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9章 第七章 陈年往事何以堪,相逢何必曾相识。

十八辆装满粮食的马车,中间夹着一辆轻便的轩车,尘土飞扬地向西而去。

离开杭州,沿钱塘江北岸而上,进入富春江,但见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人行江岸有种“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幻觉。

只因天气明媚,轩车的垂帘敞开着,车子里坐着四个孩子。车过富阳,进入桐庐,穿行一古镇的石板路上。

大水车、老房子、打铁铺、箍桶店、绸缎庄、大戏台。房檐下高挂着串串长桶形的红灯笼,还有街边又清又缓的潺潺溪水,泼墨出一幅不断伸展的乡村画卷。

逍遥身边的义方在喊,“姐姐,你看那里有座外婆桥。”大家新奇地看去,不远处小溪上真得横跨着一座精巧的石拱桥,桥栏下刻着“外婆桥”的字样。

“真的吔!”励儿睁大惊喜的眼睛,“我外婆住在这儿就好了,她会给我做好多好多好吃的。逍遥姐姐,你的外婆住在哪里呀?”

逍遥听到他的问话伤心地回答:“我不知道外婆住在哪里。我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

小义方也难过地劝慰着逍遥说:“逍遥姐姐,我也不知道我的外婆在哪里?我想有外婆的地方就能有桥,有桥的地方也应该有外婆,我们的外婆也许就在桥的那面看着我们呢。姐姐,给我唱支外婆的歌吧。”

逍遥摸着义方的小辫,想起儿时奶妈哄她入睡的童谣,轻声哼了起来,“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对我嘻嘻笑。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说,好宝宝,外婆给我一块糕……”

在这温馨的歌声中,那外婆的石桥离得越来越远了,这一插曲唤起了尘封中童年的记忆,那记忆和慰寄是永远印在心里抹不去的。

顺着江边往西走,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琼似玉;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赛湖海碧如天。当年,这美丽的山水曾让诗僧皎然感叹道“春山偏爱富春多啊”。

正走着,忽见小义方抬手惊呼,“这深山里怎么有那么大的庙啊?”众人仰头观瞧,在翠绿的山麓上,沿江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现出一片古朴的建筑。

“那不是庙,那是严子陵钓台。书上说的!”坐在前车看管粮食的黄巢修正道。

“逍遥姐姐,严子陵是谁?”小义方茫然地问。

“严子陵啊,嗯,他是个渔夫,他专门是钓金龟婿的,就像孟大叔一样,一下就把咱们的小义方给钓上来了。”众人哄的一声笑起来啦。

笑够了,义方转过头又去问前面的黄巢,“黄大哥,这严子陵到底是谁呀?”

黄巢笑着和他说:“书上说,他是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好友,刘秀推翻了王莽,光复了汉室江山,龙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想起这位老同学了,多次请他当高官,这子陵就是不肯,甘愿隐居山林,过清苦淡泊的日子。这种甘愿贫苦、淡泊名利的美德是不是让人敬佩呀?”

“敬佩个头啊,我达发叔说了,朝里有人好做官,放着荣华富贵他不享,甘愿自己垂钓煮清鱼,你说他是不是想不开?是不是缺心眼?”

她一捅身边的明德,“除非和中意的人在一起,在天愿作什么鸟,在地愿作什么树枝,厮守一生,才会心甘情愿地耐得住这份清贫。”

明德斜了她一眼,不屑一顾地数落道:“那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你以为这世上的人都跟你一样,那么功利呀?”

黄巢遥望着山上指给义方看,“那高处的磐石就是严子陵钓鱼的地方,书上说的。”

“好高啊,这钓鱼线一定很长很长的吧?”

“他意不在钓鱼,而是在明志。世人混沌不能理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逍遥忽地向前抢去,厉声质问道:“你说谁混蛋呢?”

