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30章 第六章 一物也无百味足,恒沙能有几人知?

且说周陌与义玄和尚用过了斋饭,看天已正午,便启程上路,临行时老和尚一再叮嘱要将信务必送到光王本人手里。

这海盐去苏州最便捷的还是水路,来到盐官新江塘河(辛江塘河)埠头,雇一叶扁舟向西而去。

盐官这个地方之所以叫盐官,是西汉吴王刘濞于钱塘江畔制盐牟利之地,这新江塘河就是运送食盐的主通道。

小舟驶过周王庙,见是一处繁华集市,义玄和尚好奇地问:“阿弥陀佛,周施主,这周王庙里供的是推演《周易》的文王,还是征伐商纣的武王,或是除三害的平西将军周处吗?”

小猪指着岸边大庙解释道:“义玄禅师,他们都不是。相传很早以前,这钱塘江里出了条白龙,是条恶龙,它带领虾兵蟹将,兴风作浪,把个富饶的好地方扰得鸡犬不宁,一片凄凉,百姓们叫苦连天。有个叫周凯的好汉,他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尤其是手中的一张强弓,射出的箭神出鬼没,百发百中。他见钱塘江里那条白龙害人作恶,和乡亲们商量之后,随地势开凿了三条东西横流的大河,以抗孽龙侵犯。大河开成后,削去了水势,制住了怪潮,使恶龙无法上岸来作怪了,百姓们过上了太平日子。那恶龙岂能善罢甘休!调集了更多的水怪,向城北一带扑来。周凯一见心中大怒,一声大喝拉弓射箭,一支箭正好射在白龙的头上。他骑上龙背,抓住龙角,按压龙头。白龙盘旋挣扎,驮着周凯向东飞驰而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百姓们为纪念周凯挺身除害,舍身降龙的英勇业绩,就在盐官城西北、辛江塘边周凯射恶龙的地方,造起了这座周王庙,庙里塑了周凯的神像,称他为周灵王菩萨。”

小猪亲近地笑着说,“禅师,你不用一口一个施主的,齐安大师是我父亲的师父,又是你师父的师叔,我们是一辈,你就叫我小猪好了。”

义玄报以爽朗的笑声,“好吧!就叫你小猪吧。”

轻舟并入大运河,右拐后驶向东北,经御儿(桐乡)进入嘉兴地界。

御儿这地方运河两岸的集镇上染坊连成片,高高架起的晒布杆子上,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端直直地泻下来。

在太阳明媚的爱抚下,花布发出绚烂的光彩,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是仙女在漫天地抛撒;而当风起的时候,那些悬挂着的布匹则随之尽情地扭动腰姿,猛得令人们的心儿揪起来,担心它们随时要挣脱束缚飞舞到天上去。

船夫将小船停靠在渡口边休息,和相邻丝网船上的船家唠起了浑嗑。

那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船长五丈,一侧前后留有通道,舱两边各有十一扇上下丝网推窗,棚上覆黑色篾篷,前舱顶篷高过中舱,舱内铺条板供客乘坐;中舱有椅、凳、桌、几,一应俱全,且隔开一小间,设榻铺被褥,若客人困倦时即可入眠;后舱为厨灶执爨之处,有篾棚遮蔽风雨。

这船身刚刚用青桐漆油过,内部梁柱板壁紫漆髹饰,并雕刻图案花纹,满船尽显金粉之气。

此时推窗大开,舱内三人围桌而坐,谈性正浓,酒意正酣。

但听其间一位头戴银色缣巾,身穿灰色薄绉袍的青年人品评道:“这船菜真不是浪得虚名啊!六大碗,蟹黄鱼翅、八宝鸭、鱼肚、冷拌鳖裙、火腿幢、粉蒸肉;八小碗,虾仁、蟹粉、蹄筋、蘑菇、五香鸽、虾圆、白木耳、莲子。使人看着就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新鲜回味。”

