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娇袭 > 第14章 第 14 章

娇袭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在下青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2 04:37:39 来源:文学城

万花楼、物喜道、“庄生迷梦”……鹤河镇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但卫重明不能久留,得尽快回到天玑城。

想要真正清除苍幽州的蠹虫豺狼,得先将盘踞苍幽州已久、对苍幽州虎视眈眈的回丹、东契两方势力赶出去。收复苍幽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苍幽州现在形成三方势力盘踞的局面,还得是嘉和年间说起。

彼时“庄生迷梦”还叫“五花散”,由五种具有迷幻作用的鲜花,熬制花汁再加以其他草药制作而成。

因为“五花散”能够麻痹重伤之人的意识,让其在刮骨切肉的治疗中忘却痛苦。很快,它就在沉迷享乐的贵族富商中广泛流传。

没过多久,“五花散”的弊端就展露无遗。服用过“五花散”的人,只要一日不用,人就像从地狱里爬回人间的妖鬼一样,似人非人,似鬼非鬼。

而日日服用的人,也形如枯槁,瘦骨如柴,仿佛被妖鬼吸□□气一样,终日躺在床榻上,陷入“五花散”编织的幻境中无法逃脱。

除却“五花散”极易上瘾且难以戒断的特性,服用它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故而“五花散”盛行不过两三年,大雍境内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案不计其数。

先帝下令要在大雍国内将“五花散”彻底销毁,还大雍国一片海清河晏。

正巧这时,早就觊觎大雍富饶国土的回丹,借机进攻。

因为大雍境内正在集中军力缴获销毁“五花散”,才就给了回丹一个可乘之机。

在回丹的强势进攻下,大雍国西南边境一带,快速失守。

彼时邵川大将军率兵前往西南边境,打了五年的仗,收复了绝大部分的失地。

眼见其中最广阔丰沃的苍幽州也要给回大雍,回丹情急之下,找了同样觊觎大雍国土的东契,一致对抗邵川,预谋彻底占领苍幽州后,再重分土地。

苍幽一战一打,就是两年之久。

三方都被冗长的战役拖得难以喘息,后来是大雍派出了言官,与回丹、东契议谈了休战五十年的协议。

深受战火侵染的苍幽州得以休养生息。

随着时间的累计,到了现在的承乾年间,苍幽州便形成了大雍、回丹、东契三方势力盘旋的局面。

三方势力正处在表面和平,暗地里不断角逐,看谁先忍不住再兴战火的微妙平衡中。

也是因为苍幽州归属权日益模糊,大雍律法在此无法得到有力的执行,且犯罪之人一旦进入回丹、东契的领地,大雍官员也拿其无可奈何。

更不用说一些官员为了让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安全,头上的乌纱帽戴得更久,落入口袋的钱财更多,私底下与回丹、东契互通有无地做生意。

种种行径加起来,苍幽州的混乱可见一斑。

彼时刚满十二岁的卫重明,从金陵跟随师父邵川赶往苍幽州,与之一同镇守苍幽州,并建立了一支悍勇无比的赤炎军。

卫重明十七岁那年,邵川因沉疴重疾离世,收复苍幽州的遗志就交到了卫重明手里。

邵川离世的消息让安分许久的回丹、东契再兴风浪,若不是卫重明率领赤炎军屡次强力镇压,恐怕这仗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打起来了。

而今过去了三年,回丹、东契的忍耐怕是已经到了极限。苍幽一战不可避免,所以得及时做好万全的准备。

其中,在邵川离世前一年,苍幽州还兴起了一个只为钱财、两面三刀、视国土安危于无物的组织——物喜道。

而原先被强力销毁的“五花散”,经由他们的改良,形成了纯度更高的“庄生迷梦”,在苍幽州隐秘地交易起来。

他们掌控着“庄生迷梦”的原料、制作、运输及售卖渠道,他们是最希望苍幽州能一直维持现在三方局势混乱的恶人,这样他们的黑暗生意才能一直做下去。

卫重明最恨物喜道,一旦收复苍幽州,他第一个要全盘灭杀的必定是物喜道。

苍幽往事简述到此,暂且不提。

再续说前头林佩娘与秋罗义一共拿出三十五万两,差人毕恭毕敬送到胡琴坊那间卫将军暂居的宅院。

次日。

安排好鹤河镇的监察事务后,卫重明等一行人启程回天玑城。

车马行队即将离开祁阳县时,一伙穿着县衙捕快官服的人,从树林的四周疾行而出。

另有一伙身穿朴素衣物,腰间挂着一串内圆外方五枚铜钱串的人随行而出,立在身穿官服的一行人后面。

车马队排头的是左护军宋兴,他骑着一匹高大黑马,见了拦路的一众人后,施力勒住缰绳,让马停下来,同时举起左手手臂,示意身后的车马行队停下来。

拦路队伍中,站在首位身穿官服、腰带佩剑的一个青年男子,昂首挺立地向前走了两步。

他的脸上是桀骜不驯的表情,说话间的语气没有半分敬意:“各位大人,我乃祁阳县县衙捕头唐思有。鹤河镇的翠明轩前些日子丢了一位探亲的女客,掌柜夫妇焦心不已。经过我等多方探查,兴许是误入了卫将军的队伍中。一切都是为了百姓办事,还是卫将军通融一二,让我等搜查一番。”

唐思有看着前方不过二十人的车马行队,但自己这边的捕快和打手加起来超过五十人,想来对付他们,不是什么难事。

宋兴轻微地愣了一下。

卫将军今年不过二十岁,因为年少,在苍幽州的这些年,胆敢在卫将军面前放肆的人见多了,但狂妄成唐思有这样的,也算罕见。

所以一时间,宋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他。要不直接杀了?会不会不太妥?那后面还跟着物喜道的人,万一将军想活抓呢?还是先问问将军的意见吧。

心思过了几转,宋兴调转马头,来到卫重明的马车前,询问道:“将军待如何?”

