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瑶的种田生活 > 第48章 第 48 章

江瑶的种田生活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姜楠不知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9 20:12:31 来源:文学城

“我们种植中药材,可以适量施肥,但最主要的,是三五年一收。

短时间来看,大家要靠中药材致富的想法,大概率要先放一放。

但是,只要熬过最初的几年,后面的药材,每一年就会有每一年的收成。”

江瑶这边正动员穆岭的村民种植中药材,不料上面一个消息来的猝不及防。

穆岭的原住民都得集体搬迁。

据说是穆岭土质疏松。

气象观测,未来常年降雨,穆岭土质流失严重,会越来越不适宜村民居住。

接到通知的江瑶也是一脸懵。

不过既然组织交代了任务,江瑶也尽可能接受。

眼下,只有尽力完成。

“怎么可能搬家?我不同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搬走了我们靠什么生活啊?”

昨天开了动员大会,今日又开搬迁告知会。

穆岭的人反抗情绪很严重。

不过江瑶还是把原委细细道来。

“村里有很多叔伯婶子辛辛苦苦一辈子把孩子送到了镇上、县城、城里,更有甚者,把孩子送到了大都市。

虽然大家都想守好孩子们的根。但是,人才是最大的资本。

国家会酌情考虑给部分家庭安排工作,剩下的也慢慢会有适合自己的营生。

总之,在国家的领导下,大家将来都不会饿肚子。”

周围还是一片反对声,不过较以前,声音小了点。

开完会的江瑶,立马着手准备穆岭原住民的搬迁工作。

经多方配合,A市首届农产品展销会如期开展。

来参展的各村各县,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展销会一部分是农产品介绍,另一部分是农产品品尝。

据江瑶了解,侯家庄粉条做的酸辣粉爽滑弹牙;李家村的西红柿清甜可口、草莓形美味甜;当然,穆岭的中药材药香四溢,都得到了参观者较高的评价。

不过穆岭要搬迁,江瑶便把目光移到了穆岭的新迁地,覃川。

史料有句话,八百里覃川。

江瑶带了村里部分人,去了覃川转了转。

一望无际的覃川大地,广袤无垠。

排列整齐的新农村,正在建设当中。

一辆辆挖掘机和大卡车来来往往,有条不紊。

每家每户,独门独户。

覃川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单这一点,就比穆岭吃井水要方便的多。

江瑶这边正忙着搬迁造册的事情。

李家村的江建国也没闲着。

将阳山屲种满手腕粗的树苗,覆盖上防冻膜,三拖两延,又到了年底。

殷寒潮找到侯言智,打算让他当媒人,去江瑶家说媒。

殷寒潮把这个消息告诉江瑶的时候,江瑶有一瞬间的不可置信。

“师兄,这也太快了吧。”

各种决策上游刃有余的殷寒潮,嘴难得的有些笨拙。

“我不觉得快。不知何时,见不到你的时候,我的满脑子都是你。”

直白的话语犹如一阵风,刮的江瑶不知今夕何夕。

江瑶斟酌了下用词。

“师兄,我现在还没有谈恋爱成家的打算。我想把穆岭这个村先发展起来。”

望着江瑶坚定的眸子,殷寒潮嘴角闪过一抹苦笑。

“行,那先不急。”

于是,这个小插曲悄无声息的过去。

却成了殷寒潮一辈子难以抚平的伤痛。

一年一次收成的土豆,难以支撑侯家庄村民全年的支出。

殷寒潮想了想,还是大棚土豆更有性价比。

于是,秋收之后,殷寒潮开始联系李国富,带领村民学习一些大棚搭建的注意事项。

张焕难得的,又有了批新的订单。

整个冬季,侯家庄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看这个怎么样?”

“哇,真让你捣鼓出来了!”

“那是!”

江建军打开自己的秘密基地。

一小块一小块绿油油的麦子长势良好。

通过江瑶,江建军有幸接触到一个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将自己筛选出来的优质麦种分享给江建军。

同时也传授了一些大棚种植麦子的心得。

江建军收获良多。

目前的大鹏占地面积较小。

可江建军的心情,却久久平复不下来。

“我打算贷款再把大棚扩展一下子。”

“妈呀,还的起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

江家团圆饭上,江建军小酌一杯,开口。

李燕没吱声,顾红听闻感叹一句。

但见自家掌柜的已经开始询问二哥下一步的动向,顾红便哑了声。

经过两年的运作,李家村难得过了个丰收年。

大多数村民的全年收入,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她们要结婚啦?”

