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佳人在侧 > 第104章 自保

佳人在侧 第104章 自保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9-28 07:23:55 来源:转码展示1

公孙佳进宫面圣, 去的时候荣校尉必然是要跟随保护的,回来的时候单良是必然等候的。钟秀娥一定会挂心,直到她回来的。

当容逸三人到访的时候, 公孙佳正在跟自己家里的这三位交代情况。第一是安慰母亲, 自己就去献个图之类,皇帝也没有什么表示。钟秀娥凭着自己的经验说:“不大对吧?陛下不是这样的人。不过也不用急,他心里都有数着, 反正这么些年, 我没见着他辜负过人。”

公孙佳道:“我明白的。且我献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儿不是?”

钟秀娥道:“这个我不大懂, 你自家斟酌去。”

母女俩的对话差不多结束,钟秀娥知道公孙佳接下来有正事要跟单、荣乃至于薛维讲,她也就不强留下来听, 她是听不太明白的,起身要走的时候, 容逸等人来了。

听了公孙佳说“结果”的话, 钟秀娥问道:“他们要什么结果?”三个青年男子跑到家里来,她还是有一点小小疙瘩的。女儿再忙正事, 这些青年男子总上门也未免有点儿……反正就是不太合适吧。要让她说究竟怎样才能合适,她也说不上来。

公孙佳道:“表哥他们都要回来了。”

“豁, 纪家的小崽子也要回来了?”钟秀娥年纪比纪宸大不小,私下说话就没有客气的。

公孙佳道:“嗯。司徒他们对兵事上知道得不是很详细, 兴许是从陛下、朱翁翁那儿没问到想要的, 病急乱投医了。”

钟秀娥有点骄傲地说:“全天下数得上号的,除了你外公家、你朱翁翁家就是咱们家了,他们当然得来!”

公孙佳不知道亲娘对自己哪来这么多的信心,说耍点心眼她敢说自己有,兵事……她也还是个纸上谈兵的货色呢。她笑笑说:“阿娘这么说, 我心里可算有底啦。”

“成,你见他们吧。”

母女这一耽搁,留给单良说话的时间就不多,单良抓紧机会说了一句:“您别把什么都说出来!先听听他们的主意!一群老阴鬼,这一仗都打完了,纪宸是猪是虎也该看出来了,还要问什么?多半是有了嫌隙,拉人头呢。”

公孙佳道:“所见略同。”单良说的,正是她所想的。

几个月前赵司徒等人想要从公孙佳这里得到一些资料讯息理由充分,现在纪宸出征出来,几个月里的表现、朝廷的支出等等全都摆上了案头,老人家的经验、眼光并不会比公孙佳差,能把纪宸主事的风格摸个七八分。文臣的长项是朝堂格局,以他们的智慧不应该将军事的细节看得特别的重。再来问细节,就显得滑稽了。

他们要问的,一定牵涉到藏在光明正大四个字背后的一些东西,不适合拿去问皇帝、朱勋等人。而这些东西,一定会涉及到将来他们的立场、行为。

公孙佳说:“今天很重要。”于她,不啻为一场考试。容逸三人代表着他们的长辈,既是考官的代表,也要承受公孙佳的注视。他们双方互为考官和考生。公孙佳希望,今天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

容逸三人很快就到了,容逸是常客,一派从容。公孙府的仆人看到他也毫不惊奇,报信、引路,全都中规中矩。李岳、赵朗两人唯容逸马首是瞻,落后在容逸身后两步,三人犹如一个等边三角形,从府门口一路移到了花厅。

引路的健仆心道:这三位郎君要是入了行伍,也必是好兵,很有列阵的天赋,走到这里阵形都不乱哩。

容逸跨过门槛,公孙佳恰将一枝新剪的秋菊插回了圆腹细口的花瓶中,接过阿姜递来的湿巾擦了擦手,公孙佳缓步移到正面与他们见礼。

容逸这次没有再寻找单良的身影,叙了座之后就不客气地坐下了。坐定之后才发现单良也在,正微笑着注视全场。容逸对他点点头,单良也回了个礼。

宾主都很从容,容逸喝了半盏茶,赞一声:“好茶。”

公孙佳道:“不及府上烹茶的手段。”

容逸道:“你要想喝了,只管来就是,她们一定会很欢喜的。”

“好。”

赵朗心道:这可不像是泛泛之交,二人竟无所避讳,回去可以与十九郎好生聊一聊。他不动声色,等容逸说正题。

哪知先开口的却是公孙佳,她说:“表哥就快抵京了。”

容逸道:“是,最迟半个月后。”

公孙佳笑道:“那就奇怪了,他们人都回来了,你们这三人同行,一个‘众’字来看我一个‘孤’女做甚?不会真还记着问我什么行军布阵的事吧?几个月下来,诸公应该能看明白了,还要我何用?”