后舱的厨娘端上来一盘子爆炒螺蛳,灰衣青年夹起一只放到嘴里啯吸着,抬眼看着其他两个同伴调侃道,“我鉴定过了,这螺蛳不是鸟窠禅师在秦望山养的那些,禅师的螺蛳尾巴是半根的。皇甫兄,你此去泉州,可不要漏掉探访禅师在福清白屿的仙踪啊。”

临窗而坐的青年,眉清齿白,神情傲然。他头罩天蓝四方平定巾,内衬白色裳衣纨绔,外搭鹅黄杭罗披风。听到朋友的话后,摇动竹绸扇,纤指在案边轻敲了几下,轻浮地嗤笑着说:“那鸟和尚蹲在松树上,搭窝一住四十年,就用一句三岁孩子都会背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口头禅,把个文坛泰斗、杭州刺史白乐天糊弄得五体投地。还在西湖边上为其搭起一座竹阁楼,以便与和尚朝夕参益。白老曾写诗相赞,说什么‘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巢名’。我就纳闷了,古往今来,这些名人雅士怎么都和出家人打得火热?就拿当今的绵州刺史裴休来说,先从师黄檗希运和尚,又栖身沩山灵祐和尚学习南禅,之后跟随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和尚拜佛著经。清心寡欲倒是不假,但和一群无欲无求的老头子能混出什么名堂来?”说到得意处他举扇遮嘴咯咯笑个不停。

“皇甫兄,你耳目这么不灵光吗?难道没有听说呀?裴休已经通过圭峰上师之荐回京高就了。”灰衣青年深感诧异对方的孤陋寡闻。

鹅黄披风的青年闻听是一脸的不屑,随即嗤之以鼻地嘲笑道:“噢,没想到裴休下的功夫没白费哈,攀上高枝啦,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小船上的义玄和尚别过脸去,虽说他是喜怒不行于色,可小猪还是觉得那黄衫青年的话让禅师听得生厌了。

心中好奇便问道:“禅师,这鸟和尚是何许人也呀?”

“小猪不许无理,口业如山,谨语慎言。称鸟和尚是侮辱之词,鸟窠道林大师是我师伯,百丈怀海大师座下弟子,乃当今得法高僧。你听过‘布毛示法’的故事吗?就说的是这鸟窠大师。他有一个弟子叫会通,有一天来向他告辞,大师问他到哪儿去?会通回答我为寻求佛法而出家,拜您为师。但是您从不给我说法,如今我要到其他地方学佛法去。大师听后说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一点儿。随即从衣服上拈出一根纱絮,轻轻地吹向会通,会通立即醒悟啦,不再心生歧想求奔他方了。人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身中去寻找,不该有意无意间忘记自己,失落了自己,正像大师说的骑驴找驴。”

两个人正说着,就听邻船里一声惊呼道:“皇甫兄,你这胳膊是被哪个青楼妹子咬的呀?这是爱情故事里代代相传的山盟海誓吗?”

那黄衫青年没有吭声,而坐在他对面,着青黑色软脚幞头,一袭黑色胡衣的中年男子先行责备起来,“魏璞,你不这样大呼小叫地行不行?什么都问,没深没浅的!”

“没什么,这是我小时候抄诗写错了一个字,被我家那个老疯子给咬的,为此事我父亲还被舅公王涯揍了一顿。”黄衣公子情绪低沉地回答。

“王涯?就是那个‘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的前宰相,后来在‘甘露之变’中遭全家诛灭,腰斩于长安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首级被挂在兴安门上示众的王涯吗?他是你舅公啊!”黄衣公子再一次沉默了。

中年人生气地申斥道:“魏璞,你还有完没完,不说话能死啊?提那些陈年往事做什么?俗话说‘官场如战场’,时时是血雨腥风,处处是礁石险滩。身在其中,由不得你。谁会想到若没有那个翻来覆去、背信弃义、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小人王璠,宋申锡早就把阉人们铲除啦,哪还会有‘甘露之变’的一幕啊?”

