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见鬼,反派坑我[穿书] > 第85章 辨阴阳(5)

见鬼,反派坑我[穿书] 第85章 辨阴阳(5)

作者:残叶莫愁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01:36:27 来源:文学城

回转吴府,竟见平日清寂的府门前尽是挈着灯笼往来的仆役,待骆美宁行过拐角露了面儿,一二个纷纷围了上来。

其中为首的赶忙嚷嚷着碧华嬷嬷,“回了、回了。”

骆美宁正纳罕这府门前为何如此嘈杂,又见吴沛远掸开将将探出头来的嬷嬷碧华,三两步行至她身前,将手探出袖口,似要来捉她。

待凑近了瞧:他一身官袍还未换下,似刚从都京回返;脸面上:唇抿成线、眉聚成峰,分明是存了怒气。

骆美宁忙朝后撤了数步,躲开吴沛远凑近的手才道,“不知郎君有何指教?”

吴沛远朝着府门外的长街两侧四下一看,仍有行人来往,他只得压着嗓音,“你随我来。”

仆役得了吩咐,各自散去,骆美宁随吴沛远入了府,一路无话。

直至进了垂花门,吴沛远才回身站定,面上神色不改,似在等她先开口。

骆美宁也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认不曾得罪,又半晌不闻其开口,索性侧了侧身子就欲辞去,“贫道受粥济娘娘所托前去会友,尚不曾复返报备,还望郎君行个方便。”

吴沛远瞪圆了眼,双唇翕阖少顷,挤出一句,“你怎能唤祖母粥济娘娘,成何体统?”

“昙鸾道友允我这般唤她...还请郎君有话直言,天色已迟,若不紧着时辰回话,恐她老人家已熄灯入眠。”

“你还知道天色已迟?”

闻言,骆美宁恍然大悟,原来是嫌她回得晚了,莫非府门前那帮打着灯笼的仆役也是特地出去寻她的?

虽出门前同昙鸾有言在先,但去城隍庙那遭却未提及,以至天黑透了还未归返,她赔笑道,“路上多有耽搁,给您府上添乱了。”

吴沛远又问,“你做什么去了?”

这话多少有些冒昧,骆美宁一怔,又将前话再叙了遍,却不再唤‘粥济娘娘’的名号,“受吴老太太所托出府会友。”

“会友?你才入京几日,就与奉寿王妃结交为友?”吴沛远一甩袖袍,“身居吴府却心比天高,她同你说了哪门亲事?”

一番话毫无客气,岂止是冒昧二字可形容,简直是冒犯。

骆美宁冷不丁挨了训斥,也沉下脸来,“郎君从何处听得此言?”

“官场事罢回转府时,恰逢奉寿王妃坐驾,难为得她垂青,一番闲叙...其后才知,她受人所托,要为你寻个高门大户做夫家。”

吴沛远本在都京有小宅暂住,以免平日与两京之间来回奔波。

这些天,许是对替祖父立碑那日吴老太太的话上了心,他不顾辛劳,几乎天天皆回转吴府,虽与骆美宁相谈甚少,可祖母喜欢,便觉婚事已是板上钉钉。

毕竟他与骆美宁均年岁不小,一个已加冠,一个早及笄,既有长辈做主,合该凑成小家。

“怎么?我们吴府还令你屈就了不成?”

“呵,”骆美宁溢出声冷笑,轻扯唇角,“不知郎君从何处得闻我心比天高,贫道自认无封侯拜相、长生不老之追求,虽火居于尘世,却也无说亲之意。”

可谓是胡言乱语、天花乱坠。

登时,吴沛远面上紧绷,额头青筋爆凸,怒斥道,“荒唐!”

“郎君才是荒唐,也不知您以何身份训斥贫道,贫道应昙鸾道友相邀暂居府上,”她双手抬起又是作揖又是行礼,“怎不料碍了您的眼,若您瞧不上贫道所作所为、心有不快,少睬我才是,何必贴近前来生冤枉气?”

“你!”

吴沛远暗道她尖牙利嘴,越发肯定骆美宁已攀附了高枝,才不将他看在眼里。

......

二人似还要再吵,拄杖之声却步步近了。

昙鸾仍是一手摸着拐,一手搭在嬷嬷碧华臂弯之中,高喝一句,“好了!”

循声而望,骆美宁与吴沛远都阖了嘴巴。

昙鸾总归行得慢,夜里虽有丫鬟在旁侧打着灯笼,路却全然不比白日的好走。

骆美宁也不去瞟吴沛远,先行数步凑到昙鸾身前。

吴沛远还欲刺她两句没规矩、没教养——嘴里说着做客却不等府里的主子先抬脚,而这边骆美宁却先屈身行了礼,满口歉意,“今日回得晚些,劳您费神,还耽搁了府上仆役做活,都是美宁不对。”

昙鸾叹了口气,“知你去会见奉寿王妃,也不说带个丫鬟随身。”

“贫道无福消受啊。”

“你与奉寿王妃论完事后,又去了哪儿?”

