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93章 第八章 羯鼓咚咚破阵乐,琵琶瑟瑟绿腰舞。

“先说绵竹城北的武都山严仙观有一种老鼠,腹边有余物如肠,人称拖肠鼠,它和严君平大有渊源。你们都认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自东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吧?可我到了蜀地之后,却听说早于刘安的西汉时是另有其人。”老夫子见多识广,通古博今,他看人们听得入神便接着讲下去,“有一天,住在武都山里的一位农家姑娘,正要去给在田里劳作的家人送饭,行至半路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向他行乞,姑娘动了恻隐之心让他在饭罐里舀一些,那乞丐一口气吃得所剩无几。姑娘正准备回家重做,见几只鸡和大白狗都来抢罐里的剩饭,赶也赶不走。谁知这些鸡狗都飘飘然地升空而去,再看罐子里又已经盛满了饭菜。姑娘好生奇怪,拿到地里和家人吃了,同样是飘飘然离地而去。就在这时,半空中显出白发老道人,原来这老人正是仙道严君平。此时田垄鼠洞里躲着一对老鼠夫妻,它们看得真切,暗自欣喜,赶紧拾起掉在地上的饭米粒,吃下后也跟着朝天上飘去。老鼠自知不是东西,便悄悄地钻入祖师衣袖中,心想只要混进南天门,不是神仙也是地仙。祖师心明眼亮,来在南天门前,对老鼠斥责道‘你乃好吃懒做、匪盗之徒、传疫祸根,还妄想升天?’说罢将衣袖一甩,摔得那鼠夫妻头昏脑胀,肚破肠流,幸好吃的那几粒仙米才保住了鼠命,但肠子却拖在了外面。这对鼠夫妻繁衍生息直到如今,武都山上仍有拖肠子的老鼠。”每个人都听得入迷,待老夫子讲完是彼此对视,噗呲笑出了声。

“神话故事,无稽之谈。可严君平是确有其人,他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得百钱以自养,即闭门精修老庄,著书立说终身不仕,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祖师乃一代清流,创耕读私塾之先河,破孔子私学、文翁公学读书入仕的老路,另开蹊径,追求自然,门下人才济济,磕巴杨雄、米贼张道陵最为有名,道教、玄学、禅学皆蓬勃于其羽翼之下。我之所以为我者,以有神也,他最为神奇的是曾在平乐山上刻有‘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这才是高人啊!你们信不信由你们,我是信了。”

白相干笑地挤出两声,“这个严君平确实厉害,我也拜读过老仙人的大作《老子指归》,将老子观点诠释得淋漓尽致,读后能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可我更崇拜的是我朝的李淳风和同是成都人的袁天罡,这两位旷世奇才,天文地理、历算阴阳之学样样精通,尤以两人合作的《推背图》最为神奇。席地相背而坐,推古往今来之事。一人推前事,一人推后事,推一事画一幅秘象,随手写几句谶言偈语以记。六十幅一气呵成,直至推到人不分黑白、地不分南北、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他侧目去看杨筠松,“小伙子,你除了风水,还会占卜看相吗?《推背图》你阐透了几幅啊?”

“大爹,占卜看相我不会。但你说的《推背图》我也琢磨过,前面的我看懂了,后面的懵懵懂懂,绊绊磕磕的,我最近已研究到其中的第九象,壬申、乾下离上、大有。”

等小伙子回复后,白敏中沉思良久,徒然愠怍道:“孩子,那前八幅均已成为现实,你就说一幅也未阐透呗!何必这般委婉?”

杨敬之揽过话来,“孩子很幽默啊,老夫跟你一样也在看那第九象,非白非黑,草头人出。借得一枝,满天飞血。大家都看的出是个凶象,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川日色红。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李花不会指大唐天下吧?这巢里是什么鸟呢?”

小伙子提醒说:“大爹,李花寓意李氏,巢不一定是指鸟巢,不会是姓曹的什么人吧?”

“名字里有巢字的也有可能啊。”义方听着不禁插嘴。

“小孩子休得胡说,读了几本杂书就很了不起吗?座上的都是大儒长辈,好好地听着。”杜牧看似特意在说给某人听。

白敏中听他们讲完,不再提那推背之事,话锋一转道:“全是前人猜测的,可能还有其他解释。如今满朝的有德之臣,我没看出有大厦将倾的征兆。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两位前辈就是这样上德之人啊!老前辈,看我这记性!”他猛拍大腿,招手唤进门外侍立的手下人,从呈上的锦匣里拿出一轴画卷,双手献给老相爷,“圣人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前辈,这幅画我已寻访多年,其实早已无望放弃,可昨日接到您的喜帖后在西市偶然发现,这真是喜从天降,双喜临门啊。这福气都是这小宝贝带来的,故此做为贺礼敬上。杨老夫子,您是古玩字画的鉴别名家,也帮着鉴别一下是真迹还是赝品。”

