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疆国 > 第17章 第十七章 地位

疆国 第17章 第十七章 地位

作者:长恨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3 01:37:42 来源:文学城

汉本初元年,年仅九岁的天子刘缵被毒杀,谥号孝质皇帝。

时年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将被权臣梁冀持节迎立继位,即为日后的孝桓皇帝。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一切都会照此发展。

只不过,刘彊的到来,让原本按照历史发展的大汉帝位传承,走向了新的方向。

本初元年三月,新春的气息还没有消散,就有一个重磅消息出现在大汉地界上。

光武皇帝长子,如今宗室中地位最尊之人,东海王刘彊,从新汉回来了!

这个消息,从乌伤国、东冶国、广陵国、东海国传起,一路传到都城雒阳来。

这四个藩国都是东海王的后裔,继承了乃祖不好在国内长住的习惯,少见在位的藩王有安安分分待在国内的时候。

宫城之中的天子刘缵和临朝称制的梁太后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而他们,对同一个消息做出了不同反应。

对年幼的天子来说,东海王归国,将往雒阳朝觐,是一个好机会。

梁太后与其兄把持朝政,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先帝早殇后,天子自己能被迎立,也是因为梁氏兄妹看他年少好控制。

即使天子自己的父亲渤海王刘鸿还在封地之中好端端地活着,天子在宗藩里,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帝系更迭转移,与他同辈的汉室宗亲,都是竞争者。

与掌权的外戚相比,大汉的宗室藩王并没有多大能力。

而在所有人里,东海王刘彊,是唯一的例外。

他的地位太特殊了。

光武皇帝长子,宗室长者,包括刘缵自己,这位东海王已经经历了九代天子。

论辈分,再没有人比东海王刘彊高,即使是显宗孝明皇帝在位,也要对这位曾经的太子长兄极尽优容,更不用说他们这些隔了数代的后辈了。

纵然东海王什么武备力量都没有,但是只要他出现在雒阳宫城中,就是无形的震慑。

即便是梁太后,也无法随性行事,更不用说权力实际上来源于太后的跋扈外戚梁冀了。

更不用说,东海王的子嗣众多,东海系的诸侯王一直在积极地向海外开拓。

历代天子施政时,若有大灾导致的流民,海外的东海系诸王都愿意伸出援手,并且给出了优渥的条件交换流民前去海外开荒。

即使开发了数代人,但是海外的土地依然太多、太空旷,需要大量的人口。

而中原之地的人丁滋生,生活难以为继的人,因为海外的存在,生活总有一个盼头。

海外招募人手并不是强行征召,即使是东海系的藩国之内,招募人手也会提前和雒阳打过招呼。

雒阳天子也愿意给他们这个面子,追根究底,还是看在东海王刘彊的面子上。

天子刘缵敢保证,若是东海王在雒阳皇宫中出了什么事,东海系的诸侯王一定会群起而动,天下定会生乱。

就连朝中大臣与其他宗室亲藩,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即便是天子本人,一旦无名无分地对这样一位有德老人、宗室长者出手,都有被废黜的风险——刘缵本人是宗亲入继,若真的肆无忌惮,前汉时期的废帝海昏侯刘贺,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何况是权柄实质上来源于天子的外戚呢?

所以,从东海王刘彊归国的消息开始传播,雒阳就做好了迎接这位宗室长者的准备。

刘彊上次来雒阳,还是安帝延光四年的时候。

那一年安帝驾崩,独子刘保在前一年就被废去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是以太后阎氏择取北乡侯刘懿为帝。

新鲜出炉的娃娃皇帝刘懿也没能健康地成长起来,三月继位,十月夭折。

按照刘彊“亲眼”见过的历史进程,之后的剧情就是太后阎氏想要再度从诸侯王子中选择合适人选,另立新君。拥护济阴王刘保的一批太监发动宫变,斩杀政敌,迎立刘保继位。

怎么说呢,非常的具有东汉后期政治特色,符合后人对东汉的刻板印象。

刘彊对帝系的皇位更迭不感兴趣,但是乱糟糟的皇位交替让他颇觉无语。

这天下好歹是父皇的天下,能让它安稳点,当然还是安稳点好。

所以上次过了百岁大寿,怕自己余寿不多、要葬在国外的刘彊,对自己归国后所见的乱象发表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意见。

刘保好歹是安帝独子,接受过稳定的皇太子教育,政治素养是足够的,皇太后想选择的其他人选,还不知道什么成色呢。

总之,刘保最后顺利地继承了帝位,而宫廷斗争的烈度也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谁承想,过了十几年,刘彊还好好地活着,刘保已经升级成了孝顺皇帝,和他的独子冲帝刘炳一起撒手人寰了。

而且,如果不是刘彊选择的时候凑巧,时间还没到本初元年的年中,他怕是还能赶上现任天子刘缵被权臣毒杀的大戏。

正如后世史书所言,“陵折在运,天绪三终”,两年之内帝位三次更替,这大汉朝怕是要完了。

尤其是后继之君桓帝,可不是个明君,大汉实际上的权宦干政、国祚倾颓,就是他开的头。

要知道,就连历史上,汉顺帝刘保被太监们政变拥立为帝,一口气连封十九侯,也没让宦官的权势超过控制。

在汉桓帝之前,宦官干政都还可控,而桓帝开始,宦官权柄的急剧增加。

诚然,桓帝自身的权柄也得到了加强,大幅加强宦官权势,打压外戚与士人,但是这一切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不过,这些事,应当不会再发生了。

刘彊的存在让大汉多出了许多可以放心交流的海外之地,国家之中的土地还足以耕种,滋生的人丁都有另一条稳定的出路。

天灾对大汉的影响已经受到了干涉,那么只要解决朝堂上的问题,大汉还能再延续许多年。

蝴蝶效应之下,最起码,五胡乱华的惨案是不会再发生了。

刘彊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保住天子刘缵的小命。至于跋扈的梁氏外戚,就交给天子自己去收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