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45章 第二十一章 花非花来雾非雾,从此踏上天涯路。

小船孤帆,随波逐流,暮色倾辉,如火如荼。光王端坐舱中,听着艄公在船尾咿咿呀呀地哼着调子,“就这么浪迹天涯啦?像在做梦,真是造化弄人啊。”

他回首望着码头上还在招手的叔侄俩,止不住泪光莹莹,“长安何时才能再见啊?”

他望着宽阔的水面上激流勇进的如织舟船,夕阳映红的面颊上愁云舒展开了,心情也跟着释怀不少。应着此情此景,不觉想起白乐天的那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天正是九月初三,也是个可怜之夜呀。不容他触景生情,开弓没有回头箭,小船向东疾驶。

夜幕低垂,在潼关北码头停住,待人们都已坠入梦乡,与周公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岸上却传来嘈杂声。

“封住舱口,谁也不许下船!”

光王起身将头探出舱外,正好与也是莫名其妙的艄公打个照面,“发生了什么事啦?”

“不清楚,来了许多官兵把码头围上了。”船家也急于弄明白究竟。

“进去!不许乱动。”站在岸边全副武装的兵士向他俩厉声命令道。

见岸上的官兵队阵整肃,装备精良,金甲宝铠,不像一般的南衙府军,倒像北府的禁军。

他们以火为单位,十人一股鱼贯而入各条船只,严密搜查,像是在捉捕什么逃犯似的。

不多时,一股官兵跳上小帆船,也不多说,前后里外地翻看,其中一个像领队的大头兵展开一卷画像,将船上的人逐个对照,上上下下看得仔细。

他只看了两眼光王,突然向岸上大叫:“队正快来!”

光王心头咯噔一下,手脚顿时冰凉,暗自大呼道:“天要灭我呀!”

快步跑来几个兵士,冲在头里的队正抑制不住兴奋之情,高声问着手下说:“火长,抓到他啦?”

待他登上船来观看,那激动神色顿时化做惊讶之状,向着岸上大喊道:“旅帅快来!”

不多时,一个全身披挂,阳刚神武的官长带着十来个士兵涌上来,“队正,抓到他啦?”

待来到跟前,瞬间满脸的狂喜却被惊悚定格了,他也向岸上大吼道:“校尉快来!”

马蹄得得,踢踏着石子在静夜中听得分外惊心,一队骑士簇拥着一位金甲军官由队伍后面奔来,“旅帅,抓到他啦?”

旅帅张大嘴巴,眼珠子未离开王爷的脸,结结巴巴地回答着,“校尉,那逃犯没抓到,可这位您看像谁?”

那将军闻听细看也是一愣,严词厉色地向光王问道:“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长安来的,要去洛阳看亲戚。”

那将军和手下人等还是将信将疑,他忽然想起,向身后的卫士吩咐说:“去把马公公请来。”

正在官军盘问之时,从岸上走来个内侍打扮的太监,个子不高,却骨骼健硕,透着精明强干之气。

他不用士卒搀扶,一纵跳上船头,“将军,怎么回事?抓到逃犯周陌啦。”

将军在他面前毕恭毕敬地禀告道:“黄门令,周陌没抓到,可你看这人奇怪不奇怪,长得像不像光王?”

“谁呀?让洒家看看。”众人向两侧分开,太监走近光王,仔细打量着。

王爷此时心里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他也看对方有些面熟,心里拔凉拔凉地,哭的心都有,暗自揪着心想:“额是光王,不能就这么完咧。”

“是您呀!”这一声可比看到鬼了都恐惧惊心,差点把光王的魂儿给吓飞了。

“你不是仇中尉家的王管家吗?这是去哪儿啊?怎么不认识了,我是仇公武的结拜兄弟马元贽啊。”

光王听话听音,也顺势回答道:“是马公公啊,我是去洛阳看亲戚。”

公公满意地点点头,拉住他的胳膊按了一下,回身向着众人好奇地问,“怎么?你们也认识王管家呀,他是仇士良中尉的管家,我认识他。”

听大太监这么一说,官军将士们开怀大笑起来,

“我们还当是光王爷呢!”

