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秦湘因为腰伤,去水田里插秧的这种重活长锦和周楚闵说什么都不让她再干了。风水轮流转,当初她用什么话堵的长锦,如今长锦便用同样的话来堵她,一言一语之中连着一环扣一环,让她无法反驳任何。
她摇着头笑着,心中纳闷自从来了云隐村之后,长锦确实变了好多,他能和人交流了,还会笑了,不会与之前那般像是与世隔绝一样地抗拒与人的接触了。她也说不上来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变化终归都是好的,长锦是真的听进去了她的话。
不去插秧之后,秦湘就跟着沈清桐在村里帮忙看诊帮忙洗菜择菜,然后每天的某个时间段里还会跟着村里的大娘们去后山采摘桃花。
云隐村地理位置好,村子邻山,土壤肥沃,在后山也种植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树。而这些桃花树也是云隐村的主要生计来源之一。
三四月,正是桃花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时间段,村民们便会上山采摘桃花。一部分晒干用来卖给药铺,一部分用来酿酒卖给酒楼,还有一部分便供应给茶楼用来做成各种点心。
今天要干的活便是酿桃花酒了。
酿桃花酒是云隐村流传多年的老手艺,也是凭借着这门手艺,村里的民生才越来越好,逐渐富裕起来。酿酒的糯米是头一天晚上就泡好了的,然后就需要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等糯米熟了之后,再将新鲜的桃花花瓣铺在蒸熟的糯米饭上,再续蒸一刻钟的时间。
在这道工序之中,就需要有人守在热灶面前看火。糯米需要大火蒸制,在这中间,柴火更是不能停断的,否则会影响最后的口感。
看火的是村长的媳妇,她长得身宽体胖,较常人来更怕热一些。她坐在炉火前,往炉子里添着柴火,一边添,一边不断用袖子擦着脑门上的汗珠。
秦湘本来是要和沈清桐跟着其他的一些村民去河边清洗桃花瓣,看见村长媳妇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她便犹豫了。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蹲在那妇人面前,温声道:“大娘,要不让我来看火吧,我不怕热。”
村长媳妇愣了下,又惊又喜,“多谢这位小仙君了,”顿了顿,又道,“可是你会吗?”她是由衷地担心,毕竟瞧着秦湘便像是没干过这活的样子,又想和她换吧,又怕她将火看到熄灭了。
看着妇人眼中的担忧,秦湘笑了笑,拍拍胸脯保证道:“看火有何难,我会的,让我来吧。大娘你就和她们一起去河边洗桃花瓣吧,这里放心交给我。”
闻言,村长媳妇也不多说什么了,连忙道了谢。又见秦湘乖巧地坐在火炉前看着火,心一软,怕她坐着无聊得紧,于是匆匆跑回了屋里,拿了几个糍粑几个红薯塞给她,给她烤着玩。
因此长锦来到晒谷场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偌大的晒谷场上,支着两口大铁锅,铁锅里隔水放着两只半人高的大木桶,秦湘坐在一个火炉前,不断用火钳往火炉肚里添着柴火,一群小孩围在她身边。
秦湘添好这个炉子的火之后,又带着火钳走到另一个火炉前,几个小孩看了,也跟着她围了上去。长锦正觉得奇怪,下一秒,便看见秦湘拿着火钳从那火炉中夹出几个白面饼子来,远远看着,倒像是她爱吃的华容团子。
他就站在那里,看着秦湘将从火炉中拿出来的白面饼子放在手心里拍了拍,然后一个饼子分成两半,细细地分给了围在她面前的几个孩子,孩子得了饼子,笑着跑走了,秦湘蹲在原地,看着远处追逐打闹的孩子笑。
长锦就那么看着,突然就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好,很温馨。愣怔间,他好像看到了秦湘说的那种人间烟火气,像他停滞了三千年的时光又开始流动了。
“嗯?神君?你怎么来了?师兄呢?田里忙完了?”
“嗯,刚刚忙完,他应该是去找沈姑娘去了。”不知过了多久,长锦才挪动着步子,走到了秦湘身边,蹲下。
“哦,这样啊,”秦湘点了点头,从一旁拿过一条小板凳递给他,“给,神君,坐坐吧,不要蹲着了。”
长锦便坐在了她的身边,他看了看火炉中燃烧着的熊熊烈火,火中,还架着一个铁丝网,网格上,扔着几个方才他看见的那种白面团子,愣了片刻,他问道:“这是什么?你在烤华容团子吗?”
“噗。”秦湘被他逗乐了,没忍住笑出声来。见她笑,长锦很懵然,转过头来望着她的脸,认真道:“怎么了?这不是你爱吃的华容团子吗?长得很像啊,都是白白胖胖的。”
“不是啦,这叫糍粑,虽然华容团子和它都是用糯米做的,但是不算是同一种东西,”秦湘笑道,“而且华容团子有馅,糍粑没有。”说完,她又颇为意外地看向长锦,惊奇道,“这么说来,难道神君你不认识糍粑吗?你们那个时候没有这个东西?”
