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将军令 > 第11章 第 11 章

将军令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偷偷写文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01 11:58:25 来源:文学城

昭华宫中近日特别的热闹,皇子百日宴近在眼前。

这么小的孩子便已经喜欢出门逛了,看到新鲜的东西他会发出咯咯的笑声,乳娘将他抱在怀中,在院子里走动,不时用手指点他胖乎乎的小脸。小宝宝闭着眼,嘟起没牙的嘴,顺着手指的方向移动,似乎是要吸奶,然而他并没发出哭声,这表示他只是在玩闹。

陈贵人靠在亭子里,微笑看着这一幕。

她如此地全神贯注,以至于宫娥带进一个人来,她也不曾发觉。她专心看着儿子在空中挥舞的小手,不时发出满足的笑声。无论什么样的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她生命中一大半的天空便立刻属于那小小的身躯了,这可真是件奇怪的事情。

陈则铭立住,凝视她的面容。

陈贵人觉察到那可算是无礼的视线,将头转了过来,一怔之后,她发出一声惊讶的呼声,站了起来。

生产仅三个月,她的身形便令人惊奇地苗条了下来,甚至仍带着一丝少女的窈窕。

她奔到陈则铭身前站定,用一种兴奋的目光贪婪打量着昔日的玩伴兼恋人,一点也不避讳。

陈则铭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正想开口,荫荫浮起了一个笑容:“看谁回来了——我们的大英雄!”

陈则铭“啊”了一声。“荫荫!”他脱口道,带着些许责怪的口气,脸上有些红了。

荫荫调皮地笑,此刻的她分明仍是当初那个女孩子:“宫中都传遍了,朴吕之战那快如闪电的胜利,太让人神往了!”陈则铭转往四周瞧,果然不少人在看他,于是更加尴尬。

荫荫转身招手,乳娘抱着孩子走了近来。

两人对视片刻,都从方才的兴奋中脱离了出来。

须臾,荫荫含歉意般笑了笑。陈则铭道:“恭喜了!”他想自己的笑容应该还算自然,他在家对着镜子练了很多遍。

荫荫接过儿子,将头埋在孩子头颈旁停留了片刻,抬起头道:“我希望他将来能和你一样,成为傲笑疆场的好儿郎。”陈则铭含笑不语,低头逗弄那孩子。

那孩子脸庞虽然胖乎乎的,但眼角眉梢与皇帝已经有几分神似,看得陈则铭心中无端地一颤。

吴过最终还是被调遣了,明升实降,除了陈则铭谁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陈则铭其实也不太明白。

皇帝分明是在护自己,可是为什么?在自己临行请战的时候,他还用剑锋抵着自己,这一仗居然可以改变这么多东西吗?夜宴后,自己不肯上弹劾吴过的奏折,他也没说什么。万岁真的就此放弃那些恶意了?他在敬酒时,说的话都是当真的?皇帝的恨来势汹汹,退得也让人措手不及。他觉得自己本该更高兴些,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发虚。

同时他感觉愧疚,有人代自己受过了。

他百般周折,找到了吴过在京城的住处。吴过不是京官,出征前临时被调入京,返京后一直住在一间客栈里。陈则铭找到他时,他正在屋中打点行李,衣着看起来居然颇有些寒酸,而头顶上有工匠正在修屋顶,弄得丁当直响,屋脊上腾开了一个偌大的窟窿,要重新铺瓦,掌柜的嚷嚷着得赶紧地修好,前夜雨大灌水,弄湿了不少客官的床褥。

看着窟窿里漏进来的阳光,照在那堆有些褪色的敝巾旧服上,陈则铭觉得心中本来存在的歉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吴过在此地认识的人不多,推荐自己入京的恩师也已经道过别。见到陈则铭来,惊讶之余也有些感激。

两人到街上馆子叫了酒菜,说来奇怪,两人之前同行四、五个月,一直互为掣肘,并不觉有此刻这么亲近。陈则铭将身上银两都拿出来,说是与他作盘缠,吴过死活不要。陈则铭无法,只得收回,道:“可是吴兄受我所累……”

吴过摇头:“陈兄,你是个难得的好将军……那日,我见你不惧天险在冰川上行军,就明白了如今朝中有你乃是大幸。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累我的人不是你,你犯不着这么内疚。”

陈则铭听他话中有话,大是奇怪:“吴兄,此言何意?”

