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善同行》叶兴瑜还是找了李恕坤来拍。
余寻光猜他老板想把这位导演拿下。
叶兴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要干票大的。
签男演员,签女演员,签导演,再签几个经纪人和制片……叶兴瑜哪是干个人工作室啊,完全是奔着组建制作公司去的。
《与善同行》的统筹、道具、服装之类,都是从《凤凰于飞》跟过来的人。其中有李恕坤的班底,也有叶兴瑜签的人。
编剧团队倒是新组,除了主编剧外,其他都是新人。叶兴瑜想培养几个编剧,正好借着《与善同行》原创剧本的机会选拔人才。至于能被公司最后签下的人选,她还在观望。
大概是不放心这些编剧,在剧本围读会之前,叶兴瑜还问了其他两位主演对剧本的看法。
既然老板都这么问了,对于剧本中那些他需要强行才能理解的地方,余寻光又生起了一丝渴望编剧能修改得更合理的希望。
大概是吕嘉言那边也是同样怀疑的态度,没两天叶兴瑜就和李恕坤组织了一场研讨会。
会议室里,李恕坤作为导演单坐一边,居主位。而在这之下,编剧团队和演员团队面对面坐着。
作为表面的主持者,李恕坤的态度还算和气,“我们的演员分析完剧本之后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在趁着还没开机,咱们探讨一下,希望大家能抓住今晚的机会畅所欲言。”
“我来起个头吧。”叶兴瑜翻动剧本,逐一提出了三个细节问题。
除了回答问题之外,对面的编剧们一直低着头,像是迫于制片人气势的样子。
叶兴瑜问完之后是吕嘉言发言,按资排辈,最后轮到余寻光。
余寻光看着她们问:“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编剧老师在给宋启丰设置人物性格的底色时,有具体的立足点吗?”
余寻光表情认真,说话很有条理,打眼望过去脸上的那份书卷气也做不得假。主编剧赌他不是大脑空空的人,跟他谈论起了内容。
“我们设定,宋启丰的存在是为了加剧胡元恩的嫉妒心,是她变得疯狂的导火索之一。胡元恩本身条件不差,能让她产生嫉妒心的标准得额外拔高。所以在进行人物设定时,我们给男主角宋启丰的速写是,出身高知学阀家庭,外貌、品德、经济条件,无一不是最好,甚至他也很爱妻子,很爱女儿,很爱自己的家庭。”
余寻光又提问:“胡元恩嫉妒许凤才是出于雌竞吗?”
“当然不是。”编剧说着看了叶兴瑜一眼,“剧本设定的大方向主要是叶制片的概念。”
叶兴瑜接过她的话开口,“我当时跟编剧们说,我看腻了现在市场上有钱人都是好人,无恶不作的坏人都是穷人的设定。我想要一个出身底层的主角,我想让恶人的身份回到那些有钱人身上。”
所以才有了普通家庭但善良的许凤才,和富家养出的恶女胡元恩。
她说完还讲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我自己也是普通家庭出身,我知道普通家庭的孩子是什么样,我更知道那些有钱人又是什么样。”
吕嘉言点头,加入了讨论:“胡元恩对许凤才的嫉妒,根本点在于胡元恩看不起许凤才。她觉得这个出身微末的穷人配不上她现在拥有的一切。在胡元恩经历了从高处坠落的人生坎坷后,她更加接受不了许凤才过得比她要好,所以她起了取而代之的丧心病狂的想法。并且,事后她也没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半分愧疚,因为她认定许凤才是一个小偷,她就算杀人,也只是从小偷手里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与善同行》是一个复仇故事,为了过审,剧情主线大方向一定要是善良的主角战胜邪恶的配角。在整部剧中,善的一面对照许凤才——也就是高智敏,恶的一面则是胡元恩。
这条艰难的复仇之路,完全由许凤才(高智敏)凭借自身的才智独自走完,她没有任何帮手,她也不需要帮手。
这就是《与善同行》没有男二的原因。
两位女主演的发言有助于了解剧本概念,余寻光拿着笔记了一些。
当然,话题有些跑偏。叶兴瑜主动开口拉回来,“我们还是继续说回宋启丰。”
余寻光说:“关于宋启丰,作为饰演他的演员,我对其提出为人有些虚假的看法。”
编剧团队里有人问:“余老师是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人吗?”
余寻光写着字,抽空抬头瞄了一眼,“不如说,我是不相信会有察觉不出老婆换了人的好男人。”
那位编剧似乎“呵呵”了一声。
“余老师你可能没有看完剧本……”
余寻光眉头微皱,完全不能接受她的无端指控,“我看完了,两本剧本我都看了三遍。”
“那您就该知道剧本上已经解释了,是胡元恩演技太好,她观察了很久才会这样。”
记完了东西的余寻光终于停了笔。
他觉得这个编剧的想法未免过于天马行空。
“一个人的演技能够弥补生活上的不同,可工作能力呢?许凤才的工作属于技术岗位,你们前面既然设定了胡元恩不学无术,那么她后面又是如何能够无缝衔接住许凤才的工作的?”
