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建安幻 > 第11章 第十章

建安幻 第11章 第十章

作者:望晚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8 14:25:59 来源:文学城

盛通街的茶馆包厢内,水汽氤氲,清香四溢。

冬日的茶馆本该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地方,可眼前的人却无心品味,他焦急地搓着双手,隔着小轩窗,时不时俯首望向店门口。

终于,他等到了来人。

“蒋兄,大人怎么说?那新来的钦差本事如何?我们不会还要被传唤吧?”

来人方至,茶还未喝上一口就迎来他连珠炮式的盘问,不免有些不耐烦,说话的语气也是硬邦邦的,“有些棘手,那钦差是锦衣卫的人,范乔的死最终还是惊动了圣上。”

“啊,那我们怎么办啊?”

没有人应答他,显然,来人对此也束手无策了。

见一向最有主意的同伴也不做声了,封嗣兀自着急了一会儿,忐忑道:“蒋兄,要不我们自首吧?”

这话一出,蒋其正“腾”的一下站起了身,不慎打翻了桌边的茶水,他顾不上擦拭,急斥道:“闭嘴!没个影儿的事,你怕什么!”

“可是…”

蒋其正抖了抖手臂上的水渍,望向封嗣那张惶惑的脸,逐渐严肃了表情,“给我收起那副表情,险些别露了马脚。”

挽起袖子,他抬眼望直视着同伴的眼睛,目光森冷,“封嗣,嘉宁十四年那起大型科举受贿案后,咸南对舞弊生员的惩治有多严厉,你难道不清楚?”他的声音逐渐变得咬牙切齿,“况且这次还死了这么多人,你以为圣上不会查?你不要命我还想要呢!”

封嗣愣了一下,不再出声了。

蒋其正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同伴,一股懊恼之意油然而生。

封家和蒋家一样同为维扬望族。封嗣的父亲曾是官至三品的吏部侍郎,朝中人脉不少,致仕后才回的维扬,蒋其正则出生于维扬一富户,家里掌漕运生意的,族中百年来也就出了他这么个读书人,自小珍而重之地养着,蒋其中也不负众望,于三年前考取了秀才。自那以后,蒋家人简直把他当成了文曲下凡,越发好吃好喝的供着,以求秋闱一举夺魁。可将其正自己知道,他光是拿到乡试的名额就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莫说一举夺魁,便是连中举都难…

秋闱前几日,蒋其正随父亲去封府拜访,见到这家伙慌慌张张地在后院捣鼓着什么东西。那东西奇臭无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拢上前看了看,却叫他窥见了端倪。

“你…”

他至今还记得彼时封嗣惊恐的眼神,仿佛一个濒死之人。

见他慌张,他趁势诘问道:“众所周知,李大人是宋大人的学生,而此次秋闱的主考官之一就是宋大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大人为何会给你写信?你拿着这封信和臭水又在试验些什么?”

封嗣是个软包,他还没问几句他就先憋不住了,一股恼全交代了。

他听完十分吃惊, “还能这样?”

封嗣苦笑,“蒋兄你也知道,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我那嫡弟如今已是京官了,而我不过是个屡屡落第的万年秀才,我不想给封家丢人。”

蒋其正也是读书人,封嗣的想法他理解,嘉宁十四年的科举舞弊案后,几乎人人都在抵制科举,可即便如此,每年报考的人数仍是多如牛毛。是啊,蟾宫折桂的青云梦谁不会有呢?

先不说科举是寒门实现身份越级的唯一途径,就连他这样从小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子弟,也想去浮华的建安看一看呢。

那日,他定了决心,将这位封家大少爷抵到了墙根,语带威胁:“告诉我具体怎么做,我替你保守秘密。”

就这样,他上了封嗣的这条贼船。

桂榜放出来的那天,他在榜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旋即被一股巨大的喜悦包围,回家时手都是在颤抖的。鹿鸣宴上,众人都围着他,巡抚的眼中也满是欣赏之意,他似乎已经能预见自己以后平步青云的日子里。

只可惜,这样的每梦还没做多久,就被残忍的现实打破了。

鹿鸣宴上,江临突然死了,死前曾说过科举不公的话,原本这些已经足够让他胆战心惊了,可随后范大人居然也死了,死的不明不白,甚至惊动了天子,他这才察觉自己搅进去的这趟水有多浑。可等他想要抽身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封嗣见他正在走神,再次提议道:“蒋兄,我们自首吧。”他低下头,“我脑子笨,从小读书就不好。每逢大考,江临便常常将自己的笔记借给我,我有疑问时他也会耐心为我解惑。虽然他不是我们害死的,但若是因为我们让他一直蒙冤,我心里有疚。”

蒋其正瞪了他一眼,心中鄙夷不已。

这个封嗣,虽为封家长子,却总是一副软趴趴的样子,让人提不起劲。

“封嗣。”蒋其正收起面上的鄙薄之态,盯着他的眼睛认真道:“你觉得单凭一个七品的外帘官,如何有本事在鹿鸣宴上下毒?又是如何有胆量刺杀一个从二品的大员?”

封嗣瞪大了眼睛:“你是说,大人上头还有人?”