长锦想了想,摇摇头:“应该是没有的,我没有见过。”
秦湘想了一想,也是,毕竟三千年了,谁知道糍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有的呢,长锦没见过也是应该的。顿了片刻,她又拿过火钳伸进炉子中,将铁网上的糍粑一个一个地翻了个面,又戳了戳,其中有一个在火气的催促下渐渐鼓胀起来,表皮微微鼓起,像一个大包子似的。
“好了,这个熟了。”她一笑,将那个膨胀的糍粑夹了出来,轻轻一拍,表皮破碎,一股热气升腾,可见雪白内里,软糯清香。她吹了吹,待它稍凉了些了,才将其一分为二,然后递了一半给长锦,“给,神君,尝尝吧。”
长锦接了过来,雪白色的内里散发着丝丝热气,吃起来绵软香甜。秦湘见他吃得很香,嘴角也不自觉扬起,忍不住问道:“怎么样?还不错吧?”
长锦点点头,“嗯,不错,很香甜。”
“在我们这里,这是过年才会做的东西,寓意为团圆幸福吉祥和丰收。冬日里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这样了,”秦湘坐在他身边,也咬了一口手中的糍粑,“大家围在一起,烤火烤糍粑,又暖和又好玩,偶尔我们还会烤橘子,烤栗子,烤红薯之类的,哈哈哈哈,反正就是很好玩。”
“嗯,这个寓意很好,”长锦道,“听你这么说着就感觉很有趣了。”
“是吧,那等今年冬天过年的时候,我带神君一起好好体验一番。”
本来是一句很让人憧憬的话,可长锦听见这句话,眸中的神色却暗了一暗,他看着手中香软暖人的糍粑,很久都没有说话。
秦湘坐在一旁哼哧哼哧地吃着糍粑,半晌却没有听见身边的人搭话,她转头去瞧,看见长锦垂着眼帘,火光在他眼中倒映着,而他愣愣地盯着手中的糍粑和炉子中的火光,说不出的落寞。
“怎么了?神君?”秦湘心头一怔,连忙道,“怎么突然这副神情?”
“秦湘,”长锦摇了摇头,一声叹息,“我不知道我在人间的日子还有多久,还能不能等到今年过年,也许我不能和你一起烤糍粑烤橘子了。”
闻言,空气陷入了一时的沉寂,秦湘看着他,身体一僵,耳边只有炉火中柴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和远处孩童追逐打闹嬉笑的声音。愣了许久,她才眨了眨睁得酸痛的眼睛,转过头,盯着炉子里的火光看,她拿着火钳拨弄着炉子里的糍粑,最后,她才平静地开口。
“是我说错了,糍粑什么时候都能烤,只要想烤,不一定要等到过年。未来是个未知数,没到发生时,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她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长锦,扯出一个笑容来:“所以神君不用这么悲观呐,快乐的时候就想着快乐的事情就好了,就算知道未来某一天的结局,可是它还没来不是,不要让它影响了你这一时的心情,毕竟快乐也是过,不快乐也是过,不如开心地过。”
长锦沉默片刻,转而看着她明媚的脸,忽然就垂眸笑了:“也是,你说得对。”
“是吧,所以神君就不能想这么多,真的会很累的,你瞧,方才这一会儿,就浪费了。”
“嗯?浪费了什么?”
“时间呐,”秦湘笑了笑,“浪费了快乐的时间。”
长锦知道她是在哄他,于是也笑了笑,顺着她的话接了下去,“那怎么办?”
秦湘想了想,看着火炉中又一个鼓起来的糍粑,她拿起火钳将糍粑取了出来,捏在掌心拍了拍灰,等到温度适宜了,再一分为二,递了一半给他,认真道:“那就罚你再吃半个。”
闻言,长锦轻笑一声,“秦湘,你好幼稚。”虽然话是这么说着,但他还是接过了她递过来的那半个糍粑,拿在手里,暖意也从指尖渐渐地沁入了心底。
糯米蒸熟了之后,沈清桐和周楚闵也跟着众人从河边回来了。村长媳妇拿了条板凳放在锅炉边,然后站在上边揭开木桶盖给蒸熟的糯米饭上面铺桃花,铺好后再复蒸一刻钟,便可以开始准备混合和酿制桃花酒了。
周楚闵和村里的几个精壮汉子合力将铁锅里的木桶抬了出来,村里的大娘们用干净的器皿将木桶中的糯米饭分装舀了出来,然后要做的就是将蒸熟的糯米和桃花瓣混合,再加适量的凉白开水降温,搅拌均匀。
秦湘端着一旁放着的桃花瓣正准备加进面前的糯米里,手才刚刚抓上,便被一旁正在搅拌的村长媳妇眼疾手快地阻止住了:“哎哎哎,小仙君,等一下,等一下。”
“怎么了?”秦湘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抬起头来看向她。
“这个不可以加进里面去,要拿那一边的桃花瓣才可以。”村长媳妇拿过秦湘手中的桃花,又指了指另一边枯树枝桠上放着的一个竹晒簟。
秦湘看了看手中端着的桃花,又看了看晒簟里的桃花,不解道:“这个和那个不是一样的吗?”