“是什么画?”大家好奇地围上来细看,随着画卷的展开只见萧疏淡雅的的气息迎面扑来,苍绿的松针挥发的清香,树根和叠石的下面绿草如茵,四个戴幞头、穿袍服,面目清秀,衣冠楚楚的中年人正在一起创作诗文,左边两人并肩坐在石凳之上展卷谈论,一人向旁边看去,好似什么异样打扰了他。右边两个人,其中一位一手执卷,一手握笔,托住下巴撑在石桌上,两目凝神在潜心斟酌;另外那位与他对面相望,双手笼袖伏在螭蟠虬结的松树干上,屏息静思,像欲有佳句脱口而出。另有一小童子俯身在旁研墨服侍。

“我曾外祖父的《文苑图》!”杨授、杨损齐声惊呼。

“是韩滉的《文苑图》,我看看是临摹的不?没错是真品,销声匿迹多年啦,稀世之宝啊!”老夫子的声音由于激动有些颤抖了,弯下腰去,脸快要贴到画纸上,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着。

老相爷并没有他们那样被醉心痴迷得无可自拔,他向杨授问道:“这画里的四个人是谁呀?”

杨授用手逐一指着,如数家珍地为牛僧孺讲解,“这个是我曾外祖父韩滉、那个是文友钱起、刘长卿,画的是他们在琉璃堂雅集的情景。”

杜牧在旁边开着玩笑,“你们看刘长卿好像要说‘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可是他最得意之作呀。”

老相爷不赞成他这么说,“刘长卿的得意之作还很多。敏中啊,这贺礼太重了,老哥哥承受不起呀。”

“老前辈,这不是给您的,是给孩子的,这是我这当小叔公的见面礼。”白相说完麻利地卷起画卷,重新放回锦匣,不由分说硬塞到牛丛的手里。

众人又都落座,老相爷对白敏中说:“敏中啊,你这幅画倒是唤起哥哥我的一桩心事。我的学生柳仲郢耿直干练,为人忠厚。我出任武昌军节度使时他为我府中从事,我曾赞他‘非积习名教,安能及此?’后得李党党魁李德裕的赏识,重用受任京兆尹,但他平步青云之际不忘旧恩,曾与李党说‘我一定会像在奇章公幕府时那样去努力,以报答你的厚德’。这样的忠直之士却受李党牵连,今贬为郑州刺史,真乃汗血盐车,明珠暗投啊。还望老弟多多提携,使其拨云见日,以免薏苡之谤。”他又向韦澳问询,“你姐夫近来可好?”

韦澳嘻嘻笑着回答:“他呀,在郑州过得满惬意的,刺史府的这点破事对于他是大材小用,牛鼎烹鸡。整日带着我外甥柳璞、柳珪、柳璧、柳玭简衣私访,奇轻的很。”

老相爷苦笑着看了老夫子一眼,老夫子无奈地感叹道:“暴殄天物啊!”

牛僧孺转向杨授兄弟讲道:“两位大侄子,你们和柳仲郢多少也带着亲戚,你父亲杨嗣复和他的母亲是姑舅表兄妹,论起来你们是表亲,应该相互照应,彼此关心啊。”

杨氏兄弟忙探身回应,“老相爷说的极是,实在亲戚理应多走动,多照应。”

老夫子又由衷地感慨道:“骨肉至亲呀!”

“对啊,年青人就得有人关爱扶植。”老相爷看着晚辈们甚是欣慰,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仿佛回到了已逝的岁月尘封里,慢条斯理地讲道:“老夫牛僧孺,是二,”

二字刚出口,就见管家急三火四地跑进来兴奋异常地禀告:“老爷,皇上圣旨到了!”紧随其后传来鼓乐喧鸣之声。

待众人迎出庄门,见门前旌旗招展彩带飘扬,文武官员悉数到场。十几只羯鼓齐响,青、赤、黄、白、黑,五色狮子戴红抹额在中央游走,狮子郎手里持着红拂子逗引着,彩色狮子做种种戏弄状。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乐天老弟笔下的五方狮子舞描述的很逼真嘛!牛老弟,这是皇上派人给你道喜来了。”老夫子与所有人一样兴奋雀跃,眉飞色舞。

“杨祭酒说的正是!一路赶来就是为老相爷送个吉利喜庆。这土道,快把洒家颠得散架子啦。”说话之人小模小样,净面无须,小单眼皮眨吧眨吧地看着这边,他正是大内勾总管。牛僧孺为首躬身施礼,连连道着辛苦。

“不辛苦,老相爷人丁兴旺,大喜事。皇上吩咐我带领在京文武前来送贺礼的,一共四份,牛僧孺接旨!门下,天下之本。”随即展开诏书宣读圣谕,群臣百姓双膝跪拜。

大太监高声读毕,“把东西抬上来!”他向手下人命令着,“这第一件贺礼是两对百年的高丽山参,是新罗的贡品,稀世之宝;这第二件贺礼是两幅朱仙镇木版年画,吉庆有余、五子登科,图个喜气;第三件贺礼是,令孜啊,快把它抬上来!”勾太监向随从喊道。

