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门虎女升职记 > 第200章 第200章:满杯空杯

将门虎女升职记 第200章 第200章:满杯空杯

作者:劭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1 23:21:08 来源:文学城

话说第一天上课,林子苏并不轻松。

当天主要是破冰,同学们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了解接下来一年半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计划——

因为林子苏读的是脱产全日制,所以不需要像在职的读两年,实际上是一年,剩下的半年是做实践课题。

虽然时间短,但是学习任务却十分艰巨和繁重。

因为这和以往的学习经历完全不同,教学大都以案例为主,辅以理论知识。

但在每次案例课程前,小组要先在课下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并形成自己对案例的认知和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探讨。

而且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观点,且不能和其他同学相同。

最重要的是,和林子苏以往被动式、填鸭式教育不同的是,这里的课堂反而是辅助,课下的学习才是最主要的。

以小组为单位,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进行讲演和分享,甚至还需要在课堂上参与临场辩论。

这考验的是学生的社交、学习、检索、思辨、分析、整合、融汇、写作、讲演、辩论、统筹、竞争、协作、冒险、合作等综合素养能力,重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这就需要在课下查阅大料的资料、书籍,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有一个成员跟不上,就会给小组拖后腿,最终影响小组其他成员的学分和成绩。

所以,同学和同学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这个挑战和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从小到大接受的应试教育的林子苏而言,可谓史无前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因此林子苏还没有上课,就已经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压力了。

此前,她还是把进修MBA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以为最多也就是像自己在上京大学进修一样——

那已经是她的认知和见识的最高水准了,也认为上京大学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学府了,不会有比它更超前、更高级的教育方式了。

可是来到新港大学后,从无处不在且影响力盖过学校高层的学生会到庄严肃穆的开学典礼,再到自主自发的学习氛围,再到开放自由的教学理念,无时不在刷新着林子苏的经验和认知,也完全颠覆了她对学校、教育的刻板印象。

如果真的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那确实就像二哥说的——那就是人中龙凤,是这个社会金字塔尖的精英人物,难怪会成为就业市场的抢手资源。

林子苏也是突然明白,周瑁远为什么不让自己选择上京大学,而是最低限度也得是选择新港大学,甚至是哈佛和INSEAD。

他真的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优劣好坏。林子苏也庆幸自己听从了他的指引,选择了新港大学。

但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好高骛远,以自己的资质进入新港大学已经是勉为其难。

如果是哈佛或INSEAD,就算能通过考试,但是恐怕最后也熬不到毕业。

新港大学无论如何,还是中国的地盘,内心的怯意也会少一些。

然而要命的是,班级里面的同学,用人中龙凤来比喻,一点也不为过。

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他们不是企业的董事长、总裁,也是经验老道专业一流的高级职业经理人——

绝对是比自己更名副其实的企业高管,而最低的也都是创业者,连赵思雅都是企业创始人、董事长。

而林子苏呢?她的成绩分数虽然排名第三,但却是班里水平最低、见识最浅、经验最少、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小咖。

她的好成绩,只能说明那是应试教育的一个优势结果,并不能代表她的能力和水平。

也因此,在分组时,大家很明显都不愿和她一组,因为都担心她会拖小组的后腿,林子苏的快乐和信心瞬间就被粉碎。

林子苏感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同学们怀疑、不屑和避之唯恐不及的目光中,像被扒光了衣服的囚徒,被迫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无情地审视、鞭笞,让她羞愧又痛苦,无地自容。

杨玫、俞琳徽、周媚所给自己的伤害总和,都不及这短短几十分钟的暴击来得深刻、无助和绝望。

这一瞬间,她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情冷漠和残酷竞争,也因此,她有了一种原谅曾经所有伤害过自己的人的心态。

而自己急于划清和周瑁远的关系,是多么愚蠢、不自量力、自以为是,这可怎么办?这才是开学第一天啊!

