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江*******秋 > 第2章 第二章 一剑霜寒

江*******秋 第2章 第二章 一剑霜寒

作者:风*******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5 13:50:46 来源:文学城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君九兰在屋后整理兰圃。

女孩提着水壶跟在旁边,观看得仔细。

这些兰花品种不一,有的名贵稀奇,也有卖价很贱的大路货,还有的是山里的野苗子,花农惯常所不取。君九兰一株一株都打理得很精心,探土施肥,扶苗剪叶,看它们蓬蓬勃勃长在一起,便欣然展颜。

上官陵微微一笑:“先生若是治国,必定‘泛爱众而亲仁’。”

君九兰收起花剪,转过头来打量着她,若有所思。半晌,忽问:“阿陵今年几岁了?”

上官陵摇了摇头。她并不记得年岁,只记得春花秋叶开谢了几度,却也未曾细数。

君九兰又问她:“可想下山看看么?”

“下山?”

上官陵先是错愕,继而便向往起来。避世许久,又何尝不好奇人间烟火呢?

君九兰见她神色中流露出几分雀跃,不禁一笑,眉目愈发柔和:“山上虽然清静,久居也无趣得很。下去散散心也不错。”

他是有他的志气和秉持,可以甘心于竹篱茅舍的生活,但上官陵年纪还这么小,凭什么让她陪着自己在深山老林里空耗一生?何况他分明看得出来……这孩子,是心比天高的。

“和先生一起吗?”孩子问得理所当然。

“先生不去。”他轻咳了几声,见女孩黯然了脸色,忙又劝慰:“代师父会陪着你。先生近年腿脚不灵便了,跑起来费力气,你去外面看到什么有趣的,回来说给先生听,不也一样么?”

上官陵扶着他在石凳上坐下,随手拂去桌上几片落叶,淡淡道:“那我也不去了,就在这里照顾先生。”

“别任性。”君九兰笑笑,摸过茶壶倒了两杯,递了一杯给她,“我已经和长空说好了,你是要先生食言么?”

上官陵一怔,顿时无言以对。以代长空的性情,不管是谁,敢在他面前出尔反尔,都得招来一顿好骂。

“带上这个。”君九兰拾起佩剑递给她。

这把剑比她日常练习所用的更沉一些,端在手里,突然就产生一种非同儿戏的醒悟,让人不由自主地肃敬。

上官陵握着剑,默默寻找着适应的手感,忽见君九兰又递来一物。

“这是你前几日落在竹林里的。”

莹白光洁,色泽温润,是块美玉。

“很好的东西,别再弄丢了。”君九兰微笑。

上官陵早已学过《礼记》,自然懂得他话中的深意。君子比德于玉,是寄寓更是寄望。

玉是很久以前谢瑶送的,原本是那时看她贫弱,让她留着需要的时候换钱用。

上官陵拿起那块玉,心内一阵酸涩一阵暖。

她虽身世不幸,却也幸承过许多美意。谢瑶是她仇人的孙女——前世的仇人,但也是她今生的恩人。恩仇错结如此,谁能理得分明?世间不乏恩怨分明的人,却难有恩怨分明的事。

她就这样带着一块玉、一把剑,还有一怀纷总总的心绪,去往了俗世人间。

人间未必繁华,但热闹总是有的。两碟小菜一壶酒,三五个人聚在一处,就能吹侃出乱坠的天花来。

“如今这天底下哪还有能待的地方?北边在打仗,南边也在打,中间更是一团乱麻,也就咱这儿还算安稳。”

“那可不?也不看看咱这儿的风水?”一人立马接腔,语气颇为得意:“洪天师都说是宝地。当年在这儿看了仨月,又是哭又是笑,差点就赖在这儿了。”

他还意犹未尽,旁边的同伴已经听不下去:“你瞎掰的毛病能不能改改?人家洪天师什么没见过,还又哭又笑?你当是疯子呐?”

“嘿!我那时还真就以为是个疯子。这事真不骗你,他就坐在我爷爷家门口的土坡上,灰头土脸,衣服都破了,起先我还当是个要饭的。”

同伴端着酒杯,嘲笑得十分直白:“估计就是个要饭的,你一贯眼瞎,肯定认错人了!”

邻桌的上官陵一边忍笑一边夹菜,代长空面无表情地喝着酒,仿佛充耳不闻。

“要我说,这跟风水没关系。”另一人插口道,“咱们连越之所以没事,主要是因为五公子还在的缘故。”

“五公子?你是说公子九兰吗?他不是早都隐居去了吗?”

“他虽然号称隐居不问朝政,但如果连越真有危难,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那人说着说着,却叹了一口气:“不过我听说,他的日子恐怕也不多了……”

上官陵听到这句,脸色骤然一白,正准备过去细问,猛见代长空站起身来。

“结账!”

代长空今天的步伐极快,饶是上官陵自幼习武,体力胜过寻常孩童,也只恰好勉强跟上。

“他们为什么叫先生五公子?”