“这也是我猜的。”蒋其正紧紧地盯着封嗣的眼睛,眸光灼灼,“总之,此事牵连甚广,你不怕死,却也得掂量掂量封家扛不扛得住。”

“少爷——”

这时,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面色如纸。

封嗣的窝囊样本就让蒋其正窝火,见家里的仆人也是如此,不由得上前踹了他一脚。

“说!何事?!”

忍着背上的疼痛,小厮跪了下来,急切道:“府里来了人,说是钦差大人传您去一趟府署。”

他转而看向封嗣: “封府也是。”

*

维扬府署。

得知朝廷的钦差过来后,内帘官们齐聚在了二堂等候问讯。

秋闱的内帘官共设有四人,即主考两人,同考两人,四人皆是三品及以上的大官。

唐璎这才知道,出了鹿鸣宴上的事后,为配合办案,这些人都在维扬多留了些时日。可说到底,江临终究不过是个小小的生员,即便中了举,却无官职傍身,还不值得他们这些大人物如此旷费,是以姚半雪久查无果后,众人便准备返程了,可那时又恰巧遇到了大雪封路,众人不得已,只好又耽搁了一阵,接着范乔的事一出,他们如今是想走都走不成了。

一名朱衣考官见二堂还来了个女仵作,不由有些好奇,“这位姑娘是?”

唐璎敛眉: “章寒英。”

咸南开国以来,一共有四位三朝元老,分别是尚书令钟谧、太傅刘泽骞、太师陆讳,以及翰林学士朱明镜,四位皆是当世名儒,受尽咸南士子爱戴,门客满天下。这四位大儒在朝中的地位皆举重若轻,却从不涉党争,除了尚书令钟谧。

嘉宁年间,三王争权,钟谧是四位阁老中唯一一个站队黎靖北的,至于其他三位,刘泽骞死在了青州时疫中,陆讳和朱明镜更是早早致仕。

方才问话的人是礼部左侍郎朱青陌,他是四臣之一朱阁老的侄子,本次秋闱的同考官,也是现如今整个朱家唯一在朝为官的人。唐璎暗自将他打量半晌,见此人一身书卷气,举止间温和得体,不愧为名臣之后。

她方答完话,却被一声哼笑打断,“钦差大人审讯时,带个女人何意?”

这人唐璎也认识,叫陆景山,是另一位名臣陆阁老的弟弟,同时也是太子侧妃陆容时的堂叔,更是本次秋闱的主考官之一。

想到陆容时,唐璎心里划过一丝厌恶,连带着对这位陆大人也摆不出什么好脸色。

见她神色有异,孙少衡帮着解释道:“这位姑娘名叫章寒英,是府署新来的仵作,同时也是第二名死者江非的弟子。”

听了这话,陆景山脸上的鄙夷之色更甚,“此间又没死人,让区区一个仵作来做什么?”

他是礼部尚书,正二品的官,比孙少衡高了三级,言语间也不像朱青陌那般客气。

“陆大人何意?”孙少衡几乎是当场就变了脸,无他,唐璎是他带进来的,陆景山却如此下他面子。他虽然官职比他低,可此间的身份却是天子派下来的使臣,陆景山对他不敬就是对天子的不敬,他亦无需给他好脸色。

两相僵持不下时,一个和蔼的声音插了进来,“这位姑娘既然是死者之一的弟子,说不定她会知道些什么,陆大人不妨也让她一起听听看。”

这人是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宋怀州,在这几人中年纪最大,同陆景山一样也是主考官之一,不同的是,他是天子亲派的。

望着宋怀州慈爱的面孔,唐璎心中微讶,暗忖:这人虽为御史,倒生了个和事佬的性子。

都察院的职责是肃清吏治,规整官邪,不论陆景山再大的官,亦在纠劾之列,所以宋怀州一说话,陆景山就不敢做声了,“哼”了一声后便不再多言。

唐璎望向最后一个同考官,方才众人争论时,这人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始终未发一言。待看清此人的面容时,她不由得有些惊讶。

居然是崔杭。

崔家乃已故靖王的母族,是嘉宁年间权势滔天的望族,也是黎靖北争权时的死敌之首。唐璎的姐夫崔明和就是受了其夫人古月的牵连才被贬至惠州,而古月的流放,则是黎靖北利用她的生辰宴一手促成的。对崔家,她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愧疚。

只是眼前这个崔杭,虽说是崔家的旁枝,却是个实打实的太子党。

在崔杭朝她看过来时,唐璎迅速移开了目光。

虽然两人互不相识,但此人到底是黎靖北的人,她不想引起他的注意。

半晌,她又抬眼将几位内帘官暗暗打量了一番,心中升起一丝茫然。据姚半雪昨日的那番推测,泄题者就出在这四人当中,一名礼部尚书,一名副都御史,两名礼部侍郎,泄题的人究竟会是谁?追杀她和姚半雪的刺客又是谁派来的?

唐璎看不出端倪,只能寄希望于涉事的两名生员了。

本文架空,整体官制仿明,考官的设置可能与历史有些出入。洪武年间的乡试设主考两人、同考四人,天顺年间考官数量又增加了三人。为了行文方便,本文的主、同考官一共只设了四人,此为作者私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