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军夫人只想种田 > 第52章 迁居

将军夫人只想种田 第52章 迁居

作者:一朵狂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3 22:02:35 来源:文学城

确认了山南确实适合迁居之后,杨正卿和姜时月一行人没有过多停留,第二天就回到了山洞。

毫无悬念地,每人还背回来满满一背篓山货,而且外加一头野猪。

野猪是杨正卿和护卫合猎的,姜时月这次带的弓箭没怎么用,她其实不喜欢打猎,除非万不得已,过不下去了,或者没有别人,只能她自己来。

但凡有别人代劳,她很愿意乐享其成。

山北难民增多,野兽也被赶到了山南,这次是虎子第二次去山南,不难看出,它十分喜欢山南,因为在这里它总是能轻易地捕到野兔。

山南现在除了他们几乎没人,所以姜时月可以放心地让虎子在森林奔跑。

蘑菇是捡不完的,但是怕太多会压坏,他们一人只捡了小半篓,空出的地方就装了诸如山药蛋、山药、板栗、松子、竹笋之类不会被压坏的硬货。

对了,还挖到两棵野山参,看大小足有二十年的样子,都是杨正卿挖到的,他似乎在这方面很有点天分。

人参不是平常之物,姜时月要他自己留着,杨正卿竟有些生气。

“你当我是少两棵人参的人?”

姜时月默默收下了。

好东西谁不喜欢,人家是大将军,一两棵人参对他来说确实不值一提,是她狭隘了,穿越过来这才过了几天苦日子,竟就开始想象不到有钱人的生活了?

就要往死里薅他才对!

硬的山货可以存放,菌子太多却是会坏,带回来的野猪虽然不大,但也差不多有一百来斤了,他们这几个人一天两天也吃不完。

所以姜时月决定去一趟桃源村,一来把吃不完的菌子和猪肉带去半卖半送,换点其他易于存放的东西回来,二来也想去问问他们关于迁居到山南的想法。

虽然他们现在住的那个天坑式山谷看起来还不错,但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源头就是那个小瀑布。

一旦小河断流,瀑布也将消失,桃源村到时说不定也会干旱缺水。

以她以往的性格,桃源村的人未来怎样根本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但这段时间以来,她时不时和桃源村的人互通有无,已然把他们当作在山里的远邻。

她无法袖手旁观。

虽然杨正卿也肯定会去和他们讲明利害关系,但她想着早一日告诉他们,他们也能早一步做打算,毕竟资源有限,桃源村的人和山里不认识的难民在她这里还是有一个亲疏区别的。

“要不要先给你在那边圈地你一块地?”杨正卿问她。

圈地干嘛?姜时月不解地看她。

“傻了吧,以后那边人会多起来,你先占个好地方,以后想盖房还是想种地都可以。”他又补充,“就算不去那边盖房种地,留一块山用来捡菌子也可以。”

他现在也不说捡蘑菇了,和她一起称蘑菇为菌子。

她想了想,觉得他的提议还不错,再一想,想要圈地也得有本事。

要么是足够多的人守着,杨正卿的人就算守得了一时,等赈灾回京,说不定山里那些人眼红她,合起伙来针对她欺负她都有可能;要么是建围墙圈起来,那她成什么了,地主婆?

她山顶的房子都还没盖起来呢,就跑去别的地方为了圈一块地建一圈围墙?

还是不要了,太累。

而且树大招风。

她就在这虎爬岭鲜为人知的山洞住着挺好的,而且山顶还有自带花园泳池的大平层,站在上面,可以一直望到山南很远的地方。

以后人们都到山南住着了,她逛集市也更近,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当天晚上在山洞指导厨卫做了一顿猪肉炖枞菌,搭配大米饭,好吃又管饱。

第二天姜时月和杨正卿一行人一起出发。

走到山下,路过龚大伟的房屋时,高达进去将正在喂鸡的龚大伟叫出来一起走。

龚大伟现在是桃源村和姜时月之间的联络人,他现在已经痛改前非,深受桃源村人欢迎。

高达不善言辞,每次去桃源村都会叫上龚大伟。

杨正卿这次将王映雪也带了出来,不管王映雪如何哭闹,他都决定派人将她送回京。

所以山洞不必留人,姜时月喂了猪,锁上门后,就带了虎子出发了。

杨正卿这次并不和姜时月一起去桃源村,而是要赶往驿站。

虽然已经初步确认虎爬岭以南适合耕种,但迁居是件大事,要百姓重新开荒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且此事涉及人员过广,还关系到赋税和户籍的问题,他要写信给皇帝奏表,得到同意后,再调兵过来山里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游说周边村镇的百姓迁居。

