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31章 第七章 同来望月人何处?夜半桨声到客船。

到苏州时早已夜静更深了,可能是寒山寺的钟声太有名气吧,或是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缘故,来苏州的船舶都往这里来,体验一下诗中的意境,满足读书人附庸风雅的浮躁,更有甚者点评诗中的不切诟病。

诟病!有吗?想挑总会有的,只要站在黑影里,看那月光下的飞虫。

“是单眼皮的。”

“不,是双眼皮的。”

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就这么争来论去。

旁边贪吃的青娃老弟瞪着鼓眼睛告诉你,“这虫子其实是没有眼皮的”。

小猪与义玄和尚的船过了江村桥,堤旁已有几艘客船泊在那里。

在寒山寺山门前的埠头下了船,他们商量后决定在这山门外忍一会儿,待天亮后再去陆府,以免时辰太早打扰人家。

看运河岸边有石砌水榭一座,岸上是复式楼台,上面隐约有歌声笑语传出,两人寻着光亮走了过去。

听得台上一个男人在高喊,“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徐凝哥,此情此景,我心飞扬了。萧娘,跳起来吧!”

小猪两人拾梯而上,二楼的平台上有三个人或立或坐,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矮胖汉子刚刚兴致勃发地吟诵完他的诗,意犹未尽地倚栏远眺,目视着一艘丝网船从楼前划过去,未行多远缓缓地泊在枫桥桥头旁。

一位年过五旬瘦高挑的白皙男人坐在鹅颈靠椅上,欣赏着月光下有位妙龄女子的翩翩舞姿。

这女子体态轻盈,身轻如燕,她纤腰款摆、迎风飞舞,长袖飘飘,双峰如浪,就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

嘴里同时‘咦么郎当’地唱着黄梅采茶歌,细听是《牛郎织女》的一段。

再看她的容颜,在如洗的月光里若有一柱清香,她即是貂蝉在世,用何种绝美的词藻来比喻也是不为过的,朱唇轻启莺莺语,粉黛圆润可人尝,莫提连环计上计,董卓初见吸吁长。

小猪和义玄立于楼口,没有去惊动人家,听那白皙男人赞美道:“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萧娘的舞姿真是绝妙啊!不愧是扬州名媛呀。”

当他说起扬州,那女子不觉攒眉蹙额不胜愁苦起来,舞步随之也戛然而止。

“赵嘏呀,难道哥哥我说到萧娘的伤心处了吗?”那叫做徐凝的不知所措地探问道。

“不瞒您说,萧娘自从离开扬州,跟我住在润州(镇江)以来,思念扬州姐妹之情日甚,不能在她面前提‘扬’字,我都改称‘举’。譬如扬起手,我说举起手;扬起脸,我说举起脸。乃至所有谐音的阳、羊、痒、让都听不得,现在管太阳叫当头照,小羊叫在吃草,痒痒叫用手挠。”

“只是用手挠可不够吧?”楼口走上来三个人,一人在头里,两个跟在后面,小猪观看那说话的正是黄衣公子。

头里呆呆自顾的魏璞一屁股坐在长椅子上,目光呆滞地瞅着妙龄女子,看上去很不正常。

皇甫松手摇竹绸扇,瞄着美人坏坏地笑着。

赵嘏、徐凝、顾非熊、皇甫松彼此施礼见过,当大家的目光转向还是傻傻地坐在那里的魏璞时,皇甫松叠扇相拦,心中有谱地低声说道:“莫碰他,就让他自己去。”

“迷症吗?”徐凝惊讶地问。

皇甫公子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回头哗地抖开扇子,紧摇着对赵嘏艳羡地恭维说:“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您就是牧之大哥夸为‘赵倚楼’的赵嘏啊!早闻大名,今日方见,赵兄不仅才高八斗,这艳福也不浅啊!嫂夫人,舞姿赛飞燕,面貌胜天仙,才子配佳人,极品中的圣品呀。”

徐凝伸出白皙的两指指着赵嘏道:“赵贤弟,赵倚楼,你那几个好哥们,杜牧、卢弘止、温庭筠、裴坦、令狐绹把你捧上天了,你可是名声在外呀。再看看你家萧娘可是人见人爱的尤物啊。你家境殷实,何必去官场里趟那浑水呢?还是守着娇妻做个闲云野鹤,岂不快活?远赴长安赶考,美人独守空房,不怕被别人抢跑了;或寂寞难耐,私自逃回举州去。那举州可是个好地方啊,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噢,我又失言了!”他不无担心地劝诫着朋友。

赵嘏模棱两可地回应着:“我也在犹豫,是去,还是放弃。去年落第时我还巴巴地劝同病相怜的小字辈裴延翰,就是牧之的外甥,裴俦的大儿子,赠诗道‘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屡屡应试失意,锲而不舍,不为科举入仕,只是心里憋着一口气!”

