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金榜后震惊了 > 第5章 火灾

嫁金榜后震惊了 第5章 火灾

作者:玲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0 13:03:20 来源:文学城

街上的游客们也对那几位救火的男子很是好奇。

"我认得其中两位豪杰! 一位叫刘锜,父亲是节度使刘仲武,乃西军的首领之一,与种师道将军齐名!"

"原来是最饶勇善战的西军,怪不得身手非凡。"

"还有那位穿藏青衣的公子,名叫马扩,来京参加武举。"

"嚯,真厉害! 听说武举不但骑、射等诸般武艺要好,还要考兵法谋略。"

"我们都晓得文举,这回不知哪些才子能够金榜题名?"

"届时东华门唱名,榜下捉婿,可有热闹看了!"

孙若熙欢喜抬手:"我也认得一位! 那位白衣儒士,来京殿试……" 她正要说认得王昂,被王楚嫣和赵浅真抓着捂住嘴,"嘘,别闹。"

周边翘首企盼的姑娘们纷纷扭头看来,眼冒星光。

王楚嫣她们悄悄地缩到御廊边上。

所幸人声鼎沸,众者兴致盎然地继续议论。

"如今重文轻武,当文官最稳妥,光宗耀祖,升官加爵。"

"确实武官不易! 神宗朝时第一位武状元,死于西夏之战。"

"你们刚才说参加武举的马扩,马公子的父亲可是马政?"

"就是马政! 武义大夫、登州的兵马钤辖,听说那人文武双全,有其父必有其子!"

"登州?"

御廊一位说书人倏尔高声道,"诸位知不知道,登州那儿,不久前,发生了一件十分蹊跷之事?!"

上元佳节,常驻瓦舍勾栏里的名角儿也会来街献艺,譬如这位尹常卖,精于"五代史",对国事也颇为灵通。

王楚嫣她们就站在尹先生旁边,好奇看去。

"我给你们说一说罢。"

尹先生身材瘦削,然精神气足,一头华发如山巅雪般耀目,像似历经变迁的世外高人,顿时吸引了众者的注意力。

他手举扇子,潇洒一摇,抑扬顿挫地开讲。

"去年,有两只载了二百多人的辽国大船,为躲避辽金战乱,逃亡高丽,谁知,海上忽起风暴,他们被大风意外吹到了我们的驼矶岛! 这事儿,就是登州守臣负责。"

"如今辽金战乱,打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诸位可知前因后果?"

他停顿片刻,惹得众人迫切时,继续娓娓诉道。

"话说,契丹人建辽两百年来,在耶律隆绪与萧太后时国力鼎盛,萧太后萧燕燕,那可是位绝色大美人,身世传奇,且不岔开了说,总之那时,辽国势不可挡! 也正是那会儿,景徳年间,辽军犯宋,咱们的真宗皇帝用宰相冦准之策,出马亲征,议澶渊之盟,终于换来辽宋之间的百年和平!"

"然而盛极必衰,如今辽国的天祚帝沉迷酒色,疏斥忠良,逐渐大权旁落,外强中干,于是有一蕞尔小邦,女真族,崛起于黑山白水间,乘机起兵反辽!"

"就在三年前的正月,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不久后,带兵直捣黄龙府! 天祚帝大惊,率几十万大军亲征,却被女真人以少胜多,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啊!"

尹常卖声情并茂,且空手耍了几个舞枪弄棍的招式,花样精彩。

掌声雷动,然而闻者也颇为震惊,发出质疑。

"尹先生,当真如此?我们都知辽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就是,怎会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女真人给打败?"

"我们会不会帮辽国?"

"帮啥?咱们与夏国还在打仗呢,乱糟糟的。"

……

王楚嫣听着这些事儿,不免感慨,却也觉得离京城的安逸生活很遥远。

倏尔,她瞥见身边人神情低落:"浅真?"

赵浅真转身:"我们走罢。"

王楚嫣拉了孙若熙跟上前:"是想你哥哥了?"

