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卿的人办事确实很快,卖出的银钱数目也多得令姜时月咋舌。
熊皮她是留着自己用的,所以拿出去卖的只有那小半熊肉和她猎的山鸡野兔,怎么也卖不到两百两吧。
杨正卿把一个装得鼓鼓的大钱包递给她:“都给你换成碎银了,还有一些铜板。”
这波细心的操作很能给他加分,那次谈话之后,他没有再说娶她的话,而且观他面色也并无不快,因此她想着这事就此翻篇了。
所以这次他帮她卖货,甚至显而易见地多给她钱,她都认为这是在答谢她对他家人的救助之恩。
抛开别的,杨正卿其实算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
而且别人这次也算帮了她的忙,她若还拿乔,就有点不识好歹了,因而她放缓了神色,认真答谢,并玩笑道:“果真卖了两百两?没有以权谋私?”
院子里正在和豆子玩跳皮筋的豆花叫起来:“哥你不是教育我们说最忌以权谋私吗?怎么自己……”
杨正卿隔空呲了豆花几下:“别乱说。”又回头对姜时月说,“你拿着就是。”
“实在不愿跟我去京里的话,我给你物色个房子,你搬到这镇上来住,一个姑娘家在山里住着不安全。”他又补充道。
他这一路上也想通了,本来他就是为了报恩才娶人家,现在人家不想嫁,他高兴还来不及,怎能为了一时的争强好胜,就盲目地对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去猛烈地追求呢?
这种征服欲害人害己,万万要不得。
报恩有很多种,既然人家不愿意他以身相许,那他以别的方式报恩也不是不行。
而眼下头一件要给人家解决的当然是安全问题,那深山老林又是猛兽又是难民的,哪是她这等柔弱女子能住的?
好吧更正,柔弱只是她的表象,这个女人从心智和武力来看,可和柔弱两个字挂不上钩。
镇上虽不复往日繁荣,但总归比山里更像个住人的地方。
老杨头和徐氏也赞同杨正卿的话。
姜时月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事,但她在山里的那处地方实在是太难得,导致她实在难以割舍。
“再看吧,就目前而言,我住得还算顺当。”她笑着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又对杨正卿说,“等我玩腻了,也有可能会投身世俗。”
她后面这话其实主要是说给自己的,也没指望杨正卿能懂。毕竟太偏重精神层面,不明白的可能觉得她是个神经病。
“你一个小姑娘,整得老气横秋作甚!”没想到他居然听明白了,他想像敲豆花那样敲她,手伸出一半又缩回去,摸了摸鼻子。
“就算世俗丑陋,也不至于就要避世隐居,再不济还有我。”
说到最后的时候,纯粹是话赶话,话毕他就后悔了。
她说了不嫁的,他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报恩,可不能让她动摇了不嫁之心。这想法令他都觉得不齿,所以他更加决定以后要好好弥补她。
希望她没有误会。
姜时月可不知道他因为一句话脑补了那许多,她只是觉得感动。
她从来都是一个人,前世是,现在也是。乍然听到这样一句十分鸡汤的话,她允许自己的心突然柔软一下。
他们终究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想到他作为征南将军,看似风光无限,但在这一眼就能看破的**王朝,他以后的路估计也不好走。
她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以她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储备的后人眼光,来提醒他要注意朝堂的一些事,但又觉得师出无门,平白让人觉得在故弄玄虚。
便只是笑笑,道了声谢,拍拍他肩膀,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也一样,以后要是混不下去了,就来找我。”
她手下的力道有点大,他突然就想起了往日里和士兵们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场景。
这是准备拿他当兄弟处了?
**
卖了东西得了银钱,姜时月还要去买东西。
杨正卿觉得也不差这点时间,刚才还决定要加倍补偿她的,所以索性就陪着她,把她要买的东西都买齐了。
独身进匪窝换出他家人,还任劳任怨帮他照顾一大家子,他这个恩怎么报都不为过。
抛开杨家人不谈,姜时月倒觉得杨正卿这个人当个朋友还不错,而且现在话都说开了,她也不介意多个得力助手跟着。
而且有护卫不远不近地跟着,像东城买工具,西城买种子,南城可打铁……类似这样的信息,一早就有护卫打听了带路,她采买的效率大大提高,又有专人提包开路,不到一个上午,就把她能想到的要买的东西都买了个遍。
杨正卿一路看着,脸直抽抽,木工瓦匠石匠所需要的工具她都买了一些,走到铁匠店,他以为她要做个趁手的武器,没想到她指导铁匠敲敲打打做出来一口铁锅。
大齐多以陶器做饭食,铁锅易锈,而且价格不菲,除了达官贵人偶尔图新鲜,尝试用铁锅烹饪,普通百姓除非脑子秀逗了,才会拿出相当于半年嚼用的银钱用来买一口铁锅。
杨正卿终究是农民出身,勤俭节约地优良传统早就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他一度想开口提醒,但看到姜时月那自信满满的神态,他奇异地觉得她这样做肯定有她的道理,也就由她去了。
反正银钱是足够的,他堂堂征南将军,一口铁锅还是买得起的。
谷子越来越贵了,姜时月买了不多不少一百斤,看看银子也花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钱她拿来买了一些青菜种子。
杨正卿惊愕,这就花光了?
他是不是少给钱了?