“哎哟,小仙君还是太年轻了,酿桃花酒的桃花瓣要控干水分,你拿的这个是我刚才才拿去河边洗的,都还在滴水呢,肯定不能用呀,”村长媳妇笑道,“那个晒簟里晒着的是我今早洗的,已经晾干了,就劳烦小仙君你去将那个端过来给我吧。”
被她这么一说,秦湘脸上也浮上了一层粉红,她确实是不懂这些,差点就酿成大错了。于是只能小声地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迅速地转身离开,将她指的另一盘晾干的桃花瓣端了过来给她。
生怕再出错,秦湘不敢再乱动了,只能站在一旁,手脚无措地看着忙活着的众人。
看着站在原地没有事情做的秦湘,沈清桐拍了拍她,道:“阿湘,要不你去那边磨酒曲吧。”
一旁的大娘闻言也接话道:“是啊,这位小仙君去磨酒曲吧,酒曲还没人磨呢。”
知道她们是怕她尴尬,在给自己找事情做。秦湘想了想,这边自己确实也帮不上忙,还容易出错,于是便点了点头,朝着另一边的一张小桌子走去。
当长锦与周楚闵搬完水回来后,就看见秦湘坐在小桌子旁,手里端了个擂钵,又从一旁拿了几粒酒曲丢进去,然后拿着擂持一下一下地将酒曲研磨成了粉末。
“在磨酒曲?”长锦走了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是啊。”秦湘语气有些低落,刚好磨好最后几颗,就有村民过来找酒曲了,秦湘将磨好的酒曲递给她,然后支着手臂托着腮看着那边,看了一会儿,然后叹了一口气。
察觉到她的神情,长锦柔声道:“怎么了?怎么不高兴。”
秦湘摇摇头,闷声道:“没有不高兴。”
长锦揉了揉她的脑袋,“你的表情都写在脸上了,所以到底怎么了,说来听听。”
“我不会酿桃花酒,帮不上她们的忙,刚刚还差点毁了一锅糯米。”
“就因为这样?你又不是故意的,没有人怪你,”长锦温声道,“而且不会可以学呀。”
秦湘眼睛亮了亮,旋即又暗淡了下来,她对自己还是有着很准确的认知度的。对她来讲,其他什么都很容易学会,但是唯独在做吃的上面,就很难,烤点什么不用技术含量的东西还可以,一旦上了点复杂难度,她就铁定学不会,明明也是按照步骤来的,但是做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是中间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思索一番,于是她道:“还是算了吧,要是真的毁了大家辛辛苦苦的心血就不好了。”
长锦也顿了顿,道:“那你想学吗?”
“想呀,”秦湘点头,越不会什么就越喜欢干什么,她爱吃,闲暇时候也爱捣鼓做菜,可惜她只做过一回秦叙就把厨房锁起来了,这个动作深深地伤害了她一颗想下厨的心。她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可是我很笨的,学不会,每次下厨爹爹都会把我赶出去。”
“没事,你想的话,我教你。”长锦说着,便起身朝着那边走去。
秦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目光追随着他而去,她看着他走过去与一个大娘交涉了一番,然后大娘笑着点了点头,从一旁拿过一个干净的小盆分装了些糯米和一只干净的器皿递给他,长锦也笑着道了谢,才端着那些东西来到秦湘面前。
秦湘看着摆放在面前的糯米和桃花,愣了愣,问道:“神君,你这是?”
“你不是想学酿桃花酒又怕毁了大家的心血吗?不和大家一起酿就好了,我问那个大娘要了些材料来,你现在可以放心学了。”长锦边说着,边又端了两碗干净的凉白开水过来。
秦湘简直惊呆住了,她看着面前的材料,又抬头看看身旁做好了准备工作的长锦,她忍了一忍,最终还是没忍住,将心中一直好奇的那个问题问了出来:“神君,你怎么会干这么多事情啊?你又会插秧,又会搭蔬菜架,还会酿酒,三千年前的少主也需要做这些事情的吗?”
看着她认真发问的神情,长锦一顿,轻笑一声。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记忆被启封了一般,他目光柔和,温柔地看着她,笑道:“少主自然是不用做这些事情的。”
秦湘更好奇了:“那你是怎么懂这么多的?”
“是我母亲,”长锦笑道,“母亲喜欢出门走动,小时候她就常常带我出门踏青,拜访城中百姓,看着田垄间忙碌的百姓,次数一多,我便也看会了。”
秦湘了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秦湘赶紧摇头,转移话题,“哎,神君你不是要教我酿桃花酒吗?那我们快开始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桃花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