“像!太像啦。”

“长得和一个人似的。”

马公公充满自信地说:“没说的,王管家,中尉家的人就是我们的官长,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做下属的还盼望您在中尉面前给美言几句呢。洒家净说大实话,将军你说是吧?”

那将军带头频频点头称是,公公对着官兵又说,“我就说你们神策军,这群猴崽子,自哥舒翰将军创军以来,能征惯战,西遏吐蕃,诛逆平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又经鱼朝恩率领入朝,成为天子禁军,吞神威并神武,气势如虹,无人敢夺国宝,真是不简单啊。可一个小小的逃犯,皇上却如此兴师动众,未免杀鸡焉用宰牛刀了吧。从陆御史家一路追到这大运河上,层层阻截,分兵设卡,就是个苍蝇也飞不过去呀,我看是大材小用了。”

众官军听得是心情愉悦,不住地咂舌晃脑,不以为然状。

“走吧,别在这儿打扰人家啦,跟洒家干正事去吧。”待众人陆续离舟,公公回身挤眼暗示,捋着拂子话里有话道,“王管家,一路走好,我义弟仇公武让洒家告诉您一声,风云突变,要往洛阳亲戚家我包你无事,可要是再向前去,不定哪个猴崽子惊吓到您,可后悔莫及啦。”他哈哈笑着登岸走远了。

夜风袭来,光王就感到身上的冷汗把衣服全浸湿了,贴在肉上是冰冷异常,逃亡之路步步惊心啊!

第二天上午,船一到洛阳光王立马弃舟登岸了,水陆这么走下去非出事不可,先到洛阳避避风头再说吧。

这是个响晴薄日的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

王爷沿洛河北岸青石大堤漫无目的地西行,这洛书出处,波涛跌宕,回漩湍急,沙洲险滩一扫而过,浩荡荡一泻千里。行不多远遥望前方,但见一架白玉石桥横亘南北,彩云石栏围拢其上,表柱、角亭精雕其间。

他虽以前未来过洛阳,可对这繁华似锦的东都是早有耳闻,当走近这使初见之人疑是九天仙桥下落人间的天津桥时,断壁残垣的景象使他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的天津桥吗?怎么烧成这样,面目全非了。

这真是福祸无常啊,他不由得感叹起人生如梦,想自己昨天还在王府里平平安安,今天就浪迹街头了,他仰天长叹:“额是光王,不能就这么完咧。”

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从桥南面踢踏踢踏上来一头小毛驴,这驴儿皮毛黑亮亮得招人喜爱,头大耳长,温驯结实。驴儿的屁股蛋上端坐一位长者,白衣白裳,睿智高雅,只是左胳膊弯曲不能伸展。

他左侧牵驴之人,四旬开外,黑衣得体,双睛明亮,鼻直口阔,大耳方额,乐呵呵的一张脸。

牵驴人的旁边正高谈阔论的是个年龄相仿,身穿棕色双绕曲裾,内衬红色中衣,身材高挑,样貌潇洒不拘的中年人,驴子后面还跟着个背着褡裢的老年仆人。

“白敏中!”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光王自从逃亡以来就是这样说话了,原来低声下气是装出来的,可现在是真不想大声说话啦,就想避开人躲得远远的,找个犄角用苇席遮起来,生怕太大声能把自个震回长安去。

虽然声小可对方听清了,四目以对,黑衣人惊愕地瞪大了眼睛,就要行大礼,却被王爷一把拽住。

随之光王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敏中,本王我遭了大难咧!”他压低声音简要地述说一遍。

听得白敏中忽而啧啧,忽而唏嘘,连声安慰道:“王爷您受苦了。”

“敏中啊,这位是谁呀?”白衣老人下了驴,由另两人搀扶着一顿一挪地走上来。

白敏中毕恭毕敬地伸出手扶过老人,“二哥,这就是我常对您说起的光王爷。”

“哦,你就是敏中常讲的光王李怡呀,对,我那小驴子还是你淘弄来的,你怎么孤身一人到洛阳来啦?”