吴过道:“这却不能明说了……总之陈兄,官场凶险远胜战场,暗箭从来比明刀更狠毒,你之后要自己小心。”说着举杯,陈则铭见他不肯多说,也不便追问,两人惜惜话别。

过了月余,边境传来消息,匈奴右贤王律延率兵屡屡犯边,劫财掠物,并在一次战斗中诱杀了几名守将。如今大军就在长城之外,点名要与取朴吕的陈则铭一决高下。

陈则铭听闻消息,立刻上奏请战。

皇帝当时不置可否,却于当日朝后,留陈则铭御书房私谈。

陈则铭等候时,看到眼前陈设如故,脸色有些苍白。

那一夜,他虽然预先服药,神智并不特别清醒,却并不表示他遗忘了那些细节,相反,他经历的所有事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曾以为自己可以遗忘,也试着这么去做。在战场的时候,他甚至以为自己真的做到了,回京后,他更是从来不去想起。

但当情景重现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发生过的事情难以抹杀。被他刻意封存的那些影像鲜明地跳跃出来,争先恐后在他眼前飞舞,他甚至又记起那种令他久病不起、胸闷欲吐的难受感,胸腹间像有什么在灼烧。

他有些恍惚地垂下头,突然看到了脚旁的人影。他几乎是反射性地颤抖了一下,然后迅速回身,低头跪了下来。

“万岁!”

皇帝跨过门槛,漫不经心地扫了他一眼,突然朝他摊开手掌,掌中卧着一件东西,正幽幽地闪着寒光。

律延在长城外等了很多天,他并不热衷于去攻打那条砖石砌的城堡,只是时不时地派兵在周遭骚扰一番,看着惊慌失措的人群奔走呼叫,他有种奇特的快感。那是胜利者才能体会的。

而事实上,他是在等那个叫陈则铭的汉将出现。

匈奴右贤王其实是个非常无聊的差事,终年指挥手下的军队东征西战,一刻不得闲。

掠夺,这个是战争的根本价值。而长于骑射惯于奔袭野战的匈奴军队鲜有敌手,于是这种在马背上的杀戮生活几乎千篇一律,这导致律延对自己的人生使命难免开始产生一种厌烦感。打毫无悬念的仗,一场可以,十场可以,一百场一千场就难免乏味了,就内心最底层的愿望而言,作为勇士,律延渴望对手,尤其渴望遇到能与之酣斗难分上下的旗鼓相当的对手。

先前有个姓杨的汉将打败了他手下的得力大将耶禾,这引发了他的兴奋,于是接下来的连云堡守卫战中,他亲身上阵了。

那是个总带着一脸微笑的年轻人,阵前对话居然也不失礼数,让人如沐春风,律延对他极有好感。

他对有才的人从来另眼相看。

但这位名为杨梁的汉将彬彬有礼地婉拒了他劝降的好意。

他们的对话诙谐可爱到应该被歌者们记录下来,作为故事千年传唱。律延非常喜欢这样各自保持风度和个性的对答,有传说的味道。他很郁闷,自己不得不杀掉这样一个杰出又有趣的人。

那也不算太难,杨梁带来的兵将数量巨大,人太多的话,粮草总是会成为大问题。律延第一步就是派人去烧粮草。杨梁预料到了,将他的突袭击退。

律延知道那确实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这样才有意思。

杨梁将他堵在了连云堡内,连云堡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冰川后面是朴吕国及西域诸国。从地理上说,匈奴与朴吕国也算相邻,但两者之间隔着万丈的冰崖和峭壁,别说人了,鸟也飞不过去。

杨梁是打算把他困死,拖到他粮尽援绝,再兵不血刃地、以最小代价拿下连云堡。

应该说,这算个不错的主意。

但杨梁不知道的是,匈奴与朴吕国之间修建了一条横架在悬崖上的秘密通道。那是一条绳桥,位置很隐秘,因为有了它,本来隔着万丈深渊完全无法通信的两个国家已经被打通。虽然那只是座小小的桥,两端都是山险,能同时容纳的人也不多,但已经足够。

