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姜帅 > 第15章 汴州

姜帅 第15章 汴州

作者:鸣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1 13:16:50 来源:文学城

姜严著原想着让姒孟白跟着姞项玉去彭城,但她又想了想,到时候在汴州,也许能用得上他,遂将他也带在身边,两日急行军,赶到了汴州郊外。

汴州此时已是戒严状态,一万禁军分布在城内外,尤其是太上皇行宫所在的万岁山,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姜严著带兵赶到时,有禁军将领见到她们的“燕”字旗,上前查问,姜严著撒了个谎道:“我军截获消息,得知祁王已另外派兵绕过封锁线,往汴州赶来,所以前来支援。”

禁军的那个千户皱眉道:“我等未曾收到消息,汴州城内外日夜巡逻,并无异常。”

姜严著道:“许是未到,这样,我们退到城外三里扎营,在那里拦住叛军。”

那人点头说道:“也好,如叛军当真来了,请派兵来城送信。”

姜严著拱手道:“一定!一定!”

说完掉转马头,带着一众人马到三里之外,分作两处扎营,静候祁王。

果然半日后,远处来了一队人马,打着蜀军的旗帜。此时日头已西落,天色渐渐暗淡,探马来报,对方是江南军伪装成的,约有五千余人。

片刻间,两军只有一里之遥,对方见这边迎风飘着燕东军的旗帜,也停了下来。

姜严著吩咐姚章青整军,五千人齐齐整整地列在身后,她独自策马上前,来到江南军阵前。

对面一个戴着面罩的将领也出列阵前,大声喝问道:“来者何人?”

她朗声答道:“燕东军,姜严著。”

那将领又道:“我等奉嬴都护军令,前来护卫汴州,请同袍让路则个。”

姜严著也不与他纠缠,开门见山道:“祁王殿下,末将在此久侯了。”

听他这样说,那将领怒道:“我等是蜀军,莫要混说…”

话未说完,被身后一个戴着相同面罩的人喝止,那人悠悠骑马上前,笑道:“派长孙前来,可见老姜侯十分看得起我。”

姜严著看此人着装虽与其余人相同,但语气姿态都自带一股威严,果是祁王姬山。

她旋即笑道:“恁多人左拦右挡都不见殿下,却被我在此遇着,定是老天赏我这一功。少不得费些功夫,请殿下随我回京面圣。”

她心中想着,晋王给她的是密信,想来并未同祁王通气,为避免他对自己的突然投诚起疑心,需得先假意周旋一番。

姬山不慌不忙说道:“我身上有太上皇密诏,你若此刻擒了我去,与谋反无异。”

她皱眉道:“矫诏可是罪加一等,殿下慎言。”

姬山不答言,从身上掏出一个物件,递给身旁的将领,他刚抬手,却被身后一个同样戴面罩的人轻轻拦了一下,他回头朝那人点点头,仍递了出去。

那将领双手接过来,跳下马,用双手托着,慢慢地走到姜严著前面。

姜严著见状,也下了马。

姚章青远远地在后面看着,听不见她们谈话,见姜严著竟然下了马,有些意外,于是默默把手握在了刀柄上。

只见那将领走到离姜严著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

姚章青皱紧眉头,将佩刀抽了出来,身后整齐列队的燕东兵也全部将佩刀抽出,齐刷刷的,冰冷肃杀的出鞘声,响遍山坡。

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

姜严著听到身后的声音,并未制止,只是恭恭敬敬地将那物接过来,见是一把金柄腰扇,扇坠子是一个青白玉龙首珏,确是上用之物。

她将扇展开,只见一副恢宏大气的江山扇画,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九个字:“逆子围宫,速来汴护驾”,落款处是太上皇退位后的正式印章:“太上皇帝宝印”。

这扇、这坠、这画、这字、这印,没有一样能仿造得这样真切,可见此物确系太上皇密诏无疑。

太上皇现在只有两个儿子,这个逆子,显然指的是当今陛下,此刻正有一万禁军,将汴州行宫团团围起。

姜严著从皱眉迟疑,到做出一副不得不信的表情,知道自己铺垫得差不多了,遂将腰扇恭敬递回,行了个军礼,说道:“末将不知太上皇帝有旨,多有唐突,请殿下恕罪。”

话毕她抬手朝后面轻轻挥了一下,后面姚章青等人见到她的手势,一同将佩刀收入鞘中,整齐清脆的入鞘声,冷冷地划破夜空。

随后她翻身上马,带上她的人退到两侧营地,给祁王的人马让了一条路出来。

姚章青到她身边问道:“将军,就这么让他们过去了?”

姜严著笑道:“不急,汴州城有一万禁军驻扎,他只带了五千人,说明城中必有内应,对付起来有把握。可我们这五千人在这里却是个变数,为了确保太上皇的安全,我想他一定会派人来请我的。”

果然,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有个江南军将官,拿着祁王的宫牌,前来姜严著的营地请见。

她令人将他带入大帐,那人行礼道:“末将见过将军,祁王殿下请将军过去一叙。”

姜严著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那人答道:“殿下说,如今局势已变,将军是明白人,禁军守城,实为软禁,眼下一等要事是进城救驾,所以殿下想请将军过去共商大计。”

姜严著点点头道:“好,请你在营口稍候,我更衣就来。”

待那人去后,她想了想,还得进一步打消祁王的顾虑,才能尽快达成同盟,攻城救驾,否则拖得越久变数越多。

于是她叫了姒孟白过来,问他道:“祁王身边若有红印案牵连入狱的人在其中,能否认出你来?”

