忽地开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窃玉深处(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