黄巢一惊,幸有德儿阻拦解释,“人家说混沌,没说你混蛋。”

逍遥还怒气未消,喋喋不休地嚷道:“你个秃鬓角子,还好意思说别人,你不功利,你淡泊,那你还颠颠地进京赶考?三番五次地落榜,我都替你感到献世。”

这话正刺中黄巢的痛处,他羞愧地低头不语了。明德一面道歉,一面批评着逍遥,逍遥也知道话说得重些,咪起来不吭声了,又抓出把冬瓜子递给义方,两人嗑了起来。

“都下来,歇歇脚,喝口茶。”前面的车子停下了,仙芝和秦爷站在道边招呼着。

大家都下了车,拍打着一身的尘土。道边山崖下开了家茶棚子,茶博士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跑上前来赶忙招揽生意。

大家坐下沏上茶,慢慢喝着,就听茶博士殷勤地介绍道:“我们这富春山山好,水更好,诸位喝的茶水就是取自那边的天下第十九泉的水煮的。”

听他这么一说,这茶品起来确实不一般,水味清冽甘甜。众人好趣地聚到泉边汲水细品,汩汩水中还带着丝丝寒气,烈日炎炎之下正淋去心头的燥热,泉水之佳沁人心脾甚感痛快。

水边立有一石,上写着“天下第十九泉”,下款为“天门陆羽”,秦爷笑着对仙芝说:“这陆老先生把茶都喝到这里来了。”

富春江的上游是睦州新安江,江左、江右河滩平阔,远山隐隐,村舍连连,炊烟袅袅,处处是乡间清丽景色。

车队一路向西,出建德,进衢州,第三天就来到了玉山城下。

这玉山县城不大,一抹土墙,但也是去往两湖的大道咽喉,过往商旅不绝,沿途人烟稠密。

走在县城的石板路上,寻见路边的饭幌子,饭摊摊主和他那胖胖的娘子热情地往里让着,满口是一百个您放心,只听得后屋锅铲叮当做响,这菜上得也是麻利。

虽是粗菜粗饭,但竹笋腊肉,霉干米酒,钵装的米饭,对跑脚人来说也是很丰盛的。

秦爷这几日与这些汉子朝夕相处,见他们龙吃虎咽的样子,也入乡随俗看得惯啦。

正吃着,突然车队前头一阵骚乱,只听得看车的柴存大声吼道:“大哥,有人抢粮食!”随后是乒乒乓乓的击打声响成一片。

吃饭的众人“嗷”的一声冲了出去,但见二十几个破衣乞丐正围着看车的五个人暴打。

仙芝大喝一声跳了过去,“臭要饭的,好大的胆子,兄弟们抄家伙,上!”

他抽出藏在麻袋下早已预备好的木棒,向带头的家伙抡去,眼见得那人一股鲜血从脑门上喷出。

这边的功击力明显站了上风,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对这群乌合之众并不在意,仙芝身先士卒把对方逼到对面的巷子里。

突然远处有人“噢唠”一嗓子,从大道上飞奔来一个黑大汉,这黑汉黑煞煞的一张脸,燕颔虎须,豹头环眼,身上穿着农夫的装束,脚下蹬着双烂边的草鞋,手里挥舞着一条黑漆漆的大竹扁担,真是见山劈山,遇海倒海,有万夫不当之勇。只几下就拍倒了几个伙计,那二十几个乞丐见形势转变,便绝地逢生地反扑上来,反倒把仙芝他们围到了马车边上。

黑汉见对手只有招架之功,得意地哈哈大笑,“能从张二爷手下漏网的鱼还没生出来呢,要你几袋粮食你们就心疼了,告诉你们现在我们要两车,你们看怎么样?不服!来,接着打,直到把你们打服气为止。”

这黑大汉蔑视地看着对手,接着吐沫星子乱飞白话着,“你们四两棉花纺一纺,这鄱阳湖方圆百里内,谁不敬我花子帮三分,不用提我大哥,就是我挑水的张拴子,脚下一跺这地面也得颤三颤。你,”

他一指王仙芝,“知道我祖上是谁不?站好了别吓趴下啦,蜀汉车骑将军张绍,多大的官啊!就比诸葛丞相小那么一点。”他竖起小手指头,用大拇指尖压住露出一点点。

接着冲着毕师铎又炫耀上了,“你,知道我祖上的哥哥是谁不?大将张苞。”

又用手一戳尚让,“你,知道我祖上的爸爸是谁不?张飞张翼德,那是长板坡前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大英雄,都知道不?”