坐在马车里的晚梨听了个全程,慌得周身发抖,挪到卫重明的旁边,紧紧抱住他的手臂。

她的眼睛蓄满了莹光,低声哽咽地乞求卫重明:“求求您不要将我交出去……”

卫重明二话不说地将她揽进怀里,看向紧闭的侧窗,对着窗外的宋兴吩咐:“杀。一个不留。”

他的声音平铺直叙,没有一丝语气变化,对此不屑多说一个字。

宋兴的目光瞬间精神:“末将领命。”

*

数日前。

物喜道将处理李石一事,交待给风华堂的会主——唐思有。

唐思有虽为祁阳县捕头,但因为利用“庄生迷梦”控制了魏知县的心智,县衙的控制权也自然落到了他的手里。

故而他想来鹤河镇几日,想带多少捕快过来帮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李石死后的那几日,唐思有都在试探李明财的能力。只是李明财始终无法让他满意,但是李家这条运输“庄生迷梦”的路线必须牢牢控制在物喜道手里。

于是唐思有邀李明财去花船喝酒时,在他的酒杯里下了药,让他彻底昏睡过去。

等李明财醒来后发现身边躺了几个死人,而自己浑身是血,手上正拿着凶器。

那几个死人是鹤河镇有名的文人,李明财当下吓得魂飞魄散,见了唐思有,立即表明只要会主能帮自己脱罪,要他做什么都愿意。

李明财的话正合唐思有的心意。

之后,唐思有便用此把柄,彻底拿捏住李明财和他身后的李家。

唐思有得寸进尺,还要求李明财将李二小姐嫁与他做妻。

李明财不知自己中计,还感恩戴德地表示能与会主成为一家人,简直是他李明财的荣幸。

春风得意的唐思有去万花楼找林佩娘喝酒,同时跟她叙述自己这些日子在鹤河镇的所作所为。

林佩娘在物喜道的特殊身份,只有到了“会主”这样的地位才会知晓。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林佩娘可以随意调动物喜道的人,且唐思有在言语间暗含对她的敬意。

林佩娘觉得唐思有真乃奇才也,就托他帮自己去查岚烟的去向。

不过一日,唐思有就根据李宅当晚发生的种种情况,和探查到卫重明暂住的那间宅院近日出现的异样,分析出岚烟必定藏身在卫重明的身边。

只是可惜,那日林佩娘不仅没从卫重明口中得出半点有用的信息,还被其敲诈勒索了三十五万两。

唐思有对林佩娘所说的卫重明绝非善类的说辞不置可否,他与秋罗义一个看法,想她不过一个妇人,害怕也是正常。

当知道卫重明一行人启程回天玑城时,唐思有立刻召集人马,前往祁阳县边境去堵他们的道。

唐思有十分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将岚烟从卫重明的身边带回来,并借此事让自己在物喜道的地位更为牢固。

唐思有能如此狂妄,也是因为他是物喜道最年轻的一位会主,年纪不过十八岁。

物喜道分为四堂十六会。四堂指的是风华堂、花水堂、雪飞堂、月流堂。每一堂下面有四个会,按高低等级分为壹、贰、叁、肆会。

唐思有不仅是风华堂中仅次于堂主地位的风壹会的会主,更是有史以来升迁最快的会主。

他深受那位大人和道主的青睐,所以连风华堂堂主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在物喜道前途明朗,意气风发的唐思有,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在纷沓的马蹄下。

他带来的五十多人,也悉数丧命于赤炎军的刀剑之下。

春夏相交之际,烈日朗朗,清风却和煦。

明耀的光斑从繁茂的枝叶缝隙出漏在地上,山林之间摇曳着回晦明交织的婆娑光影。

踢踏的马蹄与咕噜的车轮在平坦的官道间,依旧平稳地向前疾行而去。

很快,浓郁的血腥味再也追不上车马行队的步伐。

过了一阵,林间窜出一名农夫打扮的中年男子,他牵着一匹毛发油亮、身形矫健的黑毛驴,驴背上还驮着粗细不一的木枝,仿佛他只是一个捡柴路过的普通人。

秋罗义扫了一眼林道上横七八竖的尸体,喘着粗气,抬臂擦去额头上因过度紧张而渗出的汗水。

不说唐思有是一个武林高手,再说这加起来五十多名的好手,不仅敌不过那十来名的赤炎军将士,还没有伤其分毫,问谁见之能不心生畏惧。

秋罗义第一次意识到,苍幽州赫赫有名的赤炎军,究竟有多令人闻风丧胆。

朗朗耀日下,秋罗义觉得吹过的风有些冷,不禁轻轻颤抖起来。

只是他早已夸下海口,现在若是退缩回去,不仅他这月流堂堂主地位不保,还可能因此遭到道主嫌恶,被赶出物喜道。

要是真到那番境地,他焉有命否?倒不如放命一搏,再寻生机。

秋罗义取下腰间的酒葫芦,喝了几口烈酒壮胆,而后寻着车辙印,压低帽檐,牵着黑毛驴,头也不回地跟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