光王经敏中介绍知道老人就是名震文坛的白居易白乐天,也是毕恭毕敬地施以大礼,含着眼泪将事情经过又简要地述说一遍。

“王爷,把眼泪擦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好事呀,为何要伤心呢?一味地屈膝忍让,不如远离是非,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君王覆手为云,翻手为雨呀。要知道这广阔天地正是砥节励行,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机,何必要窝在十六宅那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地方呢?敏中啊,请光王爷到董家楼喝一杯去,压压惊。”

下得桥来,好一个大酒楼啊!

金碧辉煌,灯红酒绿,四层耸立,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灰筒绿琉璃瓦剪边顶。正脸悬挂八个一丈高的牛皮红灯笼,霸气十足,每个灯笼上书写着一个巨型篆字,合起来是“天下第一董家酒楼”。六扇朱漆冰裂式大木门四敞大开,笑纳宾客络绎不绝。在楼的南檐下正中,端放一块“太白遗风”的蓝底金字超大匾额。

五个人进了楼内,见大堂天井高举明亮,彩球宫灯雍容典雅,雕刻回廊巧夺天工,呼朋唤友人声鼎沸。

跑堂的小伙计殷勤迎上,点头哈腰地往里引着,“白大爷,您来了,三楼雅间里请!”

白敏中趾高气扬地吩咐道:“客人又是这么满啊,今天不上三楼了,腾间一楼的雅间,我二哥腿脚不灵光。”

“有,早给官爷们备着呢。”小伙计撩起雅间的竹门,大家相拥而入。

“王爷,你看到没?真是世态炎凉啊,见人下菜碟,早先年是我一来,董店主必是一溜小跑地前后伺候着,可如今人老不中用了,也无人过问啦。现在得看敏中的啦,这东都殿中侍御史可不是白当的。”白居易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调侃着。

“二哥,看您说的,好像人们都是唯利是图,势利小人似的。就凭你白乐天的大名,不提则已,说出去得震他们几个跟头。”敏中由衷地开导道。

“那都是浮云啦,好汉不提当年勇。”进入雅间落座后,老人收起笑容,严肃地问光王,“王家千岁,你意欲何往啊?”

光王照实回答:“我本想去盐官投我叔叔齐安大师的,可四下里都是神策军捉拿送信人周陌的卡子,万一被认出来,不但我得再落虎口,就是仇家叔侄也得牵连进去。老人家你可知道百丈是什么地方吗?”

敏中环视大家,困惑地摇着头说:“百丈?没听说过呀。好啦,不管百丈、千丈的,你先住在我们白府,等风平浪静了再去杭州吧。”棕衣汉子和老仆人点头称是。

白居易却沉声说:“住下当然可以,就怕周家娃子抓不到,还要逐户严查,这东都毕竟是热闹地,人多口杂,一旦走漏风声,再想分身可就不易啦。”

他喝了口茶接着说,“王爷,你刚才说的百丈老臣倒是知晓,有可能指的是百丈山,但百丈山有多处,不知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光王如实回禀说:“是长安章敬寺的镜霜法师指点与我。”

老人大惑不解地自言自语道:“镜霜法师是净土宗传人,按理说应该让你去庐山东林寺才对,怎么指引你去禅宗百丈山呢?先不管他的百丈,依老臣之意还是先去盐官,才是上上计,以齐安大师的地位威望,当今皇上想动他,还嫩了点。至于百丈山嘛,到时你听大师的安排吧。”

白敏中急急地提醒他,“二哥,这四面八方都堵住了,可怎么突出去呀?”

