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剑起不平 > 第9章 失踪

剑起不平 第9章 失踪

作者:石边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20:17:15 来源:文学城

那衙役离开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官驿,而是直接去了县令府。

“你说什么?”程县令陡听衙役的话,手里的茶盏险些翻了。手忙脚乱后,不敢置信地又问一遍,“你再说一遍,那女子自称什么?”

衙役拱手道:“渭,渭阳李小姐。”

程县令倒抽一口气,手在空中抖了抖,下一刻竟站不稳一下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

一旁的管家见状连忙上前,忙道:“主人,主人?”

程县令冷汗涔涔,自言自语道:“渭阳,姓李,还能叫出昭武校尉的名字,住在官驿,那就只能是一个人了。”

管家听得云里雾里,问道:“主人说的是谁?”

许是官家的声音让程县令缓过神来了,只见他直起身,急切地指着那名衙役道:“快,快去官驿找那位昭武校尉,切记,万不可提许县尉要抓人的事。”

衙役也明白过来,正色道:“属下明白。”

等衙役走后,程县令赶紧让管家给自己更衣。

“主人为何如此着急?那渭阳李小姐又是何人?”

这么多年,管家还是第一次见自家主人行事如此慌张。

程县令解开衣领,神色凝重道:“从时间上算,从渭阳来的,还姓李,除了渭阳王之女——李晗,还能有第二个人吗?”

管家惊道:“啊!渭阳王之女?”

程县令道:“渭阳王刚打了胜战,他的女儿在这个时候进京,恐是接诏进京受封。而今人在我富平受辱,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我这县令怕也是做到头了。”

说到这,他想到什么,忙问管家:“方才那小吏是不是说,郑家小郎也在?”

管家整理衣裳手一顿,道:“是,在。”

程县令当即吩咐:“快,快去,你亲自去,找郑员外,一定要将渭阳王之女与他家小儿的事说清楚。”

……

等程县令带着一干人匆忙赶来时,郑策已经围着食易楼跑起来了。

他一边跑一边喊,“郑策输给李晗女侠,特来认错……”

反观楼前的茶铺里,李砚书气定神闲地在喝茶,素影在一旁侧头数郑策跑了几圈,骨衣则闭眼坐在最里侧。

而窦庑,则负手立于铺前,高大威猛的汉子光是往哪一站,周围百姓的讨论声都少了大半。

许汜躲在一众衙役后面不停擦汗,无比庆幸那会儿没有脑袋发蒙将人扣下。但就没有将人扣下,他也将人得罪的不轻,现下一细想,他恨不能把整张脸都埋到胳膊下去。现在见程县令到来,许汜顿时像看到救星一般,飞快冲到程县令身边,苦道:“县令,你总算来了……”

李砚书听见动静,随意看了一眼,没有动作。

程县令没理许汜,先是朝最近的窦庑拱手一礼,窦庑颔首回礼。程县令又向前几步朝李砚书走去,拱手笑道:“这位就是李小姐吧?早就听闻渭阳王千金颇具其父英姿,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李砚书起身回礼,轻飘飘地道:“县令客气了。”

言罢,遂又坐下。

程县令面色不改地道:“李小姐既已到富平,那自是该本县令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李小姐才是。这茶铺简陋,不如请李小姐移步。”

“县令所言极是!”

一道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众人闻声看去——来人正是郑府员外,郑诸义。

郑诸义道:“李小姐远道而来,我等应尽地主之谊,府上已备好美酒佳肴,专为李小姐接风洗尘。”

见郑诸义都对李砚书这般客气,许汜低声询问后来的管家,“这个李小姐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连郑员外都亲自来了?”又见管家急喘着气,也顾不上身份不身份的了,赶紧将人扶住。

管家深呼吸几次后,回道:“回县尉,那是渭阳王之女!”

“……”许汜脸上的表情一点点碎掉,他喃喃道:“王爷之女?完了,完了……”

那边,李砚书头也没抬,“接风洗尘就不必了,本小姐也是路过,只是有件事想请教县令大人。”

程县令忙道:“李小姐请问。”

许汜内心狂叫,不好!

然,一息后,他就听李砚书道:“我听人说这食易楼因有十一楼之高,故又名十一楼,只是为何这只有十楼?”