姜时月在路上听杨正卿说了这其中条条框框的章程之后,暗叹古代对人口的管制制度实在是太严格了,这完全是把百姓固定在一个地方,想要自由迁居是完全不可能的。

更不用说她这样偷偷上山隐居的。

据杨正卿说,她这是典型的犯法行为,这种情况要是放在太平年间,被官府抓到首先杖一百,然后充入教坊司三至五年。

“那王尚书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来杀我?直接向官府举报我不就可以了?”姜时月突然想到这一层。

“当地有灾情可酌情放宽条件。”杨正卿道,然后他又跟姜时月具体讲了下这其中的制度。

姜时月这才了解到,有了灾情,朝廷可放宽户籍制度,说白了就是朝廷确认灾情属实的话,大家便可自行逃命,但要说具体的赈灾措施,还得看有没有像杨正卿这样为民请命的官员。

除非灾情大得影响到朝廷统治,不然就是自生自灭。

一般的小灾情,地方官员上报后,朝廷除了放宽户籍制度,最多减免一到三年的赋税。

所以杨正卿上报迁居,主要目的就是为虎爬岭以南争取减免两三年的赋税。

姜时月听到这里,突然说道:“我觉得你这趟没必要去给皇帝上表。”

“怎么说?”杨正卿站定,认真问到。

姜时月先是问他:“有灾情后,百姓自行逃难到别处,如果当地接收,那么他们要继续交各种赋税,是这样吗?”

杨正卿:“是的。”

“那现在山里的难民要不要交赋税?”

“……不用”他觉得他好像明白姜时月的意思了。

“所以,这山里才有这么多的难民。”她说完,看着杨正卿,等他自己思考这其中的关窍。

杨正卿顿悟:“是啊,他们上山逃难,除了在山里找吃的,极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赋税,而之前我早已上表此地灾情,所以他们进山逃难其实是合法的!”

本来山里并没有官府来收税,而他若将此事上表,便是给逃难的百姓重新套上一层枷锁,到时交不交税,全凭皇帝心情。

而当今皇上那样的君主,这次给长云镇等周边村镇赈灾,还是念在他杨正卿南政有功的前提下,又有王尚书在一旁唱和,才让皇帝勉强同意他前来给家乡赈灾,略施恩泽。

想通这一层,他眼里是遮掩不住的神采:“时月,所以说,咱们虎爬岭以南的百姓,根本就无需交税!”

这是他第一次叫姜时月的名字,以前都是小妮子、小丫头、小姑娘,他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将她放到同等地位来交流了。

姜时月笑着颔首,心中觉得孺子可教,杨正卿确实是一个好将军。

而杨正卿也仿佛又认识到一个新的姜时月,此刻他心中除了充满对山南百姓安居乐业的期待,更多的则是惊喜于姜时月对时政的敏感以及那颗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善心。

而且,她真的好聪慧!

“但是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大张旗鼓来做迁居之事。”姜时月好像一点也没在意他热切的眼神,补充道。

见姜时月如此沉稳,他禁不住又在心里骂自己沉不住气,他低头沉吟片刻,点头称是。

这事只要稍加思索,他就明白了。

他领着皇帝的兵,吃着皇帝的俸禄,干的却是皇帝得不到好处的事情,而且只要皇帝越晚知道虎爬岭以南的事,那里的百姓就可以越晚交税。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做的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是钻了律法的空子。皇帝知道了虽然不会拿他怎么样,但心里从此就种下一根刺,时不时都要疼一疼。

他一疼,遭殃的不就是自己?

“但这事恐怕不好隐瞒。”他一边走一边侧头和姜时月说道,“迁居之事必得有人去游说,我一旦出动军队来做这件事,过不了多久,皇帝便会知道此事。”

毕竟他走到如今这个位置,身边也不乏虎视眈眈者,远的不说,想要拉他入水的王尚书就是一个。

姜时月听了,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桃源村附近,杨正卿给姜时月留了四个护卫,算上高达,一共五个护卫,他自己则带着其余五个护卫,带着哭唧唧的王映雪一起下山去了。

就算眼下无需将迁居之事奏表皇帝,他也要去了解下附近村镇赈灾抗疫的进度,虽说这次朝廷赈灾是治标不治本,光靠发放粮食并不能解决旱灾问题,但身在其位,如果连眼前的事情都不能解决,何谈以后?

在龚大伟的带领下,几个护卫带着昨日捡来的蘑菇和半头野猪一个一个钻进了桃源村独特的树洞入口。

这几个护卫之前跟着杨正卿来过桃源村,当时他们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桃源村的入口,所以跟着将军在山上徘徊了半日。

这次看到如此精妙的入口,几人都赞叹不已。

所以说还得是时月小姐啊,不然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毫不起眼的一棵树桩,竟就是桃源村的秘密入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