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解霜雨 > 第5章 chapter 05

解霜雨 第5章 chapter 05

作者:眠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0 07:41:09 来源:文学城

元伯笑,“上午好。我估摸你也快到了,正打算来门口迎你。”

他是陈老先生身边第一人,就算是过去钟清源来拜访,也不敢说要他来迎的事。更何况世易时移。

“不麻烦的。”且惠受宠若惊地摆手,低头说:“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了。”

元伯往里一伸手,“往这边走,陈老在懋园喝茶。”

另有佣人过来,引着钟且惠穿过木纹格栅,步入一道四面无墙的空廊。

即便不认识,且惠手中端着食盒,也还是点头道谢:“辛苦了。”

“不客气,请跟我来。”

陈云赓去年退下来,这一辈子过分地兢兢业业,操劳出一身的旧疾。

在最后的卸任谈话中,也只提出要调养身体。

这才得了这么一座有温泉水流过的园子,聊慰晚年。

天气阴阴的,长条四方的青砖地上,散碎铺着掉落的松针。

老先生翻着一本旧书,听见有脚步近了,抬头看过来。

他发出苍老浑厚的声音,“小且惠。”

一切和十年前好似没什么分别。

陈云赓还是一件长衬衫,里面穿着白色弓字背心,很老一辈的着装法。

也是在不知岁月的深墙大院里,他张开膝盖坐在石桌边看书,抬起头和蔼叫一句她。

只不过那时候,有钟清源牵着她的小手,为她拨开头顶的树叶。

遗憾总归是有的,为她,也为陈云赓。

在这个老人家身上,且惠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英豪也有迟暮时。

原来,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又在极其残酷的斗争中存活下来的人,也会有老的一天。

“陈爷爷好,我来看看您。”且惠笑吟吟点头,她把手里的盒子放下,“这次回家,给您带了点江城特产,都是现做的,日期很新鲜。”

陈云赓示意她坐,“你能来,我已经很高兴了,这些东西自己留着吃吧。”

“留了的。”且惠笑着揭开木盖,“我胃口小,就算敞开肚子吃,也吃不了多少的呀。”

陈云赓亲自给她倒了杯茶。且惠捧了接过来,“谢谢爷爷。”

“你妈妈身体还好吗?”陈云赓啜了口茶问。

且惠答:“还好,春天里有些咳嗽,吃了几次药就好了。”

陈云赓迟而缓点一下头,“你妈妈是难得的贤惠,这么多年家里家外的,难为她一个人了。”

“是啊,妈妈辛苦。”且惠的视线跌进清亮的茶汤里,微叹口气,“我在这边读书,也帮不上她什么。”

陈云赓又笑,“你把你的书读好,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就算是帮了她了。”

且惠乖巧地点头,“嗯,我知道。”

没多久,前边一阵明朗的说笑声传来。

元伯为两个年轻人带路。他的后背躬得恰到好处,“这边。”

且惠垂下目光,落在他们黑色的裤腿上,看不出是什么牌子,但面料精良。

意识到人走近了,她规矩地站起来。

一道男声温和入耳:“陈老您好。且惠也在这里啊。”

说话的,是唐庄齐的哥哥唐纳言。她与庄齐是同学。

陈云赓抿了口茶,“今天倒巧了,你们俩一块过来。”

沈宗良说:“打回国后就没来看过您老,寝食难安哪。”

“跟我来虚头巴脑这套!”陈云赓端着茶指指他,笑说:“你大哥都还早了点儿。”

且惠笑了笑,落落得体,“走了这么多年了,纳言哥哥还能记得我,我正打算自我介绍呢。”

“别说,差一点就没认出来。”唐纳言是个儒雅君子,压手示意她坐,“要不是元伯说起,我也要问名字了。”

沈宗良绕过石桌,站在了老爷子身边:“那我得问,就我一人不知道。”

且惠抬眸看他。

沈总今天没穿西服,白色衬衫妥帖地束在裤腰中,腕间也力主一个精简低调,只佩戴了一块中古劳。

但眼眉仍然寡淡,看人时隔着昭彰的疏远,很难接近的样子。

她大大方方伸出手:“钟且惠,而且的且,实惠的惠。沈总您好。”

“你好。”

很合乎社交礼节的,沈宗良握住她三分之一的掌尖。

冰冰凉,像一块怎么都捂不热的玉璧。

“唷。”唐纳言拈起六和杯,笑得十分刁钻,“人姑娘先把你给认得了,落后了啊沈总。”

且惠听后,真当他贵人事多,提了句:“昨天见过。沈总刚好在万和开会。”

沈宗良不可置否地一笑。

见了她三次,居然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开头,总是时机不对。

但转念一想,跟小辈们的女朋友,要什么正式的开头。

不合适,也没必要。

忽然起了阵风,衬衫被吹得贴在沈宗良身上,隐约可见底下微鼓的肌群。

他两根手指圈住杯沿,并不是正经当客人的姿态,过分松散了,架构出一道意想不到的俊朗。

且惠盯着他看了很久,一颗心仿佛和他身旁的银杏枝叶共舞,飘飘荡荡不肯落下。

直到陈云赓出声:“你们俩尝尝且惠带来的点心,她的一片心意。”