就在林子苏手足无措、濒临绝望时,赵思雅站了出来。

她表示愿意接纳林子苏成为他们小组的成员,而且她向小组保证绝不会让林子苏拖小组的后腿。

赵思雅的这个举动,让林子苏直接当场泪崩,她羞愧至极,无助的她只能向赵思雅投去感激的目光。

但赵思雅所属的三组成员显然并不乐意,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半天,也没有一个讨论结果。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林子苏就会被抛弃和孤立,这意味着自己在新港大学的学业在第一天就终结了。

最后,还是辅导员站出来劝说——一般情况下,新大老师不会干涉学生的决议和自由,因为他们也怕被学生向学生会投诉,一旦被投诉,就会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因为学生会的权力极大,很多时候校方都得向他们妥协,甚至有时候学生会对教职人员还有罢免权。

因此,新港大学的老师是不敢轻易得罪学生会,平日的教学以及和学生的互动也都格外小心。

因此,辅导员介入学生决议是极其罕见的。

不过这个辅导员老师也不敢摆明了偏帮林子苏,而是提了一个建议,说给林子苏三个月时间。如果林子苏不能跟上小组的进度,到时候大家就投票决定她的去留。

这个提议给了双方一个进退冗余的空间,最终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还在学生自己手里。

同时,辅导员也对林子苏说,小组的成果和学分关系着每一个成员的成绩,将来毕业,这些都是要写入个人档案的。

而这些档案又是对用人单位开放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档案留下“污点”,这对大家的职业发展影响太大。

所以,辅导员老师希望林子苏能理解,也希望她能在三个月时间真正融入大家,拿出自己的实力为小组增光增彩。

林子苏起身向辅导员鞠躬,也向三组的同学深鞠一躬,她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流眼泪。

因为她感受到了,眼泪在这里只会遭受更大的厌恶和反感,可是她根本阻挡不了崩溃的眼泪,只能一边流着泪,一边坚定哽咽说道:“我不会辜负大家!”

“子苏,你不需要向任何人承诺,你需要的是不辜负自己,对自己负责。这里的每一个同学的说法、看法,对你都不重要,

你是自由的,没有人可以干涉你,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说法、看法。有压力,有阻力,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

它很可能会成为你的助力,让你比我们进步得更快。所以,加油,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赵思雅发出了诚挚的鼓励,其他同学也都看向这边,看到她羸弱的眼泪,以及和优雅从容、智慧自信的赵思雅相比之下的相形见绌和笨拙无能,更加重了大家对她的鄙夷和不屑。

林子苏也感受到了班里不友好的目光,强颜欢笑地向赵思雅哽咽地嗯了一声,泪光更加汹涌。

晚上,郁郁寡欢了一天的林子苏收到了周瑁远的电话。

当周瑁远才说出“丫头,今天还好吗?”

这是她这一天来备受冷落和疏远听到的唯一温柔又关切的声音,她突然就泪流不止。

周瑁远像是知道了一切,没有焦急,没有紧张,没有担心,只说“想哭就哭吧,二哥陪着你”。

林子苏闻言哭得更厉害了,他柔声安抚着,像父亲安抚女儿一样,任由她哭个够。

直到她的哭声式微,才关心开导起来。

“你现在哪里?”

“在宿舍。”

“就你自己吗?”

“嗯,赵思雅晚上有应酬约会,现在就自己。”

“好。今天发生了什么,可以告诉二哥吗?”

林子苏抹了一把眼泪,这才将白天发生的事情都一股脑儿地倾倒了出来,又是一番梨花带雨。

说到最后,都是对自己的自责和悔恨。

“丫头,不要这样自责。这个问题呢,不见得是坏事。”

“怎么说?”

“你现在拿两个杯子过来!”

“做什么?”

“听话!照做!”

“嗯,拿过来了。”

“现在,你往其中一个杯子里装满水。”

林子苏满腹疑惑,但还是照做了,“好了。”

“好,你现在,同时往两个杯子里加水,”周瑁远停顿了一下,看着林子苏这边的动作。

林子苏很快就发出疑问:“装水的这个,装不了呀,再装就溢出来了啊!”

“那只空杯呢?”

“可以装呀,现在装满了!”林子苏说完,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她想到了自己在上京大学进修学习时,当时蔡晋就曾讲过“放空自己”的言论。

今天是温故知新,但比那时更深刻隽永。

“对呀,空杯可以装水,满杯装不了水。你现在就是那只空杯,你的同学们呢,就是那只满杯,你说新港大学的一年半,哪一个的收获会更多?”

