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61章 第十三章 埠头巧遇饮咂酒,搭船结伴要过河。

“都下船!下船!这客船征用啦。”

“我们马上要开船了,还有这么多的客人,捕头大爷,行个方便,那里不是有艘官船闲着吗?”

争吵声惊动了饮酒的几个人,回头去看是几个衙役在抓差呢。

这领头的官人是个枣核脑壳,他兜着地包天讥笑道:“哼哼,小子!你好坏呦,那是刺史衙门司功参军事家的船,你是让我**倒霉吗?识相点,快些清舱,白耽误了爷的差事。”船家没办法只得照办,催促船上的乘客赶快离船上岸。

捕头的身边还跟着个背着宝剑的长毛老道,他手里攥着柄白色拂尘,不住地前后左右漫无目的地甩着,像是要把浑身的道行全部挥洒出来,“无上天尊,高善信,慢慢来,急什么?不就是几个游魂野鬼吗?小菜一碟!本道董仲若一出手,是信手拈来的事嘛。”

老道士惺惺作态地轻咳几声,挺胸抬头傲视众人道,“赫赫阳阳,日出东方,吾敕符咒,普扫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捉鬼用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本道人身藏百年的修行,善使呵禁画符咒语,阴阳两界行走如常,非是一般道士可比。你们可要知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高善信,你去给我找些必备之物,嗯,可有黑狗?一时不好找啊,红签也是不好开口的。有啦!这么多的乘客一定有童子,且去讨些童子尿来。”

高捕头点头哈腰地恭敬献媚,讨好地嘻嘻笑道:“老神仙,谁不晓得您是宋州城里德高望重的炼师,张刺史都把您奉若上宾。这次我家县令专程登临仙府,诚意拜求您老出山,是为了司功参军事家的公子被妖怪劫走之事,县令说了,老神仙的一切要求务必满足。这童子尿小人虽是没有,可这么多人一保准会有的。可用什么家伙事儿装呢?”他的两只绿豆眼四下寻摸着,一下盯上了咂酒坛子。

在衙门里混可不是白混的,练就了一身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的本事,捕头脸上满是讪笑地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说明来意,客客气气地把坛子讨来,不大一会儿的工夫便将其盛满。

这帮官差牵着马,抬着坛子正要上船,就听远处一声大喝,“高小子,你站住!等我们一同过河。”呼啦啦奔来四十多人,是青一色的邋遢乞丐,他们手持棍棒来势汹汹。

为首的是个大块头,他摇晃着硕大的脑袋,腆着大腹便便的肚子,用蒲扇似的右手指点着,那手里还握着半块城砖。

说是青一色,里面也有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小伙,其头上罩着一块四方皂帛,身穿青色的缺胯衫,英俊潇洒胜似雨后的翠竹,衣冠齐楚堪比无暇的美玉。

“尉迟把头,你来凑什么热闹?”差官回头观看来的是熟人,乃是宋州这一带的叫花了头领。

“我不来,你不来,谁来为民除害?老百姓都求到你们县衙的大门口了,一句找巫师道士去就给打发啦,身为父母官,这么做能说得过去吗?多亏尹兄弟来告诉我,我还真知不道有这般混账的县令呢。”乞丐头子气哼哼地一通指责。

姓高的捕头有意缓和道:“尉迟洪,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啊,辜负了县令的一片苦心。把头,你知不道,最近几日我们宋州地面上不消停,前后来了不下几十个告状求救的,众口一词说运河南岸闹鬼,平白无故地孩子被抢了去,或是无声无息地就找不到了。据庄户们讲,强盗都是些面目狰狞的妖怪,奇形怪状,青面獠牙,极其恐怖。我们县令为了不打草惊蛇,怕鬼怪狗急跳墙伤了孩子,便放出烟雾好像不理不睬,可暗地里积极运作,请来董练师前去捉妖。”

“哼!你们啊,就会说瞎话糊弄人。**,你也是有儿有女的,可白跟着浑蛋县令昧了良心。满宋州城都知道啦,是司功参军事的儿子被妖怪劫走了,你们这才着急大动干戈。你呀!还是高适的后人呢,把老祖宗的大才大智都丢光啦。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听听,多好,多好,连我这叫花子都能随口读出,信手拈来,宋州人谁不识得你高家的威风。高小子,你在衙门口学不出好来,变得铁石心肠,口是心非,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我不像你们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我是尉迟敬德的后人,心里只有大唐,只会忠君保国,眼下一门心思就是赶快救出孩子们。”