姒孟白想了想,答道:“若是重臣家眷,一定认得我。”

她点头道:“我要请你随我同去走一遭,好叫祁王看到我的诚意,不知你可愿意么?”

他明白军中规矩,并不多问,只是笑道:“我一直跟在将军身边,将军都不怕被我牵连,我怕什么?”

姜严著听了哈哈一笑,让他同姚章青在外等候,她则回身脱了甲胄,换上一套武官袍服,带上二人,跟随来者一同到了祁王营中。

祁王的大帐显得十分朴素,进到里面,姜严著带着二人行了君臣礼,祁王赶忙上前扶起她来笑道:“按说老姜候是太上皇的家臣,也是我的长辈,我该称你一声贤姪。”

姜严著借势站起来,也笑道:“殿下抬举我,实不敢领。”

祁王听罢笑着给她赐了座,姚章青和姒孟白则一左一右站在她身后。

此时祁王背后有一个长者看见了姒孟白,有些惊讶,随后小声在祁王耳侧告诉他,姜严著身后站着的白面书生,正是姒太师的孙子,亦是红印案受牵连的官眷。

祁王原本对于姜严著的立场的确有些顾虑,虽然先前已给她看过太上皇的密诏,但她作为勤王的将领,不大可能会与他联手。

所以他原想请她过来,先礼后兵地商讨一番,让她往东撤走五十里,以免影响自己进城。

但如今看她身边带着的这个亲信,竟也是红印案受害官眷,局势显然变得对他更有利了一些。

姜严著和她这五千人马正好可以为我所用,他想。

于是他捻着须呵呵笑道:“我原想着,贤姪领了勤王的军令,若在此多有为难,不如撤回彭城一带,也算是不负皇恩。”

姜严著方才瞧见了那名长者在祁王耳边低语,她也趁人不妨偏头瞥了姒孟白一眼,见到姒孟白朝她点了点头,果然他已被人认出,正合她意。

她也微笑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事关太上皇,那自然是要以上皇的安全为重,断无后撤之理。”

祁王深深点头,叹道:“都是自家人,我也不愿起干戈,起兵实属无奈之举,贤姪身边既有收留红印案受牵连的官眷,想来也对朝中邪佞有所不满。”

姜严著亦点头道:“殿下深明大义,末将愿在此襄助,早日进城护驾要紧。待朝堂还归正道,末将身边窝藏逃犯之事,也可以脱罪了。”

祁王听罢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忠毅候的长孙,颇有她老人家年轻时的义气和魄力。”又说道:“那好,我们就来商量商量,怎样配合进城。”

姜严著想了片刻,说道:“依末将看,事不宜迟,不如今晚就兵分两路,我先引开一部分城外守军,再派人攀上城墙潜入,带上信物进宫,以做内应。另外再引内城守兵出到城外,分而击之,待大军进了城,汴州可定。”

祁王听她说今晚就行动,先感到有些过于仓促,但又一想这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刻,于是捻着胡须想了又想,缓缓说道:“今晚确实稍显仓促,实不瞒贤姪,我们在内宫中…”

不待他说完,他身后坐着的一个白胡子老道,伸出手来碰了他一下,说道:“殿下,部署之事可以容后详谈,只是不知道,燕东将军此来,是与我们合军呢,还是仅仅联手?”

姜严著看了一眼那个白胡子老道,这人不是个善茬,在这节骨眼上,抛出这个问题来。

若是合军,那等于她要放弃对燕东军的指挥权,全权听命于祁王的将官指挥;若是联手,那么在进城后,则大可以令燕东军留在外城,以免在太上皇御前抢了他们的风头。

总之就是要让燕东军出力讨不到好,仗还没打,倒是在这上头算计了个明明白白,姜严著在心中冷哼一声。

随即她却笑道:“我们到底也还是勤王之师,此来只是为了确保太上皇圣驾无虞,所以不能合军,还望殿下容谅。”

祁王亦说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随后双方又就破城之事,探讨了一番,最后还是定在今夜破城,由燕东军引开外城守军,并将内城守军引至外城,江南军则联络行宫内应,分散禁军的力量,逐个击破,待进城后,由江南军守内外城,燕东军则仍驻扎在城外三里。

这摆明了是在利用燕东军,但姜严著为了取得祁王信任,对此并不理论,表示愿依计行事,随后她带着姒孟白和姚章青二人离开了祁王的大帐。

回到她自己的营中,已有侦察千户在此等候,原来在她离开前,吩咐人去细细查了祁王身边的一众谋士,不等那千户开口,她先问道:“祁王身边有个白胡子道人,是什么来头?”

那千户答道:“此人号长真山人,其实原是山匪出身,因缘际会成了祁王的亲信,前两年入了道,手下实际仍控制着山东一带土匪,在江湖上俗家称他做‘杨五爷’。”

姜严著听了眉头一紧,想起前几日被姚章青擒获的那个山匪曾说的:“杨五爷广发英雄帖,要买你的命。”

想到这里,她不禁冷笑道:“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汴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