容逸道:“你也过于直率了。”

公孙佳笑道:“拢共那么点子事儿,做什么微雕?”

“噗——”容逸笑了,很阳光开朗的样子:“不错不错,是我们太酸腐了。”他真不愧是能做新一代俊彦领袖的人物,不但皮相好喜怒也很自然,一笑起来真是风光霁月,更显心底坦荡。

他真的就说了来意:“大战之后,除了请功,也还有惩罚,这个你一定是知道的。”

“嗯。”

容逸续道:“纪宸除了请功,又坚持要换掉一些沿途的官员。请功的事以后议论,他列的名单略长了些,倒也不算太过份。战将的功过我们不在前线不好评判,且他们还有自辩的机会,没几天你也一定能知道得更详细。这个姑且不提。

他要换掉的官员未免有些多,除了几个确有疏失的,连六部督运粮草的人他也要换,并且很坚持。这劲头真是匪夷所思。

我还是想问纪宸,问兵事,当此之时是不是一定要换的?陛下高深莫测,太尉又守口如瓶,我们很是担心。不瞒你说,我们也隐约听到了,你将烈侯的一些遗物献给了陛下,我想,你一定能教我些什么。”

听容逸说了一长串,这一番话已经近乎涉及本次事件的核心了,而赵朗、李岳都没有插言,公孙佳便知道这三个家族,至少是容尚书、赵司徒、李侍中三人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或者说是同盟。他们的家族或许还有其他的打算,但是这三个人与纪家已经有了嫌隙了。并且,他们也部分认可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给皇帝献上的东西。

这是个好兆头,公孙佳给了容逸一个反馈:“舅舅回来,我能知道的就多了一点。”

“是。”

“纪将军的天赋一如往昔,老天爷没有收回对他的这份眷顾。自家父过世之后,边将屡次调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为国家计,也需要稳定。这仗他能打下去,下次还得是他。他的性情也没有变。至于其他,我得知道更多的消息,才能给你一个更接近真相的判断。我表哥快回来了,我得跟他聊一聊或许能下断言。”

容逸想了一下,看看赵朗,赵朗代表的是他的祖父赵司徒,赵司徒是三家里的领头人物,接下来就算是比较重点了:“边事、军事本不是我等擅长,不敢狂言可以运策帷幄决胜千里。只想说这些后方的任免,若是为了国家,我们可以忍,若是纪氏以公谋私,我们是不会坐视他败坏纲纪的。内乱外乱都是乱,断没有剜肉补疮的道理!”

公孙佳道:“郎君坦诚,我也说实话,现在还不到下决断的时候。”

“怎么说?”李岳插话了,如果让纪宸如愿,他家亲近的人这次受损会比较大,公孙佳说现在还不到时候,他心态有点不稳了。

公孙佳问道:“长辈们见过司空了吗?他怎么说?”她猜,可能不是特别的顺利。

李岳眉峰一跳,就是纪炳辉黏黏糊糊的,连讲价钱都很勉强,才有了今天这么一出。纪氏与他们三家的交情直奔百年去了,如果可以,肯定是先跟纪家聊。

容逸又坦诚了:“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怎么?”

“我不敢妄言长辈,可是,他们这不是在心里已经有了疑虑了吗?上次我说再看看,那两个人,换了吗?换了谁?”

李岳维持住了自己的表情,道:“纪将军从军中抽调了几个人‘权知’。”

公孙佳“哦”了一声:“唔,为了战事,理由可以的。”

李岳道:“这个借口可以?”

公孙佳道:“不是说借口可以,而是说如果不换,出了事算谁的?”

都不是傻子,李岳沉默了。

公孙佳道:“眼下还在两可之间,我猜,司徒他们能断出大势走向,却恐怕连纪宸的战报也只看明白了一半吧?唔,一半,不能更多了。表面文字是清楚的,内里的细节,譬如换两个押粮官,他们看不明白。”

赵朗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的?”

公孙佳笑笑:“就,看出来了呀。不是我不告诉你怎么看的,这就像司徒看不明白战报一样。”

原因很简单,天才和想法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公孙昂说,从这儿穿插过去,稳赢,钟佑霖就屁都看不出来。不是赵司徒等人愚蠢,而是他们的天赋不在军事上面。以政治势态去分析,赵司徒等人能看清战争的走向,只要大方向对了,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具体怎么走,走的过程中会不会掉坑里摔断腿、路上会不会有自己的队友死掉、由哪个队友去死,他们就看不出来了,以己之短度人之长,度不出来。

而赵司徒等人恰恰是想在维护“国家大义”的前提下,把自己家“小利”也给维护一下。皇帝、朱勋难道看不出来吗?看得出来,但是他们要的也是这场仗先赢,所以司徒等人的“小利”不是这二位眼下考虑的,他们忙着自己的事不会主动去指点赵司徒他们。

公孙佳也不敢说自己就凭一点文字就完全看明白了。她也是空有点理论和天赋,完全没有经验的。所以公孙佳说,她得等自己相信的钟源回来,两人当面聊。钟源的文化素养有了,军事素养也有了,这样才能聊出点东西来。

容逸何等聪明?先明白了,他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的天才,钟佑霖就时常羡慕他怎么挥笔就是一篇锦绣文章,让他怎么教钟佑霖?