许汜默默擦汗,谢天谢地,阿弥陀佛,心有余悸。

程县令道:“哦,是这样,李小姐有所不知,这食易楼确有十一楼,只是这第十一层,不在天上,而在地下。”

地下?李砚书思索:在地下的一般都是地窖之类的,但观程县令所言,此层楼定非地窖。虽自小就听夫子说中原地广物博,无奇不有,看来今日还真让她碰见了。待他日归家,定要向齐夫子好好讲述一番。

程县令笑道:“正好今日郑员外也在,本县令也就不喧宾夺主了,就让郑员外给李小姐介绍吧。”

李砚书闻言起身,“原来是郑员外,失敬失敬。”

心道:他就是老驿卒口中的郑员外,那郑策也就是他儿子了?李砚书不由得佩服起他来,眼看他家小儿围楼跑,不仅能面不改色邀她入府吃饭,在面对自己问到自家酒楼时,也能沉住气不做声。

郑诸义道:“李小姐客气。李小姐方才问这楼为何只有十楼,听闻不如实见,李小姐何不亲自进去一探究竟?”

李砚书道:“既如此,就劳烦郑员外了。”

郑诸义手一偏,“李小姐请。”

正巧一炷香燃尽,郑策喘着气,还不忘放话道:“小爷说到做到,李晗是吧,今日小爷我认栽,待明日……”

“明日你待如何?”

“自是再比……过。”

郑策话到一半觉得这声音熟悉非常,定睛看去,竟然是他爹!他用尽全力才克制住要转身拔腿而跑的两条腿,梗着脖子,僵硬又熟悉地束手行礼道:“爹。”

郑诸义恨铁不成钢地冷哼一声,转而对李砚书道:“小儿年少,要是有哪里得罪了李小姐,还请李小姐海涵。”

李砚书不以为意,道:“郑员外严重了,郑公子虽年少,却言而有信,不拘一格。再说郑公子既遵守承诺,跑完一炷香时间,那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本小姐自不会再提。”

郑诸义为人严肃,素来不苟言笑,此时却是笑道:“李小姐明月入怀,襟怀坦荡,我等汗颜。李小姐请!”

郑策倏地抬头,大惊失色。震惊这李小姐是何身份,竟让他爹那张八百年都不会笑一下的贵脸都笑了!

他没再莽撞开口,谨小跟在他爹身侧进楼。

所谓风水轮流转,先前他还嘲讽人家是乡巴佬,不懂食易楼为何只有十楼,结果人家现在就要他爹亲自陪着进来,为她讲解,而他只能灰溜溜跟在后面。

“食易楼,又唤十一楼。确有十一楼,不过这第十一楼,不在天上,而是在地下。故十一楼又叫地一楼。这一层因在地下,四时低温,乃冰沙冷饮绝佳贮存之所。”

李砚书啧啧称奇,却并非是因为郑诸义说的冰沙冷饮,而是因为这里满堂的彩色烛光和腾起的白雾。

五颜六色的烛光和白雾将这一层照得流光溢彩,如梦如幻,似入迤逦仙境。端着琉璃盏,穿着鲜亮衣裙的丫鬟们也似玉一般,动人心魄。再往里走点,白纱微扬,里侧风光似现非现。放眼看去,大堂正中间的圆台上,七八个仙女正在上面翩翩起舞,风姿绰约。

丝竹管弦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李砚书抬眼,“浮生”二字映入眼帘。

浮生若梦,人生几何。

此情此景,到也合乎。

两个时辰后,众人再次拥着李砚书出来。

此时已近戌时,楼前两侧门人提着大烛侍候,原本热闹的街上现在只有两三过路人,楼前的茶铺也茶阑人散,闭门收摊了。

正回想着下午热闹喧哗场面的李砚书目光一顿,因为她又瞧见了下午时分就站在酒楼锦旆下的姑娘。两个时辰了,她居然还在站在那里?

程县令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立即皱眉道:“许县尉。”

“县令……”

许汜也瞧见了,顿觉眼前一黑:这位姑奶奶怎么又来了!!!

他唯唯诺诺道:“县令,她身上有迷药,我……”

“什么!?”

郑诸义道:“程县令稍安,李小姐稍安。此人虽身上有迷药,但此女神志不清,动作迟缓,只要不靠近就没事。”说完看了管家一眼,管家立刻颔首转向身后仆人,低声耳语了一句。

程县令道:“这姑娘是郑员外什么人?为何久久立于楼前?”