八个公公,四个人一伙,从马车上抬下两只盖着红丝绸的大酒瓮。“干爹,好大的酒瓮啊!这酒瓮粗得像大树,二个人捧着都吃力。”打头的小太监长得干净乖巧,看他未曾开口三分笑,话音未落四季春,满脸堆的是喜庆,说出话来让人舒坦。

“令孜啊,说得好,我就取你刚说的这个树字。这酒瓮大吧?还用你说,猴崽子,咱们皇帝啥时候小气过?特别还是给牛老相爷送的贺礼。”勾太监飘飘然地自赞道,“两大瓮兰陵美酒。皇上说了牛僧孺劳苦功高为官楷模,清廉半辈鞠躬尽瘁,今喜得孙儿自是可喜可贺,特御赐甘露聊表朕心。”两旁的官吏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称赞,都说当今皇帝是位不忘老臣、有德之君。

大太监又说:“这第四件贺礼是两组舞蹈,《小破阵乐》和《绿腰》。由洒家精选的教坊乐工专程献艺,非国家重臣是得不到如此殊荣的。”他盛气凌人地高声宣布,“这四件贺礼总的来说是一句祝福话,百年树人!希望小心肝成为国之栋梁。皇上知道老相爷一贯清廉,让我把宴会之物都备齐了,大家动动手就可以了,这也是万岁的意思!”

这么一说,谁还敢有异议?人们一起动手从车上卸东西,红烛彩带、锅碗瓢盆、桌椅炉具,所有能想到的、用得上的,就连婴儿的小鞋小帽也置备齐全啦。

小太监田令孜忙里忙外,张张罗罗,一番下来是满头大汗,刚指使手下的小小太监铺好红地毯,又招呼御膳房来的厨子赶紧生火起灶。

勾公公边往里走边喊住白相和义方,“洒家就猜到你们会在这里。临出宫时皇上吩咐,命你俩待宴会结束后去紫宸殿有要事相商。”

宾客齐聚中厅,御酒飘香,燕乐悠扬,推杯换盏,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骤然大鼓擂起,号角呜呜,四个身披金色甲胄的□□健步场中,银亮干戈盈盈在握,飞旋戎装华丽耀眼。这宫内佳人的确是万里挑一,边舞边唱,四个妙娃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把在座的老老少少看得是如醉如痴。

“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杜牧好久没有这么动容动情了,他激情吟诵出好友张祜的诗文。

“这《小破阵乐》源自《秦王破阵乐》,较之原有的恢宏大气,更显得细腻精干,尤其掺入女子的阴柔妩媚愈加得唯美典雅。”白敏中一付极懂的样子,“《秦王破阵乐》又称《七德舞》,成曲于太宗亲征刘武周之时,之所以改名都因为他祖上。”

他指着魏谟说,“他老祖的谏言‘天下既定,当偃武修文,常奏破阵乐,与国不利’。如此不避利害作出上述建议,让太宗动容,于是决定依据上古圣贤为君主制定的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将《秦王破阵乐》改为《七德舞》,并令魏征、虞世南等依此改词。”

“秦王破阵乐!”四个舞女同声高唱,转身迅疾而退。

一曲刚罢又起一曲,琵琶琴瑟中一个粉衣姝丽静立安神,不急不躁,轻抬藕臂,慢提酥臀,腰肢招展,长袖牵魂,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随着旋律的转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观赏后顿感轻盈之极、娟秀之极、高雅之极,这是段独人软舞。

“轻拢慢捻抹复挑,先为霓裳后绿腰。霓裳自安史国难之后是不多见了,这绿腰风靡得正是时候。”杨授按耐不住起伏澎湃的心,弃箸拍案道。

杜牧亦激动不已读出另位好朋友李群玉的诗“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坐在正中位置上的牛僧孺不吃不喝,就这么傻傻地看着,他一抹滑出嘴角的流涎,对身边正啃着脊骨的杨敬之感慨道:“杨兄啊,还是年轻好呀!对什么事情都有激情冲动,不像你我老朽麻木不仁。我这段日子还添了新毛病,常流口水兜不住呢,是不是要行将就木啦?”

老夫子未停下手里的活计,有滋有味地啃着,“老弟,年轻有年轻的好处,老朽有老朽的优势,对这种靡靡之音,惺惺之舞,我们无动于衷那是司空见惯啦。除了流口水,别的没异常吧?”

“手脚也麻。”

“那是病啊!得抓紧治呀。”

陡然寂静如白纸,曲去人旋似宝莲,此时无声胜有声,屏气凝神切切看。

第四件礼物送完了,勾公公带着手下要回宫里去,牛僧孺自然是千恩万谢相拥出府,上了大道又送一程。

望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去,牛老相爷深有感触地说:“身逢明主是我们做臣子的幸运啊!我们这代人已是迟迟暮年,你们这些年青人风华正茂,可要加倍珍惜呀。”

他看着晚辈们甚是欣慰,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仿佛回到了已逝的岁月尘封里,慢条斯理地讲道:“老夫牛僧孺,是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