看看代师父的脸色,上官陵无奈。若是有的选,她也想换个人问,可惜是在野外,四下罕有人烟,代师父是唯一可以盘问的对象。

出乎意料,代长空回答了她:“九兰是国主的五弟。”

先生是连越国主的弟弟?虽是头回听说,上官陵倒也不觉特别吃惊,一恍之后,立即问出更关心的问题:“那他们说先生日子不多……是什么意思?”

话一出口,代长空陡然停下脚步,脸上又多罩了十层乌云。

上官陵见这情形,心又下沉了几分。

代长空的心情大约也极其复杂,面色不住变换,良久,仿佛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转过身来,精光烁烁的眼睛直盯着她:“你真要知道?”

上官陵略一沉吟,坚决地点下了头。

代长空道:“你知道他这次为什么非要你跟我下山吗?”

“不知。”

代长空哼了一声:“因为……”

背后疾风一掠。

代长空话声一顿,脸色立刻变了,紧接着从额头到脖子全都涨得通红。

“混账!我的剑!!”

他怒骂一句,风一般地追了出去。

上官陵望着他转瞬消失的背影,一时怔仲。

代长空爱剑如命,能从他身上摸走剑的想必也不是等闲人物,看这情形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了。没办法,只好暂且等着。

她转头打量起周遭的环境。前面是一道江,江流荡荡。后面是一片林,林叶萧萧。

正是初秋时节,晴空万里,飞云苒苒,偶有雁过长天,一声鸣。

西风冷。

秋水寒。

刀光更寒。

上官陵失色,足下一点急退,反手拔剑。

来者不多,四个。

但用来杀一个孩子,这个数目已太多。

她一慌,剑没拔出来。

她平生第一次遇到敌人时,竟然拔不出剑来!

情急之下,只好带着鞘一挥。刀锋剑鞘相撞,几乎震麻她半条手臂。

堪堪躲开一击,她飞身再退。

身后已是树林了。

琴声忽起。

琴声起自江上,始而悠渺,继而清嘹,破江雾而来,忽然澎湃,如听万壑松涛。

那些杀手听到琴声,突然间弃了上官陵,调头奔江面而去。

江上有舟来。

上官陵目力极佳,远远一眺,不由惊呼出声:“先生!”

正是君九兰。

他还带着那把不鸣的琴。

但此刻,琴在他指下奏出了流水乐章。

杀手不知何时多了一倍,向着浮波而来的小舟猛扑过去。

“先生小心!”上官陵心跳到嗓子眼,顾不得安危,跟着冲了过去。

君九兰俯首奏琴,恍若未觉。

杀手踏入江涛,杀势比波涛更汹涌。

一声异响,却是琴上断了一根弦。

君九兰并不在意,继续弹奏。

杀手排成阵列,迎面将舟船包抄了起来。

嗒的一响,又断了一根。

小舟近在咫尺,杀手腾空而起。

第三弦断。

杀手齐齐挥刀,森白的刀光带着重压,和杀气同时倾轧下来。

君九兰始抬头。

四弦一声,崩然俱断。

寒光破琴而出。

上官陵睁大了眼,她认得出那种光芒。

——是剑。

飞龙一般的剑。

是剑化作了龙,还是龙变成的剑?

江上刃光连闪,铿锵不断,全都被击飞了出去。

船头落下一线红。

“先生!”上官陵和泪带笑,冲着小船奔过去。

“七弦尽,殚思出。”

君九兰低声自语。他凝望着手中剑,神情有些不知何解的微茫。

他们没有回孤竹,却在附近一座小院里住了下来。君九兰不知是受伤还是病重,那天一踏进院门,就吐出一口血来,把上官陵吓了个不轻。她着急地询问,君九兰却只是看着她,微笑不语。

既然先生不愿说,上官陵也就知趣地不再提起,反正最要紧的是让先生把病养好。

药汤汩汩,茶炉生烟。梧桐叶一片片地落,桐子却成熟了,一颗又一颗,高高地吊在枝茎上,小铃铛似的。

虽然并不是在山上,日子却还和山上一样宁静,君九兰含笑告诉她:“这就叫‘心远地自偏’。”

他又问:“你想要客人吗?”

客人在他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就来了。

不算生人,但也不是熟客——至少对上官陵来说是如此。这个半生不熟的客人一出现,上官陵就没来由地有些不安。

师若颦。

身后还跟着一群人,个个素巾蒙面,腰坠流苏,有一种齐整的好看。

女子清婉婉地站在那里,神情姿态很熟悉,抬眸一笑,秀丽中带着点锋利。

“你怎么来了?”

