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见鬼,反派坑我[穿书] > 第3章 仓兜坳驱鬼(3)

见鬼,反派坑我[穿书] 第3章 仓兜坳驱鬼(3)

作者:残叶莫愁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4 07:47:51 来源:文学城

四目相交,老妪扣着缸壁徐徐朝她扯开嘴角,翕动的唇似是欲吐人言,可惜七窍淌水、口中喷液如泉涌。

伊三水与村中人换了手中物,见火盆中符篆烧尽,便唤骆美宁取火石。

化表纸之火不能是灶火,更不能是不洁火。

骆美宁目光呆滞,凝睇屋内:那老妪如此这般,缸中水却平整如镜,缸外地面干燥积尘——她这渗人模样,合该是鬼。

还是只水鬼。

水鬼者,生前亡于水中,寻不到替死之人,便永圄于亡处,无法脱身。

骆美宁看过数只死于江河湖泊的水鬼,缸中水鬼还是头次见。

唯有凄惨二字可言。

从那观中跟出的‘仙鬼’倒是没有虚言。

“仙姑?”

伊三水拦下村长冒失探出的手,沉吟片刻,挪步至她眼前道:“骆......妹妹。”

骆美宁如梦初醒,恍然回神。

“骆妹妹所视何物?”伊三水眉睫稍敛,眼尾上挑,探看之间似能知她心中所想。

瞥见村中汉手里铲起的鼠尸,她佯作镇定:“硕鼠...这老妪家硕鼠猖狂,方才又窜出一只,怨我一时眼花才失了踪迹。”

伊三水不置可否,朝她摊开手掌,“打火石。”

骆美宁忙从袖口摸出两枚圆石,轻置于她手心,又道,“再补张脱生符吧,毕竟是两位亡人。”

伊三水颔首,将化脱生符一事全权交托予骆美宁,她则以火石引出火后,旋即去取房柱上栓的酉鸡之血。

将剪浸于酒半刻,划破酉鸡冠尖,两指碾出小半盏冠血,蘸符水敷与冠上,又以棉布包扎,终松了系鸡脚之绳。

酉鸡失了桎梏,迫不及待振翅飞出一段,自陡坡上了不远处的矮墙,遂莫有踪迹。

村长手边的汉子指着那鸡连声惊叫,“跑了、跑了。”

又在村长一个瞪眼下噤声。

鸡神报晓守阴门,雄鸡血线内皆为阳界,添以朱砂绘线门外,能隔绝屋内阴气。

虽是如此说讲,但这血线与那祖师观中取出的脱生符到底有无用处,却是难辨。

黄假道远扬之声明亦非全虚有其表,他这厮深谙信众心理,场场法事步骤清晰,集亲众下拜,引其吐肺腑之言忏悔,偶装神弄鬼又以其‘道行’遏制。

骆美宁明了,他根本目不能识鬼,又谈何驱除?

无非令生者吃下定心丸,除去些莫须有的疑心病。

用那尚未烧尽的脱生符火引燃表纸,骆美宁琢磨:这老妪全家死尽,现如今连个烧纸人都无,倒是村长好意,请得观中人来做法事。

她唤村长,“来烧些纸钱罢,也算你们同村相邻一场。”

村长连声应下,摸了一小沓攥在手里,又道,“我儿用表纸折了些元宝,能否一齐化掉,面额大些,芳婆子一家路上也好与鬼差办事。”

莫说折元宝,有些个中元祭祖的,折了猪马牛羊,木偶纸房也一并烧去。

骆美宁沉吟半晌,应下道,“当然作数。”

村长扭头往身后瞧,对着赏伊三水做法而怔愣的汉子唤了几声,急摆两下手,“速来啊,愣着作甚?”

他给汉子腾出火盆边的空位,解释道,“介某幺子琰三儿,愚钝得很,仙姑海涵。”

琰三儿朝骆美宁露出满嘴黄牙,一张胡子拉碴难辨五官的脸,二瞳更方①,甚贴合村长二字——‘愚钝’。

他冒失地弓着身子往前一拱,衣襟里塌掉的纸元宝,纷纷落下、倾入火盆。

火舌舔舐纸底,烧尽的黑灰逐渐蔓延,火苗顺着堆积的纸元宝高窜,近乎烧到骆美宁的额前发。

村长怪道,“怎能一会儿全扔进去,当下饺子呢?”

琰三儿勾着短脖往堂屋里看,见两具粗木棺材竖于屋内,面上胡须迎风抖三抖,不敢再抬首正视。

他将衣襟内剩余之物尽予村长,“还是阿耶烧罢,我走远些。”

堂堂一介男儿,瞧个棺材都会心生畏惧,胆小得很。

村长也不指责,纵容道:“回家去取些饭食仙果来,这个时辰,两位仙姑定腹中饥饿。”

“仙果?”琰三儿挠头道,“什么仙果?”

“你真愣假愣?为酬谢道长早准备的,再带些素斋来,快去。”

琰三儿颔首答是,余下两名汉子自称新逝芳婆子远亲,见堂屋案桌上无一贡品奉侍亡人,也要回家取些来此。

骆美宁唤了声正揭表纸的村长,问道,“这家老妪是如何走的?怎么进的棺?”

