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姜帅 > 第16章 行宫

姜帅 第16章 行宫

作者:鸣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1 13:16:50 来源:文学城

到夜半三更时分,燕东军的先遣队伍出发了,领头的是个经验丰富的千户,这一队人马到了城外禁军驻扎的地方。

那千户装得上气不接下气地,朝禁军外围营地喊道:“快…快派人支援,叛军绕路来了,我们遭偷袭,需要支援!”

那守军将领见这支队伍,打的早些时候燕东军的旗帜,不疑有他,又问了些详情,那千户按照姜严著的吩咐细细说了。

随后禁军这边层层上报,过了约有两刻钟的时间,获准支援后,派了一名将官快速整顿了三千人马,跟随燕东军小队出发支援。

这支队伍走到离城五里左右的地方,被埋伏在此的燕东军团团包围,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就被缴了械,在队伍中央的一部分人,甚至还没太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姜严著提前下了令,除非拼死反抗,否则不准伤人,毕竟这些禁军士兵,相当于都是皇帝的亲兵,不管站在什么立场,她都不能动武见血,否则事后一旦追究起来,说不准会影响她的仕途。

好在这些人并未激烈反抗,被缴械后暂时拘管起来,另一边江南军已和万岁山行宫内应一前一后从两个方向发难。

因城外守军被调走了三千人,部分内城守军只得出城应对,正中了他们预先设好的埋伏,随后禁军因乱分成了三股,被逐个攻破缴械。

至天明时分,江南军已基本控制住了整个汴州城。

只有零星禁军还在万岁山行宫之中,但已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因为姜严著的人马都在外城,事成后也并没有进城,所以并不十分清楚城内的情况。

待城墙上禁军旗帜被撤下,换上了江南军的旗,她在城外看到,才知道大事已成。

随后太上皇发布诏书,斥责汴州的禁军将领,目无上皇,抗旨不遵,并表示江南军前来护驾有功。

此时禁军领头千户已被江南军控制,太上皇坐在大殿上,召见了祁王及几位江南军的将领,她又听闻昨晚还有燕东军在外襄助,即刻宣将领进宫觐见。

姜严著在城外接了旨,忙换了官服,只带了两个亲兵进城来,其余人马都暂由姚章青指挥。

她进宫后,在殿外等了一会儿,听到有人唱道:“宣燕东军主将姜严著觐见”,她才在宫人引领下进到殿内,此时殿前已有祁王等人跪着。

她走到祁王后面,远远地朝太上皇拜了三拜,口中说道:“臣著叩拜太上皇帝陛下万安”。

她知道面圣礼仪,请完安抬起头,要垂眼不能直视,但她抬头时,还是忍不住用余光飞快地往上瞟了一眼,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穿着黄袍坐在上面,一言未发却让她感到十分有压力。

随后,太上皇令祁王等人都退了下去,只留下姜严著一个人,问她道:“燕东军是勤王之师,因何转道来了汴州?”

姜严著低着头,恭恭敬敬地答道:“臣原本受命到彭城一带拦截江南军,想到汴州相隔不远,恐战火波及,便分了些兵前来护驾。不想在城外遇到祁王殿下,这才得知陛下曾发密诏,因见祁王殿下人马有限,遂从旁襄助进城。”

太上皇听了,缓缓点了点头:“唔,你倒活分,有心了。”

随后因身子乏了,并未再说什么,就让姜严著跪安,她又拜了三拜,倒着退出了大殿。

此时照例有侍卫来送她出宫,原有四个侍卫已站好,正待要走,忽听有一女子叫住他们,对那几个侍卫说道:“这位将军我来送,你们留下两人跟在后面。”

姜严著转头一看,一张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帘,细腻白皙的脸上,一双粗黑的眉毛格外抢眼,浓眉下则是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是她去年回京路上相识的妘花广。

她这才想起来,当时武考完在洛阳街头遇到妘花广,她曾说过自己在禁军当值,对新科武状元林姜兴颇有微词,而他后来又成了她的顶头上司,想来正是因此才被派到了汴州。

妘花广走上前来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巧事,在这里遇到前辈。”

姜严著也朝她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江南军已接管汴州了,怎么宫中还有禁军当值?”

妘花广抬手请她一同往宫门走,一路上将昨夜的事说了一回,原来昨夜城门被江南军攻开后,禁军千户原要集结宫中侍卫“护送”太上皇从后城门离开汴州,但太上皇执意留在宫中。

禁军千户本来领的是皇命,名义上是护卫,实则软禁,所以并不听从太上皇的命令。

而妘花广作为第一批调入汴州的侍卫,因尽忠职守升任了后殿的侍卫什长,在宫中常常见到太上皇,也曾多次受到照拂。

为报皇恩,她昨晚带了几个亲信闯进内殿,与禁军千户持刀对峙,怒斥道:“将军口口声声说领的是皇命,却无视太上皇圣意,抗旨不遵,陷皇帝于不仁不义之地,岂非有辱皇命!”

一番话说的那千户哑口无言,随后她同一众亲信,护着太上皇回到后殿,一直守到祁王进宫。

因她护驾有功,连夜升了禁军百户,管理中殿和后殿护卫,昨夜有功的禁军士兵也都留了下来。

姜严著听她说完,不禁拍手笑道:“好!好!有胆识,有情义,有魄力,难怪你年纪轻轻在蜀军就做到百户,如今又升到禁军百户,这样人才,到哪里都埋没不了!”

