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佳期当游学 > 第16章 真相

佳期当游学 第16章 真相

作者:草头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7 23:04:52 来源:文学城

“襄之,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宋平和关秀是如何杀害关振山的。”元襄之分析道,“针是关秀的没错,可以她的力气根本无法将针全部没入脑中,而宋平更是没有时间,他那几日未来过关家,认罪反倒蹊跷。”

这时,门外传来有人摔倒的声音。

冯久年离得近,开门一看,竟是关秀,他忙扶起她,关秀脚步蹒跚行至孙绍和跟前,重重跪下,脸色惨白,衣裳单薄,一双眼睛满是泪水。

“县令大人,宋平认罪了?”

孙绍和正襟危坐:“宋平说是他杀害了岳父关振山。”

“大人,不是的,不是宋平。”泪珠沿着关秀脸颊流下。

葛潇潇心疼关秀欲拉她起身坐下,被元襄之拦住,她在陈情,在向执法者说出真相。

声量不大却掷地有声:“那根针是我爹自己插进去的。”

什么?是关振山自己?众人一惊,孙绍和忙喊刘叔送来纸笔。

元襄之接过纸笔,关上门,对孙绍和说道:“你来问,我来记。”

孙绍和点头,开始审问关秀:“关秀,你如实道来。”

说出第一句后,关秀心中反而轻松几分,她拭去眼泪,再次开口:“这件事情要从我爹瘫痪说起。十三年前我爹意外瘫痪,腰部以下一点知觉都没有,我爹是习武之人,瘫痪对他打击很大。最初的一年我爹还好,偶尔望着院子里的刀枪发呆,到了第五年,他出现了神志不清,口中嚷着拿刀来要练武,渐渐的,神志不清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一连好几天浑浑噩噩。”

关秀说到此处,眼泪又缓缓流下。

“前年我出嫁,我爹清醒了一阵,还在席上喝了酒,他说很高兴。可当我回门看他时,他被铁链死死绑在床上,挣扎不停,我问了我娘才知道,原来他们说我爹发起病来要伤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的,我爹发病只会说胡话,从未伤过人。”

“李捕头在你爹床板上发现了抓痕和血迹,可是他挣扎的痕迹?”孙绍和继续问,

“没错。林大夫说过我爹心中郁结,要纾解烦闷、愉悦心情,可自我出嫁后,我娘和大哥嫌弃我爹是个累赘,图省事将他绑在床上,我爹的病情因此加重。后来每逢宋平走镖,我就会回娘家照顾我爹,陪他说话解闷。”

“为何你爹要自杀?是犯病了?”

元襄之笔下不停,其他几人也听得认真,没料到这桩命案竟是自杀。

关秀摇头:“一个人得有多绝望才会想自我了断呢?一年前我发现我爹有了轻生的念头,被我拼命劝住,后来我怀孕第一时间跑去告诉他让他开心些,他当时答应过我要等到孩子出世,亲眼见见她。”

她坐在床边矮凳上给未出世的孩子做衣服,不论关振山是清醒着还是在说胡话,总是一遍一遍地向他描绘孩子出世后的美好场景。

终究是没能等到,她爹对人世毫无留恋。

葛潇潇动容,递了方手帕给关秀。

“我爹受伤瘫痪也不曾流泪的一个大男人,居然哭着求我成全他。那天我爹是清醒的,所以我很快准备了萝卜,藏在针线篓里带过去,我爹服下后趁我不注意从针线篓里拿走了那根针,我来不及阻止,眼睁睁看着他用力扎进去……”

是了,若是关振山自己所为一切便说得通了。

孙绍和又问:“自你家中搜出的一套崭新衣物你如何解释?”

“回大人,是给我爹预备的寿衣,衣裳样式是按照我爹年轻时候当兵穿的那身做的。我那天早上回家就是打算取这套衣服,当时我已经做好给我爹处理后事的准备了,我爹即便是去医馆也救不回来,只是没有料到我娘和大哥大嫂会讹上林大夫。”

关秀低下头,她很愧疚林把大夫牵扯进来,她生产时林大夫还奋力救她。

听到此处,隋妤君和元襄之明白了为何关秀与宋平穿一身丧服来县衙,原来如此。

“还望大人放过我夫君,一切都是我的主意,抓我去牢里,宋平是无辜的。”

“本官自有定夺,你且先去休息。”孙绍和扶起她,走到元襄之那处。

元襄之吹了吹宣纸,递给他:“全部记下了。”

孙绍和粗粗一览,径直走去书房,留下一屋子的人。

关秀才生产完,身子虚弱,隋妤君说道:“关姑娘,我扶你回去。”