这位负责宋启丰部分的编剧已经有些不满意了,“胡元恩是如何代替许凤才工作的,宋启丰又不知道。”
“宋启丰不知道,观众知道。”叶兴瑜用笔点了点桌子,打断她。她根本听不下去编剧上头的胡话:“小余完全没说错。补个设定,胡元恩代替许凤才之后,她养了几个能帮她处理工作的助手。”
吕嘉言看见这位编剧的表情,觉得她的态度多少有点问题。
刚才她和叶兴瑜提意见,也不见其中有人这么不满。
编剧的态度余寻光也看在眼里,但他暂时不想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他继续保持就事论事的态度,“除了工作,胡元恩代替许凤才之后,她和宋海峰之间难道就没有了性生活吗?我认为这对于一对年轻的恩爱夫妻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
他话说得过于一本正经,这种直白的发言让还是小姑娘的编剧们统一红了脸。
叶兴瑜意思性的喊了一句,“小余。”
“对不起,我没有故意开黄腔耍流氓的意思。”余寻光低头道歉,完了继续说:“我想说的是,夫妻之间一个被窝里睡着,在设定他们相爱的情况下,不可能连枕边人的变化都不知道。”
李恕坤皱起眉头思索,“这里确实是存在问题。”
他也看出编剧们有些不服余寻光,开口帮他撑场子:“《与善同行》虽说不是生活剧,但要拍得真实,生活气也不能少。在完成这类创作的时候,编剧们最好不要抱有太多理想主义、浪漫主义。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端正态度,正视合理的意见。”
导演都开口了,不能不听。那个编剧却仍旧有些为难,“如果宋启丰知道许凤才不是许凤才,剧情就进行不下去了。”
“为什么进行不下去?”这就是余寻光真正想要问的,“既然我们整部剧的核心点在于点明阶级和人性,那为什么非要设定一个绝对单向的男主角?一定要为了过审把人物阉割到这种程度吗?”
叶兴瑜托着下巴,“小余的意思是,宋启丰可以知道自己的老婆已经换了人。”
余寻光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很聪明,编剧设定的他很聪明,所以他当然会知道。一个聪明的人,不可能是个看不出朝夕相处的老婆换了人的糊涂蛋。”
那位编剧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可以让他不聪明。”
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的。
余寻光笑得有些无奈,问她:“宋启丰不聪明,许凤才怎么会爱上他且愿意跟他结婚?”
叶兴瑜一路思忖到现在,“其实照小余的思路改,逻辑确实会更通畅些。虽说男主只是一个符号,但按如今的网络环境,我们要是把争斗完全聚焦于女性,观众容易有意见。”
吕嘉言翻着剧本,索性抛开那群编剧问余寻光:“宋启丰为什么在知道自己的妻子换人之后毫无反应?”
余寻光认为,“因为他根本就不爱许凤才。他需要的是一个出身不好,但很优秀的妻子帮他的家庭赚取名声,至于这个妻子是谁根本不重要。”
编剧插话:“他怎么会这么无情?”
“他的无情分明是你们给的。”余寻光翻到剧本里对应的那一页,一双清亮的眼睛盯紧了对面的编剧。
“你们在写宋启丰和许凤才认识的时候,写他们见父母、结婚的时候,小字内容的重点都放在他们之间的阶级差异上。因为我爱你,所以哪怕你的出身比不上我,我也会娶你。这种出于施舍,并且有点高高在上的态度,是真正的爱情吗?”
余寻光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才是那个理想主义。
见证过陈敏笙和华雅君之间的爱情之后,他根本不能理解剧本里宋启丰所谓的“深情”。
不平等的爱情,是真爱吗?
李恕坤终于是看出来了,因为编剧设定人物时的虚浮,加之对情感塑造的片面浅显,导致余寻光在理解人物时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这种剧本现象在现在的国产剧中其实是很常见的,少有演员会像余寻光这样较真。
李恕坤不禁问:“小余,你认为,宋启丰为什么会这样?”
余寻光的话说得很深刻:“在婚姻里,男性本身就是绝对的既得利者,尤其对宋启丰这种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合法婚姻的工具性更强。在宋启丰看来,许凤才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许凤才是许凤才,并且这个许凤才还知情识趣,不会给他的家庭他的名声,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
宋启丰不是没有发现妻子的异样,他只是根本就不在乎。
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
他分明是一个看似有情,实则无情的人。
只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宋启丰后面所有的行为都能说的通了。
他爱家,爱妻子,爱女儿,他的爱皆是浮于表面。
他的爱是那样的廉价。
如此,许凤才身上的悲剧感又增添了两分。
剧名与善同行,女主角许凤才最后真的就与善同行了吗?
细思恐极。
问题讨论到这个份上,情况已经明了了。
吕嘉言有种通透感,“如果把男主的底色改成这样,胡元恩的所作所为也有了值得可怜的地方。”
她费尽心机争夺了半天的东西,是别人轻而易举握在手里大半生的。
叶兴瑜望向李恕坤,询问他的意见,“要改吗?”
男主线虽说不重要,但也不能太没逻辑。
“逻辑不合理的地方过多,角色设定肯定要适当修改一下。”李恕坤觉得只要编剧愿意配合,一切都不是问题,“具体方向在拍摄的时候可以用技术调整,成片里我们确实要关注审核方面的问题。”
主编剧听到自己的想法被认可,终于松了口气。她主动站了起来表态:“确实是我们生活经验不足导致考虑的不到位,让剧本有了设定方向的漏洞。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都值得可行,我们会尽可能的做出修改。”
花花轿子人人抬,叶兴瑜立马说:“我们都是主创团队的一份子,不论过程如何,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剧拍好。创作一个剧本确实辛苦。这样,我待会儿先给每个老师发一千块钱的奖金。”
编剧们心里的最后一点不满终于散了,纷纷开口,“谢谢老板。”
面子给到,奖金也给到,编剧们终于不绷着脸了。
“我们一定把剧本好好完善。”
她们愿意配合,叶兴瑜的脸色总算好转。她最后抬手轻轻拍了拍余寻光的肩,以示安抚。
感谢小天使们的捉虫灌水营养液!!非常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剧本修改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