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白如雪,寂寂冷辉洒满成华宫的石阶。
睡梦中的元季瑶终于得到了一丝安宁,梦中的他坚如磐石般守在自己身旁,低声呢喃着:
殿下,别怕。
那微微凉的语调,与从前的他截然不同,充满了疼惜与关切。
元季瑶鼻头一酸,很想大哭一场,可她不敢,她怕一哭梦就醒了,梦醒了,他必然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于是就这样混沌着挣扎了许久。
久到易知舟一双膝盖已然发麻,他只能腾出一只手,轻轻拂开她脸侧沾着的一缕青丝,睡梦中的人好似有了感应,慢悠悠睁开了眼睛。
元季瑶:''易大人?''
她叫他易大人,喑哑的语调中带着几分惊讶。
易知舟颔首:''微臣在。''
在她渐渐清明的视线中,他无意识地勾了勾嘴角。
元季瑶被这个笑容震惊了,霍然眨眨眼,真的是他?
''天快亮了,殿下还想再睡一会儿吗?''
元季瑶这才扭头看向窗外,灰蒙蒙一片。
易知舟的声音再度响起,清冷中带着一丝尴尬:''殿下,不如先松开手?''
她懵懂的低头,发觉自己的手居然与他的手臂紧紧交缠在一起!!!
少女之前还苍白虚弱的脸轰然涌上一股热气。
''你,你怎么在这里?''她松开手,艰难又仓惶地撑起上半身,脑海中却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寝殿里?
而且,她探究的目光顺势扫过男子挺阔的身型,他竟然穿着医官的衣裳?
难道?
忽然意识到什么,她的脸渐渐红润起来,难道他一定是担忧自己,所以才深夜乔装而来?
少女的心倏尔雀跃起来······
易知舟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声线平稳:''闫大人说殿下梦魇,命微臣前来协助。''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清亮。
少女心头的雀跃轰然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丝难以名状的酸楚,原来如此。
他与闫大人十多年好友,受他所托,来探望自己?
似乎也说得过去。
元季瑶扯了扯嘴角,犹豫着该说些什么才好。
长姐说过,凡事不必拘泥与开始,只要过程和结果尽如人意,就已弥足珍贵了。
思及此,元季瑶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再次看向易知舟时,眸光透出几分盈亮:''多谢易大人了。''
他似乎总是出现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意识到这一点后,她的一颗心越发满涨起来,抿了抿那本就没有几分血色的唇瓣,痴痴地抬头看他。
易知舟颀长的身影一动不动站在床榻前,他此刻沉默并非有话要说,而是长久的维持中,手脚具麻,实在需要缓一缓。
榻上的九公主并不明白,她错以为他那默不动声的样子,是在回应自己凝视的目光。
这种暧昧的氛围实在令她悸动不已。
她想说些什么,可搜肠刮肚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唯有努力压抑住此刻的心跳,与他四目相对。
少女的眼神过于直白,易知舟难以承接,索性移开目光,可这一环顾,才发觉此情此景有多么不合时宜。
深夜,臣子出现在公主的闺房中,实在是,不合礼数。
于是他很快告辞,快到她还没有来得及问,下一次何时再见?
月色寂寥。
众人都已退下,唯有青柑守在门边。
见医官打扮的易大人从屋内退了出来。
他递给青柑一个眼神。
后者立即进屋伺候。
自那一夜后,九公主梦魇的症状便好了许多,洛贵妃原本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放松下来。
滇南的案子办结了,今日朝廷便开始着手陇西裁军一事,直到午膳时分,武帝才抽身来了一趟成华宫。
见女儿气色好些了,陛下倍感欣慰。
''陛下,待九儿再好些,臣妾想亲自去永安寺祈福。''
洛贵妃说完,武帝表示赞同,北苑发生的事,他们都默契的没有再提及,但九儿为此受到了惊吓,夜不能寐实在令人挂心。
武帝:''待日头再和暖些,让崇烨陪着你们同去。''
一旁的元季瑶抱着小鱼儿,口中却嗔怪道:''八哥才不愿意去呢,他最厌烦求神拜佛那一套。''
武帝闻言目光悠悠看向女儿:''他不去?那···朕就从禁军抽调些人陪你同去。''
分明是一句很寻常的话,可武帝一说完,女儿的脸就红了。
候在一旁的人精曹公公立即心领神会,前几日陛下命他亲自去殿卫军关照过易小侯爷。
北苑之事虽然难以启齿,但武安侯智勇双全,陛下已经动了心思,想必等九公主身子再好一些,就能听见赐婚的好消息了。
元季瑶想要掩饰自己雀跃的心思,可红彤彤的小脸早已出卖了自己,她羞涩地用手背贴了贴自己的脸颊,难为情地看向双亲。
武帝本想过几日再说这件事,可今日九儿状态不错,他索性就开口:''武安侯人品贵重,郎艳独绝,朕有心为你们二人赐婚。''
洛贵妃急忙看向陛下:''陛下,咱们还没问过九儿的意思呢。''
武帝含笑:''朕现在不是正在问她吗?九儿,这门婚事,你意下如何?''
此刻的元季瑶却顾不上害羞,因为她想起一件事,那一夜,易知舟走得太快了,她尚未来得及问他一句·······
落花有意,不知流水如何?