边上的顾非熊深有同感地接过话,“和我一样,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呀?才疏学浅的依靠门第飞黄腾达,碌碌无为的凭借派系扶摇直上。当朝宰相李德裕更是门荫世袭的推崇者,对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庶士可谓乌云蔽日一般。正好!赵贤弟,明年省试我俩结伴同行。”

“好,正合我意!”赵嘏爽朗地答应道。

徐凝看着他们兴奋的神采,不住地摇头无奈地说:“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当今这世道只重名望,不重你有没有真才实学,无权无势,去了极有可能是碰上一鼻子灰。我同村的前辈施肩吾、名士贺知章、大儒白乐天不都是看破红尘,修仙悟道去了吗?就像这来来往往的客船,如果没有这钟声,谁又能刻意停下来呢?名利放不下,禅意参不透,满耳的钟声,想眠可是眠不成喽,明天一早还得拖个疲惫的身子上路,你们图个什么呢?”

“一颗忧国忧民的不死之心,依我所见,当今国库匮乏,苛捐杂税罗列,官吏贪腐经商,寺庙势力泛滥,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地步了。国家若如此下去,将呈江河日下,山岳崩颓之势。”赵嘏吐露出肺腑之言,他的目光与顾非熊相遇,两人会心一笑,心照不宣地都在不言中了。

皇甫公子把扇子停在胸前问赵嘏:“赵兄,此次南来可有见闻新作?”

赵嘏若有所思地回答:“新作倒是有几首,特别是昨日在城西灵岩寺的墙壁上偶见已故诗人常建的两句残诗,格调虽说一般,但兴致索然将其补齐,自感补得巧妙高雅,超凡脱俗。”

顾非熊忙问:“是那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常建吗?”

“正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好诗啊!”

皇甫松好奇地问道:“不知他的前两句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对仗的呢?”

但见赵嘏自豪地挺起胸来,志得意满地讲述,“他的前两句是,”

还没等他说出口,就听得楼下由远而近传来呜咽声,接着声音越来越大,在这夜深人静里听得尤为响亮。

众人向下望去,是个担着烧饼挑子的青年人,一边走一边用袖子抹着眼泪,走到楼下时索性放下挑子,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

徐凝最见不得别人伤心落泪了,扶着栏杆向下面大声喊道:“小伙子,先别哭了,你有什么难心事吗?快上来,看我能不能帮你啊。”

不多时,听那楼梯通通山响,一个矮胖墩实的年轻人挑着烧饼箱子上来了。“小伙子,遇到什么难心事啦?”徐凝和善地问他。

“我脑壳进水喽!千里迢迢去福州寻我弟弟走人户。你们不晓逮,我叫陈敬瑄,我弟弟陈仲则几岁时过继给我老汉儿的把兄弟田允,改姓了田,现在叫田令孜。昨天来了个贼娃子,格老子的盘缠偷个净光,龟儿子,这让我怎么得了啥。”

徐凝听清缘由后哈哈大笑,“我当是什么天大的事呢!哭天抹泪的,不就是把钱丢了嘛。我随身没带多,这有一吊钱,拿去应急吧。”他大方地从怀里掏出一串钱递了过去,把那卖烧饼的感激得连连鞠躬道谢。

青年人揣着钱恭维地说:“大爷,好大气呦,有了这些钱,我这心里安逸多喽,你们接着摆龙门阵吧。好人有好报啊,你婆娘身材好霸气呦!”

徐凝立刻止住他说下去,“别瞎说!没有的事。”

“谁瞎说了?谁没有的事呀?”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楼口传来,一位蓬头笑面、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蹒跚地走上来。,“阿弥陀佛,你们在我山门前又唱又跳,又喊又叫,又哭又笑的,大半夜的不睡觉,都干什么呢?”

皇甫松见和尚穿着样貌,年龄举止不同凡响,忙上前两步躬身施礼,深感歉意地回应:“您一定是庙里的住持寒山大师吧?我们未加小心打扰了您。抱歉,抱歉。”

看他彬彬有礼地赔罪,老和尚语气平和多了,冲着众人笑了笑,然后指着皇甫公子问道:“你说什么寒山大师,不对了,寒山是文殊菩萨转世,去年从嵩山回来就灭度西去归位了,现在庙里由我住持。”

皇甫松机敏地溜须道:“那您是大名鼎鼎的拾得大师啦,难不成这寒山寺应改叫拾得寺了吧?”