“我明白了,二哥。”林子苏郁闷了一天的心情终于拨云见日,又见艳阳。

“爷爷经常说一句话,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一句,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一面是正,一面是反。

你这个事的积极正面,就是你比你的同学拥有更多进步和成长的空间,这恰恰是你这次学习进修的目的。

如果你像他们一样,什么都懂,什么都会,那你其实上不上新港大学,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的这些同学呢,他们缺的也不是认知和知识,

他们去新港大学进修MBA,更多的目的是拓展人脉和资源,然后服务于他们现在的事业工作。就像当年我去上京大学进修EMBA一样,

学习知识不是我的目的,甚至以我们的认知,都可以当老师的老师。但你跟我们不一样,你是真的要学习和取经。

有的人出生就在西方,但唐僧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到达西方取到真经,后来他功成名就名满天下,谁还敢嘲笑他呢,连皇帝都得对他尊重有加。

你看,目的不一样,呈现的结果就不一样。所以,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起点各有不同,但终点都是一样,你要在终点和他们比高低,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你要像唐僧一样,坚持锁定自己的目标,过程里的每一次阵痛和眼泪,都是你成长和蜕变的基石。

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二哥相信我的乖甜甜,一定会破茧而出,到达终点那一天,你未必会比他们差,但一定比他们收获得更多。”

“谢谢二哥,有你真好。我一天的坏心情,都被二哥治愈了。”

“傻瓜,你是我的女人,我当然要把你捧在手心。其实,说实话,二哥不想你这么难过辛苦,知道你今天受了这么多委屈,二哥很心疼,

要是在身边,我会好好抱抱你。而且,只要你同意,二哥只要一句话,就能改变你现在的不利局面,你的那些同学也不敢小瞧了你。

但是,我知道,你不会同意。所以二哥不能那样做,唯一能做的,就是电话安慰你。我的甜甜,想做什么,二哥都会无条件支持你。”

“二哥做得已经很好了,我很知足,也很感激。”

“好想抱抱你,才分开了一天,就感觉像分开了一个世纪。甜甜,老实说,有没有想二哥?”

“在没有发生这些事之前,早上那会我一直在走神,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和二哥在一起的画面…,嗯,二哥,好想你!”林子苏感觉到身体的**被唤起,声音不自禁地就娇媚了起来。

“乖甜甜,你先挂掉电话,给二哥拍几张你的照片,要性感的。”

林子苏听话地挂断电话,换了性感的睡衣,拍了几张妩媚性感撩人的床照,给周瑁远发了微信过去。

周瑁远很快发来语音:“你这个小妖精,勾引二哥,我现在想要你!”

那头的声音很诱人,林子苏心跳开始加速,那些狂野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里,一时也起了挑逗的兴致:“二哥,想要,就来呀,嗯……”

果然,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二人就这样以电话为媒,开启了第一次线上的别样情爱之旅……

就这样,他以情爱之名,抚慰了她心灵的焦虑和不安。

有了周瑁远这个知心伴侣的安抚和引导,林子苏收拾好心情,恢复了信心,决定迎难而上,重新出发。

从此开始,林子苏打起了十倍的精神,课堂上认真听课做笔记。

为了能温故知新,她甚至买了录音笔,无论课上还是课下的小组讨论,她都会录音。

在路上、睡觉时都会反复听,每次重听都有新的收获。

同时,凡是老师、同学提到的书籍、资料,不论多么千奇百怪的,她都会千方百计找出来学习。

但很多都是英文刊物,为此林子苏不得不开始强化自己的英语能力。当然这些都是在课堂和小组讨论之外的时间去做。

每天的上课时间其实并不长,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到5点,小组的讨论时间基本上集中在午饭后的两个小时和晚上九点前。

林子苏只能在这些时间之外给自己拼命补习,因此课外时间,林子苏成了班里最忙碌的一个。

她经常要学习到晚上12点,早上5点又起来开始一天的学习。

之所以如此刻苦,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通过几天的学习,她发现自己和班里同学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距。

课堂上自己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因为欠缺的经验、知识、见识太多了,让她完全没有勇气站起来发言。

毕竟这样高知对垒精彩碰撞的课堂,大家渴望听到的是真知灼见。

仅凭一腔孤勇,讲的却是废话或肤浅的见解,那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会被嘲笑,甚至群起而攻之。