“好,好,好,我是铁石心肠,给祖宗丢人啦。都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的,看着百姓们受难我也不落忍啊。这里正好有船,我们一起过河去救孩子,谁也白说谁是高尚的,哪个是龌龊的,孩子们平平安安才是首要的。其实,就我所知,也不必这般慌张,丢失的小孩过个一两天就会放回来,没听说哪个有闪失呀。”捕头不以为然地强调着,他侧身礼让着董把头上船。

“孙伯伯!”与乞丐们同来的青年人看到了蓝衣人,他快步走了过去。

“天赐,是你!怎么下山来了?半个月前我们还在泰山国公庄呢,我们爷俩真有缘啊,又在宋州见面啦,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孙伯伯,我是奉师命赴江南,到甫里积巨庄给陆爷爷送药去。您这是回泉州啊?”

“嚄!陆老爷子身体欠安吗?”蓝衣男子露出关切的神情。

青年人连忙解释,“爷爷来信说,近来食欲不振、眼皮沉总想睡觉,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我师父为此放心不下,有碍于丁忧在身不能远行,特意让我前去探望,并带去向云房先生讨来的两粒金丹。”

“唉,人老了的缘故,他是气血两虚呀,有仙人的灵丹妙药就好啦。这千里迢迢地送去,可见我义方兄弟的一片孝心啊。”被唤作伯伯的感叹道。

“嘿,小将军!快些上船吧。你这十方侯的得意弟子一定功夫了得,光给我们送信可不成,去铲除强盗我尉迟洪还要仰仗你呢。况且我们还是亲戚,秦琼的儿子娶了老祖的孙女,你说,你能光看着不帮忙吗?”大块头在舷伸甲板上嚷着。

“十方侯?你们说的是哪个十方侯,是庄义方吗?”吐蕃老者吃惊地看着他们。

蓝衣人恭敬地对他说:“您是北疆四杰之一的九曲罗萨顿珠多吉老前辈吧?在下孙致通这厢有礼啦。晚辈常听秦老英雄提起您,说您讲信重义,武艺高强。”

“秦老哥总是夸我,他才是重情重义的大好人啊,还建议我改改绰号,说罗萨听起来太凶恶,会使人误解,不是吐蕃人是不会知道罗萨是新年的意思,更不会知道九曲罗萨本意是跟着我便有吃有喝,像过年一样,哈哈哈,我们有几年没见啦,这次回长安一定要去贾家楼,看望看望老哥哥。”老者心情愉悦地大笑着。

孙致通心情沉重地探问道:“可是,前辈,您还不知道吧?秦老英雄在前年已经故去啦。”

“你说什么?秦大哥故去啦!”听到这一噩耗顿珠多吉犹如五雷轰顶,呆立在那里错愕了,“大哥是患了什么病?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我师爷是被奸人毒死的!准确地说,是被当朝权贵联手陷害的,还有我贾达发爷爷也是他们给害的。顿珠多吉爷爷,晚辈是庄义方的徒弟尹天赐,我也听师爷提起过您,说您讲义气顾大局,为部落的事舍生忘死。”

“怎么?贾店主也遇害啦!这是哪个畜牲干的,深仇大恨一定要查出真凶,我拼上老命也要为两位大哥报仇雪恨。”老者钢牙紧咬悲愤欲绝。

这时船上又在招呼着天赐,只是换成捕头**在喊,“小将军,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去花木兰祠呢,孩子们若出了差池,我这饭碗可要砸啦。”

舱里传来乞丐们的起哄声,“乖乖,**!你白再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什么孩子们啊,你应该说是司功参军事家的公子哥吧。”

“嘘!平头百姓算什么?顶头上司才是关键,小公子若是发生意外,县令是怕自身难保啊。”

“大舅,我到处都问遍了,这埠头过河的渡船就一艘,刚刚离开,要再等半个时辰才会过来。”穿着袈裟的骨头架子飘过来,这个飘字是说他行动轻盈迅捷,脚下没有半点声息,从远处过来一眨眼不待你看清。