公孙佳看他点头了,说:“等见到了表哥,我会登门拜访诸位的。可以吗?”

她能断言赵司徒看不大清战报,就是有点东西,容逸拍板:“好!”

~~~~~~~~~~~~~~~~

三人一走,单良鼓起掌来:“不错不错!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公孙佳道:“他们不是拉人头,是要我做白工。”拉人头,那是要分红利的,拿她当“顾问”,就问一问,这可不行。

单良又开始“嘿嘿”地笑了,对公孙佳满意极了。她不比今天这三个青年里的任何一个逊色,他们仨背后还有朝中大佬的授意与指点,公孙佳现在就自己,还顶住了,就是比他们强。单良高兴了。

荣校尉道问:“要盯他们吗?”

公孙佳道:“你的人手,不够吧?”童子营还在受训,荣校尉手上剩的人不如公孙昂在世的时候多,又分出了一部分借给钟源。再盯这些人,是不太够的。

荣校尉气闷。

公孙佳道:“他们现会盯着纪氏。知道这一点就够了。”而且她也不是敷衍容逸,她确实得等钟源回来,才好知道细节,判断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

不久之后,钟源也回来了,他还在宫里的时候,公孙佳就带着全家和家里寄宿的学生去了钟府等着。钟源回家之后,又是一番热泪盈眶的亲人相见。钟源黑瘦了一些,回到家里明显的放松了。被祖母、亲娘抱着哭一场,自己再抱抱儿子。

然后就是紧急的议事。

外面在热闹的给他准备接风宴,公孙佳就跟表哥、二舅、外婆到了外公的榻前。

钟祥歪在床上,目光里透着点安心。

钟源叩完头,坐在床前踏脚上给钟祥讲前线的事儿,公孙佳跟着听了个过瘾。

纪宸这一仗打得不错,秋高马肥,胡人叩边,纪宸在手上的力量没有完全整合的情况下打赢了,还有不少俘获。相较之下另一路的朱罴就显得毫不出色,约等于一个布景板。看起来风光,其实心里很恼火,脾气也越来越不好。

钟源在他的账前听命,后半程是全程捏着一把冷汗,将自己活活担心瘦了。

纪宸待人是有亲疏远近的,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公平的。听话的就多给物资,擅自行动的就削补给,这不是很正常的么?不听号令的人,要尽量的削弱他的势力,以免此人盲动拖累大军,这不是基础操作吗?

然而,听他话的大半部分是他的自己人,招待命令打折扣的,要么是公孙昂用过的人,要么是别的派系的。

矛盾就比较大,又不能将这些人全换了,纪宸也是苦闷的。

譬如追击,纪氏派系以外的人,是绝不会追过自己的防区的,将人撵走就停了。协同是不可能协同的,我为你出力,有了损耗你给我的补充不如你的家将,我凭什么给你卖力呢?

不干!不干!

是,少了兵马可以跟朝廷要补充,朝廷也会给。可老兵跟新兵蛋子能一样吗?店铺掌柜的都知道,熟手的工钱要比学徒高呢!损失太大了,亏了,不干!

纪宸遇到的,这还是最基本的。这些人名义上级别还不如他,出身更不如他,就已然如此了。有个钟源,与公孙昂旧部熟,也没那个面子让人家折了根本就为你的面子。

钟源比纪宸想象得还要滑头,他没等纪宸开口,先为自己的一些“旧识”向纪宸要求分配物资。给是不给?

摆明了不给你好处,就让你卖命?事能暗着干,话不能明着说。不答应,那就好了,您也甭找我了。

钟保国听了直乐:“这傻球!装都不会装!哪有一上来就这么干的?装也装个好人样。要么就干脆些,全换了,要么就一点一点的替换了,或者收伏了。”全换了,是他自己的作风,他亲舅是皇帝,没指挥过太大型的战役,靠山可以满足他“全换”的要求。替换或者收伏是公孙昂的办法,这个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很高,公孙昂能办到。

钟保国说完,又感慨:“唉,要是九儿还在……他是真的公道人,一碗水端平。”

钟源比钟保国心细,怕表妹伤心,说:“还是说说纪宸吧,他虽有这许多毛病,打仗是真的有本事的,我现在肯定不如他。这么些人,他都能安排得好。在军中,别的都是虚的,手上硬才是实的,还是有人心里已经服了他了。”

公孙佳道:“没用的。服是不可能服的,服也会被他再气得想反了他的。我爹能一碗水端平,是因为站在他背后的陛下公平。纪宸永远不可能公正,不是他心邪,是他的亲爹有私心,他拗不过纪家的掌舵人,他选了站在纪炳辉的身前,就要当纪炳辉的木偶。”

然后她又说了容逸拜访的事,钟源很重视,道:“这倒是个好消息。”

公孙佳道:“纪氏不外有三个选择,其一,彻底澹泊,这个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但是赵司徒他们肯定最喜欢这个,陛下也乐见其成,那阿姨的仇我们只能咽了。其二,继续蜇伏,等那一天,绝杀,那我们就完了。其三,就是现在这样,他有野心,否则当年不会要求联姻。他又没有更大的追求,比如造反。所以,他会选择在澹泊之上、搏命之下,尽可能多的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对我们最好!”

钟源觉得有理,与钟保国一同看向钟祥,钟祥这回的反应有点慢,过了一阵才用力点了点头。

钟源道:“他会自寻死路?”

公孙佳道:“他已经在死路上了。”

钟保国有点兴奋,问道:“那咱们要干什么?嘿!嗷!”被靖安长公主恶狠地拧了一把,老实了。靖安长公主道:“你的嘴,给我严一点!传出去了,他们就要记恨药王了。”钟保国道:“阿娘,阿姐的事,我几十年来对儿子都没提过。我的嘴还不严?”

靖安长公主道:“那就把你的嘴给我继续缝上!”

“哦……”钟保国一个魁梧的硬汉,活活把自己缩成个肉球。

靖安长公主问公孙佳:“你说姓纪的会干什么作死的事?”

公孙佳诚实地摇了摇头:“这个看不出来。哪怕知道一个人的为人,也不能够预测他所有的事、预先猜到他接下来会做的每一件事。只能在大事上准备,只要第一仗不被打懵,能扛过去,就能应变、反击。”

钟源喃喃地说:“若我是纪炳辉……”说着,他摇了摇头,一看公孙佳也在摇头,两人都猜不出纪炳辉要干什么。钟源是根本不会想跟钟祥对着干,而公孙佳永远不会让自己落到跟纪炳辉一样的境地。即使现在,她也有许多的办法反扑,绝不是支持儿子这么早从李侍中嘴里抠已经咽下去的肥肉。

不行,纪炳辉这货,得好好研究一下!