毕竟,这个课堂,学生们思想开放,踊跃发言激烈辩论,他们都懂得“真理越辩越明”。

因此,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和积极,像学生和老师激烈争辩,甚至毫不留情面地反驳老师的现象,都是屡见不鲜。

这就是这所大学特有的学风,林子苏甚至有种错觉,感觉自己穿越回了激荡的五四时期。

在影视剧里常看到青年学生激烈批判老师、自由抒发己见、指点江山的情节,现在就真真实实地发生在眼前。

她目瞪口呆,也求知若渴,这是她在以往生活中从来不曾有过的体验。

在这样高手如云、精彩观点层出不穷的班里,林子苏显得胆怯又笨拙,常常感觉自己百无一用,只能安静地聆听同学们的辩论和碰撞。

林子苏曾经也是常青大学的冠军辩论选手,曾经也是一呼百应、崇拜者万千的学校标杆。

可是,见识了这样的同学和课堂以后,才知道自己的那点“辩论”能力多少有点小巫见大巫。

一个是静态的事先准备的辩论环境,一个是处处充满交锋、火药味儿十足、无一不是临场发挥、真知灼见迸发的辩论环境,那根本就是霄壤之别。

越深入课堂学习,林子苏越自惭形秽,这些同学的思维灵活且博学多才,可见他们平常没少读书和阅历。

正是这样博采众长,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临场发挥时有胆有识精彩不断。

林子苏感到无比的懊悔,恨自己曾经年少顽劣不思进取。

当年但凡听从父亲的教导,努力学习力争上游,考一个更好的大学,那至少自己认知和见识的起点也会更高。

也不至于现在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林子苏的自惭形秽,让她生出了浓烈的自卑,以至于在听到精彩绝伦的辩论时,她都不敢像其他学生一样放肆地鼓掌叫好,只能在心里暗暗叫爽拍手称快。

在这样的氛围里,林子苏感觉自己就是个弱智,连给他们鼓掌叫好都不配。

当其他同学都在鼓掌叫好时,她智能默默地记录同学输出的精彩论点和相关知识。

正是意识到自己的巨大差距后,林子苏也感到了不甘心,也激起了她的知耻而后勇的行动。

于是她开启了狂飙式的如饥似渴的学习,但要学习和恶补的东西太多,她不得不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早上5点到7点30录音和笔记复习,早餐、午餐和晚餐则是英语的学习时间。

晚上小组讨论结束后,她会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林子苏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

凡是课堂上老师同学提到的材料或书籍,哪怕只是一句论点,她也会把这个论点出处的作品找出来学习,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尽快缩短和同学们的距离。

甚至后来林子苏还承担起了小组的内务打杂角色,小组讨论前需要的材料、书刊的收集和汇总,都由她去借阅和准备。

但做内务不是真正的目的,林子苏以此为借口,让自己有机会提前阅读和准备。

因为她会事先把这些材料翻阅一遍,然后先做一个精华梳理,并根据小组的讨论方向,整理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方案。

后来她开始尝试用正反两种思维方式输出辩论方案,但她并不敢在小组里抒发己见,她只能认真听大家的讨论和争辩。

然后和自己的观点方案进行比对,找出差距,事后再继续完善自己的方案。

如果有同学的观点和自己契合,林子苏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方向是对的,说明自己和同学的差距正在缩小。

补齐短板是第一步,和同学思想观点同频是第二步,独抒己见是第三步,这一点,林子苏有着十分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赵思雅也感觉出了林子苏是个自尊自爱自律自制的人,必然有她自己达成目的的章法。

原本还有些担心林子苏,想着如何给她补课的事情,但看到林子苏这番雷厉果决的行动,她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按照林子苏这样的步骤,只要不出意外,她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留在小组的。

而自尊自爱自律自制的人,不需要外力的助攻,她内在的锚定力量也能让她突出重围,达成目标。

这也是赵思雅聪明的地方,发现林子苏这个特质后,她就改变了策略,不再以“导师”的身份去帮助她。

而是在林子苏全神贯注自己理解、消化、思考的过程,她都不会参与和干涉,只在她遇到瓶颈无法突破时,她才会适时地出现和加以点拨。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受惠者充满了感激,也不会因为过多干涉而引发反感情绪。

