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见猫宁 > 第9章 第 9 章

见猫宁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她乡旧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12:51:17 来源:文学城

温宁见李时不看自己,反向自己身后看去,循他视线疑惑转过身。

雕栏处,丹青官袍一闪而过。

温宁神色微变,再顾不得李时,向那抹丹青袍角追去。

可等她来到雕栏前,远处亭台假山,檐廊描翠,并无可疑之人的踪迹。

翠微忙跟了上来,问:“郡主在看什么?”

温宁蹙眉看着远处,疑惑道:“方才似有人。”

翠微迈前几步,又向四处一番探看,去看温宁:“郡主是不是看错了?”

温宁疑惑摇头,来到李时身前,问他:“你方才可看见了?”

李时后退一步,向她袖手作拜:“回郡主殿下,李时什么都没看到。”

温宁也糊涂了,想到他方才那样往雕栏看,并不似什么都没看到,却也不多问,叮嘱道:“那帕子必要亲手交给穆朝。”

此时,她也没了心情继续询问李时,循原路往东宫而去。

母亲说过,叔父婶娘想再留姐姐两年,正值婚龄的大家贵女,叔父叔母纵有心留,又能留几年?

京里王侯的世子多着呢,他们的权势温府女并不稀罕。

她在平城时倒也见过几个父亲的门生,多是青年才俊,仕途平顺,李时在他们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温府女不怕低嫁,却要择个如意郎君。

要她看李时就不错,虽比姐姐大了些,父亲对他赞誉有加。他也并非迂腐之人,又是寒门出身,若肯入赘,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若能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是最好的。若不能,姐姐也可休夫,来日再择如意郎君,至少不必入宫来。

偏这些话,她哪怕是在帕子上也不能说,只有与姐姐在一起,面对面才可说上这样的体己话。

温宁走到半道儿忽然停了步,转而来到假山一侧的雕栏上坐了下来。

五月见了热意,她成日宫里撒欢儿,早早换了薄裙披着臂帛,蹙眉倚在翠柱。

翠微站在她身侧,只以为她是想歇脚,耐心等了会儿。又见她蛾眉微蹙,似心底有事,小心翼翼地问。

“郡主若有烦心事,憋在心底不好,无妨对奴婢说说。奴婢没什么大智慧,您全当说出来解解烦闷可好?”

温宁懒懒道:“有姨丈娘娘在,我哪有什么好值得烦心的。不过是累了,想歇会儿罢了。”

翠微见她不肯说,往头顶看了眼,道:“才五月,郡主穿着单薄,奴婢回宫为您取件外衫来。”

温宁连头也没抬,点了点头。

翠微犹豫看她眼,还是担心她着凉,迈步向坤宁宫而去。

她身影一走远,温宁抬起一双灵动的眉眼,舒展了蛾眉。

翠微是娘娘赐给她的人,与晴岚不同,她是有愁心事,却不想与她说。

李时分明看到雕栏那里站了人,却不肯说。

那样的官袍颜色,属于司天监,几日前,她见司天监里有个官员有故人之影。

温宁想到这里,直奔司天监而去。却未从东宫那条白玉道过去,而是顺着假山,来到司天监后门,打开后门一条门缝,往里面看。

司天监紧挨着东宫,占地不大,里面却很是宽敞。

温宁看了会儿,里面穿着各色官衣的官员走走停停,或年迈或年轻,皆是陌生的身形。

她总感站在日晷前的那人是认识的。说不上是哪里熟悉,只是一个身影,七分像故人。

想到这里的官员皆是净过身的,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门推开,来到一处可以遮蔽自己身形的盆景树后躲着。

司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皆为理学之士,与翰林院里那群文学清贵不同。

文无第一,理无第二。

一篇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纵是圣人之书,也有持质疑态度的人存在。理学算数,一便是一、二便是二。第一代表了绝对地正确,容不得质疑,此为真理。

两名官吏从内衙出来,仍在争论不休。

温宁侧耳听去。

年长官吏怒声问:“一连三夜夜间无风,明日哪来的雨?!”

年轻官吏固执道:“昨夜云盖紫薇星,是无风,却有雨!”

两人辩驳了一路,谁也没能说服谁,偏龙椅上的万岁问了明日的气候,司天监必要给个准话。

路过的官吏停步听了会儿,好心提醒道:“明日有没有雨既没个定论,何不去找姒少监要个准话?”