~~~~~~~~~~~

公孙佳决定研究纪炳辉的时候,纪炳辉也在跟儿子的儿子面授机宜。

凯旋归来,纪宸为整个家族争光添彩,全家都喜气洋洋的。纪宸的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影,但是当与父兄独处议事的时候,他的笑容就不见了。

这仗他打赢了,却极不顺手,他希望能够换上顺手的人。“一将难求”,这个他不强求了,刺儿头也能使,只要他能带着他们打胜仗,他们是会驯服的。后勤补给、当地官员配合不够,这是他不能忍的。

纪炳辉道:“唉,你不应该这么急的。司徒他们已有微词。”

纪宸道:“要赢,就要这样。”

纪炳辉的长子说了一句公孙佳早就预料到的断言:“阿爹,换人的事儿纵使阿宸不急,别人也会急的。家将旧人,门生故吏,咱们落难的时候他们可以跟着吃苦、愿意不离不弃。可一旦阿宸打了胜仗,您有东山再起之势,他们就不愿再压抑了,这个时候让他们再忍一忍、等一等,他们才是会有微词的人。苦日子熬不走他们,收获近在咫尺不让他们伸手,是会逼疯圣人的。”

纪炳辉长叹一声:“不能因为外人寒了自己人的心呐!”

纪宸就等这一句话,道:“那我再上表?”

纪炳辉冷着脸说:“你不用再多出面啦,就说要出征疲惫,要静养。其他的事交给我。”通过纪宸的描述,他觉得还是要收伏公孙昂的旧部,这事儿可能还得跟太子妃商议一下。

其次是对纪宸:“你陛见的时候话说得太满了!”

纪宸道:“我已留了余地。”

纪炳辉道:“还不够!”

“?”

“下次出征,你不要打那么快,尽量给我拖一拖。能放走的,放一走。”

纪宸惊讶地问:“您这是为什么?”

“你一次就把胡人击溃了,接下来干什么?谁知道你的本事?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忘了?”

“养患自重……”纪宸喃喃地说。

“是自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