赵思雅的聪明不止在社交,在学习上也十分有天赋,很多论点和知识点,她一遍就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她尤其善于抓重点,是小组讨论最为活跃、贡献想法最多的成员。

也因此,课外的时间几乎很少看到她勤奋用功的身影,甚至经常的派对不断,也丝毫不影响她对高深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输出。

课堂上她是活跃的辩论者,课下则是小组的灵魂人物。

这一切,也是得益于她出身于高知家庭,从小就训练出了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赵思雅之于林子苏,就是画龙点睛之笔的存在。

有时候林子苏几天都没有想通的知识点,赵思雅只是一句话或一个案例就让她瞬间醍醐灌顶。

赵思雅并不漂亮,一米七八的大个儿,林子苏在她面前就显得娇小太多。

长着一张四方来朝的盛世国字脸,典型上京大妞的身材长相。

她性格开放,为人仗义豪爽,敢说敢做,社交能力极好。

第一眼是人高马大的印象,但是她的脑袋与她的身高和长相一样,大气又聪明,是林子苏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的脑袋。林子苏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也知道,世间的任何事,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赵思雅对自己助益良多,但最终如果自己不能做到承诺,三个月后还是要提包走人。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就真的太丢人了!

有得就有失,林子苏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因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以至于和周瑁远的联系就少了很多。

有时候周瑁远的电话和信息进来无数次,她都因为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地学习而无暇回复。

这让周瑁远又感到了莫名的失落,好在有王琪暗中监督和保护,对林子苏的每天行踪都了如指掌。

知道她一心致学,为了不让她分心,也就慢慢减少了联络。

后来二人就约定每周一次视频电话,当然周瑁远是以两个孩子想见她为由,实则是他自己太想林子苏了。

“拼命二姐”重出江湖,有了这股拼命劲儿,加上林子苏也聪明——

第一天因为突如其来的暴击而手足无措,让她方寸大乱,后来梳理出了方法和计划后,她的聪明就又回归和在线。

起初她都是小组里的沉默者,不敢发言,都是听成员们的讨论和输出。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她善于观察和学习同学们的一言一行,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同学的认知和观点,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在经过无数次比对成员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差距,也经过无数次的修正和矫正,两个月后,她开始能跟上小组的节奏。

每次小组的讨论和发言,她会在成员发出见解前,在心里自己先输出看法,她开始发现自己竟能和成员思想同步,这让她越发惊喜和充满动力。。

到后来,她开始尝试发表自己的想法,参与讨论,这让小组的成员感到十分惊讶和意外。

因为她的观点和想法,和他们的不谋而合,甚至有时还会有一些更加独特的见解。

赵思雅会心一笑,她知道林子苏做到了。

渐渐地,小组的成员开始消除对她的敌意和鄙视,尝试着接纳她。

但是,有一个叫陈建明的男同学,不知道为什么仍然对林子苏充满了成见和意见,当初反对林子苏加入小组最激烈的也是他。

眼见三个月到期,大家对自己的态度慢慢缓和,可是他不仅没有从善如流,反而更变本加厉。

他总是莫名发火,百般挑剔和嘲讽,大批特批林子苏肤浅空洞、言之无物,浪费大家的时间。

他的吹毛求疵和无情打击,让林子苏压力暴增。

但因为他总能恰当地找到林子苏言论和观点的漏洞、错处,林子苏不得不哑巴吃黄连。

每次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和信心都会被他无情碾碎,最难过的时候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新港大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愚不可及,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无力和压抑。

几度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却是偷偷落泪,有时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个通宵。

每次林子苏发言——她都非常小心谨慎,在自己想法不完全成熟前,绝不会轻易发言,每次都会三思而行。

但陈建明却视而不见,反而还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林子苏有一次直接气得当场崩溃,哭了起来,还被陈建明又是一顿嘲讽无能。

打那之后,林子苏坚决不在有人的时候——尤其是陈建明在场的时候流眼泪。

就是不想给他打击自己的机会,这是她最后的一丝自尊和倔强。

好在赵思雅每次总会帮她,和陈建明正面交锋,每次组员们都不得不出面两边劝和。

但让林子苏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尽管大家都看出了陈建明的存心刁难,但并没有人出面制止。