村长捻着纸的手不慎伸入火里,烧得他人一抖,退后二步,“芳婆子一家都死得蹊跷...儿媳暴毙后,她伶仃一人,年近花甲,哀思过度以致气滞气结,就这么去了。”

“果真如此?”伊三水插嘴,“孀居老妪家并无近亲,若气滞而亡,谁人如此恰时发觉?”

村长在祖师观外拜求道人出观驱鬼时就称孀居老妪为新逝,想必早有人发觉芳婆子死状。

“介某发觉的。”村长一抿他那干燥起皮的唇,握拳垂胸,状似打气:“她家儿媳新丧,还未及下棺入土,介某虽为小小官,但好歹一村之长,黄介村方圆几里内人,莫不是介某至亲。”

骆美宁讳莫如深地昂首瞧着村长那张老脸:家中有亡人请做法事,往往只言‘送往生’亦或是‘祈福’,但此人于观口便咬定驱鬼,定知晓些内情。

她回眸再次打量屋内的缸中水鬼:老妪合该是心有愤懑,颤巍巍扶着缸壁欲立起,却被水缸卡大半边身子,又徐徐沉没,似被水中物拖拽回位。

七窍流水,苦不能言。

祖师观中学的一套套,实为慰藉生者,无一真善法能助亡人。

更何况,骆美宁要如何言道老妪惨状?又该如何解释她双目能视鬼怪?仓兜坳是黄假道的地盘,他都不曾在村众前使过鬼神鉴,骆美宁不敢冒然将镜取出。

她只被请来此驱鬼——老妪本不能离缸,又如何在村众为鬼害人?

琰三儿提溜着食盒回得最快,村长只令他将食盒撂在门前,随即遣人回家,只叮嘱下午法事做完后再来。

村长取了张硬炊饼,遂将饭食分予骆美宁、伊三水二人,“寒舍简陋,只有这些供奉,还望仙姑莫怪。”

白米饭上盖着野菜香干、豆腐花生、菌菇木耳,算是农家人屋中上等素斋了。

就算祖师观内并无茹素规矩,骆美宁更不将自己当道姑,她仍捧着瓷碗往嘴里扒。

难得放下身段,不似前般倨傲,“此般珍馐,黄村长费心了。”

伊三水睨她一阵,却也无话。

两人紧靠而立,既无桌椅只能如此将就。

村长干嚼着炊饼,倏地起身凑到二人半丈处垂首,“二位仙姑,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甚话?”

村长后牙紧阖,腮帮鼓胀,半晌道:“黄老妪家中秘事。”

骆美宁仰头、伊三水垂首,眸光流转间两人齐声道,“说。”

村长往老妪家门远处避让两步,神神叨叨讲起她家事,从她家‘童养媳’芽儿一家遭灾,南下逃往时说起:

彼时介雄未亡,暄芳老妪独子亦随介雄姓介,一屋人称不上富足,却也有些余粮;逢着逃难的芽儿一家,予其几顿饱饭。

芽儿父母兄弟感动之余,亦起了些歪心,要知道,南下逃难家未定时,多一人便多张嘴,莫有闲米来供养个丫头。

暄芳老妪家中唯一独子,再无有孕,一谋划合计,便以米价将芽儿卖予介家。

芽儿以介焯之妹自称,住了下来,自此倒也寻常。

没多年,介雄患病,百方无救,终寻一巫医。

巫医只道:介雄需新娶一女冲喜避灾,遂有望好转,暄芳老妪家也无余钱娶甚小妾,便给芽儿整身新衣盖头,抬进房里。

只是,喜未冲成,介雄当夜断气。

逾数年,介焯亦大病,遂改黄姓、借祖师观仙人之名福气加身。药石羹汤续命,蹉跎一年有余,未能及冠便有其父罹难之相。

介家再请不起巫医,暄芳老妪只坚称当年冲喜太迟,又翻出芽儿那套老喜服,却未及拜堂,黄焯便离世。

已换过一次名头的芽儿与未入棺的黄焯在暄芳老妪眼皮子下办了冥婚,北地南下的姑娘也终定了老妪‘儿媳’的名头。

“芽儿是可怜人呐——但毕竟是她阿耶、阿娘卖入芳婆子家的,外人又能置喙些什么?早夭的早夭、暴毙的暴毙...一家皆为可怜人。”村长长吁出口浊气,目中似有泪光,“这芽儿定怨念颇深,还望二位仙姑显灵,大发慈悲,扫了这一屋颓朽气。”

骆美宁不禁蹙眉:

这事儿只证实这家人昏聩古怪,却不能解释缸中水鬼……

莫非,那缸中老妪是已替了成鬼的芽儿?这般巧事?

她与伊三水将用过的碗筷收入食盒,再谢过村长。

那带着予亡人贡品的两汉子从路口又至,该是也用了晌午饭。

他们攥着长香白烛、提溜些糕点花果,“回得迟了,未错过什么吧?”

“正开始。”骆美宁取了张朱砂绘的雷符,解开满头绑发,朝伊三水索要桃木剑,神情坚定:“让我来吧,三水姐姐。”

她暗地向黄假道学了许多动作,正是用武之地。

万不能再令活人靠近那口缸了。

①两只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此梗源于《搜神记·偓佺采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仓兜坳驱鬼(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