赵姑娘有位同胞兄长,赵卿成,曾在太医局就读,年少有为,三四年前却自愿做驻泊医官,去到边疆。

赵浅真颌首:"希望边境没有更多的战事。"

王楚嫣知道她思兄心切:"你哥今年会回京么?赵伯伯肯定也十分想念他。"

孙若熙回神唏嘘:"三年多了欸! 我也好想赵哥哥,他走时那会儿我还未及笄。"

赵浅真幽叹。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王楚嫣挽住赵浅真的手臂:"节日开开心心的,烦恼往后再说。总之,我们姐妹不会分开的。"

"就是。" 孙若熙也将半个身子倚向赵浅真,"姐姐让我靠一靠,妹妹小脚累得慌。"

赵浅真被她们逗笑了,扬眉道:"一口一声姐姐,敢情这下换作我宠你们喽?"

"嗯。" 王楚嫣俏皮地眨了眨眼,笑颜粲然,"宠的话,先宠嘴宠胃。"

别看她身材婀娜,却是只小馋猫。

姐妹们又投入于欢庆的氛围中,一路买美味,水晶鲙、旋炒栗子、金橘龙眼,一边穿过灿若飞星的火树银花,来到彩灯最辉煌的宣德门楼。

.

这座皇宫南门前,立着临时搭建的小山似的灯棚,其上悬彩,金书大牌"政和与民同乐"。

当下政和八年,天子乃徽宗赵佶,"政和"是其第四个年号,取自尚书,意指"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如今确实是太平盛世。

偌大的双龙灯蜿蜒于门楼两旁,还有跨骑狮子、白象的文殊与普贤菩萨灯,他们摇晃的手指竟能喷出水柱。另一处叫做"棘盆"的地方,用棘刺围绕,内设长竿,高数十丈,悬着用纸糊的百戏人物,亦是锦缎彩绘,风动若飞仙。

如此盛景,犹似仙境。

底下人惊叹瞻仰,除了观灯,皆想亲眼目睹圣颜。

因为每逢元宵,大宋天子会按习俗,登宣德门观灯,与民同庆。

徽宗的御座就在城楼中央,四周黄帘垂落,禁军御龙直的侍卫们手执黄盖掌扇,列队守在帘外,嫔妃宫女们的嬉笑声从楼里传出。

"过会儿就能见到官家了!" 孙若熙兴高采烈地踮足仰望,"我早前远远地望见过一次,都说官家长眉细目,面如冠玉,文士般清俊儒雅,却也不失帝皇的威严。"

赵浅真颌首:"我爹也这么说,官家是位大才子,好百艺,最喜书画,精茶道。"

王楚嫣指向高耸的宫门:"若熙,或许某个元宵,你就与那些皇亲贵戚坐一起了。"

孙若熙看着西朵楼高悬的大灯球,若有所思地道:"你们信命么?"

孙姑娘出生时,她爹找了虹桥边上的裘道士算命,那人神神叨叨说她天生富贵命,能嫁皇亲国戚,所以自小裹脚,公主似的被惯养长大。父母想通过采选或请托,寻机将她送入皇宫,无奈每到关键时刻,孙姑娘就出幺蛾子,许是心有纠结。

信不信命?

王楚嫣扬了扬清隽的黛眉:"如果是好命,我信。以前有人看我生辰八字,说什么克夫不易子,所以啊,如果不好的话……"

赵浅真接道:"不好的命,就让它滚蛋!"

"就是。"

"爽快!"

三人畅笑。

彼时洪亮的钟声响起,万盏灯笼缓缓升空,天上人间愈加华彩无边璨若星河,城楼中央的黄帘逐渐拉开——

"万岁——!"

众人热烈高呼,她们也随之歆然呼道。

"大宋永世昌盛!"

"万岁,万岁,万岁——"

声音蔓延八方,排山倒海,如雷贯耳。

忽而。

"欸?怎么回事?"

"那条灯龙……?"

彼时城楼右边的巨龙光华异常,灯龙之骨以草缚成,龙身用青幕遮笼,里面密置了数万盏灯烛,只要一个错落……

"好像出事了,快走!"

赵浅真最先警惕,牵着两位妹妹往后退去。

城楼上的禁军已经疾速围住御座。

真的又有火事!

