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57章 第五章 不劳邻舍强吹笛,当有清风乱弄调。

大之萼本意是想邀上叫花子一同前往,借个引荐之利,可乞丐脑袋摇得停不下来,“我们河东的净衣门跟他和字团子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虽没什么过节,却也没多大交情,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尤其是团头黄草鞋略微有些刚愎自用,自尊心极强,平日里就对净衣多有微词,看不惯我们的做法。我若去了反倒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砸了。”王子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不再牵强了。

临分手时又送了些铜钱,花子头执意不要,王子坚持说是给孩子们的,并问他们都叫什么名字,“俺叫劈山儿。”虎背熊腰的大孩子答道。“俺叫翻江儿。”那个扮做伯夷略高的说。另一个装成叔齐稍矮的回答:“俺是摘星儿。”最可爱的是那个吞火的小娃娃翘着脚喊着:“俺是蹈火儿。”还有追风儿、伏波儿、遁地儿、射月儿、倒海儿等等。

宗权趁大家没注意,神秘地和乞丐低语几句,花子头迅速地将一小包东西塞给他,说了一句什么就转身带着孩子们向南走了。

义方和励儿看在眼里,偷着问那包里是啥,“闹羊花和醉仙桃的粉末。”当叔叔的生怕别人听到,极其隐蔽地告之,“俺就和他说了句,你那指甲里的麻药好毒气啊。剩个残底都让那小子如此科张。能不能给俺些,备着紧急时用,他就给了俺捉个。”

大之萼精心挑选了一匹黄骠马,带着林押衙和秦宗权走去镇南,道北的朱漆大门最是显眼,门口站着四个魁梧健壮的汉子,身上的衣裳是补丁落补丁,大洞连小洞,前面沾块油渍,后面蹭点污垢,全是皱巴巴的破烂乞丐服。

王子他们走到门前,看前面排着队逐个通报进入,好似办公的衙门一般忙碌。林押衙脱口而出说:“不简单啊,乞丐能像县太爷似的,还能升堂听案吗?”

听他这么说,头里爱说话的乡绅老先生搭腔道:“县太爷算个啥?跟团头黄大爷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你想到的黄爷能给你办啦,你没想到的也能为你想周全了。比方说我吧,因为房子翻新比原先高出了几尺,邻居非说挡了他家的阳光啦,让我扒了重建,为此两家还动起手来,闹到县里各不相让也没个结果。这不,又到黄爷这儿求给说和说和,今天是听信来的。”

另几个乡亲模样的庄稼人也有同感,“可不是,我们郎柳村的大田都快干裂出口子来了,可上渠汪店村就是不放水,眼看着麦子直打蔫,两村一场械斗伤了不少人,告到县里县太爷当和事佬,两方面劝没下文了,总说让再等等,可那庄稼可等不得呀!一会听听黄爷怎么给解决的。”

他说完看到远处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小,老的持重,小的穿着孝服满脸的悲哀。“老哥,怎么家里遇到不幸了?”庄稼人同情地问。

“哎,这孩子的老父亲没了,明日出殡下葬,可他家就他个独子,又无亲戚故旧,这不嘛,求黄爷给派几个帮手,搭把手执绋抬棺。”

“郎柳村的来了没有?”从宅门里走出来个筋鼻子、眨巴眼的老乞丐向人群喊着,看到那几个庄稼人答应了,“跟我进来。”

不多时他们就出来了,看那欢喜兴奋的样子就知道事情解决啦。

“钱老爷来了吗?”还是那个老乞丐出来又问。

“来了,来了!”老乡绅赶忙紧走几步就要往院里进,却被老乞丐一把扯住。

“上哪儿去呀?就在这里说,你那宅子的事不好办啊,确实挡了人家的光,要让你扒了重建也不过分。”乞丐看乡绅一脸的愁苦委屈,话锋一转说道,“是我们团头大爷看你可怜不容易,给你说了个人情,把房上的阁子拆了去,就不再追究啦。”

闻听后话老先生高兴得咧开了嘴,千恩万谢地作揖,刚转身要走,又被老乞丐一把扯住。“又上哪儿去呀?我看你是乐糊涂了。去到东厢帐房把说和钱交了。”乡绅屁颠屁颠地去了东厢。

老乞丐望着王子他们眼睛一亮问道:“看几位气度不俗,是有事找我们团头吗?”