“怎么还要等这么久呀!夜长梦多,别让那小子钻了空子。”羌族人有些着急了。

“皇父阿罗诃保守,这次一定要截住他,把他带回灌口去。事不宜迟抓紧时间,我还有重要的事等着办呢。”景教僧人下了决心,心里想着去南诏和亲的事。

“大舅,不如我们搭乘他们的客船过河,官差和乞丐不是要去河那面的什么祠吗?对了,说那些强盗把抢来的小孩藏在那里,会不会小师弟也被掳去啦。”老者的儿子多吉次旦担心地望向南岸,他恨不得一个猛子游过去。

“挪扑,这回我们爷俩想到一处去啦,我思来想去不会是孩子他大姨的手下干的吧,四处偷孩子藏在祠中,一两天后又给放了,这是为的哪回事呀?找个孩子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吗?七八岁的男孩子,是与不是一看便知。”他转头向干瘦男子问道,“疾行鬼,偷孩子的事是你们干的吗?”

被问的那位直摇骷髅脑袋,“不知道啊,他们让我追上大舅报信,找孩子的事我不清楚。”

“我看,就是你们平都山的人干的,要不老百姓怎么说是妖怪,你看你们一个个歪瓜裂枣的,看着就吓人。”吐蕃老者认准了是他们所为,“日达木基,都说娘亲舅大,找孩子的事还得你拿主意,我们要不要和乞丐们同去,这些人都是义方的所属,并不是外人,到那什么祠去一探究竟。”

“那就去呗,你叫天赐,一定是天神派来的,我们和你同去,到那什么祠里看看。”大家心意已决便即刻登船,多吉次旦一蹬腿一伸脖在后面跟着,不忘暗自琢磨着,“为什么要抢孩子呢,不是一眼就瞧出来了吗?哦,我明白啦,他们是不认得小师弟吧!只有日巡跟大姨父鬼王常来灌口的。”

这事还真让他猜对了,占着花木兰祠的正是平都山的这伙人,他们大多是不认得灌口的小公子,大家在日巡的带领下分散开四处里寻找,把年岁相仿的男孩子或抢或偷地弄进祠来,等着晚上日巡回来再加以辨认,等到第二天便放其回家。

这下花木兰祠里可热闹了,几十个小小子哭爹喊娘地吵着要爹娘,要回家。

有个高大的女人一脸横肉、气势汹汹地立在地当央,双手叉着腰声嘶力竭地冲他们吼着,可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恐吓的效果是一时的,孩子们稍作安静,随后情绪再次失控,倒是比先前更加肆无忌惮了。

“夜叉婆,你能不能不吓唬娃儿?好好哄哄他们。让我睡一小会儿,晚上的活都指望我一个人呢。唉呀,真该让罗刹女留下,你不适合带娃儿。你也不适合出去,一上街不用看别人了,长得丑就是没办法。”躺在角落里的巨型大汉抱怨道,他大鼻子大嘴叉大肿眼泡,大厚嘴唇子翻翻着,睡眼惺忪地枕着把油布伞,赤着大脚丫子盖着件黑袍子,一双白靴子胡乱地抛在一旁,他用大脚趾相互磨搓着。

吵闹声实在是令他无法入睡,索性一翻身坐起来,幸好没有站起身,否则他的头要顶到大殿的天棚上。“孟婆子,娃儿们是不是饿啦?你的汤熬好了没?”

“早熬好了!我刚才嫌它太热,放凉了再喂他们。好啦,现在喝正好。”布帘子一挑,从殿后进来了个皱纹堆磊的老太婆,她一手端着个大瓷碗,一手掐着柄瓢杓,笑眯眯地走向孩子们。

“乖,吃饭饭啦,婆婆喂你们汤喝。”她摸摸这个,扯扯那个,孩子们还真听话,真像都有恋婆情结,逐渐不哭也不叫了,一个个安安静静地依次等着,喝过的则意犹未尽舔嘴咂舌的。

“饿,饿死我啦!我不喝汤,什么破汤?快来人啊,我要吃烤乳猪。我要找我妈,我要摸咂。”突然有个孩子一屁股坐到地上,先是两条小短腿乱蹬,然后左右翻滚耍起性子。看这不懂事理的富家子,腮帮子努努着,小肚吃得溜圆。

彪悍女上前去拉扯他,“小鬼头,我看你像个小肥猪。你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真是不懂事,还是穷人的娃儿早当家,富家的子弟好娇气呀。”没想到这胖小子越演越甚,越闹越凶,开始又打又踢起来。

“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服咾。这也太不像话了!真是活人惯的。孟婆子,不如给他灌些**汤吧,让他睡大觉,省得任性烦人。”大个子没好气地嚷嚷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