黄衣公子平复了情绪,挥摆着扇子说道:“别提我家的陈芝麻烂谷子了,扫了这品酒赏景的兴致。魏璞,你刚才说什么海誓山盟?提起这个还得是顾非熊大哥的家风纯正,不像我家那老古板,只知道自大自负,吹胡子瞪眼,不解风情。你看人家顾况顾老爷子,红叶传情千古佳话。”

“顾大哥的父亲、顾老爷子的故事?快讲一讲,说来听听!”魏璞顿时来了精神,笑嘻嘻地看了一眼黑衣人,兴致勃勃地把头伸过去,催促着黄衣公子快快讲来。

“顾大哥,我可给他说说了。红叶传情也叫下池轶事,那还是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寄身洛阳的年轻人顾况偶然在水中拾得一片红叶,是从皇家宫女所居的上阳宫水道流到下水池的,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顾老爷子那时血气方刚,萌动爱意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了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爆发了安史之乱,官兵未能抵挡住安禄山的叛军,东都很快便失守了。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终成眷属结为连理,这世间才有了我们的顾大哥,从此红叶就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

黄衣公子眉开眼笑地瞅着魏璞,“世上人都知道红叶传情,但不一定晓得顾况。要是提起白居易刚进京城时,拿着他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去拜见的谁,并得到提携。那个人就是时任著作佐郎的顾况老爷子,没看诗时老爷子还开玩笑说‘白居易,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但读罢拍案叫绝,赞叹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住下来就容易了’。如此算起来顾老爷子是白大师的恩师呢。”

中年人轻拍桌面数落道:“皇甫松啊,你我两家是世交,你父亲皇甫湜和我父亲顾况是最要好的朋友。我家的这点事儿呀,你逢人就讲,乐不知疲,全被你给抖落出去了。”

皇甫松做了一个鬼脸,岔开话题问:“非熊大哥,我去泉州,魏老弟返江阴,你回茅山。明年的春闱哥哥还去吗?”

顾非熊低头沉思良久,把手中的竹箸一搁回应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三十年了,凭什么我经年不第?明年省试我还是要去的。”他无比惆怅地望着窗外。

魏璞突发奇想建议他:“顾大哥,不如放下身段,让松哥捎封信去给他舅舅牛僧孺,帮忙疏通疏通。”

皇甫松一阵讪笑道:“我的傻兄弟,你真是隐士中的极品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说的就是你。去年朝廷出了三件大事,第一是文宗驾崩,皇弟颍王李瀍即位;其二为召道士赵归真入宫,于三殿建九天道场,受道家法篆。其三是重用李德裕为相。李德裕和我舅舅是什么关系?那是水火不容,牛李党争的冤家对头呀。现在满朝皆是李氏鹰犬,而且我舅舅从东都留守迁至山南东道节度使任上,他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这厮进谗言罢为太子少师。李德裕乃真小人也,得志便猖狂。此时让我舅舅出面疏通,只能是适得其反,自讨苦吃。”

顾非熊双手摇动着说:“不要为我的糗事操心了,我们还是谈些愉快的吧。松弟呀,你自写出《梦江南》佳品以来,可否又有惊世大作呀?”

皇甫松惭愧地回应:“大哥,小弟江郎才尽,一直未找到灵感。”

魏璞高声吟诵:“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多么好的词啊!”

船家此时走进舱来,询问可否开船,得到雇主肯定后,即刻解缆摇橹向东而去。

“我们也走吧?”小猪看着正掐个葫芦喝水的船夫征求道。

“再等等,你看这晌午的毒日头,这时走非晒掉一层皮。我们跟那些公子哥、官二代没得比,人家那是带棚的丝网船。”他可能是和人家斗嘴说累了,把斗笠盖在脸上,顺势躺在船尾不言语了。

这扁舟不走则已,若划起来还蛮神速的,再加上小猪帮衬,这不,船已行进在嘉兴鸳鸯湖(西南湖)、滮湖(南湖)那‘四境田相接,烟澜自渺弥,轻烟拂渚岛,微风拂面来’的水面上了。

这大湖蒹葭杨柳,菱叶荷花,绿浸波光,碧开天影,雕舷笙瑟,靡间凉燠,此一方最胜处也。

远远地望去,前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着一艘丝网船,透过洞开的推窗望进去,船舱内三个人围坐桌边,谈性更浓,酒意更酣。