白居易轻轻用那只好手,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个“水”字。

敏中迷惑不解地琢磨道:“水?马元贽不是说大运河已被官军把住了吗?再走水路是自投罗网呀。”

老人并没有回复他,而是转向仆人问:“老穆,你侄子不是在洛阳水递当船头吗?”

“是,老爷,那信球从蔡州老家来,正没事做,承蒙敏中大爷给说的话,弄了个主持洛阳水驿的差事……”

白居易打断他的罗嗦,“今天到惠山运泉水的官船几时到洛阳?”

老穆佩服地回道:“老爷,您记性真好,这船是隔天一趟,今天正好有,我记得是日昳到洛阳。”

“好,还有时间。”老人满意地点点头。

白敏中惊喜地问:“二哥,你是要王爷坐运水的船下江南吗?太妙了,这李德裕的私家快船看谁敢拦截查问,高,实在是高!”

白居易看光王一头雾水的样子,笑着加以解释道:“不知是怎么的?几天前,李德裕心血来潮,建起了运送惠山泉水的水递。别人有喜欢吃喝玩乐的,有好美女纵欲的,还有爱珠宝字画的,皇帝们大多沉迷于马球竞技,可我们这位李宰相一不爱酒,二不好色,就爱品茶鉴泉,尤其是钟爱无锡惠山泉水,他曾赞道‘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便利用职权沿运河设立水驿,千里迢迢运到京城自用。”

王爷皱眉厌恶地批评说:“是不是过分啦!劳民伤财,长途跋涉就为了喝一口茶水。”

老人吃惊地反问他,“王爷,这还算事吗?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吗?当年的玄宗为取悦杨玉环,不也是如此吗?杜牧之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口水算什么?李德裕生活奢侈,每食一杯羹,其费约三万。为杂以珠玉宝贝、雄黄朱砂煎汁为之,过三煎则弃之。他还在洛阳南郊龙门山大兴土木,修建平泉山庄。广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将大批的泰山石、灵璧石、太湖石、巫山石、罗浮石,配以珍木异卉、湖溪流水,精心构筑成名山大川,平泉山庄的造园技巧可谓登峰造极。再配以传世古玩、名人字画,那可真是人间佳境啊,他自己逢人便说‘清景持芳菊,凉天依茂松。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这些世人已是见怪不怪了,德裕这样的官还算是好官哩。”

白居易看着王爷生气的样子,嬉笑着往下说,“要说这人啊,刹下心去研究,都会有所得的。德裕的鉴水别泉的本事和茶圣陆羽有一拼,据说有一次他的亲信去润州,他委托人家在回来的时候,路过氐俘山(金山)下扬子江中第七泉中泠泉取水一壶。那人给忘了,舟到石头城才想起来,汲一壶江水回京献给他。他饮后叹息江南水味变化这么大吗?这水颇似建业石头城下的水呀。高明吧?这和陆羽那段能分辨出长江中泠泉水和临岸江水的故事如出一辙。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压碟陆续摆上,光王实在是饥肠辘辘,狠嚼猛咽,几个人不住地给他夹菜斟酒,劝他慢慢品尝,还有大菜在后面。

白居易叹了口气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呀,王爷啊,安逸平和、锦衣玉食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啦。也好,或许是件好事呢。”

小伙计端着那道压轴菜洛阳燕菜上来了,老人赞许的问道,“你们董家楼重建的速度真是惊人啊,可不像那楼外的天津桥,至今还没人张罗维修呢。你们却一场大火过后,越发得富丽堂皇、买卖兴隆了。应了《诗经》里的那句话‘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知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就像你这酒楼真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啊。还有这道菜,谁能想到这闻名的燕菜是出自一棵大萝卜的精雕细刻啊!”

老人激情澎湃地脱口而出,“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老人一气呵成笑看王爷,语重心长地开导他,“振作起来,有什么呀!一切都是虚浮之物,唯有这儿才是你真实的。”他指着自己的心说。

小伙计正往客人的碗里分着菜,老人半开玩笑地询问他,“你知道我是谁吗?”

