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柳村秋收前三日,年县令带着师爷和一众衙役亲自去看了水稻和螃蟹的生长情况。
结果自是皆大欢喜,金灿灿的水稻颗粒饱满,仅凭肉眼就能看出来绝对是个丰收年。
螃蟹也是个大肥美,韩家当场送了年县令一百只螃蟹,晚上又自己捞了几十只连吃了五天,过足了瘾。
年县令给溪柳村留了三名衙役帮忙秋收。
说是帮忙,但没有哪户人家真的敢让衙役帮着收稻子,三人其实就是现场监督,好第一时间向县令汇报水稻产量,顺带再学学如何抓螃蟹。
村里从五日前就开始陆续收螃蟹了,粗略估计整个溪柳村十天内能收获近两万只螃蟹,这么多螃蟹光凭卢掌柜可消化不完。
最后韩靖川和卢掌柜商定留给一品香5000只,经卢掌柜牵线陆续卖给了县里其他酒楼、鱼肆将近5000只,品百味自己留了1000只。
还有8000多只没找到销路,本来舒乐正在发愁,恰好冯忠回来了,最后决定都收走卖到府城和其他县城。
可惜现在的运输水平很难把新鲜水产运出省,不然广安县的螃蟹还能有更广阔的市场。
轰轰烈烈卖完螃蟹,基本长阳省各府各县都知道广安县有个村子在集中养蟹,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可以直接去溪柳村采买,特别是秋季的螃蟹,最是肥美。
此后几年,广安县的螃蟹名声大噪,在全大晟掀起了一股秋季吃螃蟹的浪潮,甚至连京城人士都以能尝到广安蟹为荣,有好美食者赞道:“广安蟹肥日,不食枉金秋。”
年县令知道后挺开心,本来他还想着若实在不行就下令县里各酒楼食肆一家采买一点,总不能养了螃蟹卖不出去,万一村民没了心气以后不想养了就遭了。
现在韩靖川和他夫郎自己就解决了售卖问题,县衙不用出面再好不过。
最终溪柳村尝试蟹稻共生这一技术的人家,水稻亩产平均增产近两成,种植认真的能增产近三成,韩家更是每亩都增产近四成。
年县令拿到田税账册时乐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看到来年全县税收上一个台阶后自己光明的未来。
他把韩靖川、韩父和大伯叫去县衙大大表扬了一番,赏了白银百两,又勉励韩靖川一定要勤学苦读,来年争取一次考上秀才,若能取得案首重重有赏。
一个县每届考上秀才、举人的学子人数、名次也是衡量县令政绩的标准之一。
由于届时县试、府试之时正值春耕关键时期,韩靖川恐怕没有太多时间亲自参与指导全县各村养螃蟹和种水稻,因此年县令决定让韩父和大伯从旁协助推广蟹稻共生模式。
韩父和大伯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还能踏进县衙,虽不是第一次见到县太爷,但还是紧张地说不出话。
后来见年县令一直和他们探讨种水稻的事情,二人才渐渐放松下来。说别的他们或许不懂,但说到种庄稼,这可是他们的拿手活。
这一聊就聊到了傍晚,离开县衙时,韩父和大伯红光满面。
忙完水稻收割,村里的玉米和绿豆也陆续成熟了,这两种农作物只要晾晒好能储存很久。
厂房仓库空间有限,周华一视同仁,从每家都收购了一部分先放在库里,剩余的由各家先保存好,将来再陆续收购。
经过一个秋天,整个溪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王婶子把全年卖粮和卖螃蟹挣得的银子数了一遍又一遍,担心自已数错了还让可柔帮忙数。
“柔儿啊,快帮娘看看,这是不是12两银子?”
可柔耐心地数了两遍:“没错,娘,就是12两。”
王婶子激动坏了,往年家里一年辛辛苦苦能赚10两银子就不错了,这还是算上家里男人时不时去扛大包、打短工挣的钱。
现在光是地里产出就有足足12两,可柔在淀粉厂做工每月还有1两银子,以及卖给淀粉厂豌豆、玉米、绿豆挣的银子,加起来数字惊人。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老天啊,我这是要过上好日子了?”王婶子总觉得像在做梦。
可柔抿唇笑道:“娘,以后等您孙儿大了,咱家也能供他去念书了。”
王婶子:“是是,咱家也要培养个读书人,要是能像川小子那么有出息就好了。说不定再过两年,咱们也能住上青砖大瓦房。”
村里像王婶子家一样的不在少数,手里有了银钱,好多家庭因为穷产生的矛盾迎刃而解。
现在溪柳村隐隐成了十里八乡的富裕村子。
来村里的媒人多了起来,大伯娘也趁机想给韩小溪寻一门好亲事。
但韩小溪现在已经不急了,自从开始写观察报告,他性子逐渐沉稳。
秋收完他把全部报告交给了韩靖川,不仅得了表扬还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韩靖川现在一心读书,已经顾不上写田间管理手册了,于是把后续的手册整理任务暂时交给了韩小溪。
韩小溪领了新工作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他二哥说了,这份手册十分重要,他可得好好写,哪里还有精力琢磨亲事。
大伯也想开了,儿子现在识字又肯干,眼看着越来越出色,何必急于成亲。
大伯娘没了辙:“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们,以后啊我也不管了,家里的事情有那么多需要我操心的,你的亲事你自己看着办。”
韩小溪嘻嘻笑着保证道:“娘,您放心,您以后的儿媳定不会差。”
────
农忙过后,文思堂不再讲授新知识,开始进入全面复习阶段,间或讲解往年科举试题,偶尔开启题海战术。
除此之外,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学生们在心里偷偷抱怨,却敢怒不敢言。
韩靖川也算是重新体验了一回另类高三生活。不过对于这样的高强度学习模式,他适应良好。
私塾里的气氛日益紧张,甚至隐隐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哪怕课间休息时,每个人说话声音都放低了不少,生怕打扰其他人背书。
程康琪在上午的抽查背诵环节又挨了罚,中午休息时,他失魂落魄,一口饭没吃。
韩靖川在一旁抓紧时间咽下最后一口饭,然后拍了拍程康琪的肩膀道:“别伤心,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下次一定可以背好的。”
“背不出,怎么都背不出,我就是痴傻,呜呜呜呜。”程康琪突然哭了起来,抽泣声越来越大。
韩靖川吓了一跳,也顾不得去谢景岚那里报道了,想安慰安慰程康琪。
王思突然大喊一声:“哭什么哭,吵死了,还让不让人背书了!”
课室安静下来。
程康琪最后也没吃午饭,捧着书本继续背诵,但究竟记住了几个字就不得而知了。
韩靖川无奈叹气,想让程康琪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可又不知如何开口。
这里哪个学子不想考中呢,一年又一年,背负着家人的期许,自己的理想抱负,放平心态谈何容易。
韩靖川自己也是焦虑的,只不过他在现代经历过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特别是高考,而且他又是内心坚韧之人,能够化压力为动力罢了。
饶是如此,日复一日的苦读,韩靖川还是肉眼可见得瘦了不少,舒乐心疼不已,只能想方设法让自家夫君吃好又“吃”饱。
不知道明天能不能上佳作推荐,如果上不了就继续苟一周收藏,横竖都要倒v这么多字了,拼一把。
老天保佑,我不想轮空v,555555。
明天先不更,等一下榜单结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第 72 章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