正当黑大汉夸夸其谈,还想继续说下去时,就听他大叫一声,右手一捂脸,这血就顺着手指缝流了出来。

他气急败坏地大喊道:“谁打的?不说是吧,兄弟们给我打。”一片杀声,拳脚像雨点般铺天盖地打过来。

东边一个伙计被打倒在地,西边一个伙计抱头翻滚,剩下的退缩到饭摊之前。

这黑汉一脚踹翻了尚君长,高举大扁担劈头盖脸拍向黄巢,这一拍若是击中,注定让他魂飞魄散。

谁也没看清这扁担是怎样跑到逍遥手里的,只见这大黑汉向前来了个嘴啃地,轰然倒下。

这一摔摔得可算是结实,大汉强撑着就要支起上身,咬牙切齿边起边说:“我不欺负女人,可我忍无可忍。”

“你,知道我是谁不?”小义方一个箭步跟进,他个子小,一式小红拳的丁步捅正击在大汉的鼻子上,这汉子“哼”的一声又趴在地上,当即昏了过去。

眼看着猛虎难架群狼,秦爷大喝一声,带着德儿、励儿冲入人群,左劈右挡三五下撂倒一片,带领贩粮的二十几个人借势反攻过去。

就在这时,半空中一声长鸣,“咦”飞来一人,这人身穿半臂衫无袍,下套粗布裳,足上拖一木屐,高约七尺,干瘦干瘦的,白净净的皮肤,一双鹰眼皂白分明。他带着风声立于道中,将手腕一横露出背后所负之物,是一条乌黑铁桦木板凳,便顺势不偏不倚地盘坐其上。

这还未完,他身后从各个巷口、房舍、屋顶、院落,你可以想到的和不曾想出的方位纷至沓来百余名当地百姓,他们手持刀叉棍棒、笤帚扁担一应身边的家什,把个车队围了个风雨不透。

“把二爷扶起来。”两个乞丐得令上前架起黑汉。

这汉子嘴里还自语着,“我不欺负小孩,这是为什么啊?”

“老二呀,你看你这熊样,被个丫头和孩子给欺负成什么样啦?这脸还流血了,这钉个什么玩意?”叫花头子用手拔出他脸上伤口中的异物,“冬瓜子!老二呀,是谁打的?”

黑汉看似还没有从刚刚的打击下缓过神来,茫然地摇了摇头。

老大转过身来质问着粮贩子们,“说实话,是谁打的我兄弟?”

见无人应声,他恼怒地咆哮着,“你们说这件事怎么收场?要你们几袋粮食舍不得给,还懂不懂见山拜山,遇水祭水的江湖规矩。你们这是要往洪州去,还是往潭州去啊?如果没有我们花子帮的保护,哼,哼,出了信州城(上饶),你们这些粮食能剩下麻袋片都算我臭脚七在放屁。”

仙芝陪着笑脸一抱拳,向乞丐头子示弱道:“大当家的,我们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恕我们眼拙,得罪了。”再次抱拳赔礼,转身点手向尚让吩咐着,“给卸五袋粮食。”

那边帮主轻蔑地讥笑道:“软蛋了吧?没那么便宜。早干什么去了?晚了!我这些兄弟都被打成这样了,这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都谁给出啊?五袋粮食,呸,全都给我留下。你打听打听这黑白两道,我姓姜的吃过亏吗?”

突然从车旁响起炸雷般铿锵之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黄巢迈大步走近帮主,正气凛然不卑不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些都是书上说的!”

这帮叫花子听得是稀里糊涂,帮主不耐烦地嚷着:“唉唉,秃鬓角小子,你不要之乎者也子曰子曰的,是儿子说得算,还有老子说了算啊?儿子还是要听老子的,老子说全要了,谁也不能拿走。”

他上下打量着黄巢,随后嘿嘿笑着,指着他给手下看,“这迂腐的小子样子虽不济,但很有胆识嘛。你叫什么名字?”