大之萼礼貌地说明来意,请他通报一声,老乞丐筋了下鼻子,坦然地告之,“你这个事不好办啊,来上门求助的不是你们这一份啦。不瞒你们说,瓦岗寨的强盗不是本地的,据说是昭义之乱刘稹的残兵与逃难的和尚结成的虎狼之师,极其残忍狡黠,六亲不认,贪得无厌,仇视报复之心极强。我们团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怕是无能为力呀。”

王子见他面露难色急忙从怀中取出一个钱袋塞到乞丐手里,老乞丐眨着眼睛推辞着,“这是干什么?我不是有意刁难你们,我是心胸坦荡之人,有什么说什么。好啦,既然都来了,我就为你们通禀一声,试一试吧。”

他心满意足地揣好钱袋,转身欲走时瞧见带孝的二人,又筋了下鼻子,眨了眨眼睛,轻巧地吩咐他们,“出殡找帮手的吧?不好办啊,这两天下葬的特别多,都排得满满的。”

持重的老人忙掏出一袋铜钱塞了过去,“跟团头说说,给通融通融。”

“哎,入土为安是大事呀,别在这儿杵着啦,去西厢鲁丐头那儿交钱登记,就说是我应下的,朋友嘛!先可你们安排,定准时间就行了,团头哪儿有闲工夫管这些呀?”

进去很长时间老乞丐才出来,怯生生地掏出钱袋子递过来,不无遗憾地惋惜道:“不出所料,我是一再地为你们说好话,可这事牵扯太多,难度太大,被团爷一口回绝了,没办法呀。”

大之萼紧忙把袋子重新揣入他怀里,“感谢您的美言,我们知道这件事不好办,也是让团爷为难啦。事没成不要紧,我们却结识了您这位朋友,这钱你得收着。”

见乞丐心安理得地揶好了钱袋子,王子又诚恳地要求,“我们来时特意给团头带来个礼物,权当是孝敬黄爷的见面礼吧。”

老乞丐眨眨眼睛问:“是什么礼物?”

“马,我们渤海国的骏马,黄骠马。”

乞丐连着筋了几下鼻子,欣喜若狂地嚷着,“你怎么不早说?黄骠马!”他看也不看那马,便一溜烟地跑进去了。

“老泥鳅,你说的神马在哪儿呢?”人比声音还要着急,一跃而出的是一个横披衣服、踏拉草鞋、腆着肚子的胖大乞丐,他迫不及待左顾右盼地喊着,“黄骠马,马在哪儿啊?”

老乞丐紧赶慢赶地撵上来,用手指着王子这边,“看到了,不用指,看到了。乖乖,真正的透骨龙,瞧它头上圆如满月的白毛,多气派,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啊!”

他只顾全神贯注地端详那黄骠马,老乞丐在旁择机引荐着,“大爷,这神马是这几位渤海国的使臣相赠的。”

胖大乞丐友好地看了诸位一眼,继续捋着马鬃,哈哈大笑道:“谢了,谢了!真够义气,你们这些朋友我交定了。江湖上都知道我黄南猋爱良马重朋友,为哥们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我义无反顾。今后用得着我时就言语一声,定当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哈哈哈!”

他又想起什么,直勾勾地盯着王子,“这马是昔日护国公那坐骑的后代吧?”此言一出倒是把大之萼问懵了,只见那老乞丐在黄爷身后使劲筋着鼻子,紧眨巴眼睛提示着,他读懂了点了点头。“哈哈哈,一看就是!和说书人讲的一模一样。只可惜秦琼老英雄的那匹马啦,黄骠马毁在与四宝大将尚师徒的大战中了。哈哈哈,不提这些,都进院,喝碗茶。”