两人也是气急了,如感醍醐灌顶,忙道谢,便朝正衙一间书房而去。

六年前,万岁下圣旨,要将司天监移至东宫一侧。

前朝的司天监监正刘柏刘大人,年近半百做了第一人。

彼时,现居从五品少监的姒婴,不过是个秀才之名的儒生,侥幸入了监正的眼,于司天监做着不入流的小吏。

谁知就是那样一个连九品都够不上的小吏,毅然站出做了第二人,博得朝野盛赞。

那盛赞本也不过昙花一现,入得宫还在司天监做着不入流的小吏。仅一年,他苦心钻研观天之术,竟能十次十准。

从不入流的小吏,到如今朝野皆知的观天算数第一人,成了从五品的少监,不过是四年时光。现如今就是老监正测不准的星相,也需来请教于他。

说是从五品的官员,朝中就是一品大员府邸有喜有丧,也想请他掐算掐算。

他尚是少年,若非净了身,再有十年,焉知不能入阁封相。

凡是文人,无有不清高气傲的,可哪怕是翰林院的翰林也赞他清贵无双,愿奉他为来日文理双学第一人。

虽是过誉之言,却是德高望重,深得人心。

温宁藏在盆栽树后,心底默念:姒大人?

姒这姓很是罕见。

她第一次知晓姒姓是在前朝皇宫,那姓是宫中禁忌,她不过好奇姒姓多问了万皇贵妃一句话,万皇贵妃罕见眉目森严,好生将她训斥了一顿。

温宁蹑手蹑脚跟在两名官员身后,来到了正衙一侧的书房。

那书房四方格局,对比不远处东宫的巍峨,雕梁画栋,算得古朴幽静了。

四面并不与其他衙殿相连,孤单伫立一角。

门前拱桥下引活水,两侧栽种两排青竹,竹影婆娑打在水面,莫名让人心感平静。

温宁抬头看去,书房上方挂着黑底匾额,字如游龙,笔锋写意俊冷。

上书:斋心。

温宁望见那两字心头突地一跳,那字写得极好,好之又好。

她父写得一手好字,可称大家。她自幼得其熏陶,虽比不得父亲,却也不至于辱没门楣。

那字很好,却不对。

斋字上半部分过于收敛,下半部分又见锋锐,心字第一点下笔太重了,第二点却又如常。

她若看,倒像是提匾额这人,本已露出了真心,偏又在顾忌什么,落笔假意用来蒙蔽世人之眼。

官员口中的那位姒大人,此前她从未听过他名,却可在这样的书房办公,书房门匾又是这样的奇怪。

温宁心底疑窦丛生,正想躲到书房一侧去听对话。

司天监的几名官员站在她身后,困惑看着她。

他们本想装做没看到的,谁不知她是何人。

她进宫一个月,带着个叫温景宁的小猫成日里在宫里撒欢儿。

太子殿下护着,皇后娘娘宠着,满天下再难找到比她尊贵的女儿家了。

她纵是大大方方走进来,他们还敢拦着她不成?

这样鬼鬼祟祟地往姒少监书房走,更像是要偷听。

天相地理乃帝王家专有,她是尊贵,可姒少监的书房却不是她可随意偷听的。

其中一人率先向她袖手拜下:“拜见骄阳郡主殿下。”

温宁向前迈步的身影一顿,收回脚,故作从容转过身。

拱桥一端,站着四名官员。

她轻咳一声,向他们摆手:“退下吧,本殿下就是随便走走。”

剩余三名官员随之袖手做拜:“拜见骄阳郡主殿下。”

温宁难掩窘态,再次道:“退下吧,本殿下就是随便走走。”

几人异口同声道:“臣等愿引郡主殿下一览司天监。”

书房朱窗紧闭。

一只修长、完美如玉石的手握住乌黑的窗棂撑杆,撑开一条白光缝隙。

竹影婆娑的拱桥上,她着一身明媚的鹅黄衣,沐浴在晨光中身形纤巧美好若仙灵。

他眸黑而沉,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她,视她如红颜骷髅,眸底不起一丝波澜。

她背对着他,他却知,她有双像猫一样的圆眸,生着一双微弯的蛾眉。

她是真切的人,入得他梦,却是只猫……

温宁见他们不肯走,又来了这些人,偷听是不成了,正欲离去。忽又感如芒在背,转身向身后看去。

他端坐书案前,于窗棂缝隙间平静地看着她。

温宁却看向紧闭的书房房门,轻叹了口气,道:“来日有得是时间,今日不必了。”

