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疆国 > 第16章 第十六章 大寿

疆国 第16章 第十六章 大寿

作者:长恨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3 01:37:42 来源:文学城

南亚次大陆,新汉,都城长安。

长安乃是汉人旧都,自东海王刘彊开拓海外,遍置亲藩后,海外领土上,与汉地同名的城池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

刨除扶桑、炎洲、长洲上的诸多长安、雒阳、新都,新汉的都城长安,倒是刘彊在南亚次大陆上最早兴建的雄城。

自从光武帝驾崩后,东海王刘彊除了大事,便很少回转大汉了。

但是有需要的时候,这位还是会乘着海船,长途跋涉地从新汉的土地上回到大汉去看一看。

越是往后,在位的天子辈分就越小,对待东海王刘彊的态度就越恭敬。

到后来,这位光武帝长子、宗室首王,更是成了活化石一般的存在。

不过现在可不是谈论汉室天子对东海王态度的时候。

自东海王开拓、新汉建立以来,新汉的疆域愈发庞大,吞并的疆域、国土也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甘愿内附、充当马前卒的附属国。

纵观整片大陆,几乎要回到孔雀王朝一统的鼎盛时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方虽然还有雄踞中亚的大帝国贵霜帝国伸过来的触角——贵霜帝国在次大陆的统治曾经延伸到中印度区域,富饶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都有他们统治的痕迹——但是,贵霜在大汉和帝时期,就为汉人将军班超的兵马所败,在南方经营多年的新汉,不仅为本土提供了更多和贵霜有关的情报,也把握住了大汉打败贵霜帝国的机会,大幅扩张了自身的势力。

到如今,贵霜帝国的主要势力范围便是中亚,他们在南亚范围内的经营,已经快被新汉夺取完毕了。

凡还存在的小国,俱都仰新汉鼻息生活,已经内附或者被吞并的国家就更不用说。

而从去年开始,这些国家出身的王公贵族,便都殷勤前来新汉都城长安朝觐。

目的也很简单,和今年那些带着大量贡品前来的东海系宗藩一样,他们是为了庆祝新汉的实际统治者、诸藩共祖刘彊的一百二十岁大寿。

百岁寿数已经是人瑞,一百二十岁的寿数,古今未有。

从刘彊八十大寿开始,每十年的大寿,各藩都会同来庆贺,每一次的寿辰都比上次的更为宏大。

即使是远在雒阳的大汉天子,也要为刘彊这位地位特殊的宗室长者贺寿。

八十大寿到如今,刘彊又不知熬走了几个大汉天子。

即使在外人看来多么不可思议,也改变不了刘彊确确实实活到了这把年纪的事实。

不论在哪个国家,他的年纪都可以算是神迹。

与这漫长寿数相伴的就是这位堪称传奇的人生经历,于是乎,在东海系诸藩的宣传造势下,刘彊的形象伴随着大汉一直以来营造的天命之说,越来越神话。

刘彊对自己的寿辰大典已经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了。

他活得足够长,对各方势力来说,本就是一种震慑。

其实刘彊也对自己的寿数非常惊讶。

即使放到后世,他的岁数也足以挑战世界记录了。

不过考虑到死后飘荡几千年、重生回到最初这种事都发生了,他再活得久一点,也算正常。

刘彊疑心,他这是将两世的寿数都放到这一世一起活了。

是以他虽然历经海上漂泊,寿数却很长久,如今的身体状况也浑然不似一百二十岁的老人,而是和后世七八十岁的老人的身体状况差不多。

刘彊对自己寿命的猜测外人当然不知。

能见到刘彊的使者与王公贵族们,只会惊讶于在大典上露面的他精神如此矍铄,浑然不似百岁以上的人瑞。

大汉的礼仪、制度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推行许多年了,即使有着顽固的种姓制度做牵绊,但是在刘彊堪称神话的天命加持下,新汉统治的疆域内,更符合大汉国情、发展的新制度已然推行开来。

为刘彊大寿而举办的大典上,那些置身于威严壮丽的汉制宫殿中的人,不论肤色、不论外貌,都身着汉家衣裳。颜色统一,穿玄色或绯色的,乃是汉家官员,按文玄武绯穿着。又有受赐爵封的,也都穿着符合礼制的衣裳。

其他穿汉服但不符合朝中特色的,则是入乡随俗的外族、外邦人。

只不过再放荡不羁的,也知道不能在新汉只以金饰穿戴为重,衣裳怎么简便怎么来。

他们来长安是祝寿的,不是来得罪人的。

刘彊坐在主位上,最靠近他的是他分封出去的子孙后代。

他的子嗣中还活着的,也都是长寿老人了,所以场上的大多是刘彊的孙辈、曾孙辈、玄孙辈甚至来孙辈。

疆域广大,子孙又另行分封,在场的刘彊子孙,大小也是个王,数量加起来,足有上百个。

刘彊在大汉之中,最主要的东海王位,同时也包括靠近本土的扶桑王位,都封给了长子一脉。

如今这一脉的继承人,是刘彊的曾孙刘臻。

南亚这边的封国,则都分封给了后来的子嗣。

海外地盘打下来的时间不同,经营的时间也都不同。

南亚这里,一统固然好,但是为了防范意外,刘彊分封的子孙可不少。

刘彊在时,保证他们各司其职,发展各自的国家,等到未来他不在了,就看后辈子孙里有哪些能人了。

最起码,他的子嗣因为他在,不管出生得多晚,总有一块实际封地能治理,施展才干,获得的机遇已经比其他的世祖系宗室要好得多了。

要知道,光武帝重建的大汉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有一大批从宗室行列退出去的刘氏子弟了。

大典的流程仍在进行。

刘彊的耳边传来不重复的祝寿词。什么“松柏长青,福禄双星”“福寿延年,德泽四方”。

就连外邦使者,也都照着《诗经·小雅》的原文念着带点口音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当真是一派辉煌光景。

刘彊饮下樽中的酒,此番重活一世,倒也不曾辜负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