但与之前莲花灯碗、火杨梅的小灾很不同的是,宫门前的巨龙高达数十丈! 周边人群也察觉到危机,开始作鸟兽散。

可是王楚嫣没走多远,倏地停下弯腰。

"唔,我崴了脚,好疼。"

"我们扶你走!"

赵浅真搂住王楚嫣,孙若熙在旁掺扶,但她小脚走了一夜,也疼得紧。

她们险些被惊慌奔逃的人群给冲散!

王楚嫣眼见形势急迫,忍痛挣脱:"你们先走! 我去御廊那处躲躲。"

"不成! 得尽量远离宫门!" 赵浅真拉住她,蹲身道,"我背你!"

正当王楚嫣犹豫时,王昂从旁经过,遇见这一幕。

"王娘子,得罪了。"

他果断展开双臂,身子一俯,将她横抱在怀。

王楚嫣惊愕抬头,那人的目光恰好落在她的眸间。

犹似一汪清泉拂过她错乱惶恐的心。

从不久前的狂马到现下火灾,每逢有难,这人就会奇迹般出现,将她带离危境……

"都别愣着,随我到景灵宫!" 王昂在前带路。

"大家快些!" 花玖紧随在后。

赵浅真背起孙若熙。

稍许,城楼那边涌来更多的逃亡者。

王楚嫣略微颠簸在那人坚实的臂膀中,透过他的肩头,望向不远处的皇宫。

飞龙正在变成火龙颤颤巍巍地支离破碎,连带着灯山星火汇燃,两旁的文殊和普贤菩萨亦在缓缓倾倒……

方才还是锦绣繁华,顷刻间却……?

她只觉惊惧,难以置信。

彼时御街上几众人马驰过,携着各类救灾用具,大小桶、水袋水囊、洒子、云梯、火叉之类,京城多处设有望火楼,在节庆期间更加严守,潜火军正在闻讯赶来。

逃至景灵宫附近时,已有不少人在此避难。

王昂将王楚嫣轻轻放下:"王娘子,方才情急,恕我冒昧。" 他犹豫了下,问道,"脚很疼么?"

当然疼的,不过王楚嫣摇摇头:"还好,不打紧。" 她一边道谢,一边焦灼张望,"浅真她们怎么还没来?"

"她们与花玖停在不远处,不久会到,你先待在这儿,我去州桥寻你们的马车。" 王昂低头时,发现自己的白裳有一点红,是女子的梅花花钿。

他取下花钿,放到王楚嫣柔软的手心时,指尖微颤。

旋即,他转身走回御街,对惊恐的人群喊道:"各位不要慌,潜火军已经来了!"

王楚嫣见他离开,忍痛跛足上前:"王公子,你的身子才恢复…… 别走……"

她苍白的面容上,清眸闪烁,微启的红唇犹似雪里梅花,忧虑时模样楚楚怜人。

王昂侧身看了看她,眉间的郁色更为凝重,那双极具神韵的凤目浮起浅淡的水雾,纤密的睫毛如蝶翼扇动了下。

"王娘子不必担心。"

可怎能叫她不担心。

然而王楚嫣拦不住,眼睁睁地看着他消失在星火之中。

* 刘锜与父亲刘仲武,马扩与父亲马政,种师道皆是真实历史人物,后文再述。

* 武举源自唐,武状元一称呼源于宋,历史可考据的第一位武状元源自神宗朝,叫薛奕。

* 尹常卖,精于"五代史",源自东京梦华录。

* 躲避战难的辽船被吹到大宋是真实历史,于政和七年(1117年)七月,当时的登州知州是王师中。

* 辽金战争等皆属实。

* 登州,今蓬莱。

* 黄龙府,今在吉林省长春市。

* 宋朝的驻屯军与边防军有太医局指派的驻泊医官,北宋末年还设立地方军"医药院",收容战事伤者。

* 元宵灯山,灯龙,菩萨灯,棘盆等,参见东京梦华录。

* 宋朝的"望火楼"绘于清明上河图。消防队在宋朝叫"潜火军" "火隅",列入军队编制,据说是世界最早的专业公共消防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火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