照理而言,她们并未戳破‘身世’那层窗户纸,过问行踪多少逾矩。

可到底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骆美宁入京多时,一直借住吴府,暂无其他去处,便乖乖答道,“去盛京城北城隍庙...这不是到了节气,便替那亡故的皙秀孺人烧了些纸钱。”

言罢,她忖度一番又补了两句,“您老人家仁善,与贫道论事时常提及这位皙秀孺人,贫道妄测您心有牵挂,便私下做主办了此事,故回得晚些,不想耽搁您晚歇。”

昙鸾搭在嬷嬷碧华臂弯中的手轻颤了下,又抽出来握住骆美宁探出袖行礼的手,抖着喉咙回曰:“好女、乖女,还是你孝顺。”

骆美宁稍顿,昙鸾从不挑明,却常拿这种‘暧昧’又‘无边界’的词与她叙话。

她也是笑,“您有盛名在前、遍及两京,多少黎庶将您视作母亲,贫道也是心有感激,不知如何孝敬才好。”

昙鸾攥着她的手缓缓松将开来,又朝她手背拍了拍,“今日见奉寿王妃,不知你二人说了些什么?”

骆美宁故作忧愁,拢了眉头,似颇为难,半晌才答,“奉寿王妃是个好人,许是无量天尊展颜,贫道得了几分运气,竟有幸被她攀亲...倒也不知是哪门子远亲,难道奉寿王妃祖籍也在南边儿?”

“哪是这样,”昙鸾又一声长叹,“你可知,你与你今日去往城隍庙中祭祀之人,形容有九分肖似啊!”

骆美宁当即半张着嘴,倒吸口凉气,“原来如此。”

“老身自城外见你,就觉得心中熨帖、合称眼缘,这才硬将你留在府中。”昙鸾一笑,“不怕笑话,老身虽已半只脚入了佛门,心中却仍有凡俗牵挂,几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去,其中最放不下的,便是小女儿皙秀。”

骆美宁字字听入耳中,只是颔首不答。

“老身年岁已高,自觉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怕是挨不过此年...心有寂寞,布料能得佛祖垂青,降下位与吾女肖似的道友,只望你能在府中多留些时日,也算了了老身遗愿呐。”

此话既出,重若千钧,骆美宁也寻不出话来驳斥。

“天也暗了,老身不好意思叨扰你,让丫鬟速速送你回菊园歇息,今日事多且杂,劳你费心。”

见昙鸾眉眼倦怠,这不过是过个年的功夫,月余来时日,她面上确实老态疲态倍增,骆美宁心中一软,两掌合握住昙鸾的手,“您也早些安歇了吧。”

待昙鸾颔首应了、挥袖作别,又将手搭回嬷嬷碧华的臂弯之中,骆美宁这才行近打着灯笼来迎她的丫鬟,缓步离去,身影逐渐隐没于暗色。

......

吴沛远在一旁吹了许久的凉风,满腹愤懑化作惆怅,哀哀地看了昙鸾一眼,“您将话都说给了我,却还从头到尾瞒着她?这只叫我摔碎了面子,白发了场脾气。”

吴老太太拄着拐杖朝地面猛磕了三下,“亏你还是能面见皇上的文官,心眼比芝麻粒儿还细,脑仁较驴更笨。”

“是,凭您怎么说。”吴沛远这会儿早已没了气势,犹如落水狗,人瞧上去都矮了三分。

“你给我好好琢磨琢磨,我为何这般捂着,不令她身世大白?”

吴沛远努了努唇,半晌答道,“岳家那位,您是恨透了,怕他也要掺一脚认女儿?”

“将怕字去掉,”昙鸾顿了顿,“就算岳良畴那厮不横插一脚,我们吴府将她认下来,她不也还是岳良畴的女儿?我皙秀到底同他成了亲、拜了堂,孩子也是他的...这消息一散开,两京贵胄不都似嗅到腥的猫儿般一股脑围上来?”

“是了,那奉寿王妃就是。”

“这才只是流言,未曾板上钉钉便收受了许多拜贴。”

如今神康帝年事已高,朝中之事处理起来远不及年轻时候。

而岳良畴高居尚书令一职、握有些许朝权,又得神康帝倚重...能上的了台面的,半数多文官皆为岳良畴马首是瞻——又不仅是文官,当今太子之位悬而未决,想拉拢岳良畴的甚至有不少皇亲贵胄。

即使只有吴府这边将人认下,两京上下该得消息知晓的,一人都不会漏。

“啧。”昙鸾嗔了吴沛远一声,“你觉得她在府上住了这般时日,还没看出来同吴皙秀的关系?府上供桌摆着恁多牌位,今日她往城隍烧纸钱,为何只烧皙秀一人的?”

“...嗯,晓得了。”

“她比你聪慧,又忍得下脾气。”昙鸾拄杖朝吴沛远腿弯处击了两下,“平日里少见你说话,怎知有这般坏性子,我看有了这出,她可还会愿意嫁你?”

吴沛远一向冷面,这会儿难得涨红了脸,少顷挤出一句,“孙儿觉得,就算无今日这般,她许是也瞧不中我。”

“此时倒是陡然生出几分自知之明了?”昙鸾冷哼一声,竟大着胆道出奇言:“你若这就言弃,我当即便认下她,尊成吴府的掌上明珠,让府中上下都将她供着...说不定,能供出个皇后娘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