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娇娥 > 第3章 第三章

娇娥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仲夏田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23 20:53:21 来源:文学城

第三章

伏天上山,一定要赶早,最好天不亮就出门。

三更天不到,就要出家门了。

孟锦里是起惯了早的,乌珠清亮,安安稳稳地坐在车中,旁边的顾林莼睡眼惺忪,忍不住歪在母亲的身上,哼哼唧唧,像只撒娇的猫儿。

林氏轻轻一叹,语气既无奈又宠溺:“在家里散漫也就算了,出了门还这么没规矩。”

“娘亲,我困……”

软软糯糯的声音,说起话来不得了。

林氏低嗔:“都多大了,还这样耍赖!你也不怕让你姐姐看了笑话。”

顾林莼笑着,眼睛微微眯成一条缝儿:“姐姐才不会笑话我,姐姐更疼我呢。”

“你啊……什么时候能有你姐姐一半懂事乖巧,我也就安心了。”

“不要,姐姐一个人乖巧就好,我偏要磨人,粘着娘亲一辈子。”

“胡说八道。”

林氏无奈,一脸宠溺,整了整女儿鬓角的碎发。

孟锦里含笑不语,神情温和,眉目婉约如画。

林氏看她一眼,喜她懂事。

孟锦里和顾林莼一起长大,两个人的心性一静一动,偏偏脾气相投,比亲姐妹还亲,双胞胎似的形影不离。

林氏很欣慰。

不过,若是她们的心性能中和中和,动静两相宜,那就更好了。

过阵子,到了金陵,那边人多事多规矩多。

莼儿不比孟锦里沉得住气,到时候,不知要让她操多少心。

出城一个时辰,上山半个时辰。

幸好,山中多树荫,还有一点清凉。

孟锦里提裙下了马车,和舅母和莼儿一起来到香山寺,门前站着两个粗布衣裳的小和尚手持扫帚,慢悠悠地扫着地。

佛门清静之地,连片落叶都看不见。

小和尚双手合十,垂眸恭敬。

约莫十来岁的年纪,明明都是半大的孩子。只因剃了度,出了家,便不再是世间清朗的少年,而是超脱红尘的小师傅。

清白的脸庞,含蓄的眼神,张口闭口都是阿弥陀佛。

这香山寺地方不大,香客却不少,来来往往,皆是女施主。亏得寺内的香火旺盛,方才,压得住这满院的脂粉香。

几步之外,孟锦里看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锦衣姑娘,被婆子奴婢簇拥着。

她一路走一路咯咯地笑,毫无顾忌,圆圆的脸颊,很讨喜。

她的衣裙又花又艳,花红绿浪,红是百花红,浪是千里浪,亮灿灿的细线又给那丰圆紧实的身体镀了层金,迷人眼。

佛门清静之地,偏她放肆张扬,实在少见。

顾林莼挽着孟锦里细细的胳膊,窃窃私语:“好奇怪的女子。”

孟锦里笑而不语。

世上奇怪的人多了,那女子不算,她只是大胆快活罢了。

人间走一遭,求活易,快活难。

她,做了不知多少人想做的事。

一众人缓步佛殿。

孟锦里眼观鼻鼻观心,看着地上平扁陈旧的蒲团,不知跪过多少人了,抬眼再看,面前的佛像低眉慈颜,莲花盘坐,只掌托珠,栩栩圣光笼通身。

孟锦里双手合十,跪拜行礼,无欲无求。

她今儿来此,本就不是为了拜佛。

香山寺的后院里,有一池艳丽锦鲤。

每次上山,孟锦里必定要去池边喂鱼。

隔夜的干馒头,微微泛了黄,一点点搓碎,簌簌扔下。

顷刻间,水波粼粼,白黄橙红蓝,如一团团花儿,缓缓绽放。

不知是不是因为养在寺内的缘故,鱼儿都染了佛性,不争不抢,慢悠悠地摆动着绣尾,张开圆圆的嘴,慢慢地吞。

孟锦里望着它们,格外出神,连顾林莼过来找她都没有察觉。

顾林莼见她发呆静坐,起了玩笑之心,对丫鬟们比划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离她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才开口唤道:“姐姐!”

她的声音轻柔,莫说人了,连池塘里的鱼儿也惊吓不到。

孟锦里抬眸看她,嘴角噙着淡淡地笑。

顾林莼知她从来不会生气,挨着她一起坐下:“姐姐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这些鲤鱼又不会说话,看久了多闷。”

“这么好看,怎么会闷?”

“哦……姐姐你看,它们居然被养得这么圆滚滚的?不得了不得了,出家人不食荤腥,偏偏它们如此肥美,整日游来游去,怕是要勾出那些小师傅们肚子里的馋虫来,万一有人贪心破戒,岂不是……阿弥陀佛!”