朴吕国主派人从桥上送信给匈奴,单于立刻派出了第二批军队。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杨梁的大军被前后夹击,而身后这一挡,同时也断了他的粮路。

几天后,杨梁不得不率部发起突围。这样一来他再厉害,也只能做了刀箭下的冤魂。

律延站在连云堡的城墙上,注视着杨梁被那支箭当胸穿透,然后跌落马下。他忍不住重重地叹息了一声。杨梁倒下去那一刻,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他,纵然跌倒,他的身体依然轻盈如同鸟类,一点也不象是死亡即将来临的样子。

那真是个美好的生命。

失去将领的敌军如无头的苍蝇一样混乱,律延很快结束了战斗。

事后律延派人找到杨梁的尸首,他亲自去看了看。杨梁闭着眼,脸上很干净,要不是胸口血肉模糊的伤口,他几乎要以为这个人只是睡着了。他派人把尸体送至汉营中。那里只剩下少量重伤兵士,想来是走不动,不得不被留了下来,而在看到青年将军的时候,那些人全都呆住了。

律延仁慈地松开了包围圈,他并不赶尽杀绝,那不是他行事的风格。汉军残部意识到这一点后连夜逃走,这都在律延意料之中。

而在他想象之外的,是自己班师回匈奴不久后,连云堡被破的消息也迅速被送达了。

他极其震惊,留在连云堡的兵力是自己亲自部署的,哪怕不是坚不可摧,但就是再来一个杨梁,也不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被破掉。

律延带人赶到那绳桥旁,试图保住将来反击的最后赌本。却懊恼地看到那长长的绳索孤独地垂落在万仞山崖上,它们被人从对岸生生砍断了。而之前为了修这座桥,匈奴花费了三年时间。

律延意识到,更强的对手出现了。

很快,在关内外开始流行一个传说。

人人都说,陈将军是天上武曲下凡,为解蛮族之患而降下人间,所以朴吕国之战赢得快如闪电,匪夷所思。他手下有一帮天兵天将,凡人不能敌,否则那冰川从来没人过得了,他们数千人是怎么过的呢,谁也想不出来。

很显然,他们是飞过去的啊。这样一解释,听的人都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而且,这位将军端正英俊就如同画一般,凡人哪里会有这样的相貌呢。有见过陈则铭的人连忙为这段传说加上了注解。众人都哗然,俊美又无敌的青年将军,本身就是如同传奇一般的存在,百姓们立刻被这样华丽的想象击中,激动不已,轻而易举便相信了传言中的一切。

既然是天神下凡,那此次来犯的右贤王律延首当其冲,就该是死在陈将军手下的第一名番将。众人说到兴起时,都有些难以自制,纷纷摩拳擦掌,仿佛即将击在右贤王脸上的那一拳是自己挥出去的一样兴奋。

一开始,律延并不在意,战场上无聊的传言从来都很多。南人有句话,谣言止于智者,他深以为然。但很快他便发现局面开始有些超出自己的预估,谣言愈演愈烈,甚至在匈奴军营中也流传起来。已经有兵士开始相信并显露出惧怕情绪,这不奇怪,匈奴人从来都敬畏神鬼自然之力。

他的大将耶禾偶然在他面前提到了这个来历古怪的谣传。耶禾说起的时候,显然半信半疑,带着些困惑的神情,询问律延是否需要准备些巫师之类。

律延看了看耶禾:“你也信了?”

耶禾不自在了,他可是员猛将,但他还是说了出来:“有准备总是好些,将士们都勇猛得如同草原上的狼,但毕竟只是凡人血肉之躯。而且王爷尊贵之身……”

律延笑了笑,打断他的话:“告诉兵士们,本王会亲手斩下那人的头颅,让愚蠢的汉人看清楚,神话是如何变成笑话的……所谓天神,哪里会是那么轻易便能降落凡间的?”