她才回过神,低头默默抚了抚裙面,逐一为他们介绍。

且惠揭开食盒盖:“这是复香斋的鸡仔饼、蝴蝶酥和杏仁排。”

唐纳言拈起一块尝了:“这蝴蝶酥一股奶香味,很酥脆。”

且惠笑了下,又去关照另一位:“沈总也吃吃看吧,杏仁排也不错的。”

她说话时,一双眼睛柔婉盯住他,里头像泊了一汪池塘的雨水,宁静而平和。

在她漆黑的瞳仁里,沈宗良看见了自己走了片刻的神。

唐纳言刚想好言阻止,说他常年在美国,身边两三个营养师调停三餐,是从来不碰这些糖油混合物的。

下一秒,面前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过,已经将那块杏仁排拿了过去。

沈宗良递进嘴里,面无表情地吃下,继而一笑:“还可以。”

唐纳言吃惊不小,又不便当面点破他,生生将疑惑咽下去。

一旁的陈云赓开口:“小惠,不用总是照顾他们,你也喝茶。”

“香气清芬,适合夏天喝。”且惠这才端起来尝了尝,“就不知道是什么茶。”

她探寻的目光看向汝窑罐,正猜想着。

对面一道清朗男声,“是头春头采的白毫银针,特意留到现在的。”

沈宗良有一把极为醇厚的嗓音。

波澜不惊的基调里,零星几点醉人的动听。

尤其是像这样,专程开口解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同她四目相对。

恍惚间,让人生出一道不该有的错觉,好似她独得他沈总青眼一般。

且惠撞上他的眼神,脸颊微烫,“噢,是这样。”

陈云赓笑着提起,“还是这小子让自家茶园留的,一早就送到了我这里。”

“今年雨水多,雾气又重,这茶不大好采。左挑右选的,拢共才得两罐。”说到这里,沈宗良停顿了几秒,忽然有些惆怅的语气,“另一罐,原本是给爸爸留的,他生前最爱喝了。”

唐纳言安慰他,“你父亲过世那阵子,集团斗争局势太复杂。你人在美国赶不回来,他不会怪你的。”

陈云赓也说:“有你大哥在京主持,场面上的功夫尽够了。虽说中国人讲个圆满,但事急从权,总有周到不了的地方,别太往心里去。”

说起这些无关的家常,他们也不避她。

且惠也只知道,聊的是沈老爷子病逝的事。

上个月她人在江城,晚上看新闻,主持人拖慢了调子,用沉痛的音腔播送了一则讣告,光是前面一长串的头衔,就说掉将近半分钟。

当时董玉书正在吃饭,也回过头来问:“小囡,沈忠常老爷子去世了?”

“嗯,沈棠因她爷爷吧。”且惠点头,“好像前一阵子就听说不好了。”

董玉书说:“你在政大读书,和沈小姐有来往吗?”

“没有。偶尔在party上见到,也不过就打个招呼。”

都说沈棠因性情平和,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大家闺秀。

长大后且惠见了她三四次,虽然也笑着,待人客客气气的,但总有种莫名的距离感。

就和整个沈家给人的感觉一样。低调、内敛、谦和,却远在天边。

一个愣神,且惠听见沈宗良又说:“不管怎么说,总是我这个做儿子的错处。”

陈云赓的手搭在膝上,语气变得严肃,“所以你还礼的方式,是始终不肯回家?”

这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实打实的敲打了。

且惠犹豫起来,她是不是该告辞。

陈老身在高位多年,积威深重。

换了旁人,被他这样问一句话,手都要打抖。

但他面色自若,淡道:“生敬孝,死敬哀。我想为爸爸守孝,就住在他和妈妈住过的小楼里,这样显得心诚。”

“是那栋你母亲报社集资建的老楼?”唐纳言问。

沈宗良点头:“是,不去住上一两个月,晨昏定省烧一炷香,于心难安。”

八岁之前,他都在报社的大院里淘气。

那时沈老爷子还没退下来,便是暇时见客,也会把年幼的他抱在膝头。

陈云赓面色缓了缓,早先听他大伯说他不肯返家,准备警醒这小子两句。

现在看起来,竟也是一片孝心。

他敲了敲石桌面:“住归住,你大哥那里还是要去走动,知道了吗?别叫外姓人拿住你的短处。流言无稽不必理,但真要难听起来,也有你好受的。”

“有数了。”

唐纳言又问起陈老的独孙,“涣之呢?他今年也应该读大三了吧。”

茶盖叮咣一响,陈云赓蛮不在乎地讲:“跑去德国交换了,一天到晚地瞎混。”

沈宗良笑:“您也太自谦,这已经够上进的了。”