这大院是九门相照的格局,上房两厢虽然明了简单,细微处却不失豪华。门楣之上,木雕镂空花纹明快;廊檐之下,门窗斗拱朱漆上色;仰视房顶,屋脊遍置彩塑独具匠心。

众人在大屋落座,互相介绍十分亲热,当团头问明了客人的意欲何往后,紧皱双眉显出心思沉重的样子,“这事不好办啊,要是早些年不用我亲自送你们,只要在头车插上我这根棍子,十里八乡道上的朋友都会给个方便,更有交情深的好酒好茶招待着。可这两年不行了,去年从潞州(长治)来了一伙败军,强占了瓦岗寨,掘壕筑墙异常嚣张,不讲江湖道义,肆意烧杀抢掠。虽说朝廷多次派兵清剿,但强盗善于偷兵之术,虚虚实实,飘忽不定,使官军吃亏不少。近期又来了些逃难的僧人,无处安身落草山林,更加助长了这些歹人无法无天的气焰,还打出了混世魔王的旗帜。”

秦宗权探问道:“黄大爷是说这些强盗为潞州刘稹的残兵败将吗?”

黄大爷肯定地点着头,“正是那些漏网之鱼,逃到这里兴风作浪。你们身处北方可能不清楚这泽潞之事,提到昭义之变得从十年前谈起,大家还记得甘露之变吗?大和九年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原是由大太监王守澄推荐进宫讲《周易》的李训、投机钻营的医生郑注策划诛杀宦官,试图夺回丧失的权力。借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杀之,可百密一疏,因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惊慌失措的神色被仇士良发觉,继而双方展开激烈搏杀,结果李训、郑注、王涯、王璠、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被害的官吏百姓有两千余人。”

王子语气颇为沉重地说:“甘露之变我在渤海国也是晓得的,尤其是敬佩此后的一个人,他在宦官权势熏天,众人多敢怒不敢言时,提笔挥毫,大声呼吁诛讨宦官。写的是‘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击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此等非比寻常的勇气真是可贵可敬。”

团头很想知道是谁便问:“你说的是谁?”

“李商隐。”大之萼郑重地回答。

茶上来了,大家一边润着,一边听团爷接着说,“甘露之变后还是由宦官仇士良独揽朝堂,此时气煞了一个原本是对大唐忠诚不贰,宽厚贤良之士,他就是继承父职任昭义节度使的刘从谏。宰相王涯是他的挚友,血案后他收留遗孤安慰在天之灵,上书呜冤矛头直指大太监仇士良。看朝廷**遂生自立之念,可天违人愿,他英年早逝,便由侄子刘稹接过大旗。刘稹请求朝廷任命他为留后遭拒,凭借泽、潞二州雄踞太行之险,捍蔽关中,邢、洺、磁三州深入河北腹地,居高临下,控驭河朔之利,一意孤行,拒抗朝命。满朝文武多主张安抚为上,反对用兵征讨,只有宰相李德裕坚决反对,认为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还给皇上分析昭义局势,说决不能姑息养奸。他指出泽潞的情况不同于幽州、成德、魏博河朔三镇,守军素来忠义,曾经多次出兵讨伐叛镇,那里的将帅也多为朝廷任用的忠臣。早先让刘从谏继承父位而为留后就是个错误,现在若允许刘稹再次袭位,其他地方必然纷纷效仿,混乱局面将一发而不可收。于是皇上下旨令成德、魏博、武宁(徐州)、河东(太原)、河阳(孟州)、忠武(许州)各镇节度使几路大军齐头并进,又采纳了黄州刺史所献用兵方略,这方略好啊,精确到用多少兵,用哪种兵,用哪镇兵,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这个黄州刺史你们可能猜不出是谁吧?我这个叫花子更是无缘结识的,可他的诗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呀。”

黄爷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清了清嗓子想诵上一首,“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不对,不对。”可搜肠刮肚半天也没再吐出提及那人的一句诗来。

身后的老乞丐为了掩饰尴尬,替主人解围道:“我们团头满腹诗赋,知道的太多啦,都学杂了,不知先说哪个好了,大爷您要说哪位的大作呀?”

