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太平天**)”呼啸鄂北河溪小镇的年月,街面上各色人尽显其能,艰难地生活着、挣扎着,维系着镇上的商业繁荣,也演绎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小镇上很少有人真正知晓唱经胖子姓甚名谁,相传大胖子来自南方的一个大城市,喝过洋墨水,会说西洋话。他来到小镇的真正营生是开办了一个洋教堂,每天集合一些穿戴整齐的人在里面唱经祈祷,反正与本地寺庙和尚念的经不一样。教堂出来的人都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洋话,还懂得一些奇巧怪术、奇谈怪论。比如,人生而平等,个人财产应得到政府保护,受了冤枉应当找衙门申冤,人生病应当去看医生千万别信迷信耽误生命等。官府把大胖子当作传播不当言论、又为百姓做好事的怪人,总想整治他,可是,又没有人敢逞能拿他怎么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大胖子每天重复着召集人颂经、替人治病、帮人诉讼的事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身体越发肥胖起来。几个顽童当面直呼:大胖子,白胖胖,走起路来肚子两边荡,左边荡到外婆家,右边荡进新娘的房。胖子听到从不计较,总以微笑面对,有时还跟几个顽童开几句玩笑。
鄂北发生了一场痢疾瘟疫,包括几个顽童在内的儿童无一逃过此劫。昔日热闹的小镇简直成了万户萧瑟鬼唱歌的人间地狱。颂经的人的说,耶稣挽救不了信徒,菩萨保佑不了凡夫俗子,官府保护不了百姓,日子没法过下去,有些纷纷串联“长毛”,谋划天大的事情。
胖子对眼前的灾难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他整天颂经祈祷,实在闷得发慌,出去逛逛日杂商品交易市场。在一个江湖郎中铺子里,胖子得知一味中草药可以治痢疾瘟疫,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胖子喜出望外,挺一个大肚子拉着郎中快步回到教堂,紧接着向郎中讨教草药的功效及其煎熬方法,甚至还讨论了一些种植栽培技术。
以后的日子里,洋教堂门前支起了一个大铁锅,人们随到随喝锅里煎熬的中药汤。有了一锅锅中药汤,百姓慌乱的心开始平静下来。胖子看在眼,喜在心里,开始筹划一个大胆的想法。原来,胖子也是一个会经商的人,他准备培育治理痢疾瘟疫的中药,并制成汤剂卖给需要的人们,用卖药的钱补贴教堂的公共开支。治病又赚钱,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说干就干。胖子邀请江湖郎中找来几个懂点栽培技术的人做技术指导,然后,开始收集市面上的中药制成汤剂有偿出售,明文规定乞丐、孤寡鳏独免费。
胖子的善举无意间撞开了赚钱的大门,也引起了街面上几个强人惦记。几个有权有势的强人开始找上门来与胖子谈合作事宜,胖子坚决不同意。后来发生的事情,让胖子改变了初心。胖子种植的中药被人莫名其妙地铲了,甚至放火烧个精光。无奈之下,胖子同意与强人合作。不过半年光景,胖子失去了合作经营的主动权,不得不选择退出,回到教堂一门心事颂经,闲暇时间还请过境的“长毛”小聚,有时还送点小意思。外地江湖郎中也随之退出,脚底摸油溜了。
强人们打家劫舍在行,强买强卖是一把好手,但是,干不来种植中药这些技术活,经营勉强维持了一年,合作流产。强人们投入的银子眼看就要打水漂,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当强人们走投无路又急于脱身之时,“长毛”首领带兵闯进了一个领头强人家里,开口大骂一通,又命人带走头人。并以破坏百姓生活和掠夺洋人财产为名将几个强人打入大牢。
胖子照常在教堂布施唱经,中药生意经营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