“黄巢!”黄巢一挺胸膛大声回答。

“我不管你是鸟巢还是黄巢,你看看我们老二这张脸,这可是张飞张翼德的后人啊,可不比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他爹怕他像老祖宗飞得太高,给他起名叫拴子,可你们把他打得飞起来了,还摔成这样。他不像我,我爹就是个给人家挑粪的,生了七个孩子,病死饿死就剩下两个。你说取之有道,我向谁要道,要公平!一年官老爷,万贯不义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百姓又向谁说理去?你们出信州城往西看看,蝗虫漫天,颗粒不收,哀鸿遍地,流离失所,达官显贵哪个不是花天酒地?谁又为灾民的饥苦焦心呢?拿出来给咱们瞧瞧,你的道又在哪里?”

帮主看把愣头小子问得无语,又回身用手摸着二爷那血已凝住的脸,也不知是说给仙芝他们,还是说给自己,心痛地嘟囔着,“这伤的,就是要你二十车粮食也不过分啊,这是用什么手法打的呢?”他拈着那粒瓜子愣住了。

就听黄巢一声怒吼,“大丈夫生于天地,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你们这帮强盗,我和你们拼了!”

还没等他挥拳击出,更没等他成瓦成玉,转瞬之间一条乌黑的板凳已抵住他的胸口。“你等等,小声点。”帮主抬手示意,压住了双方的冲动。他严肃地问道:“这到底是谁射的?快说。”

“我!”义方挺身而出,“是我射的。”

“是你?”帮主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这孩子,“你小小年纪,能有这般的功力,说射他脸就射得这样准?”

听他这样说,义方倒有些羞愧地回答:“不是,我本来是射他嘴的,却射歪了。”

帮主端详着他,突然发问:“黄河灵鸠是你什么人?”

这一问惊呆了这其中的几个人,“我不说,我凭什么告诉你?”义方回头看着师父。

帮主顺着孩子的眼光直视着秦靖,语气突然缓和下来柔声道:“我没有猜错,这使的是弹指神功吧?”

他目光一亮,好像想起了什么惊悚之事,把板凳往上一举大声命令手下,“老二留下,其余人等即刻散去。”

“遵命!”当地百姓和乞丐如潮水来得快,退得更迅速。

帮主看着秦爷低声恳求道:“这位英雄能否借一步说话吗?”

秦靖看出其中另有玄机,从容跨步上前,两人近似耳语,那帮主一拱手,“在下姜宽,请问英雄,这孩子使得可是弹指神功吗?”

秦靖沉思片刻反问他,“我乃泰山秦靖,不知阁下说的黄河灵鸠和你有何渊源啊?”

帮主会心一笑说:“我能明了秦兄的所虑,不瞒你说,我和鲁大爷并无深交,只是相识的朋友,却与鲁二爷鲁寻风是过命的兄弟。想当年,黄河之上提起浊浪五友,那也是威风八面啊。老大水鹰子鲁寻风,老二钓鱼郎白可长,三哥赤链蛇薛大德,老五帆上雀陈瑶之。还有我,点水燕子柳吉辰。我们虽称作浊浪,却孤傲清高;虽图财掠货,却劫富济贫。正如我五弟说的‘行的是义,劫的是孽’。专抢贪官污吏、显贵奸商、江洋大盗的不义之财,但也深知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道理,只是抽头,绝不赶尽杀绝,多年来从未失手过。可是最后那次,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叫花头子环视远处的众人,盘腿坐在凳子上,拍拍凳面示意秦靖也坐下来,他心事沉重地接着说下去,“那是二十多年前,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也是这个季节。北面的线头子放笼来说,一艘回鹘商船南下经过蒲州,我们决定劫下它的钱财。趁着夜深人静,逆水北上,那晚河上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我们哪有雅兴欣赏这孟门月夜呀?几条小船,二十几个弟兄,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了停在岛边的货船。我们是有备而来,却让人家打了个措手不及。这船上的仆役、船夫全是练家子,各个武功不俗,刚一交手就毁了我们三四个弟兄,双方都杀红了眼,这还是我们头一次厮杀得如此血腥。仗着人多和老大的轰天雷,外面的几个高手全让我们结果了。冲进舱去,里面是一位富商打扮的文弱男子,手持障刀怒目相对,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百姓。他汉话说得还算流利,先拿出一堆的稀世珠宝,意求和解。”秦靖提醒道:“不像是正经商人,你们没有问清他的底细吗?”“这么多年的江湖阅历,还看不出里面的蹊跷吗?我大哥问了,可这回鹘人就是一口咬定是去洛阳的买卖人。二哥发现那个回鹘夫人,怀抱个婴儿,身临如此场面却无半点恐惧,她怀里隐约藏着什么东西,便上前去抢。夺过来一看是个精致漆盒,打开发现内有朱漆大印封口的书信。正当我大哥准备打开细看时,那文弱男子像疯了般,吼着回鹘话举刀向我们扑来,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他能拼命,多亏老三身手快,金蛇剑一刺给他来了个透心凉,他这就是不想活了。那信打开一看,秦老弟你说怎地?”