皇宫哪里她没去过,从前朝到今朝,并没多大变化。

翠微回坤宁宫拿了外衫,折返回去没见温宁身影,便臂弯搭着外衫来往东宫寻人。

庾景逸才忙完,看了看日头,想着温宁该来了,站在东宫门前等了一柱香,却只看到寻人的翠微,并没见温宁。

他问清缘故,不知为何,下意识地向一侧的司天监看去。

温宁垂头丧气地被官员们送出司天监,一抬头便见庾景逸站在东宫玉阶下看着自己。

翠微忙迎上前,将拿来的外衫给她披在身上,扫了眼温宁身后的几名官员,流露出几分嫌恶,问:“郡主怎来这里了?”

虽说是净过身的男人,到底是朝臣。郡主何等的身份,金尊玉贵的殿下,怎也不离这样的人远些。

温宁向庾景逸解释道:“进宫那日听表哥提及过,对司天监有些好奇,便进去看了看,谁知也没什么不同。”

庾景逸这才走上前,道:“宁儿能这样想就对了。”

他引她往东宫走,又道:“他们多是朝中清贵之臣,一如平王的门生,是你我的臣子。”

温宁听他这样说,不着痕迹往翠微身上扫了眼。

表哥好生生怎又提及了父亲的门生?

复又一想,翠微是娘娘的人,表哥又是娘娘的亲儿子。给李时送帕子那事她是交代过,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翠微这一来一去,娘娘与表哥怕是知了。

温宁道:“那是表哥的臣子,可不是我的。”

一国的储君说这话倒也无妨,她纵尊贵,也不过是皇亲。真若将他们视为臣子,便算是有心谋逆。

庾景逸认真看着她,道:“宁儿错了,你我这样的亲近,属于本宫的同样也属于宁儿。”

她还小,只拿他做表哥,他可以等。

他相信,总有一日她能认清,他才是最适合她的人。大商很大,他要与她做个像父皇母后一样的帝后举案齐眉。

温宁嗔他一眼:“我拥有的够多了,表哥这样说也不怕折我的福。”

庾景逸向她微微前倾身体,笑眼看着她:“宁儿的福有本宫在,本宫的父皇、母后在,日后只会绵延不尽,哪有折福一说。”

温宁回以笑眼,狡黠问:“可保世世代代吗?”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温家这样的世家,到了父亲这一代已然到达了巅峰,前朝今朝更迭不过数年,姨丈需要父亲稳定朝局。

这份恩泽最多蔓延至她与表哥这代,三代后又当如何?要么弃世代之权富归隐,要么落得个树倒猢狲散。

庾景逸神秘道:“怎就不保了?”

来日他与她有了后代,温家就如前朝皇后的娘家,将与他的江山融为一体。

大商昌盛便是温家昌盛,如此,怎又不算是世世代代永保尊贵?

温宁提起裙摆就跑,喊道:“说了不保就是不保。”

庾景逸比她大些,又是一国储君只是在她身后快步追赶,也喊:“说了可保就可保。”

温宁回头看去,见他已然追了上来,一口气跑回了坤宁宫。

惠贤皇后正与几个妃嫔品茗,她忙钻入她怀里,抬起一张生着红晕香汗微湿的脸告状:“娘娘,表哥说大话。”

惠贤皇后只得放下杯盏,拿起香帕为她擦去脸上薄汗,示意她去看几位嫔妃,宠溺道:“瞧你,尚有外人,就知撒娇。”

几位嫔妃忙站起身,向她颔首:“郡主殿下。”

温宁窝在惠贤皇后怀里,好奇看着几位尚且年轻的嫔妃:“娘娘,她们都是宫里的娘娘吗?”

前朝万岁专宠万皇贵妃,后宫是有几位嫔妃,不过用于绵延子嗣罢了。

父亲与母亲恩爱有加,纵有王爷身份,只有母亲一人。

她从母亲口中听过,娘娘与姨丈也是年少的夫妻,而今姨丈已然有了表哥这个儿子做太子,后宫怎还有年轻的嫔妃?

庾景逸追赶而来,见温宁已然被母后搂在怀中,又见后宫的几位娘娘也在,敛下笑意,向惠贤皇后问礼后,来到惠贤皇后身侧,答道。

“她们多是母后挑选的,父皇本不想要,又不好驳回母后好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