“你终于来了。”

后一句是君九兰说的。他靠在榻上,手里松松地握着一卷书,对师若颦说:“如你所愿。”

师若颦秀美的眼睛将他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方才确认般的点头:“你快死了。”

上官陵顿时手脚冰凉,脑海中一片空白。她想上去质问,却被那些蒙面人紧紧押住了。

师若颦走过去,在榻沿坐下,拉过君九兰的手腕探了探脉,说话的语气好似老友叙谈:“你不知道自己不能动武么?我告诉过你的,‘转愁肠’跟着内力走。你要是能忍着不动手,或许还能再熬个三五年。”

“你费了这么多心思,不就是为了诱我动手么?”君九兰淡淡道,“我若不动,岂不令你失望?”

师若颦格格笑起来:“这么说,你还是为我死的了?”她渐渐敛了笑,似有所思地点头:“也是,毒是我给你下的,不管你死的早还是晚,都算是为我而死。”

君九兰默然不语,视线转了转,落在上官陵身上。

“有遗言?”

师若颦挑眉,抬手一挥,蒙面人放开上官陵。女孩一下扑过来,哭着跪倒在榻前。

“先生……”她抽噎着,“我害了您……”

“别这么想。”君九兰低下头,替她擦去泪水,“这与你无关。就算没有你,他们也会制造其他机会逼我动手。”他微笑地看着她,神色温柔而诚挚,“多谢你伴我这些年。以后你就跟着代师父去吧,他脾气虽坏,心肠却是好的。”

上官陵泪落如雨,就着榻边叩头。

抬起头来,君九兰已闭了眼。

人世渺渺,从此揖别。

师若颦轻叹了一口气,像是卸下重负,又像是可惜。目光在逝者身上略停了一会,便调转开来,越过上官陵,落在了后面的书案上。

案上有一口剑,无鞘。

鞘本是琴,如今弦绝琴毁。

“七弦拂尽,而殚思剑出。”师若颦拿起剑,端详了片刻,笑赞:“好一口神兵!”

手腕一转,扔给了身后的随从。然后头也不回,走出屋去。

众人紧随其后,鱼贯而出。

风卷起枯叶,一重又一重,拍打着院门。师若颦忽然停了脚步,转过身来。

女孩泪痕未干,神色冷冷。

“那是先生的剑。”她盯着师若颦说。

师若颦笑起来,缓步至她面前,按着她的肩膀蹲下身来,和蔼地道:“你也跟我回来吧?飞卿可是很想你。”

上官陵微微皱眉。她对晏飞卿印象极其模糊,毕竟只在幼时见过一面,晏飞卿又能怎么思念她?

她自然知道师若颦是在哄她,不知道对方什么想头,或许是为了减少一个潜在的未来仇家。

师若颦以一介女子之身,坐到了长杨大乐正的位置,并且一手组建了登临阁,心思岂能不缜密?

“师乐正抬爱,上官陵不敢当。”

“六年过去,你还是这么乖。”师若颦笑着抚摸她的脸,上官陵挣扎着避开,后退了一步。

“我说真的。”师若颦也不计较,款款站起身,“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与其在江湖上风餐露宿地飘荡,不如跟着我,登临阁里有最好的师父。”

“怎嘛?抢人抢到我头上来了?”

人影一花,上官陵忽然腾空,被人挟在了手上。

“代师父!”上官陵喜道。虽然代师父难伺候,但此刻见到他,只觉得尤为可亲。

代长空埋怨地横了她一眼:“你们躲得够难找。”

师若颦见到代长空,笑意立刻带上了几分恭敬:“代先生说哪里话?我们只是想请您的高徒来做客。”

“我替她拒绝!”代长空直截了当,一指大门:“你们可以滚了——还是,你想先打一架?”

“玉衡双子都留不住您,我又岂是您的对手?”师若颦深深看了他一眼:“告辞。”

师徒俩将君九兰遗体带回了山中安葬。

生时居于此,死后葬于此,先生有知,必也是合意的。满山红叶落,桂子已飘香。日居月诸,归鸿去雁,也都还如从前一样。

上官陵在坟前洒下一杯酒,祭物简单,祭意却庄重。

“以前听九兰说,鬼神飨德不飨物。”代长空拄着剑,点点头:“心意到了就好。”

上官陵拿起地上的剑,站起身来。

代长空问:“这是哪一把?”

上官陵转头向他望了望,代长空嘴角一弯:“我知道了。”

君九兰用另一把剑的鞘收起了殚思,当然,师若颦不知道。

“现在去哪儿?”上官陵问。

“放心,跟着师父,哪儿都能去!”代长空见她神色平静,心里忽有点奇异:“我还以为你至少要先哭个三天。”

他原本还在头疼怎么哄孩子,现在倒好了,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觉得仿佛哪里缺了一块似的。

“人死不能复生,哭有什么用?”女孩凝视着墓碑,神色杳暝。

不是不悲痛的。但再悲痛,生活仍要继续。哀毁过甚,也不是先生愿意看见的吧?

代长空拎起酒壶,半是无奈半是好笑:“你这娃娃,懂事得有点过分。”

上官陵无声地走过去,将他手里的酒壶接了过来。

“我都已经长大了。”

“是是,你大,你比我还大!”代长空吃吃发笑,领着孩子走下了山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