陈老中午请了别的客人,没有留他们下来吃午饭,说下回补上。

且惠起身,山风吹过她的斜襟白莲长裙,告辞说:“那我就先走了。”

陈云赓颔首,让佣人送她出去:“好,有空再来玩。”

到了门口,且惠站在台阶上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车来。

元秘书快步赶来说:“小惠,你再等一下,陈老的车接客人去了,还没回来。”

她刚要开口说没关系。

身后有人扬声道:“元伯,让她坐我的车走吧。”

且惠扭头,看见沈宗良从后面踱步而来。

那短短几秒钟里,她几乎是无意识地,把原本就修长笔直的脖颈,一再地挺到最直。

元伯并无异议,“沈总肯送一送小惠,那再好不过了。”

沈宗良的目光掠过她,绅士地询问一句:“钟小姐没有不方便吧?”

他想,毕竟她是有男朋友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些不妥当。

且惠不知道这层意思,以反问作答:“沈总好意,怎么会不方便?”

再说,她的时间很紧张,还不知道这个点赶过去,来不来得及吃午饭。

两人还未跨过门槛,等候良久的黄秘书,已先一步开了车门,“沈总。”

沈宗良绅士地让钟且惠先上车,“请。”

她没推辞,从他面前侧身斜坐上去时,微笑点头致意:“谢谢。”

沈宗良日常出行,都是乘坐这辆双色金顶迈巴赫,低调又不失奢华。

且惠规矩坐着,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努力地挺直她的脊背,不敢有一丝松垮。

山路两旁,黄灿灿的榆树不停倒退,她借着看斑驳树影的间隙,余光瞄了一眼沈宗良。

他的神情仍旧淡漠着,还是那副令人捉摸不透的样子,手里捏着一份文件在看。

静谧的车厢内,她连呼气的幅度都一而再地放轻。

老实说,豪车她不是第一次坐,但这样紧张却是头一回。

那种紧张是很直观的,没有任何多余的点缀,也不掺杂一丝别的情绪。

是面对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男人,年纪还小也没什么阅历的女生,不自觉都会有的拘束。

下山路长,午间浮云蔽日,身后高耸的白塔虚化成一个圆点。

且惠坐久了车犯困,又不敢真的睡着,歇上三五秒,就掐着腿命自己清醒。

再换到下一程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黄秘书踩了一个急刹,车身猛地顿住。

且惠的身体不受控地往前栽,快要撞上前排座椅时,被斜里伸出的一只手扶牢了。

黄秘书停稳车,心惊肉跳地解释:“刚才一只兔子蹿了出来,差点撞到它。”

他回头,去查点沈宗良的脸色,就看见他半抱着惊魂未定的小姑娘。

且惠苍白的半张脸,隐没在他的手臂之中,贴着皮肉。

没有一丝阻碍的,她感受到成年男人的那份坚实有力,一下就烧红了脸。

她于混乱中起身,草草拢了一下头发,低着头喏喏:“谢谢沈总。”

声音低到几乎听不清。如果不是车窗外的鸟鸣声适时停下的话。

沈宗良面色不改,突然落空的臂膀微微一僵,“没事,举手之劳。”

车子重新发动,且惠接连做了几个深呼吸后,才敢看他。

他淡声吩咐了句“慢点开”。

随后阖上眼,重新靠回了座位上休息,眉心稍蹙。

远处的麦田如波浪起伏,虚浮日光里,错落出她眉眼间的怔忡。

要隔开一段岁月,人们才好重新审视当时的自己,才能看清楚一些事实。

到了英国之后,她总是不断地追问,这孽海情天的错综一局,到底如何才能避开?

在无数个深夜里,且惠假设了很多种如果,却没有一种能反推成功。

她躲不开的。

紧张就是答案,通红的脸颊就是答案,不听话的心跳就是答案。

而潦倒的结局早就写在了他们见面的这一天。

后来且惠去大英图书馆,一封敦煌遗书《受十戒文》引得她反复细看,三界寺僧人法信告诫沙弥——“暂时因缘,百年之后。各随六道,不相系属”,但冲不破的清规戒律背后,却又写着:见君行坐处,一似火烧身。

也许,是且惠出于私心,误读了佛家诫文。

可她一下子就想到了沈宗良,想到她颊边散不开的红潮,想到这一天。

迈巴赫开出禁区卡口,从游魂状态回归的且惠,才发现车上好像少了人。

她扭头问:“纳言哥哥没有一起下来?”

“他留在山上陪客人。”

“噢,这样。”

眼见沈宗良眼眸低垂,一副散漫不耐的样子,且惠也不敢再多话了。

原本还想问一问披肩的事。

一条防杠声明:

关于《受十戒文》背面这首诗的解读很多,也有认为是人处在三界中,犹如堕身火宅,要寻求解脱的。

这里是我个人一点非常浅薄的理解,大家可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不认同,没有关系,但请不要辱骂引战,请和平看文。

另外,这部分内容是倒叙,难免会带上一些男女主后来的感悟,特此声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chapter 0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