当然除了侠肝义胆的赵思雅,但赵思雅是外地生,所能给予的帮助也非常有限,而且碍于自己的事业也不敢轻易得罪陈建明。

后来,从同学的口中得知,这陈建明是新港四大家族之一陈氏的后人。

陈氏几乎垄断了新港的渔业、零售业和运输业,在政商两界都很有话语权。

连四大家族之一——即周瑁远的周氏家族都对他们忌惮三分,势力极大。

陈建明敢这么明目张胆为所欲为,也是仗着陈氏在新港的势力。

但是,陈建明并不是正枝嫡出,而是不知道拐了十几道弯的远亲旁支,在家族内部也毫无存在感。

在陈氏集团也只是一个部门经理——还是他母亲磨破了嘴皮踏破了堂哥的家门,才托了关系,让他进入陈氏集团。

陈建明也算是没辜负她母亲的良苦用心,没有几年就爬到了部门经理的职务。

因为明年要竞争子公司的总经理,他为了更具有竞争力和光鲜履历,这才来了新港大学进修MBA。

新港大学和其他高等学府一样,对本地生的招录都相对宽松优待。

再加上陈建明背后的陈氏家族的势力加持,使得他的报考之路远比林子苏要容易得多。

但是他根深蒂固的自我优越感和地域歧视及排外心理,因而让他对班里的两个外地生——林子苏和赵思雅,都十分抵触和厌嫌。

但赵思雅背景雄厚,陈建明不敢拿捏,但也会偶尔刺儿一下。

赵思雅可不会惯他毛病,每次都会毫不客气反怼回去。

而且赵思雅人高马大的,在人堆里一站,都有种可以一呼百应的女领袖气质。

站在陈建明他面前,那更是一种天然的压迫感和优越感——因为他的身高也就一米七。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个西装控,每天都是一身得体的西装,头发被蜡油打得和他的皮鞋一样锃亮。

看得出他努力维护着自己精致干净的英伦绅士形象,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从没见他半分邋遢的样子,这一点恐怕连周瑁远都有点不如他。

但其人很精瘦,下颌骨还有点前突,让他看起来很有攻击性。

但这也成了赵思雅的“欢乐”源泉,因为赵思雅总戏称他是“精致的远古猿人”。

加上他那副一成不变的金丝边圆框眼镜,不仅不斯文,反而是不伦不类,甚至有点猥琐阴险。

但是,有人讨厌,也有人喜欢,甚至还有喜欢他的同学把他称作“百科全书”,这也是陈建明异于常人的地方。

因为陈建明看着其貌不扬,却是个聪明的实用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博学多才,不仅思维敏捷口才一流,才艺也是一绝,钢琴、拉丁舞、英语、法语、文学、哲学等都能信手拈来。

辩论时,他的旁征博引以及敏捷性和攻击性,也总是让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少同学更是望尘莫及。

这大概就是上天造人的公平所在,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妈妈对他教育的成功和用心。

而陈建明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恐怕也绝非徒有虚名,他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而陈建明所表现出的对林子苏的反感,并不是针对林子苏,而是他骨子里对女性的蔑视。

是的,他有严重的厌女情结,那是掩藏在他骨子里的男尊女卑的心理作用,是他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

他觉得女人不应该抛头露面,不应该混迹在职场和公共场所,她们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

作为班里唯两的两个女性,就成了陈建明重点攻击的对象。

但陈建明的“厌女症”也是看菜下碟,他决然不敢冒犯和亵渎比他更权威的女性,比如教导员老师,更近的就是赵思雅。

因而性格腼腆柔性、无依无靠的“小角色”林子苏就成了他发泄厌女情结的对象。

也因为林子苏不愿公开自己和周瑁远的关系,才让陈建明有了欺负她的机会。

这个事情王琪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周瑁远,周瑁远便说对付这个人不能冲动,不然弄不好就会引发陈氏和周氏的战争。

周瑁远让王琪先把陈建明的底细调查清楚,看看他在陈家到底是什么地位,搞清楚了再做下一步计划。

目前,只要陈建明没有上升到肢体的骚扰,就暂时让子苏自己处理,除非她解决不了,你再出面。

王琪应下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