虽然卖那些山货的钱只有不到五十两,他直接给她两百两,是存了补偿的心思,他本来也不是个善于钻营的官员,所以身上余财尚算够用,给她二百两,是觉得对她一个小姑娘来说,足够她嚼用几年了,没想到她一出手就全光。
“你还没买衣裳吧?”兜兜转转走了一圈,女孩子最应该买的荆钗布裙她是一样也没买,几次见她都是穿着同一件衣裳,想想豆花这两天衣服都不带重样的,他心里突然就有股气无处撒的感觉。
“走,我带你去添置一些。”
姜时月就地找了个石墩坐下,喘了一口气,摆手说:“不用了,下次,下次,再说我也没钱了。”
杨正卿口气很大:“没事,我出钱。”
姜时月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当然知道刚花的二百两里面只有一小部分是她自己的,她那些山货,就算有半边熊肉,也不可能卖出二百两的价钱来。
杨正卿要给,她也就权当是他对她舍身救杨家人的谢礼了,她那个山顶的家一穷二白,也确实需要添置好些东西,这种无负担的便宜,趁他还是将军,有的占就占。
不过紧着一个人猛薅就不是处世之道了,没有边界感的索取只会败坏这段关系。
因而她说:“不用了,需要的话我下次再来。”她指着身上的粉红衣裙,说道,“说起来,你那个护卫办事还挺周到的,这件衣裳就是他给买的。”
她说的是一开始在地窖遇到护卫,然后其中一个帮忙去镇上给她买东西的事,她没有在清单里提买衣服,但后来包裹里有一件衣服,而且还挺合身。
一种陌生的情绪从心中升起,他无意识地出口:“哪个护卫?”
姜时月抬眼看了眼他身后拿着东西的几个护卫,摇摇头:“他今天没来,我忘记他叫什么了。”
他闻言低头笑骂了一声兔崽子,姜时月没听清,问他:“你说什么?”
杨正卿摸了摸头:“没什么,你高兴就好。”又补充,“不过女孩子家家以后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收男人送的衣裳。”
姜时月斜他一眼:“那不是想着他是你派来的人,不然我也不希得收。”
这话说得让他身心舒坦,当即大手一挥:“走,帮你送到山上去!”
姜时月当然满口应允,即使杨正卿不主动提出来送她,她也会开这个口。
她买这么多东西,就是想着这次有足够的人手帮忙,可以一次性搞定山上所需。
以杨正卿的性格,又加上他总觉得她有恩于他全家,她相信只要他开口,他就一定会答应。
上山之前,在他的极力要求下,还是给她买了好几套成衣,头饰之类的姜时月实在不好意思再白要,坚决拒绝了,杨正卿才作罢。
因东西多且沉,而路途又远,所以杨正卿额外多派了些人手进山。姜时月这时才发现这阵势太过醒目,难免引人注目,若被有心人盯上,跟着上山,以后她就永无宁日了。
她把这个担忧跟杨正卿讲了一下,他想了一下,说:“这个我来想办法。”
于是,杨家军进山剿匪的事马上传扬开来,杨正卿吩咐护卫们将采买的东西都放在板车上拿布盖着,外人见了,只会以为这是军士们上山剿匪所需物质,也就不做他想。
这几天以来,杨正卿派人在镇上设堋施粥,城外已少有流民乱窜。之前山上的那些尸体也被他上次带兵清理了一番,所以现在上山不再是之前那般惨景。
在姜时月看来,杨正卿无论做人,还是做将军,都十分正直。
但是,前世见惯了政客们暗地里的那些勾当,表面冠冕堂皇,私下里做的都是强盗勾当。正直如杨正卿,在这个不加掩饰的时代,只怕也是徒有一腔热血。
“你这是第三次叹气了。”杨正卿一边走,一边侧头看她,笑道:“是不是改变主意了?”
姜时月一愣,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进山的事情,声音不咸不淡:“这倒没有。”她望向骡子坑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回来重建祖屋?”
看她这神情确实对他无半分情意,杨正卿只得正色道:“爹娘倒是提到过,不过现在饥荒又加上瘟疫,人口流离失所,接下来可能要重新分田地。”
姜时月淡淡一笑,说道:“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吧?”
这时候可是圈地的大好时机,那些豪绅贵族们,会白白将土地送给百姓?
杨正卿楞了一下,又笑:“你个小姑娘,懂得还挺多。”
并不理会他的玩笑,她又问:“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姜时月说着,心里觉得像他这种能为民着想的将军,大约是会在朝堂和那些恶势力争斗一番的。
杨正卿用剑斩断前方的拦路枝条,一脸痞笑:“随机应变呗!放心吧妹子,能走到这个位置,我也不是个傻子。”
走了几步,他又回头:“你担心我?”
姜时月被他突如其来的认真惹了个大无语,见她无言,杨正卿哈哈大笑:“你脸红什么,你也算是我半个妹子了,担心我也没甚大不了。”他凑近,“希望你不会后悔。”
姜时月一脸懵:“什么?”
他就笑笑,不说话,又转过头开路去了。
姜时月也不扭捏,说道:“担心呀,冲着二百两,和这个上山的阵仗,我但凡不是个狼心狗肺的,就应该盼着你好。”
杨正卿顿了一下,说道:“我以为你会说看在爹娘的份上。”他又回头“爹娘对你不好,对不对?”
杨正卿:看来以后要加紧挣钱……不然报恩都报不下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