回到厢房,女儿突然哭出声,关秀连忙抱起哄,婴儿很快安静下来。

“她这是想你了。”隋妤君宽慰道,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叠泛黄的纸。

“子女与父母的缘分是斩不断的。”关秀放下孩子,亲吻她粉色的脸颊,昏黄的烛火仿佛给她添上一层名为慈母的光晕。

安顿好关秀母女,隋妤君穿过院子打算去厨房煎药,发现元襄之坐在炉子前,有一搭没一搭地扇风。

“元先生,其文无须再吃药了,你还煎药作甚?”梁其文脸上已经看不出被蜇过的痕迹,林大夫说再涂两天外敷的药就大好了。

“这是你的药。”元襄之解释道,“他们三个方才没吃多少,还在吃饭呢,我闲来无事便过来帮你煎药,举手之劳。”

同之前一样,隋妤君坐到旁边的竹凳上,两人静静坐了一阵,夜风微凉,有炉火取暖,不会觉得冷。

“孙大人当真勤勉,照关秀所言,此事确实棘手。”

孙绍和书房的灯一直亮着,大约今晚是个不眠夜。

“他是赤县县令,自会还无辜之人公道。”元襄之相信他的好友,外放多年增长的不会只有岁数。

“自然。”隋妤君应道,抛出一个问题:“元先生,若你是关秀,你会做何选择?”

元襄之手握蒲扇,挡住炉子里的烟灰飞出来,咳了一声缓缓说道:“隋姑娘,我做不出选择,父母早亡,我记不得他们的模样,是祖母一手养大我的。”

隋妤君下意识问:“那你的平安扣是……”

他的父母会是程大人的学生吗?

“你我是一路人,我会尽我所能护你周全,这是祖母的遗愿。”元襄之的声音很轻,传到她耳朵里却如雷鸣。

程大人居然是他的祖母,而且程大人已经故去。

她不可置信,一只手按停他扇蒲扇的动作:“可你姓元。”

程大人隐退多年,从未听说其后人之事。

“祖母一生无子,我亲身父母战死沙场,祖母见我可怜收养了我。”元襄之转过身盯着她的眼睛,目光柔和,“我是知道你的,你出生那年你父亲隋大人给祖母来信,说不知道该起个什么名字。我当时才被祖母收养,整日粘着她,祖母考虑了好几日才回信隋大人,我好奇问她给你取了个什么名字,她说取了个妤字。”

隋妤君望着他被炉火照亮的脸,回想起幼时学写字的时候。

“娘,我的名字好难写,可以换个简单的名字吗?”

母亲重新铺了一张宣纸,握住她稚嫩的手一笔一划慢慢写,告诉她:“阿妤的妤是女官的意思,将来像你爹那样当官好不好?”

……

原来她与程大人还有这样一段缘分。

“那日你将平安扣拿出来,自报家门,我心中欣喜万分,祖母在天有灵会比我更加欣喜——”

“可我爹犯了死罪,”隋妤君打断元襄之的话,反问道,“程大人还认他这个学生吗?”

程大人高风亮节,素有清名,而她父亲贪污军饷,抄家处死。

“我在翰林院时曾托人偷偷查过隋大人的卷宗,证据确凿。”元襄之顿了顿,眼神真挚,映出点点火光,像是蛊惑书生的女鬼,“但我相信祖母,她临终还惦记着她的学生。”

隋妤君苦笑,他父亲何德何能,让母亲丢下她殉情,还让程大人相信他人品德行。

转念一想,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她好不容易逃离小郡王、逃离郦城,不是为了让自己陷于往事,一辈子很长,她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夺过元襄之手里的蒲扇:

“你今日与我透底,意欲何为?”

“你怀疑我别有用心?”元襄之微微倾身。

隋妤君用蒲扇抵着他,轻轻推开,玩笑似的开口:“毕竟图我美色的人不少,另外我还有钱。”

元襄之刚要解释,这时候三个学生匆匆跑来,而隋妤君起身欲走,他只来得及喊道:“我所言句句属实。”

他的动作太大,衣角被炉火点燃,学生惊呼他才发现,又是一阵手忙脚乱,隋妤君听到动静莞尔一笑,并未回头应答他的话。

衣摆烧了一小截,小腿以下**的,元襄之被自己蠢笑了,又毁去一件衣裳,隋妤君才给了他银子,难道是上天算准了他会遭此一劫吗?

“你们来找我是为何事?”元襄之问道。

三个学生互相推旁边的人,谁也不愿意动口,最后葛潇潇上前一步:“先生,你说今日要出考题的,可想好了?”

元襄之坐回竹凳 ,往常他们三个一听考题满脸苦相,今日竟这般积极,“你们先告诉我,为何这样着急。”

葛潇潇退回去,顺道把冯久年推上前,冯久年先行礼:“先生,下午我听刘叔说赤县的县学离县衙不远,想过去瞧瞧”

“只是去瞧瞧吗?”元襄之反问道,怎么突然对地方县学感兴趣了。

梁其文耐心不多,拿出一张拜帖:“县学有个学子听说我们是自京城来的,向刘叔打听我们呢,还约我们见面切磋学问。”

元襄之打开一看,确实如梁其文所说是学生之间的切磋,他合上拜帖,“所以你们是想拿我出的考题来与他切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