给家里打视频的江瑶,得知闵正浩和李招娣结婚的消息,也难得有些惊讶。

有种我磕的cp成真了的感觉。

婚礼在闵正浩的老家,姜家泉举行。

江瑶在婚礼上,见到了久违的老熟人—张冬梅。

张冬梅把孩子送入大学之后,便去了城里当保姆,伺候年迈老人。

半年下来,皮肤都白了不少,人也胖了些。

“婶子,两小孩在干嘛?”

“一个假期里给学生上补习课,一个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

“孩子长大你就轻松了。”

李家村的人七嘴八舌的讲话,江瑶也难得听了一耳朵。

张冬梅现在也算稍稍熬出了些头。

热热闹闹的婚礼一天结束,江瑶去了穆岭,依旧为搬迁工作忙碌着。

年过完,春暖花开之时,就是穆岭村民到新家的日子。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江瑶收到了个纸条。

纸条上用铅笔写了电话号码。

字迹流畅。

看着眼前年纪不大的高中生,江瑶有些疑惑。

“这是?”

穆岚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她的生理期有些紊乱。

便想趁着寒假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家里看看。

赤脚医生名叫穆霖。

年纪五旬左右。

他说要给穆岚检查一下。

等到穆岚躺在床上,穆霖的手却褪去了穆岚的裤子。

事后,穆霖写了纸条,说让穆岚联系他,“定期检查”。

懵懂的穆岚回了家,后知后觉自己被欺负。

经过多次心里建设,穆岚找到了江瑶。

江瑶立即报了警。

又带着穆岚去做检查。

由于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取证比较难。

纸条上的字迹很难说明什么。

不过公安还是很重视这件事。

江瑶第一次觉得,普法的重要性。

于是,江瑶在穆岭的广播上,常常播放一些普法栏目剧。

年后,穆霖入狱。

据知情人士爆料,警察走访了众多求医者,发现受害人不止一个。

得知消息的江瑶,震惊万分。

穆岚换了新的学校。

穆岚家,是年前第一批搬迁到覃川的人家。

新年,在鞭炮声中悄然而至。

江瑶、江醉星、殷寒潮、李文杰,她们难得的聚在了一起。

寒暄几句过往,大家都畅想起了未来。

“学业有成。”

“脱贫致富。”

“工作顺利。”

“万事顺遂。”

碰杯的那一刻,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璀璨绚烂。

新年的脚步匆匆。

大地又发新芽。

穆岭全体村民喜迁新居。

为了治理土壤,穆岭,开始了种植树木。

今年小试牛刀。

一个平常的早上,江瑶驱车前往穆岭。

天气预报近日有大雨。

江瑶需要看看穆岭的水渠是否通畅。

早起的顾红,心慌慌。

她知道江瑶待会要来家歇歇脚。

一大早便做了江瑶喜欢吃的洋芋饼。

洋芋饼,顾名思义,就是煮熟的土豆剥了皮,碾成小块,加上面粉,稍揉后擀薄。

然后,用烙锅烙成的饼。

山上气候多变,刚刚开始的毛毛细雨,顷刻间瓢泼而至。

驱车下山的江瑶,只觉得眼前一片水蒙蒙。

雨水聚集而下,裹挟着泥沙;路面受到压力,车往下陷。

闭眼的前一秒,江瑶心想。

“幸好穆岭的村民迁移成功。”

惊雷响彻天际,顾红的手抖个不停。

“当家的,你给瑶瑶打个电话,什么情况。”

一开口,带着明显的颤音。

江建国心有所感,可电话无人接听。

暴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趋势。

殷寒潮望着窗外的暴雨,编辑的文字修修改改。

联系不到江瑶。

江建国穿着雨衣,带着顾红,驱车前去穆岭。

夫妻两人心里的慌乱不容忽视。

李家村的人听到风声,每家每户纷纷派人去寻。

雨停了。

天却没有晴。

烈士山旧土填新坟。

覃川新农村改名“江瑶村”。

天依旧有晨晓日暮。

一切仿似没有变,却又变了。

经年之后。

“你就是江瑶村新来的村长穆岚吧!我叫季昭昭,是姜家泉的村长……”

又是一年暮春时节。

新的枝丫沿着旧路,层出不穷的冒了出来。

新来的村长聚集在李家村,学习李家村的致富经验。

蔬菜集中生产区、研学基地、自由贸易市场、农家乐休闲区,居民生活区及党政博物馆。

学习末尾,以参观人造林结尾。

李家村周边有三个人造林。

穆岭人造林及阳山屲人造林是后起之秀;烈士山人造林历史悠久,自成一派。

临近清明,前来烈士山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感怀先烈……”

陵园里的喇叭响彻在空旷的大地。

将一束菊花放在墓碑旁,墓碑上的人笑靥如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