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笙歌 > 第9章 筹粮

将笙歌 第9章 筹粮

作者:咂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4 21:52:20 来源:文学城

再隔日,谢家内波莫名平息,谢夫人终是吐口,着手将赐婚后事用心操办起来。

媒人携礼登程家门,一团和气,约定十日后双方长辈见面,交换庚帖商量大婚具体事宜。

亲事初定,程清河就突然忙碌开,宁西有上万张嘴等着吃饭,他跑前跑后,四处筹粮,眼见大队出发之日临近,粮草却还未齐整。

程府书房内,日日夜不灭烛,户部的大小官员愁容满面,深夜仍脚步急促的在尚书府进进出出。

实是未想到单定个亲,就需这么多的准备操持。程语笙近几日乖乖待在院中哪也未去,母亲正在为她梳理嫁妆单子,小到吃穿用度,大到奴仆田产,事无巨细,时不时就会登门征询她的意思。

坐在窗前颔首在什么里,做得极为用功。程语笙眉锁如结,数十次抽气之后,终于放弃坚持,生无可恋的伏在窗沿上挺尸。

“太难了!”在现代,她的针线是不错的,缝个衣角袜子,横平竖直,针脚算不上好看,但好歹整齐。

怎地到了这处,跟院里众人一比,她竟手笨至此,捣鼓了一个时辰,缎子扎成了筛子,连个叶子都未绣出来!

“晴鸟,你来吧!”

按仪,男方父母携儿郎初次登门,女娘需自表心意,给未来公婆或夫婿赠送亲手绣的绣品。

她从壮志满满要绣一整套衣裳物什,退而求其次改为绣帕子,再到现在变成了绣荷包……

物件越变越小,然而,百般尝试仍无所用,除了满手的针眼子,几天下来,她一无所获。

似是早料到会这样,一旁的晴鸟递过自己的绣棚,碧水荷间鸳鸯成双,落在青松的缎面上,生动得如同要活过来一般。

“娘子您瞧瞧……”

“好好!极好!”跟她的一排子直线简直不在一个量级。

“就用你的这个……”坚持至今已是极限,程语笙丢了棚子拿起兵书。此书不知是兄长从哪里寻得,说不日就要归还,她这几天尽折腾针线,还有一半未看。

“娘子……”软语夹缠了半天,好不易将人从书里拉了出来。晴鸟拿过香篮,将内里之物逐一摆开在她面前。

“您瞧,这里有合欢香,梨雪香,百松香,凝蕊香……”

闻了两种鼻子就失了嗅觉,程语笙蹙眉,随手指了一种:“就它吧!”

晴鸟听吩,拿来花模,将香粉一点点平铺进去,铺一层淋一层花露压实,再细铺一层。

小小一个香囊,要装五六块这样的香饼,每个香饼要细铺十几层。

当真麻烦!

瞅着将手边案上的茶碗倒空,程语笙随意从篮里选了几种香粉倒于杯中,又将花露拿来,混在一起胡乱搅匀,几个模具排开往里倒上一压,这不就成了!

“拿去太阳下,晒干即可。”

认真做活的晴鸟:“……”

程云亭迎着太阳,一脑门汗进院,人还没走到屋前,就喊着婢子给他上冰饮子。

他不习惯院里有女婢伺候,一屋子半大小子,真到想喝个凉饮子的时候,还得去大厨房讨,如此温度,端回来一点儿也不解渴了。

爽爽的喝了一碗,又再要一碗。他弯腰挑起程语笙绣的缎子,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弄的,还不敌我呢!”

从书中抬头翻了他一眼,程语笙自主闭耳,只当听不见他的奚落。“你稍等等,我马上看完。”

“不急。”复饮一碗,胸中热气才压下去。程云亭坐在窗外的回廊凳上:“几日后我即动身去宁西,还书等我回来的吧!”

昨个儿听母亲念叨过这事,程语笙点头问:“父亲这两日也在忙这个?”

“可不是!赈灾粮数不足,父亲正在东奔西走想法子。”

“兄长此次是跟谢家大兄一同出门办差吗?”

程云亭回头瞅了她一眼,轻唔了声。父亲专门叮嘱此事内情不要叫妹妹知晓,让她安心准备出嫁。

父亲的用心他自是懂得。在朝堂上让谢家一步,盼妹妹嫁去谢家日子能好过些。

谢家阖家也算通情达理,虽军粮一点不吐,自家却响应父亲募捐,拿出了不少银子。只不过整个上京粮数有限,四处挪填,能收来的量仍不足。

“兄长你来!”时间短促,仅靠捐借,何时能将粮凑齐?