显然,程县令看出了那姑娘的奇怪之处。

正常人看到他们这一群人,都会投来好奇或打量的目光,胆子小点也会避着他们赶紧离开,但这姑娘只是静静立于楼前,既不看人,也不听事。

“县令,李小姐,窦校尉。”郑诸义拱了拱手,意有所指道。

程县令领会,抬手屏退左右。

李砚书平声道:“素影和骨衣是我贴身之人。”

窦庑没吭声,身后的人自觉退下。

见人都退下了,郑诸义才低声道:“……这姑娘名唤唐易,是上任唐家家主唐微,之女。”

此言一出,程县令惊讶道:“唐微之女?本官怎么记得唐微并没有成婚?”

郑诸义道:“县令所记不错,唐微确实没有成婚,此女,是他与其弟子……”

话到这里,剩下的不必再说,在场的人也都明白了。原来是一出只会出现在话本里的禁忌虐恋——师徒情。武朝国风开放,不仅允许男女自由婚嫁,且婚后不合,也可两相合离,各觅良家。因此各类话本子也层出不穷,特别是像《梁祝》《白蛇传》《牛郎织女》这类的情爱话本子,格外受闺阁女子青睐。然即使这般,有关于师徒情的话本子也仍旧在**之列,向来不为世人所容。

沉默片刻后,李砚书问道:“方才许县尉说她身上有迷药又是怎么回事?”

许汜往那边看了一眼,低声道:“李小姐有所不知,本县邻县有个唐家镇,镇上之人个个术绍岐黄。家主唐微更是唐家上一辈中的佼佼者,逸群之才,不仅医术了得,那容貌也是一等一的出挑。当年临县数百名女子前往唐家镇,掷果潘安,只为求见唐家家主唐微一面,这件事曾经轰动一时呢。只是那唐微突然放出话来,说他将用一生专研于药道,一生不娶妻生子。就这样,没多久那些姑娘也就相继离开了。”

程县令听完,得出结论,“这姑娘既是唐家的人,那身上携带迷药也就说得通了。”

李砚书若有所思,随即又问道:“这位唐姑娘这里可是……”

她指了指自己的头,郑诸义见状,道:“非也。唐微曾与我说,唐易是误食了某种毒药,以致思维智力停留至三岁稚童。除了唐微,其他人唤她,她都不予理会。”

李砚书朝唐易走近,三步之外停住,试探道:“唐姑娘?唐姑娘?”

诚如郑诸义所言,毫无反应。

李砚书观其颜色,发现除了唇色偏白,其余的皆与正常人无异。转而问郑诸义,“郑员外,那位唐家家主呢?这姑娘午时我便见她在这了,距今相隔四个时辰,既是家主之女,为何到现在还没人来寻?”

据许汜所说,这位唐姑娘应声经常来此,那唐家的人应该早就来了才对。

“唐微他……”郑诸义脸色难看道,“他在一年前就失踪了。”

失踪?

闻言,许汜叹了一声,“这位姑娘也是一年前,开始频繁来我县。每回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往那一站就是一天。若是有人问她,她就只说等人,其余的一概不回。唐家的人起初也来寻,后来见她哪都不去,就来食易楼前站着,就来的越来越晚了,有时甚至两三日才来人寻。”

李砚书皱眉,道:“两三日?那人就一直这么站着?”

许汜点头,道:“是啊,就一直站着。”

郑诸义偏头看向唐易,不禁想到昔日好友。年少成名的天子骄子,卓荦超伦,后来更是成为家主,展一腔抱负,后世无忧,却……念及此,他摇摇头,对身旁的管家道:“派去唐家的人回来了吗?”

管家回道:“还没有。昨日夜里下了雨,山路泥泞,估计还要两个时辰。”

一听还要两个时辰,程县令客气道:“李小姐,郑员外,今日天色已晚,不如你们先回去休息。啊,放心,这位唐姑娘本官自会派人守着,直到今夜唐家人过来将其接走。”

郑诸义立刻道:“如此也好。”

他见李砚书没说话,劝道:“李小姐心地善良,博施济众,我代唐易谢过李小姐。只是今夜天色已晚,李小姐舟车劳顿,还请早些回去歇息。”

眼下,这帽子都给她戴好了,她再不走就不合适了。

李砚书没再说什么,就此作别。

她路上问素影和骨衣对此事有何看法。

素影先开口,道:“我先说吧。先不论唐微失踪是天意还是**,就论那唐姑娘为何要日日立于楼前?按理说,父亲失踪,做女儿的不应该到处去寻吗?不过唐姑娘情况特殊,不能一概而论。且唐姑娘中毒神志小儿,可恰恰,小孩子是不会骗人的。两县有那么多酒楼,为何唐姑娘只去食易楼前站着?只这一点,就颇为可疑。”