小伙计瞠目结舌地回答:“知道啊!你不是白大爷的哥哥吗?”

老人彻底崩溃了,心灰意冷地点首道:“噢,你答对了。”

王爷已吃了个半饱,来了心情,听白居易提到天津桥,不禁插言道:“老爷子,我刚才在那桥上还想起刘禹锡的那首诗呢,写得真好。他不是也在洛阳吗?”

老人沉默了,悲伤之情不予言表,“王爷,你要是早来几日,就能在这里见到他了,他每天都陪我去庙里诵经。可惜近日他已卧床不起啦,心病,心惶惶,四肢无力。”

老人想起正事,一本正经地对棕衣男子说:“拔惎呀,你不是闲来无事吗?老是说生不逢时,怨天尤人的。这回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先苦你心志,劳你筋骨,吃饱了陪光王爷去趟江南,送他到无锡,如何呀?”

那棕衣男子倒是豪爽,欣然同意送王爷一程,“行!我贺拔惎和敏中兄同年中进士,一直也没干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这次下江南意义非同一般,可我囊中羞涩……”

老人立即吩咐仆人取出褡裢里的银两递给贺拔惎,又让老穆将下人衣服脱下给光王换上,叮嘱道:“你俩要低调忍耐,互相照应,见机行事。贺拔惎,你要缄默少言,莫使你那狂放无羁的性子,烟花柳巷你先戒一戒吧。”

贺拔惎一脸的无辜,“没有啦,喝喝花酒而已啰,老哥真罗嗦。王爷不是要去杭州吗?送水的船只能到无锡呀,余下的路程他自己能行吗?”

老人无所谓地说:“江南那些府兵都是滥竽充数,子虚乌有之辈,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天宝年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百姓流离失所,朝廷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府军制也如同虚设。虽由德宗时的宰相杨炎推行,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的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实施初期取得成效。然而坐拥巨量土地的官僚地主强烈抵触,无法真正实施,天灾**,民怨日积。法令如同一纸空文,兵卒们跟着贪官污吏压榨百姓还忙得不亦乐乎呢,有谁能全心全意地去执行稽查呀。”

酒足饭饱,大家揽腰搭肩而出,可大堂的情景让他们震惊了,董店主带头敲锣打鼓,撒花舞带,兴高采烈。

“乐天居士,在本小店重新开业大吉之际,您老能来,使董家楼蓬荜生辉,今天您一定要留下墨宝。”

大堂用餐的所有人均起立叫好,白居易内心深受震撼,抑制不住波澜壮阔的激情,嘴角抽搐地大声说:“好啊,董店主,你们作弄我!你这董家楼不愧是天下名楼,就像大门那冰裂纹图案,象征着坚冰消溶,寒冬已过,大地回春,万物开始复苏,即刻出现在眼前的景象将是一片生机的来临。”

他举步向前走近摆好的条案,左手展纸,右手执笔,眼睛盯着桌前花容月貌的舞妓,那一个个犹如自由行走的花朵,他思索片刻,提起宣毫挥挥洒洒一气呵成。

董店主照本宣科高声念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有客人私底下问:“兄弟,白居士写得是什么意思呀?”

他朋友嗤之以鼻地嘲笑道:“大哥,你是个雏啊?”

白敏中恍然发现,指着白居易的手惊呼着,“二哥,你的左手能运动自如了!”

老人也喜出望外,放声大笑,大步流星地走出酒楼,待行至楼外接过伙计递上的缰绳,扶着小黑驴瞩目远望。

大家跟了出来,弹冠相庆,祝贺老人家大病痊愈。敏中看哥哥久立不动而且潸然泪下,上前安慰说:“二哥,你胳膊恢复了,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喜事呀,你是在喜极而泣吗?”

白居易紧抓住驴鞍子,流着眼泪黯然神伤,“敏中啊,意想不到的事太多啦!胳膊恢复了是可喜可庆的好事,可我的左腿不知怎的?它不听使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