顾林莼心思单纯,想什么就说什么。

丫鬟们闻言低头偷笑。

孟锦里也含笑看她:“佛门净地,仔细旁人听了去,太失礼。”

顾林莼越想越笑,眉眼弯弯,一手以手帕遮唇,一手挽上她的胳膊,撒娇似的:“这话,我只说给姐姐一个人听。若有别人知道,也是姐姐说出去的。”

“你啊……”

孟锦里被她逗笑了。

在顾林莼心里,孟锦里就是她的亲姐姐,甚至比亲姐妹还亲。

孟锦里比她年长两岁,早已是大人性情,温煦美丽,说话办事比泰山还“稳重”。

只是,姐姐时常喜欢一个人发呆,一呆就是好久。

顾林莼陪着孟锦里一起看鱼,看着看着,她突然又有话了:“我知道姐姐为什么喜欢这些鲤鱼了?”

“嗯?”

“因为姐姐你……”顾林莼故意拖长了音:“你也是一尾锦鲤。”

孟锦里笑而不语。

是啊,名字都是同音字。

顾林莼对她甜甜地笑:“既然姐姐也是锦鲤,那我只对姐姐你许愿就成了。”

“好,你想许什么愿?”孟锦里顺着她的玩笑说。

她在家中备受宠爱,还有什么想得而得不到的?

顾林莼歪了一下头,很认真地想,却不知怎地,嘴角的笑容淡了几分,微微垂眸,不说话了。

“怎么了?”

她的喜怒哀乐,从来都写在脸上。

“姐姐……”

“嗳。”

顾林莼犹犹豫豫:“我们不去金陵城,行不行?”

孟锦里眸中漾出一丝波澜。

原来是为了这个。

“你不是喜欢出去玩吗?金陵繁华之极,多得是好玩的地方。”

顾林莼的手指不安地动了动:“哼,哪里是去玩的?娘亲说的好听,其实,我心里都知道。”

大宅院里,哪有守得住的秘密。

丫鬟婆子们一人传一句,慢慢也能凑出一个首尾来。

“姐姐,金陵再好,也不比咱们自己的家好啊。而且,娘亲这次打定主意,要把咱们两个嫁出去!谁想嫁人了?我不要嫁,我也不要姐姐嫁!”

孟锦里柔柔一笑,轻轻摸着她软嫩的小手,温声细语道:“你一天天长大了,也该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嫁不嫁人的,都是后话,且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咱们此番过去就是见见长辈,走走亲戚。你莫要胡思乱想,仔细舅母要伤心。”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顾林莼是听不进去的。孟锦里说的话,她都愿意听。

“真的么?姐姐。”

“当然是真的。”孟锦里拍拍她的手背:“谈婚论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说说就有了?亏你也不害臊,当着佛祖菩萨的面,说什么嫁人不嫁人的。”

“姐姐!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呢。”

顾林莼心情好了起来,复又撒娇,歪头靠向她的肩膀。

孟锦里抿唇,看向池中的锦鲤。

鱼儿悠哉,丰衣足食,从来不缺香客们的投喂,可终究不能脱离这一汪池水。

幸也不幸。

而她们,何尝不是一样呢。

金陵一行,原定在下月初三启程,谁知,那边又来了书信催促。

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亲自派人来接了。

好端端地,怎么这样急?

孟锦里在长辈们的话里话外,听出一点端倪。

自从年后,太妃娘娘的身体就一直不大好,缠绵病榻,听说连圣上都惊动了,派两位宫中的御医,前去行宫看护。

年过六旬的人了。

有些话,说得太明白,反而不好。

人死如灯灭。这三四辈子的脸面和荣耀,耽搁不得。金陵那边,更不想夜长梦多。

随行的东西都备齐了,随时都能出发。

日子说定就定。

三天之后,孟锦里就要去金陵了。

老太太心里舍不得,让她暂时搬来西苑,和自己住上两晚,多相处相处,说点体己话。

满院灯火通明,人影晃动。

丫鬟们薰香驱蚊,拿着绢扇,轻轻地拍打纱帐,细细检查。

饭后的茶,越清淡越好。

孟锦里平日里都是喝点梅子汤,今儿陪着祖母一起用茶。

老太太手持佛珠,一颗一颗地拨弄,问了一句:“那日,你们在香山寺求签了没有?”

孟锦里垂眸想了想:“大舅母给我求了一只,是中上签,无风无浪。”

既是无风无浪,也是无欢无喜。

老太太手中一顿:“你这孩子,求签要自己去求,心诚则灵啊。”

孟锦里微笑:“舅母的心意也是一样诚的。”

她们求得就是此去金陵的结果如何。

事在人为,只靠佛祖保佑,怕是不行的。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安静了。到了那边,你这样可怎么出头?”

孟锦里垂眸:“您是知道的,孙儿我一向不爱出头。”

出风头的事情,不适合她来做。

孟锦里很清楚自己的分寸,比起出风头招摇,她更喜欢做一个识趣的人。

“锦儿……”

老太太的神色突然认真起来,手里的佛珠也停下来了。

“脂粉堆里的是是非非,素来是最磨人的。女人间的较量,从来不比男人们的少。此去金陵,由不得你愿不愿意,凡事都要争出一个头!这是为了顾家,为了我,也是为了你自己。”

“锦儿,有些事情,不争就是输,知道吗?”

“是。”

外祖母这般语重心长,孟锦里也只能点头,眼底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无奈。

嫁不嫁人,于她而言,根本无足轻重。

偏偏长辈们这样在意,心心念念地要给她谋一个“好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