“滑头,谁当住持就叫什么寺,岂不可笑?”

老和尚转脸看着小猪问他,“别人都管你叫什么?”

突如其来的一问,把周陌问了个猝不及防,随口本能地回答:“小猪呀。”

老和尚笑出声来,感到有趣低声重复道:“小猪,这个作寺名不太好吧。”

他又面向义玄禅师,原本咪着的眼睛突放异样,“阿弥陀佛,你更不行,我这里的庙小搁不下你这尊真佛。”

皇甫松不解地问:“拾得大师,你认识这位禅师吗?你怎么看出他是尊真佛呢?”

“阿弥陀佛,每个人头顶都有光环,不光是佛主菩萨有,我们凡夫俗子也有,只是你们肉眼凡胎看不见罢了。你们几个的光芒直冲夜空,我在寺里就望到了,这才出来会会诸位贤达。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人与人是不同的,不管他是忠贞还是奸邪,就说这位卖饼的小施主,他的光芒映照了这河面,此子非等闲之人。而你们的光亮只是上破楼顶,与人家是比不得的。”

皇甫公子不服气地争辩道:“大师,你可要看得真切?这饼贩子即无满腹经纶,又无盖世武功,更谈不上治国安邦的韬略,何来光芒四射呀?”

老和尚笑而不答,用手指指天,用脚跺了跺地,用手指竖在嘴边吹了口气。

赵嘏施礼问和尚:“请大师给看看,我和这位顾兄明年赶考,可有结果啊?”

拾得摇着头回答:“天机不可泄露,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登科不论谁先后,有福之人心勿急。凭你们所放华彩,得个进士功名乃是探囊取物的事。”

皇甫松还在纠结光大光小的说法,难以平复心中的愤愤不平,“怎么会呢?一个卖饼的光芒最大!”

老和尚诧异地更正,指着义玄强调道:“我没说那小伙子的最大,这位禅师的光芒才是气冲斗牛,霞光飞扬啊!我三年前在莫干山遇到过一个孩子也有如此的光芒,我记得他是护国公后人的徒弟,叫什么义方。”

“阿弥陀佛,是庄义方吧?”义玄探问道。

“对,庄义方,秦靖的徒弟,杜牧之的干儿子,了不得呀!怎么,禅师你认得?”

义玄如实禀明,“善哉,我这次北去就是接他的,师父让我保护好他。”

老和尚听闻此话却乐了,不屑一顾地说:“你保护他,你不让他保护就不错啦,那孩子日后人皆仰视。”

他忽然发现那妙龄少女在暗自落泪,靠近了关切地问,“我说错话了吗?还是她也认识什么义方呀?”

赵嘏赶紧解释说:“不瞒您说,萧娘自从离开扬州,跟我住在润州(镇江)以来,思念扬州姐妹之情日甚,不能在她面前提‘扬’字,我都改称‘举’。譬如扬起手,我说举起手;扬起脸,我说举起脸。乃至所有谐音的阳、羊、痒、让都听不得,现在管太阳叫当头照,小羊叫在吃草,痒痒叫用手挠。”

“只是用手挠可不够吧?她这是心病啊,得治呀!”老和尚好意地提醒着。

他又注视着呆若木鸡的魏璞,抬头看了看月亮的方位,点头肯定地说:“快了,快到了。”

说话间从寺里传来洪亮的钟声,连绵不绝,似惊涛拍岸。

这声音对别人倒是没什么,最多使人从梦乡中睁开惺忪的睡眼,可对于魏璞可大不一样了,他从呆滞中惊醒,环视大家困惑地问:“我是在哪儿呀?”

顾非熊俯下身去安慰他,“这不是寒山寺吗?你怎么忘记了,听这钟声,夜半钟声到客船呀。”

魏璞似懂非懂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恍惚地自述道:“我好像是刚做了个梦,梦里有个仙女,长得和她相仿。还有几个身披霞光的仙人,其中有一个人还哭了。”

老和尚笑逐颜开地祝贺着,“好啊,这迷症痊愈了。”

一旁的周陌嘟囔说:“这钟声还能治病,真神奇呀。它好是好,可太扰民了,一会儿一敲,敲起来就没完没了。一年来这儿的迷症病人能有几个?能不能半夜里停下来不敲。”

老和尚听完他的话,低头思量了片刻,抬头果断地做出决定,“施主说得不无道理,好吧,趁老衲去祖州(日本)之前,我以本寺住持的身份决定夜里的钟不敲了。”

看时辰不早了,又刮起阵阵微寒的夜风,大家告辞陆续散去,老和尚邀请义玄和小猪进到寺内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