半垂的眼转了转,她附在过来的兄长耳边,把自己想到的法子说了。

程云亭听完一愣,想不到妹妹会有如此精明的算计。

“此法可行吗?”招虽损了些,但既能凑到粮,又能惩贪促善,程语笙觉得,不无不可。

低头思量了片刻,程云亭起身:“我跟父亲商量商量,立马着手去办!”

“兄长莫提我……”

父亲不想让她忧心,默默承担,她亦是如此。

沉声应下,程云亭拍了拍妹妹的肩,脚下生风,转眼就走不见了。

第二日,市上突有消息传开,宁西赈灾在即,朝廷欲高价从上京周边购粮,有多少收多少,上不封顶。

听闻此信儿,上京粮市立马联合周边,开始大批量收粮。每斗米以四钱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得来,转到当地的粮贩手中,价格即涨了两倍,零散粮贩再将粮汇集到各地大户手中,待首批粮抵京,价格已升了十倍之巨。

上京普民怨声载道,粮价如此涨幅,朝廷要的粮是筹到了,上京城民反倒吃不起粮了。

弹劾程清河胡作非为的折子,雪花般踏至。崇帝以身体不适为由,暂压不表。

太后一党乐得看热闹,民怨沸腾,新帝为笼络臣子不顾民意,待众民围城,他这皇帝位置只怕是要做到头了。况且,高价收粮,风是放出去了,朝廷真有那么多银子可用吗?

上京春末,正是雨意浓稠之时,大批粮食兑不上银钱堆积,发霉生虫白白浪费,民众见着,怎能不饿急眼红。

暗自联络了批人收粮继续送往上京,将热闹拱得更大,太后悠坐鸣鹤宫,胸中赐婚被抢的恶气总算得以舒出。

第四日,天还未亮,刑部就一道急奏,传进了宫。

据说,崇帝梦中被唤醒,细看奏折,大发雷霆,当场便下了几道杀令。

上京近旁的衢州州牧黄永超,借职务之便从州内大肆低价抢粮,运往上京换取银钱中饱私囊。州内饿民暴起,抢了州牧官粮粮仓,发现仓内所存皆是陈年腐粮,根本无法进食。怒急之下,民聚成海,叫嚣着向上京涌来。

众民聚于城外,几欲冲城,程云亭亲压黄永超登上城楼,当众宣布朝廷旨意,要意有三。

一是朝廷从未颁布高价买粮政令。此信乃上京不法粮商捏造,意为哄抬粮价,从中牟利。

二则衢州州牧低价抢粮,私自调换官仓优粮,欲借卖粮差价谋取私利,现账目已查实,后将按数还粮于民,衢州黄氏为官不正,贪墨民膏,激发群愤,判诛九族。或继严查,但觉同行者,等处之。

三宁西水患,新皇深夜难寐,倾朝之力聚粮赈灾,已收之粮,愿捐赠者,帝亲爱封,子孙同享。

言太后连在殿内摔了好几个珍品玉器,而后头风发作,卧床难起。

西行日到,粮足民拥,崇帝站立殿宇高台,长呼‘愿萧朝子民皆安,皇恩永护’。高台下,万岁呼声阵阵,良久不决。

此计一箭三雕,即解了筹粮之急,又拔了太后上京周遭羽翼,还为新皇巩固了人心。当做程家入局的投名状,风光无人能及。

夜深了,出此计者仍未睡,明日谢家就要来人,她靠在榻上隔窗望月,多么希望自己能跟兄长同去,看看上京外世界的模样。

“怎的还没睡?”

安氏从廊那头过来,女儿惯用的东西,她盯着下人原样多备一份,届时带去谢家,她便能适应得更快些。

望着母亲入夜仍在为自己操劳,程语笙眼底发酸,难得露出女儿家娇态,靠近安氏怀中:“别为了我伤着身子……”

想起她21世纪的母亲,也如现在的母亲一般,尽心为她张罗,希望她寻得所爱之人,余生有靠。可当时的她忙于工作,总是不耐烦,无法理解她的用心。

直到她因病去世,她才深觉懊悔。

好在,上天重新给了她一次机会。这一世,她定要好好爱护父亲母亲,不再让他们为自己伤神。

“不伤身,母亲年纪大了,早歇亦徒劳……”安氏轻抚女儿的乌发,心底冒出浓浓的不舍。

“圣上之意,喜上添喜,命你和谢三早日成婚……”她本不情愿,然上次面见明觉大师,他也敦促,说语笙好事将近,到时切勿逆势拖延,否则或生变引祸。

细一考量,她和老爷应了。

只是委屈了女儿,婚事操办得仓促。

“母亲莫虑,既已定好了人选,早些更好,三娘和陈二兄便不必再等了。”

轻叹一声,安氏明白女儿的心思。她不想嫁,可家中牵累太多,她不忍不嫁。

“你父亲早些时候生气,将谢三从选夫手册上钩了去,也不知他模样如何,能不能配得上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