秦靖双目紧盯着柳帮主的脸,“写些什么?”

姜宽两手重重地拍着大腿,后悔和愤恨交织在一起,无助地接着说:“就是为了看这一眼,几十条人命啊,我大哥家破人亡,我二哥父母双亡下落不明,我们三个亡命天涯。二十多年了,我隐姓埋名,先是出走渤海国,躲在深山老林里给人家伐木头,这铁桦木板凳就是在那太白山里得到的。后来风声平息,仇家销声匿迹了,等啊等,终于听说宪宗驾崩了,传位给穆宗,又传敬宗,再传给当今皇上,我这才敢潜回老家来。”

秦爷百思不解地问:“柳大哥,能不能告诉我,那信里到底写的是什么?”

“天大的阴谋!我二哥是朔方人,懂得胡文,看完这信,和我大哥秘语后,他们两个连说坏了,这幕后势力实在太强大啦,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没说其中缘由,只是说把天给捅破了,我们商量唯有一个办法,灭口烧船。我二哥见那个妇人生得娇好,本想留下为妾,却被大哥断然拒绝,骂他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惹骚。我们封了舱门点燃了货船,直到它沉没为至。原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可没想到不知怎么的?未出百日就走漏了消息,噩耗相继传来,大哥全家被害,就连二哥在朔方的老家也被对方知道了。”柳帮主此时已是泪流满面。

听了这些,秦靖已是完全相信了对方,坦然相告道:“柳帮主,不要过度悲伤,老英雄鲁寻波还在,出事后也已隐居多年了。”他指着逍遥和义方,“那个丫头就是你大哥鲁寻风的孙女,那个孩子使的确实是弹指神功。”

这帮主用手抹了下脸,惊喜地端详着逍遥,从哀怨中挣脱出来欣慰地说:“这是我大哥的孙女,大郎的孩子,太好了!”

秦靖招手让逍遥过来拜见叔公。这一场冲突就此雨过天晴,烟消雾散了,众人相互引荐,柳帮主只说是守业的故旧,谁也没有细问。秦爷这边忙叫摊主重新添酒上菜,真是不打不相识啊,赔礼压惊好不亲近。

柳帮主看着身边的逍遥,越看越喜欢,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忽然想起什么,十分不解地问:“众位,这大灾之年,为何贩粮涉险呢?”

仙芝无奈地回道:“用我兄弟的话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帮主还是担忧地看着众人,随手从怀里拔出面绣着一团火的三角锦旗,递给仙芝说:“兄弟,老哥哥也没有多大的本事,凭着多年的江湖交情,你把这面黑旗插在前车上,这鄱阳湖周围的朋友们还是能给我这个薄面的。还有你这粮食不能这样明晃晃地晾着,老二呀,帮他们伪装一下。”

仙芝如获至宝,小心地把旗帜卷起来藏到怀里。秦爷和众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柳帮主,继续向洪州进发。

车上的伙计们带着一身的疲惫和酸痛在大车的颠簸中渐渐地熟睡了,只有那醒目的三角黑旗迎风招展着,那团金黄的火焰像要跳出这黑暗的囚锢,随风跳动着,跳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