武帝与洛贵妃对视一眼,种种传闻他们也知晓几分,九儿的心思昭然若揭。
既如此,赐婚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元季瑶一时拿不准,红着一张脸看向武帝:''父皇,女儿与易大人还不曾······易知舟他不爱说话,我···我···''
武帝明了,武安侯性子确实寡淡了些,但男人过于长袖善舞,也并非好事,总之,他很满意这桩婚事。。
洛贵妃却另有所顾虑,皇后娘娘有意将楚家女儿嫁给易大人,这件事恐怕陛下还不知道,她犹豫该不该说······
武帝却已经先一步开口:''永安寺路途遥远,届时,朕命易知舟护送你们母女二人同去。''语落,陛下略有深意地望着女儿:
''届时,有话尽可慢慢说。''
*
永安寺位于城外东南方向的崇华山,从都城出发,约莫两个时辰的路程。
易知舟奉命带着一百五十人的禁军队伍,护送洛贵妃母女二人前去祈福。
时日,碧空如洗。
华盖香车在官道上稳稳前行,易知舟明光亮甲,持剑打马跟随在侧。
这桩差事,指名道姓,他不能亦不敢推拒。
出发前殿卫所的同僚们围成一团笑着追问:往后是不是就要改口称呼他为驸马爷了?
哄笑声中,易知舟没有回答。
这个问题,亦令他辗转难眠。
二十年来,头一次遇上如此棘手的情况。
相比于他的忐忑,车内的九公主也好不到哪去。
她知道他就骑马跟在队伍中,好几次都想偷偷掀开车帘一睹心上人身姿,可母妃用眼神制止了她。
当朝公主的矜持不可抛却。
更何况,到了永安寺还愁没有说话的机会?
元季瑶紧张地搓了搓手,收拢袖中那一团柔软,不敢造次。
永安寺是都城方圆百里之内香火最旺的寺庙,供奉着释迦牟尼。
得知贵妃娘娘与九公主亲临祈福,从两日前便开始清场戒严。
直至马车来到广寺之外,中门大开,层层台阶之上的大雄宝殿内香火袅袅,威严肃静。
元季瑶与母妃依次下了车,翘头履才落地,便有僧人前来迎接。
''阿弥陀佛,贫僧拜见贵妃娘娘,拜见九公主殿下。''
洛贵妃双手合十在胸前,端庄又恭敬:''腾空住持有礼,本宫今日携女前来,多有打扰,还望大师莫怪。''
二人寒暄了几句,腾空住持便恭请贵人入寺。
元季瑶偷偷朝后瞥了一眼。
骄阳下,一道拓跋的身影就伫立在不远处,他神色端凝,侧颜俊朗。
拜六感灵敏所赐,易知舟飞快捕捉到这抹''偷窥'的目光。
四目相交,明媚善睐的少女慌不择路的转过身,匆匆追上母妃的脚步。
广寺幽深,花鸟相映。
一尘不染的佛堂中供奉着慈眉善目的佛祖金身,贵妃娘娘虔诚地祈祷,一愿陛下龙体康健,二愿子女顺遂无忧······
元季瑶跟在母亲身后,明丽的少女端端正正跪在锦绣蒲团上,她并不过分崇信佛祖,一来性格所致,二来,出身天潢贵胄的九公主,锦衣玉食,有生之年似乎还没有什么她求而不得之事······
不过,如今,似乎真有那么一样······
她偷偷回头,朱红的殿门外,只露出那人的半边袍角以及银光闪闪的剑鞘。
她倏尔回头,虔诚的看向佛祖。
阿弥陀佛,佛祖在上,小女有一心愿,还请圣尊照拂······
瑶阶玉树,丰神俊朗的易小侯爷尽心尽责守在殿外,枝头的银杏树还翠绿油亮,与秋日截然不同。
贵妃娘娘在住持的陪同下继续前往慈航殿祈福,一众宫娥都簇拥着贵人往后院走去。
九公主只身一人从正殿内出来。
今日礼佛,不宜张扬。她特意穿了一件竹叶青色的对襟襦裙,雪白的绣边,三千青丝高挽成温柔的从云髻,恰好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正腼腆的看过来。
二人四目相对。
谁都没有开口。
殿宇重重,耳边却万籁俱寂。
半晌之后,依旧是九公主率先打破沉默:''听柔嘉说,易夫人也虔诚向佛?''
易知舟从善如流:''是的,家母在府中供奉了一间小佛堂,日日诵经祈祷。''
说话间,她自认为不着痕迹地向他靠近一小步,压抑着心头的紧张,浅笑着提起:''听闻这永安寺的香火十分灵验,易大人既然来了,不如也求一支签?''
易知舟刻意忽视那道期待的目光,低头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铠甲:''微臣持兵介胄,只怕冲撞了佛祖。''
语落,对面的九公主果然笑容一顿,抿了抿唇才接话:
''原来如此,倒是本宫忘了忌讳。''
二人一时无言。
元季瑶摸了摸袖筒中柔软的触感,心思旁落,随口问道:''柔嘉近日可好?''
易知舟其实不太明白九公主口中所谓的好,具体指什么,但他还是顺从的点点头:''她很好。''
语落,二人再次陷入沉默。
不远处,青柑和松萝却巴巴地望着台阶上的男女。
英气勃勃的小侯爷与娇俏妩媚的公主殿下,怎么看都觉得万分般配。
青柑回想起梨园里的戏文,又想到此行的目的,忍不住期待地问道:''松萝,你说戏文是不是要成真啦?''
青柑和绿萝都是实打实的,一线吃瓜群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 三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