顾非熊此时的口舌已不太听使唤了,指着西南面的岛子说:“那儿!是鹤渚,系德宗的内宰相、提出‘治乱由人,不在天命’的嘉兴人陆贽建的宅园。嗯,四面环湖、中多曲水、平岸杂树、亭楼雅致,是个静憩赏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他又向东岸看去惊呼道,“嚇,好大的一片菱塘啊!正像陆龟蒙所说‘水国烟乡足芰荷’呀。嗯,别地方叫做菱角,这儿的可不行,因为它没有角。‘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哼,世人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确实是芳洁纯真就好,我此时有与屈原大夫同样的心情。有人想入仕,有人想出仕,出出进进就像,那儿!嘉兴的春波门,好不热闹,好不热闹。”他指着北面湖天之交的城楼子感慨着。

皇甫松也附和着,“不死心呀不死心,顾老爷子说的好,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就像这青葡萄,没吃前都知道是酸的,但还是想尝尝,吃了,才记住它是真酸!”

”我还是喜欢老爷子的那句‘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生动得活灵活现。”一直趴在桌边醒酒的魏璞,似是而非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他抬眼看那菱塘里穿梭着几只采菱船,不无遗憾地说,“唉,如果能吃上几颗刚刚采摘的新鲜菱子,岂不美哉?”

皇甫松打着饱嗝猛地起身,长嘘两声,“放水去!”他嘻笑着一手拽着一个往船尾走去。

当他们三个再次出现在船头时,长呼小叫地喊着船家,“把船划到菱塘那边去,我们要摘些菱儿吃吃。”

丝网船逛逛荡荡地向前,掩饰了三个人逛逛荡荡的摇摆,此时若是刮来一阵稍大些的劲风,恐怕他们不会再站立在船上了。

这时,正有一条小艇从菱塘里划出来,一个**岁大的小妮子轻盈地摇着桨,身前的箩筐里满是湿湿的菱藕,她的脚边是只用小红袄裹着的小野鸭子。

“好俊啊!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魏璞眯缝着眼睛,咂巴着嘴赞道。

顾非熊也点着头,尽力睁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哪儿呢,哪儿呢?是啊,是啊,不错,不错!”

皇甫松大大咧咧地不以为然,“看我的,我皇甫松别的地方松,可戏耍个姑娘可不松。”

他两手圈成喇叭状放在嘴边高声呼喊,“小姑娘,小姑娘,你这菱角卖不卖呀?”

那个专心采菱的妮子听他在喊,左两下,右两下,把小艇靠了过来,撩动秋水般妩媚的双眸看着他们回答道:“我这是自己吃的,你们想尝尝,随便拿好了。”说完是动人的一笑,似黄昏前天边的晚霞,使人陶醉在遐想之中。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能不能告诉大哥哥。”看她抿嘴浅笑,两个深深的酒窝似女娲娘娘造人时偏心加上去的。

“不告诉我,我也知道,你一定叫采菱仙子,这湖光山色就是为你演化的。大哥哥有诗相赠,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妮子噗嗤一声被逗乐了,脸上瞬间飞上一抹红云,她捧起一把莲蓬抛向船去。

“有了,我再赠你一首,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身旁的两位朋友不禁竖起大拇指叫着好,“好,好啊!”“妙!松哥,太有才了,你就是我的藕像啊!”

皇甫松不无得意地摇动扇子,盯着女孩子不死心地问:“小姑娘,怎么样?为你写了两首绝句,你可以扬名千古了,该告诉我叫什么名字了吧。”

那妮子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德兰!”“师妹!我们回去了。”有人在远处召唤着。

“大师兄、嫂子,我这就来了。”妮子一边答应着,一边又捧了几把菱子放到丝网船的甲板上,驾起小艇划走了,走出几丈远时回过头来又是甜甜地醉人一笑。

三个人蹲下身子,有说有笑地剥开莲蓬分着吃,还不忘目送着那娇柔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