话虽然这么说,当两军对垒时,律延还是被对面白袍小将挺拔的身姿吸引住了目光,他回头对耶禾赞叹道:“果然是颜色如画哪。”

耶禾沉着脸没开口,过了片刻终于忍不住道:“上次那个汉人将领,你也夸他相貌来着。我不明白……打仗关外貌什么事。”

律延笑起来:“我只是奇怪,汉人总是选些小白脸做将军,这仗能打赢吗。”说着看了耶禾一眼,戏道:“其实打仗还就是该靠耶禾大将军你这样的人哪。”

耶禾喜上眉梢,隔了半晌才明白王爷是绕着弯子说他长得丑。

耶禾用的依然是匈奴惯用战术,出阵打过两个回合,就诈败退走。对方果然率人追了上来。律延在高处按兵不动,远远观望。

汉军缺少马匹,军中从来以步兵为主,匈奴精于骑射,犯边靠的都是骑兵。步卒应对骑兵,无论是机动性还是威力都相差甚远,是以匈奴哪怕人数远远不及汉军,却总是屡屡得胜。在觉察这一点之后,汉军频繁追加战马,也大力倡议民众养马,但到底杯水车薪。况且,纵然是骑兵,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军士也远比孱弱的南人要强悍得多。

看着对方慢慢进入阻击范围,律延轻轻抬手。

两支队伍从他左右两侧无声地疾驰而出,略过了几丈,便逐渐往两旁拉开,如一条线被拉扯开来,而耶禾早稳住阵脚,将马停了下来。

白袍小将发觉耶禾的异样,迅速地前后张望了一下,立即掉头,朝着包围圈尚未合拢处疾冲而去。这之间没有丝毫停顿,反应之快让人惊奇。他身后千骑立刻影从,毫无乱相。

律延有些惊讶,对方看起来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而已,手下的队伍居然也如此进退有度。

他想起之前的杨梁,不禁露出微笑,天下英雄辈出,接下来自己的人生想必会精彩很多。他甚至希望白袍小将能就此逃离自己的圈套,有朝一日,两人再认真比过。但从此刻眼前的情形看起来,这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了。

匈奴骑兵们吆喝着甩起马鞭包抄而去,他们全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律延下令喝止前他们就如同嗜血的狼,一定会将对方咬噬至死。在沙漠中彼此追逐的情景,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张网正紧随着前方惊慌逃窜的小鱼,而律延就是掌握这一切的渔夫。

约莫追了十数里,前方出现一座大大的沙丘,白袍小将的速度便不自主慢了下来。转头看,匈奴人已经将身后来路堵了个严实。

白袍小将掉转马头,提起方天画戟,红色枪缨在风中舞动得如同一团火。他身后一名骑兵举起小旗,挥舞了几下,骑兵们纷纷勒马站定,背靠沙丘,列出阵势。

面对几乎铺天盖地的围捕,陈则铭的脸上毫无慌张,至少他没有任何类似情绪的流露。

突然,面前的匈奴人如潮水般往两旁退开,让出了一条小道。小道的终点,一人端坐马上不慌不忙朝他们行来。

陈则铭握紧了手中的方天戟。

来人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面相比一般匈奴人斯文很多,若不是自眼角到下颚那条伤痕太过醒目,几乎要看不出凶悍之气,身上的服饰也明显较旁人更为华贵,气度举止中隐隐居高临下的感觉,倒与小皇帝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陈则铭的眼微微眯起,他听到自己的心跳如擂。

来者勒住了马,他已经在队伍最前端,毫无掩护的意图。狂风吹动他肩头的那条皮毛,毛发瑟瑟而动,黄沙在他的马蹄间翻滚,而他的身体不动如山。

“我叫律延。”那男子柔声道。

陈则铭用力勒住缰绳,战马不安地踏动着,它险些冲了出去,那是因为方才自己太过紧张夹住了马腹。冷静冷静,时候还没到,陈则铭对自己说。

“听说陈将军乃天神下凡……”律延静静端详了他一番,现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本王今日特来拿你!”

话音刚落,一名匈奴兵已经迈过他的马头,猛地冲了上来,而那之后,无数的匈奴兵如蚁般涌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