李砚书点点头,眼角一扫,长街旁的房屋大都是两层。一楼作为店铺营生现在都关着门,二楼烛火憧憧,大多数人还没歇息。没有点蜡的楼上,窗户大都支着一条小缝,而还透着光亮的房间,窗户基本都大敞着,李砚书还能隐约听到一阵拨弄算盘珠子的声音。

骨衣道:“的确。还有那郑员外,明显还有事瞒着我们。”

“嗯,素影真聪明。”李砚书肯定地点头。

素影抿唇笑了笑,接着道:“还有一点,那位唐姑娘无论是穿着还是打扮,都应是有人用心为其装扮过的。可既是有人用心装扮,又为何还让唐姑娘时常一人出来?这不两相矛盾吗?”

若是家主之女,家主失踪,门内族人民胞物与,不应悉心看护,日日照顾吗?可若是漠不关心,任其自生自灭,不应该第一次失踪时就不管不顾,却又为何每每寻回?

说到这,两人看向李砚书。

李砚书笑而不语,继续往前走。

素影和骨衣相视一眼,默默跟上。

……

两个时辰后,三人再次出现在这条街上。

骨衣小声道:“我就知道,以小姐的性子,怎么可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袖手旁观。”

素影胆子小,有时第一次随李砚书夜间出行,此时正一脸警惕地望向四周,听见骨衣的话,还是不由得点头附和:“嗯嗯嗯!”

“看不出呀,骨衣现在这么了解小姐了。”李砚书牵住素影的手,“小姐在,不怕啊。”

素影道:“嗯!”

骨衣道:“等会也不知是何情形,小姐何不让素影在官驿等我们。”

听骨衣要让自己回去,素影连连摇头,眨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望向李砚书。

李砚书笑道:“素影不会武,还是在我身旁安心些。再说窦校尉也不一定绝对安全,我还是不放心他。”

素影忙不迭点头,道:“嗯嗯嗯!小姐放心,素影不会拖你们后腿的。”

骨衣神色瞬间冷冽下来,手下意识摸上刀柄,“他该死。”

素影还是点头,“嗯嗯嗯!”

李砚书哭笑不得,安抚道:“骨衣,他好歹是六品昭武校尉,你平日里遇上他,不行礼就算了,可不能再对他拔刀相向了。”

看得出骨衣有情绪,可她还是点头道:“是,听小姐的。”

李砚书笑道:“乖。”

这条路三人白日里走过两回,虽现在夜里,却也没有迷路,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她们就到了路口。转角处,李砚书隐约听到打斗声,她立即抬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那边,一道女声传来:“废物!连个傻子都对付不了。”

三人探头看去,只见五六个统一黑白制服的人呈半包围状围着唐易,个个手上都拿着剑,模样都长得差不多,且都是女子。为首的那人腰间多了一条黑带,手中也无佩剑,看样子应是不会武的。但就论骂人的那股气势,倒是要比旁边那些人要强上许多。

就在李砚书等人看戏这会儿,不曾想骂人的那名女子却倏地朝她们这边看来,面露疑色,压低声音道:“唐家正在处理族中事宜,各位要是路过就请尽快离开,否则……”

“否则如何?”

李砚书负手出来,脸上丝毫没有被人发现偷看后的窘迫之色,反而格外惬意,像是与友人闲谈那般,道:“素闻唐家人悬壶济世,颇具盛名,可今日一见……”

她信手数道:“一、二、三、四……不得了,这么多人,还个个手配利刃,欺负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唉,可见世人所传,大都不真呐。”

满月生辉,唐华打量着眼前之人,沉默片刻后,礼貌道:“在下唐家唐华,今夜是奉命前来捉拿家中叛徒唐易,其间缘由不便告知,还请姑娘莫要插手。”

李砚书一怔,问道:“你认识我?”

若不是因为认识她,又怎么会在自己说出那番话后还能礼仪相待,客客气气的?

唐华冷冷道:“不认识。”

李砚书观其神色不似作伪,不免诧异。一开始听她骂人,还以为是脾性暴躁之徒,却没想此人竟能在自己一顿嘲讽后以礼相待,能屈能伸,不简单啊。

她道:“不识啊,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唐华眉心一蹙,直觉不妙。

果然,下一秒就见李砚书眼都不带眨一下,“骨衣!”

话音刚落,骨衣拔刀冲出,和那六人打成一团。而素影也在骨衣动的那一刹那,转身就跑,利落躲到三人最初偷看的那堵墙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