妘花广被她这样一夸,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也是我运气好罢了。”

她二人一面说,一面走到了行宫侧门,姜严著说道:“如今宫中一定事多,待日后回到洛阳,我们再聚。”

妘花广也深深点头:“好,前辈保重。”

**

姜严著回到城外营中,姚章青走过来,递给了她一个帖子,说道:“将军,这是方才祁王打发人送来的。”

姜严著打开一看,是个筵席请帖,皱眉道:“事还未稳,就要庆功了?”

姚章青也一脸凝重:“这不能是鸿门宴吧?”

姜严著合上请帖,冷笑道:“躲也不是个事,哪怕是鸿门宴,也得去会会。”

祁王在汴州并无府邸,如今暂时下榻在一处旧日皇家园林中,在万岁山行宫外西北方向。

姚章青原要坚持同她一起去,但姜严著前后想了想,私下另外给她安排了任务,独自带了姒孟白前去赴宴。

姒孟白就好像是一张牌,代表了她站在祁王阵营的立场和决心,若席间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他的身世也许能使场面有转圜的余地。

她二人进城不久后,汴州城就关了城门,待席散后,就只能在城内将就一晚,明日开城门才能回到营中了。

这处皇家园林,不似洛阳的园子那样雕梁画栋,也不似江南园林曲径通幽,而是十分宽阔开敞,另有一种大气之感。

祁王此时已派了执事人来迎她,她二人跟着这人,走了半晌,才来到一间小小抱厦之内,在前厅等了一会儿,又见陆陆续续有几人也到了。

又过了约有半盏茶的工夫,祁王才缓缓走进来,请各人入座,吩咐开席。

因是祁王做东,他的身份又最尊贵,自然坐在正北的上首位,东侧主位是那位“长真山人”杨五爷,姜严著则坐在祁王的西侧客位上。

杨五爷的左手边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将领,看上去约莫二十来岁,再左侧是几位江南军将领。

而姜严著的右手边,是祁王次子姬乡,再往右则是几位幕僚,其中最右侧坐着前日认出姒孟白的那位长者,姒孟白因无官身,自然坐在下首,正在在长者的右手边。

席间共十余人,待大家坐定,祁王呵呵笑道:“今日原也不是什么正席,请各位来小小一聚,不可拘束,不可拘束。”

随后由他起头,彼此举杯敬了一圈,各人都有了些酒,也不似开始那样拘谨,席间逐渐热闹起来。

先是那长者同姒孟白,他二人都是红印案的官眷,曾一同被关押在安阳大牢,自去年那场爆炸后,在狱中一别如今再相见,又是世交,那长者一口一个“贤侄”,大为感慨,二人边喝边谈,十分热络。

祁王这边厢则是频频同姜严著和杨五爷举杯,姜严著见气氛融洽,倒了一杯素酒向杨五爷敬道:“从前我们不是一路,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神仙海涵。”

这是一句试探,她想看看杨五爷现在是个什么态度,谁知杨五爷并不举杯,摸着胡须笑眯眯说道:“贫道与将军素昧平生,谈何得罪。慈悲!慈悲!”

姜严著听后,兀自将酒喝了,笑道:“如今总归是在祁王麾下,都是自己人。”

就在这觥筹交错之间,姜严著已暗暗动了杀心,杨五爷方才那句回话十分疏远,可见他并未放下前仇。

加上席间她见祁王对他的话颇为重视,使她不免想到,日后恭送太上皇回京,杨五爷若从中作梗,撺掇祁王为夺功,对燕东军过河拆桥,那更是坏了大事。

所以她在席间暗自下了决心,必须尽快除掉杨五爷。

另外在席间,她还看到斜对面的那青年男将军频频朝她这边挤眉弄眼的,不时遥遥举杯。她遥遥回敬时定睛观察此人,印堂狭窄四白眼,颧骨高耸腮无肉,一看就是个六亲不认的狠人。

席间又听祁王称他做“杨二哥”,从他们聊天可知,此人正是杨五爷的次子。

待席散后,因时间已晚,坊间已下钥,众人都留在了园内。已有执事人给众人安排了房舍,姜严著正往后院走时,那杨二哥赶了上来,笑着说有军务要向她请教,问她是否方便移步到自己房间喝些汤羹醒酒闲谈。

她虽厌此人一身浊气,但想来要除掉杨五爷,必得从他身边人撕开一个口子,便欣然应允。

此后一番闲谈下来,姜严著弄清了杨五爷这两个儿子的情况,这个杨二哥同先前盗墓的那个刀疤脸虽说是兄弟,但非一母所生,两个人关系一直不睦。

杨五爷为洗刷山匪出身,特安排杨二哥从了军,但毕竟做山匪来钱快,他一直放不下,所以长男刀疤脸一直为他打理寨中事宜,同时也能帮他做些腌臜勾当,像是炸牢盗墓这些事情,让他在祁王身边站稳了脚跟。

但杨二哥话里话外十分瞧不上这大哥,他本是个没甚城府的纨绔莽夫,被她几句戏言一哄,便似竹筒倒豆一般都同姜严著说了。

她笑着想,正琢磨着要怎么除掉杨五爷,这样一把好刀就自己送上了门来,到时候就排一出戏,好叫他们父子相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行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