“杜牧的呀,他的诗太多啦,一时半会儿不知说哪个好了。”团头顺杆下了台阶。

宗权不无奉承之嫌佩服地说:“黄大爷不光学识渊博,耳目更是灵光的很啊,朝廷内外无事不知、无事不晓,是手眼通天的能人呀!”

老乞丐抑制不住骄傲的表情,眉飞色舞地炫耀着,“我们团头那是广交天下豪杰,除了当今圣上没见过,你说出任何一位准都是他的朋友,就是当朝大红大紫的相爷李德裕见了我家爷也要称兄道弟,客客气气聊上两句。”

“言过啦,老泥鳅,你这是吹牛不上税呀,哈哈哈。”黄南猋仰脸笑着,一付不以为然地样子,“没那么厉害,都是大家给我面子,才有了今天的名头。李德裕李老二算什么东西?我都懒得理他,我只跟他侄子李从质交情深厚,尤其是他那个青楼媳妇张氏,我们很谈得来。由于身出娼门,李家是极其反对从质娶张氏为妻的,可二人心心相印,不离不弃,就这么不婚不嫁地过了,还生了两个孩子兔子、鸽子,那是我给起的乳名。那李二爷是在我们这儿做郑滑节度使时我认识的,那时他大哥李德修经常带着从质来滑县,一来二去就混熟啦。大爷脾气好,为人热情,二爷人虽不坏,可一付道貌岸然、凌驾于人、高高在上的架势,张嘴闭嘴全是教训人的口气,假门假事的。见面必说‘南猋啊,还是走仕途吧,不是你想得那样的,总是和下九流叫花子混能有什么出息’,要不就说‘南猋呀,得想点正事啦,整天浑浑噩噩地没有远大抱负,会悔恨终生的,我们家从质都被你给带坏了’。他以为自己是泰山神天齐王,可以主宰世间的万物呀?想是什么就是什么,谁都不如他精明上进,还指望我当个大将军吗?你们说说,一见面就这些话谁能接受的了啊!我还觉得自己活得挺滋润呢。”

王子不解地问:“黄爷,瓦岗寨的强人如此嚣张,这地方上的官家就视而不见吗?”

“剿过,可那些强盗都是身经百战的亡命之徒,要打能打,要藏能藏,凭义成军这点人马想要彻底解决,难!就拿昭义之乱动用了多少路镇兵才打压下去,多少忠义良臣为之献身,你刚才说的李商隐,他老丈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就是一个,抱病出征,魂卧疆场。前仆后继,又由河南尹敬昕续任,正因为有这些忠诚的国之栋梁才取得了平叛的胜利,什么事情也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大之萼眼中露出不信任的一闪,就是这瞬间也被乞丐捕捉到了,“王子似乎是质疑官府将士的能力吗?这点您且大可放心,前任郑滑节度使是刘沔,早年为许州小小的牙将,骁锐善射,屡立奇功,后拜河东节度兼招抚回鹘使,进屯雁门关。时逢乌介可汗大举袭掠云州,刘沔节使一马当先,单骑连斩七裨将,率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骑兵对其进行反击,并于此役彻底打败乌介致其东逃至室韦,并救出当今皇上的姑姑太和公主,亲送还朝。之后讨伐刘稹授北面招讨使,大军未出威名已震,守关叛逆闻风而逃,兵不血刃夺石会关,因与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不睦调至滑州。”他用探寻的目光看着客人像是在说“怎么样?服了吧”。

宗权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刘沔将军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神勇之将啊!还有那个勇冠三军的石雄,更是威名远播。”

“这么神勇的镇帅都拿他们没办法,这又把他调到河阳当节度使去了,互换来敬昕,敬昕是文官出身更不行了,我说你们还是在我这儿多住几天,等我那两艘货船回来,再送你们不迟。”

黄爷盛情挽留之下,大之萼还是摇了摇头,“那就延误日期了,我们还是冒险南行吧。”

“那怎么好呢?得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陪你们走一遭,谁让我们是朋友呢,我也要见识见识这伙人的生性有多残忍。”

突然院子里是一片骚动,打断了屋中的闲谈,一个三十出头的书生满身的泥土,神色慌乱,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声嘶力竭地喊着:“猋兄,兄弟我活不了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